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3月经济数据点评:5.4%后如何破逆风局?
民生证券· 2025-04-16 14:10
经济总体情况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03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42亿元,增长5.3%[1] 经济结构与市场预期 - 截至2024年末,房地产投资占比由2020年高点的19.5%降至11.8%,制造业占比由2020年的29.5%升至36.2%,高技术产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升至27.7%;金融部门杠杆率(资产方)由2016年末高点的76.4%降至51.2%[2] - 本轮中美摩擦升级以来,中国经济意外指数处于正区间上行通道,美国处于负区间下行通道,局面好于2018年[2] 稳经济思路 - 第一步拓外贸、财政发债前置,非美贸易拓展可缓解出口压力,二季度可能迎来政府债发行高峰期,需货币政策协同配合[2][3] - 第二步年中择机加码增量政策,应对就业风险,追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推进城中村改造等,7月政治局会议或为政策出台窗口[3] 各产业情况 - 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7.7%,高于1 - 2月的5.9%,高技术产业工增同比持续上行;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从76.2%降至74.1%,部分上游行业产能利用率上升,中下游行业跌势明显[3][4] - 3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9.2%,高于1 - 2月的9.0%,电子设备等行业对增速拉动大[4][5] - 3月广义基建同比增速12.6%(1 - 2月为10.0%),狭义基建同比增速5.9%(1 - 2月为5.6%),基建运行存在融资、招标、开工等压力[5] - 3月社零同比增长5.9%,高于市场预期的4.4%,“以旧换新”和股市回暖带动消费[6] - 3月新房销售同比降幅收窄至 - 1.9%,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转正,房地产实物工作量指标边际改善[6]
2025年3月宏观数据点评:内需全面发力,一季度宏观经济实现“开门红”
东方金诚· 2025-04-16 14:10
一季度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较2024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1] - 一季度内需全面发力,出口保持较快正增长,推动经济“开门红”,工业生产增速高于整体经济[2] 各领域具体情况 -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6.5%,高于2024年全年的5.8%[1] -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4.6%,高于2024年全年的3.5%[1] - 1 - 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高于前值4.1%和2024年全年的3.2%[1] 经济增长因素 - 一揽子增量政策推进,耐用消费品换新政策使社零增速升至4.6%,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达5.8% [4] - 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改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9.7% [4] - 一季度外需有韧性,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8%,贸易顺差扩大 [4] 面临挑战与展望 - 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基础不牢,投资有较大降幅,居民商品消费和民间投资信心偏弱 [5] - 4月美国推出“对等关税”,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大,但扩内需政策将加力,二季度内需贡献率将提高 [3]
海外周报第86期:美国加征关税细节全扫描-20250416
华创证券· 2025-04-16 14:03
美国加征关税情况 - 今年加征关税或使美国整体进口关税率提高约22.3个百分点,达24.6%[2][3][11] - 特朗普已加征或计划加征五类关税,包括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税、钢铝及其衍生品关税等[2][3][11][12] 美国进口商视角 - 7类商品约占美国总进口50%可豁免互惠对等关税,部分品类已加征或可能加征232关税[3][14] - 不同地区进口9大类商品关税率不同,如汽车从中国进口关税72.1%,从墨、加进口<50.2%,从其他地区进口26.9%[4][14] 中国出口商视角 - 面临100%以上关税的约占中国对美总出口69.2%,占中国总出口约10.2%[7][30] - 各品类面临美国加征关税敞口不同,如汽车零部件出口美国面临关税约52.7%,占中国对美总出口约15.5%[7][31] 海外重要数据 - 美国经济活动指数回升,4月5日当周WEI指数升至3.1;德国经济活动指数继续回升,4月13日当周WAI指数降至0.04[40] - 美国消费、就业、物价、金融等数据有不同表现,如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增速下滑,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等[45][51][53]
3月贸易数据点评:出口为何大超预期?
