Workflow
9月金融数据解读:社融承压,结构现暖意
国信证券· 2025-10-16 16:13
社融总量与增速 - 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元,高于预期的3.27万亿元,但同比少增2297亿元[2][5]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8.7%,环比增加9670亿元基本符合季节性表现[5][10] -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3471亿元,对社融同比增量的贡献为-138.3%[7][19] 信贷结构 - 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低于预期的1.3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2][7] - 企业贷款新增1.22万亿元,同比少增2700亿元,但结构改善:短贷同比多增25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712亿元[5][12] -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与房地产政策优化效果相呼应[5][15] 货币供应与存款 - M2同比增长8.4%,低于预期的8.5%;M1同比增速上升1.2个百分点至7.2%,货币活化程度提升[2][5][8] - 居民存款同比多增7600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多增1494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少增1.97万亿元,资金向实体回流[8][24] - 财政存款同比少增6042亿元,显示政府支出节奏加快[6][24] 其他融资渠道 - 表外融资扩张3579亿元,同比多增1869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923亿元[19] - 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多增2403亿元,信用债融资同比多增2031亿元[19]
2025年9月通胀点评:政策效果持续扩散,核心CPI与PPI同比继续上升
东方证券· 2025-10-16 15:32
核心CPI与整体通胀表现 - 9月核心CPI同比为0.9%,延续回升态势[6] - 9月CPI同比为-0.3%,受猪价大幅拖累[6]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6] 工业消费品价格驱动因素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1%和33.6%[6] - 家用器具CPI涨幅超出铜价走势解释范畴,体现行业竞争转向“价值战”[6] - 服务CPI同比维持在0.6%,非核心CPI主要贡献项[6] PPI同比改善与行业贡献 - 9月PPI同比降幅从2.9%收窄至2.3%[6] - 煤炭加工等6个行业对PPI同比下拉影响减少约0.34个百分点,可解释降幅收窄幅度的57%[6]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同比时隔13个月后转正[6] 内需结构优化与行业表现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运动用球类制造、营养食品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7%、4.0%、1.8%[6] - 国庆期间绿色有机食品、国潮服装销售额分别增长27.9%和14.1%[6] - 衣着、耐用消费品PPI同比分别为-0.3%和-3.9%,电子设备制造业PPI同比降至-2.5%[6] 政策与展望 - 经济增长驱动主力从外需转向高质量内需,经济结构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6] - 未来财政/货币政策对内需的支持将持续,如“以旧换新”等措施[6]
市场观点:中国从「不予投资」转身成为「备受追捧-20251016
KGI· 2025-10-16 15:05
市场观点与投资情绪转变 - 外资在2025年首次实现对中国资产的全面正向持有,标志着从“不予投资”到“备受追捧”的转变[3] - 投资情绪出现180度转变,由政策改革、情绪改善和结构性低估共同促成[5] - 恒生指数从2022年底的15000点低点攀升至2025年年中的25000点左右,涨幅约67%[7] - 上证A股指数从2023-2024年大部分时间低于3000点,近期稳步逼近3500点[9] 历史表现与估值脱节 - 过去33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相对美国扩张了约8倍,但恒生指数表现较标普500指数逊色60%[3][11] - 香港市场较美国市场估值折让50%[3] - 恒生指数相对于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在2024年触底,接近长期平均水平的60%,为十多年最低;2025年底该比率约为70%[13]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市场普遍预测2025年中国GDP增长为4.5%,低于官方5%的目标[15] - 核心通胀率低于1%,支持宽松的货币环境[15][24] - 零售销售增长处于低个位数水平,反映温和的消费者信心[15] - 2025年8月贸易顺差达到1023.3亿美元,超出预期的992亿美元,支撑人民币稳定[20] 企业基本面与行业改善 - 2025年8月工业企业利润按年增长0.9%,扭转了7月-1.7%的收缩;头八个月累计从亏损11亿元人民币转为盈利9亿元人民币[17] - 2025年9月非制造业PMI为50.2,反映经济既非加速亦非收缩的理想状态[17] - 房地产板块显示初步改善,房屋价格年增率降幅从年初的-4.5%收窄至2025年8月的-2.1%[22] - 10年期政府债券孳息率保持在2%以下,2025年9月为1.8%,市场流动性充裕[24]
25年9月金融数据:非银存款同比回落
平安证券· 2025-10-16 14:32
