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船舶租赁(03877):25H1点评:税制调整影响业绩,不改中长期增长
华源证券· 2025-09-10 21: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税制调整导致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7%至11.06亿港元,但半年度分红率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至28.03% [7] - 航运环保政策及美国降息周期将驱动租赁需求扩张,公司凭借"懂船"基因和清洁能源船队布局有望持续受益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4/24.16/27.20亿港元,对应市盈率5.58/4.94/4.39倍 [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18亿港元(同比+2.7%),经营溢利11.67亿港元(同比+5.61%) [7] - 计税规则变更导致税项开支增加1.18亿港元,合营公司业绩减少1.33亿港元 [7] - 克拉克森海运指数上半年均值24,191美元/天(同比-4.9%,环比-1.1%) [7] 业务展望 - 环保政策加速老船出清,绿色新造船供需缺口扩大,融资成本下降有望刺激船东租赁需求 [7] - 公司自2015年布局清洁能源船舶,船队结构多元且资产净值持续上升 [7] - 2025-2027年预计营收增速10.98%/9.36%/11.09%,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3.84%-14.81% [6][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93港元,对应总市值119.6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65.16% [3]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35港元,每股净资产2.50港元 [6][8] - 流动比率预计从0.80提升至0.89(2024A-2027E),净负债/股东权益从180.54%降至152.29% [8]
密尔克卫(603713):周期成长,或迎戴维斯双击
天风证券· 2025-09-10 20:2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81.49元 当前价格66.61元 潜在上涨空间22.3% [6] 核心观点 - 主业相关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包括集运运价 化学品价格 内贸化学品运价 仓库租金 拖累盈利增长 未来有望随经济复苏周期回升 带动利润加速增长 [1] - 通过扩品类 拓区域 提份额策略 货代箱量 化学品销量 船运量 仓储量有望持续增长 货代业务收入增速高于运价涨幅 超额部分源于货量增长和市场份额上升 [2] - 盈利加速增长 风险下降 风险偏好上升有望推升估值 2025H1归母净利润增长13%体现增长韧性 未来价格同比跌幅收窄或转正有望推动净利润加速增长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亿元 8.1亿元 9.3亿元 同比增长16.94% 21.85% 15.85%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85亿元 150.92亿元 167.39亿元 同比增长11.28% 11.92% 10.91%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4.18元 5.09元 5.90元 对应PE分别为15.94倍 13.08倍 11.29倍 [4] 业务分析 全球货代业务(MGF) - 收入增速与集运运价(CCFI)高度相关 当前CCFI处于近五年偏低位置 同比增速处于近十年偏低位置 [12] - 2019-2022年海运货物量CAGR达30% 铁路和空运货物量持续增长 收入增速高于行业运量和运价增速 [13] - 2025H1毛利率10.9%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7.6% -1.7% 5% 毛利率11.3% 12.2% 12.2% [131] 全球移动业务(MGM) - 运营5000个罐式集装箱和4条液散船 2025H1毛利率12.5% [13] - 2025年4月计划购买四艘62000载重吨件杂货船 进一步扩大运力 [9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40% 30% 20% 毛利率维持在12.4% [132] 仓配一体化业务(MWT) - 全国自建及管理逾60万平米专业化学品仓库 拥有危化化学品车辆超过1500辆 [54] - 2015-2024年仓储业务收入年化增速29% 毛利润年化增速26% 高于同行 [104] - 预计2025-2027年区域仓配一体化业务收入增速0% 5% 5% 毛利率41.6% [132] 化工品分销业务(MCD) - 2024年收入占比43% 毛利润占比29% 分销分部ROE达18.9% [38] - 分销业务收入增速与化工品价格高度正相关 当前中国化工品价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67]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24.9% 20% 15% 毛利率8.9% 9.6% 10.0% [133] 成长驱动因素 - 并购驱动增长 2019年以来完成多起收并购 当前并购价格低 未来有望增加 [42] - 顺应化工产业链出海趋势 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全球市占率达43% 并趋势提升 [120] - 拓展新能源 半导体 医药等新客户 增加新产品品类 完善三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网点建设 [129] 估值分析 - 可比公司2026年Wind一致预期平均PE为17.9倍 给予目标PE16倍 对应目标价81.49元 [4]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市盈率18.94倍 市净率2.50倍 市销率0.88倍 [7] - EV/EBITDA为9.72倍 低于2023年的12.62倍 [5]
腾亚精工(301125):庭院机器人业务放量,机器人智能关节打造新增长点
华福证券· 2025-09-10 20: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庭院机器人业务放量及机器人智能关节布局将打造新增长点 [3][5][6] - 主营业务稳扎稳打 产品矩阵不断拓展 [3][4]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高速增长 增速分别为325.0%、244.6%、73.0% [7][9] - 2026年及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8.81倍和10.87倍 低于可比公司 [7][9][127]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动力工具和建筑五金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是射钉紧固器材细分行业龙头 [4][18] - 2024年实现营收6.07亿元 同比增长31.14% 归母净利润1039.37万元 同比增长118.09% [4][18] - 2024年动力工具毛利率19.38% 建筑五金制品毛利率35.14% 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4][4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95亿元 同比增长1.37% 归母净利润97.02万元 同比增长110.30% [18] 庭院机器人业务 - 