太平洋证券· 2025-04-16 13:17
3月贸易总体数据 - 3月出口同比增长12.4%,市场预期增长3.5%,1 - 2月增长2.3%;进口同比下降4.3%,市场预期下降4.3%,1 - 2月下降8.4%;贸易顺差1026.4亿美元,市场预期783.0亿美元,1 - 2月为1705.2亿美元[6] 出口超预期原因 - 去年同期基数走低,2024年3月出口同比下滑超7个百分点,剔除基数影响后,本月出口两年平均增速为1.9%[7] - 对等关税加征预期下“抢出口”,本月出口环比上涨46%,高于过去10年历史同期平均涨幅[7] 外需情况 - 全球制造业景气度边际下行,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9] - 韩国出口同比仅小幅上行,越南出口同比上月脉冲式走高,本月明显回落[9] - 国内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收缩区间内延续增长趋势[9] 重点出口对象表现 - 3月对东盟、欧盟及美国出口同比分别较前值上行5.9、9.7、6.8个百分点[12] - 对非洲、印度、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反弹幅度更大,3月对非洲出口同比相比前值回升幅度超出37个百分点[12] 主要出口商品表现 - 3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3.4%,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7.3%,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相较年初2个月有小幅下行[15] - 3月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地产后周期品同比均由负转正,且回升至10%以上[17] 进口情况 - 3月进口同比下降4.3%,环比上涨15.2%,表现弱于季节性,受去年基数、国内需求、大宗价格以及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20] - 工业原材料以及农产品类是主要拖累,铁矿砂及其精矿等进口金额同比降幅均在15个百分点以上,大豆进口总值同比大幅下降至 - 47%左右[23] 风险提示 - 增量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外部贸易环境变化超预期[24]
抢出口叠加低基数效应推升出口超预期
中邮证券· 2025-04-16 13:04
3月出口情况 - 3月出口同比增长12.4%,较上月回升9.4pct,较wind一致预期3.48%高8.92pct,较近五年同期均值5.53%高6.86pct;1 - 3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5.8%,较wind一致预期0.3%高5.5pct[8] - 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出口同比拉动作用分别为2.19%、1.44%和1.19%,合计贡献5.13pct[12] 3月进口情况 - 3月进口同比增速 - 4.3%,较前值下降5.8pct,较wind一致预期 - 4.25%仅低0.05pct,较近五年同期均值1.59%低0.59pct[20] - 我国对美国、欧盟、巴西、俄罗斯和南非进口同比拉动作用分别为 - 0.59%、 - 0.8%、 - 1.4%、 - 0.57%和 - 0.52%,合计贡献 - 3.88pct[22] 4月出口展望 - 4月出口增速或回落至 - 3%左右,美国加征关税后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或下降40% - 50%,美国进口订单数据下滑,3月24 - 31日到4月1 - 8日,预订标准箱数量环比跌49%,整体进口数量环比跌64%[24] 年内出口展望 - 若美国调整关税政策或非美国家加强合作,出口有望正增长;美国产能有缺口,我国可通过转口贸易提供商品,关注对柬埔寨、越南等国出口贸易变化[27][30] - 欧盟增加国防计划和德国新债计划落地,或带动经济修复,预计拉动欧盟经济增速超1个百分点,利好我国对欧盟出口[44] 风险提示 - 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3][45]
在美国加征新关税后,中国跨境电商应用敦煌网(DHgate)在美国爆火
国元香港· 2025-04-16 11:51
美国债市 - 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22个基点,报3.8407%[2] - 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98个基点,报3.9821%[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09个基点,报4.3311%[3] 经济数据 - 波罗的海干散货收市价1282.00,涨0.63%;CME比特币期货收市价84160.00,跌1.18%;ICE布油连续收市价64.85,跌0.05%;伦敦金现收市价3229.86,涨0.62%;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市价7.31,涨0.17%[4] - 纳斯达克指数收市价16823.17,跌0.05%;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价40368.96,跌0.38%;美元指数收市价100.17,涨0.48%;标普500收市价5396.63,跌0.17%;日经225收市价34267.54,涨0.84%[4] - 恒生指数收市价21466.27,涨0.2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市价7982.88,涨0.21%;恒生科技收市价4981.60,跌0.67%;恒生期货收市价27474.97,涨0.33%[4] - 上证指数收市价3267.66,涨0.15%;深证综指收市价1899.89,跌0.19%;沪深300收市价3761.23,涨0.06%;创业板指收市价1930.40,跌0.13%[4]
每日市场观察-20250416
财达证券· 2025-04-16 11:10