社融总量与结构 - 2025年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28万亿元[3] - 社融同比少增主要因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662亿元和政府债券同比少增3471亿元[4] - 企业债券融资在低基数下同比多增2031亿元,非标融资同比多增1869亿元[4] - 单月社融增速从8月的8.8%回落0.1个百分点至8.7%[4] 信贷表现 - 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较市场预期低1000亿元[3] - 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79亿元,规模为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5] - 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712亿元,而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500亿元[5] - 居民中长期贷款在低基数下同比多增200亿元[5] 货币供应与存款 - M1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至7.2%,主要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6] - M2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至8.4%[6] - 居民存款同比多增,非银存款同比明显少增,反映资金流入股市程度可能回落[6] - 政府存款在政府债同比少增背景下少增,显示政府支出速度不慢[6] 市场策略与风险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在金融数据发布后上行0.55个基点至1.7580%[7] - 债市短期核心变量包括中美谈判走向和公募费用新规,建议震荡思路内保持灵活,不宜过度追涨[7] - 风险提示包括央行临时收紧资金面、政府债大量供给和外部环境扰动[7]
9月通胀数据点评:核心通胀三年后再回1%
华创证券· 2025-10-16 14:13
9月通胀数据总体表现 - 9月CPI同比从-0.4%回升至-0.3%,环比上涨0.1%[2] - 9月PPI同比从-2.9%收窄至-2.3%,环比持平[2] - 三季度GDP平减指数预计从-1.2%回升至-0.9%[2] 核心通胀显著改善 - 9月核心CPI同比继续上行至1.0%,为2022年7月以来首次回到1%区间[2][3] - 三季度核心CPI同比为0.9%,高于二季度的0.6%[2] - 核心商品价格同比为1.8%,续创2021年以来新高[4] 核心通胀回升的驱动因素 - 核心商品对年初以来核心CPI同比回升的贡献约0.61个百分点[4] - 家用器具(家电)价格同比从-3.4%升至5.5%,创2002年有数据以来新高,边际拉动约0.5个百分点[4] - 交通工具(汽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边际拉动约0.4个百分点[4] - 金饰品价格受国际金价影响上涨,边际拉动约0.2个百分点[4] 消费价格结构性亮点 - 医疗服务价格最近6个月月均上涨0.33%,9月环比上涨0.3%[3] - 酒类价格环比下跌0.3%,但较过去两个季度边际好转[3] - 暑期结束和中秋节错月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下跌[3] PPI行业分化明显 - 政策影响下,煤炭加工价格上涨3.8%,煤炭开采价格上涨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由降转升0.8%[3] - 输入性因素导致石油开采价格下降2.7%,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1.5%[3] - 计算机通信电子(-0.2%)和汽车制造(-0.5%)等中游行业价格依然偏弱[3] 涨价扩散指标 - CPI二级项目环比涨价比例从14%升至38%,但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的较低分位(11%)[42] - PPI行业环比涨价比例回落,30个行业中价格上涨的个数从10个降至6个,处于2013年8月以来10%分位[44] - 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涨价比例从38%降至30%[47]
预计3季度盈利有望保持高增速,估值具吸引力
交银国际· 2025-10-16 14:03
盈利预期 - 预计第3季度上市券商盈利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51%[1] - 前3季度上市券商盈利预计同比增长约51%,上半年同比增长51.5%[1] - 第3季度经纪业务收入在低基数上同比增长208.8%[1] 市场交易与募资 - 前3季度A股日均成交金额1.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6%[1] - 前3季度A股IPO募资额7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1] - 若扣除国有大行定向增发,股权募资总额为3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1] 市场表现与投资收益 - 前3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7.9%,创业板和科创50指数涨幅均超过50%[1][9] - 第3季度A股市场大幅上涨,自营投资收益预计同比高增,是盈利增长主要推动因素[1] 估值水平 - A股证券行业指数市净率为1.45倍,处于过去10年44%历史分位数,低于中位数1.51倍[1][15] - 证券板块估值处于偏低水平,强劲业绩增长有望推动估值提升[1] 投资评级与建议 - 维持证券行业领先评级,认为板块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1] - 维持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的买入评级[1][17]
宝通证券:恒指升469,上指数升46,普500升26
宝通证券· 2025-10-16 14:02
港股點評 2025年10月16日9:30 a.m 恒指升 469 點,上證指數升 46 點,標普 500 升 26 點 恒指中止連日跌勢,大市高開 273 點後,升幅曾收窄至 152 點一度見 25,593 點, 尾市擴大至 540 點見 25,982 點,全日升 469 點或 1.8%,收 25,910 點;國指升 171 點或 1.9%,收 9,250 點;恒生科技指數升 152 點或 2.6%,收 6,075 點。大市 全日成交總額 3,158.13 億元。 人民銀行 15 日在公開市場開展 435 億元人民幣七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持 平於 1.4%。無逆回購到期,單日淨投放 435 億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調 26 點至 7.0995。A 股三大指數高開後反覆靠穩,午後重拾升軌。滬綜指以全日高 位收報 3,912 點,升 46 點或 1.2%,成交額 9,615.5 億元;深成指近高收報 13,118 點,升 223 點或 1.7%,成交額 1.11 萬億元;創業板指近高收報 3,025 點,升 69 點或 2.4%,成交額 4,886 億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已與中國陷入貿易戰,若美中 ...