欧美庭院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3亿美元增至2025年40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25.2% [5][87] - 全球割草机器人渗透率预计从2020年4.32%提升至2025年10.12% [87] - 公司通过ODM模式为腾亚机器人提供代工制造服务 产品已通过亚马逊等电商渠道占据海外市场份额 [5][39][108] - 腾亚机器人产品具备GPS+3D视觉导航、AI避障等技术优势 性价比突出 [108][113][115] 机器人关节新业务布局 - 2025年8月公司与关联方投资设立腾亚科众 持股40% 布局机器人关节研制、生产与销售 [6][39][117] - 合资将整合各方资金、技术及市场渠道资源 培育新盈利点 [6][11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64亿元、14.12亿元、20.83亿元 增速分别为26.0%、84.7%、47.6% [9][12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1.52亿元、2.63亿元 [9][121] - 其他主营业务(含机器人代工)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98.49%、687.68%、93.21% [121] 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包括九号公司、科沃斯、中坚科技、格力博、大叶股份 [124][125] - 公司2026年及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8.81倍和10.87倍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 [7][127]
新时达(002527):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海尔入主加速具身智能落地
浙商证券· 2025-09-10 20:12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上调)[6][11] 核心观点 - 国产机器人龙头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 海尔入主加速具身智能整机落地进程[1][2][3] - 海尔系管理层主导运营 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4][5][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并高速增长 2025-2027年CAGR约290%[11] 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3.57亿元 其中电梯控制/通用控制与驱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分别营收6.6/15.9/8.0亿元 占比19.6%/47.4%/23.9%[14] - 2025上半年机器人产品及系统营收3.2亿元 同比增长4.6% 结束2024年下滑15.3%的趋势[14] - 2025上半年毛利率边际改善 通用控制与驱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毛利率分别提升1.25/0.93个百分点至19.1%/15.7%[22][2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43/37.98/41.53亿元 同比增长5.5%/7.2%/9.3%[12] 海尔入主与公司治理 - 海尔成为新实控人 若12.19亿元定增完成持股比例将从10.00%升至26.83% 表决权比例从29.24%增至42.47%[4][24] - 海尔综合持股成本测算为11.51元/股(若定增成功)[4][25] - 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均由海尔系成员担任 包括海尔集团董事局董事展波、海创汇董事长刘长文等[5][29] 具身智能布局与产品规划 - 公司拟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控制器 并计划推出整机[3][37] - 为海尔白电业务部门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3][37] - 海尔已布局机器人事业部/100亿元具身智能创投基金/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家务机器人"HIVA海娃"[2][31][32] - 公司运动控制技术积淀与海尔场景应用能力结合 有望打通"大小脑+本体+应用场景+销售体系"全产业链[3][3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13/0.84/1.90亿元 同比扭亏/增长567%/增长128%[11][12] - 对应PE分别为949/142/62倍[11][12] - 当前总市值118.89亿元 收盘价17.93元[6]
爱博医疗(688050):25Q2环比改善,隐形眼镜良率提升,高端新品放量可期
国盛证券· 2025-09-10 20: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Q2经营稳健 收入端稳步增长 在严峻市场环境下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 同比增长14.44%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4.85% [2] - 毛利率有所下滑 主要系集采落地导致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以及低毛利率隐形眼镜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2025Q2毛利率为65.80% 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持续改善 2025Q2销售费用率15.08% 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5.26% 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55% 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 [2] - 隐形眼镜业务增长良好 2025H1收入2.36亿元 同比增长28.89% 毛利率27.76% [2] - 人工晶状体业务结构优化 高端产品增长迅速 2025H1收入3.45亿元 同比增长8.23% 毛利率86.42% [2] - 角膜塑形镜业务保持增长 2025H1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5.63% 毛利率84.76% [2]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025H1海外收入0.43亿元 同比增长80.10% [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 同比增长14.72% 归母净利润2.13亿元 同比增长2.53%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83亿元 21.12亿元 26.62亿元 同比增长19.4% 25.5% 26.1%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 5.45亿元 6.67亿元 同比增长14.7% 22.4% 22.4%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30元 2.82元 3.45元 [4] - 当前估值水平:P/E 34.4倍 P/B 5.0倍 [4] 业务发展 - 国内销售网络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6000家医院及视光中心 通过收购天眼医药打造多渠道分销体系 [3] - 海外销售网络覆盖欧洲 亚洲和大洋洲 产品出口至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等30余个国家 [3] - 环曲面人工晶状体和EDoF人工晶状体获得海外市场广泛认可 [3] - "全视"多焦人工晶状体等高端产品增长迅速 占比不断提升 [2] -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控制效果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2] 行业地位 - 公司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5] - 总市值153.37亿元 总股本1.934亿股 [5] - 自由流通股比例98.14% 30日日均成交量508万股 [5]