市场表现 - 4月16日沪深指数互有涨跌,成交额1.1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减少约2000亿,行业过半数下跌[1] - 4月15日沪指涨0.15%,深成指跌0.27%,创业板指跌0.13%[3] 资金流向 - 4月15日上证净流出20.02亿元,深证净流出32.38亿元[4] 消息面 - 国家数据局将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打造数智化消费新场景[5] - 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人员1.63亿人次,同比上升15.3%[6] - 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启动[7] 行业动态 - 杭州将加快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打造医疗智能体[8] - 上海地铁全线网5G公众信号开通,80%线路段实现5G - A网络升级[10] - 3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182.7亿件,同比增长18.1%,业务收入1525.2亿元,同比增长7.8%[11] 基金动态 - 证监会副主席强调基金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13] - 股票型ETF份额突破2万亿份创新高,37只ETF和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14]
八维解析“对等关税”下的中国产业韧性图谱
五矿证券· 2025-04-16 10:13
宏观与金融 - 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性高,产业链重构或推升通胀,美元信用可能走弱,长期看好黄金价格[8] - 本轮美国加征关税影响高于2018年,国内权益市场短期波动大,关注银行不良贷款率变化[9] 有色金属 - 铜基本面短期变化不大,中长期受区域制造业重塑支撑;锌受关税冲击有限,产业格局或调整[12][13] - 镍钴贸易受关税直接影响小,关注中美在资源国博弈;锡直接影响有限,关注消费电子需求[15][16] - 钾肥价格或上行,行业投资收缩;钨未来竞争聚焦终端产品;稀土中期看好中重稀土价格回归[17][19][20] - 钛产能优势需优化产品结构,海外市场多方向突破[22] 新能源 - 锂盐贸易格局不受关税直接影响,锂电产品出口或减少,中国应提升资源自给率[23] - 储能装机美国或下降,中国领先地位难撼动,转口贸易可能成主流[24] - 锂电出口美国或减少,美国需求或依赖本土产能,新能源车平价拐点推迟[26] - 光伏对等关税影响有限,关注美国对东南亚双反关税,全球产能趋势分散化[27] - 汽车加征关税冲击美国需求,中国进出口影响小,可优先考虑出海欧洲、东南亚[28] 其他行业 - 新材料出口影响不大,美国独供或进口占比大的材料替代进程或加快,关键设备国产替代或加速[29] - 半导体进口关税催化国产替代,出口敞口较小,但需考虑需求衰退可能[31][32] - 工程机械关税影响可控,出口分散,主机厂全球化布局可对冲影响,中期或刺激需求[33] - 消费方面,旅游免税利好,外贸企业有机会但利润压缩,利好转口贸易商[34]
海外周度观察:在地缘政治风险及盈利下修压力下修压力下修-20250416
中泰国际· 2025-04-16 10:11
港股市场 - 4月15日,恒生指数微升48点或0.2%,收报21,466点,恒生科指下跌0.7%,收报4,981点,大市成交减至1,851亿港元[1] - 港股通净流入约72亿港元,内银、电讯等必选消费表现突出,火电股修复跌幅,映恩生物首日上市大升116.7% [1] 宏观动态 - 3月纽约联储未来1年通胀预期录得3.58%,为2023年10月以来最高,消费者对失业率上升预期升至2020年4月以来最高[2] - 3月密歇根大学1年通胀预期飙至6.7%,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5年通胀预期达4.4%,为1991年6月以来最高[2] 行业动态 - 消费板块中,家电股海信家电和美的集团上升2%-6%,农夫山泉单日升2.5%,泡泡玛特股价升3.5% [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10%,荣昌生物核心产品泰它西普研究结果显著,预计二季度获批上市[3]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回落,火电股华能国际及大唐发电上升3.1%-3.8% [4]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4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8.9%,环比下跌8.0% [5]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79.5,高于去年同期及前周,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28.5%,环比下跌56.8% [7][8] 中国建筑兴业 - 25Q1经营溢利同比上升0.2%至4.3亿元,总收入同比增长3.0%至20.9亿元,新签合约额同比上升0.6%至37.2亿元[13][14] - 新增深圳华发冰雪世界BIPV项目,合约额超1亿元,下调目标价至1.93港元,重申“买入”评级[15][16]
并购重组跟踪(十五)
东吴证券· 2025-04-16 09:20
政策更新 - 广州市推动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加强产业链并购重组[7] - 多部门鼓励体育产业股权融资,支持体育企业多方式融资发展[7] - 多地国资委发文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市值管理[7] 并购事件统计 - 4.7 - 4.13,剔除失败事件后,发生并购重组事件83例,重大并购重组24例,其中并购重组完成11例,重大并购重组完成0例[9] 重大并购重组 - 4.7 - 4.13,上市公司为竞买方且竞买方为国央企的并购事件有5例[12] 并购失败事件 - 4.7 - 4.13,发生2例并购失败事件,竞买方为美锦能源、华阳智能[17] 实控人变更 - 4.7 - 4.13,2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18] 市场表现 - 4.7 - 4.13,重组指数跑输万得全A,超额为 - 0.76%;中期维度收益差在负值区间收窄[21]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加剧市场不确定性[26] - 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或影响A股资金面[26] - 地缘政治事件使国内外局势紧张[26] - 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影响公司业绩表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