每日市场观察-20251016
财达证券· 2025-10-16 13:49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沪指涨1.22%,深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36%[1][3] - 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不到2.1万亿元,环比明显萎缩,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034亿元至2.07万亿元[1][3] - 主力资金净流出:上证277.02亿元,深证211.02亿元[4] - 5只上证50指数ETF成交额39.43亿元,环比增20.41亿元,增幅107.29%[13] - ETF两市成交额5837.57亿元,其中股票型ETF成交1427亿元,债券型ETF成交2731.64亿元[14] 行业与政策动态 - 前8个月制造业享受减税降费及退税近1.3万亿元(12925亿元)[7]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0%,为19个月首次破1%,PPI同比下降2.3%,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8]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82吉瓦,但需从2025年起年增约1122吉瓦(年增长率16.6%)以实现2030年目标[11] - 杭州计划到2027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家、"好苗子"企业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9][10] - 工信部会见苹果公司CEO,强调中国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苹果表示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5][6]
社融回落符合预期,存款搬家节奏放缓:——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16 13:48
社融与信贷表现 -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高于过去六年同期均值3.39万亿元,但同比少增2297亿元[1][3]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7%,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3] - 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1][4] - 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500亿元,但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712亿元[4][9] 结构性与政策影响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9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占新增社融比重为33.6%[3][9] - 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小幅多增200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79亿元[4][9] - 若无增量财政政策,政府债发行的高基数压力将持续扰动社融增长[2][9]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有望撬动5倍杠杆,拉动信贷需求[10][11] 货币供应与存款变动 - M1同比增速为7.2%,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1][5][12] - 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多减1.97万亿元[5][13] - 存款"搬家"节奏放缓与股指高位震荡导致的股市"赚钱效应"回落有关[2][13]
信贷社融同步降温,货币宽松空间打开:金融数据速评(2025.9)
华福证券· 2025-10-16 13:41
信贷与社融数据 - 9月新增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大幅少增3000亿元[2] - 三季度贷款月均同比多减3067亿元,降温幅度较上半年更大[2] - 9月新增居民贷款3890亿元,同比少增11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79亿元[2] - 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9100亿元,同比小幅少增500亿元[2] -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335亿元[3] - 社融存量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8.7%[3] 货币供应与存款 - 9月M2同比大幅下行0.4个百分点至8.4%[3] - 9月M1同比大幅上行1.2个百分点至7.2%[3] - 9月财政存款净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42亿元[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年底中央财政可能有必要对明年的扩张性支出作出提前安排[4] - 人民币升值为人行进行小幅货币宽松(如降息10BP)打开了时间窗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