真兰仪表(301303):财报点评: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9-10 19: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营收7.7亿元同比增长26.7% 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3.7% 2025Q2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30.9% 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16.8% [6] - 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外销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40.2% 毛利率提升10.4个百分点至53.1% 内销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24.6% [6] - 燃气表业务覆盖国内五大燃气集团 水表业务借助德国ZENNER品牌优势拓展 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0.3亿元同比增长109.8% [6] 财务表现 - 2025H1综合毛利率40.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净利率19.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2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8.6/22.2/26.3亿元 同比增长23.7%/19.5%/18.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1/4.7亿元 同比增长10.0%/17.3%/14.8% [7][8] - 2025-2027年对应EPS分别为0.86/1.01/1.16元 PE分别为18.8/16.1/14.0倍 [7][8] 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使用ZENNER商标具有国际知名度 [6] - 通过合资公司模式深度绑定下游大型燃气运营商 汽车业务布局长三角和长株潭汽车产业集群 [6] - 新产品水表及其配件业务2024年开始生产销售 汽车业务涉及注塑/冲压焊接/精密加工/表面喷涂等领域 [6] 估值指标 - 总市值6638.91百万元 流通市值1652.17百万元 52周PE区间13.18-23.50倍 PB区间1.29-2.30倍 [4] - 当前PE 18.82倍(2025E) PB 1.91倍(2025E) ROE预计从9.84%(2024A)提升至11.86%(2027E) [8][13] -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22-24%区间 流动比率从2.64提升至3.07 营运能力指标持续改善 [13]
古茗(01364):财报点评:25H1收入及业绩端高增,单店GMV增长超20%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9-10 19:4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25H1业绩表现强劲 收入同比增长41.2%至56.6亿元 经调整利润同比增长42.4%至10.9亿元 [4] - 单店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单店月均GMV达22.8万元 同比增长20.6% 单店日均售出杯数439杯 同比增长17.4% [4] - 门店扩张加速 25H1末门店数达11,179家 同比增长17.5% 新开店1,570家 同比增长105.2% [4] - 供应链优势突出 自有冷链体系覆盖98%门店 配送成本占比小于GMV的1% [4] 财务表现 - 收入结构以商品设备销售为主达45亿元 同比增长42% 加盟管理服务收入12亿元 同比增长39% [4] - 毛利率保持稳定为31.5% 经调整利润率提升0.2个百分点至19.2% [4] - 费用率持续优化 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下降0.02/0.4/0.65个百分点 [4]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态势 预计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21/26/31亿元 同比增长38%/22%/18% [5] 运营数据 - 总GMV达141亿元 同比增长34.4% [4] - 下沉市场渗透深化 二线及以下门店占比81% 乡镇门店占比43% [4] - 产品创新力度加大 上半年推出52款新品 其中咖啡品类16款 [4] - 会员体系规模庞大 小程序注册会员达1.78亿名 Q2季度活跃会员约5,000万名 [4]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50,988.30百万港元 [4] - 对应25年市盈率18.27倍 26年18.91倍 27年16.02倍 [6] - 每股收益预计25-27年分别为1.10/1.06/1.25元 [6] - 市净率预计从25年的10.78倍降至27年的5.05倍 [6]
国睿科技(600562):军贸产品交付带动业绩增长,新业务持续拓展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10 19:4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4] 核心观点 - 军贸产品交付带动业绩增长 新业务持续拓展 [2][12][13] - 2025H1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10% 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1% [4][12]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36%环比+274%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19%环比+264% [4][12] - 雷达整机及子系统业务收入15.5亿元同比+16.57% 毛利率42.46% [12]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收入0.88亿元同比-30.59%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0.83亿元同比-18.98% [12] - 民用雷达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 完成空管一二次雷达项目验收 中标机场反无雷达项目 [13] - 承接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地面系统建设 微波器件产品应用于星网系统建设 [13] - 牵头成立南京市商业航天(卫星)创新联合体 [13]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41.28%同比-0.12pct 净利率20.28%同比-1.89pct [12] - 期间费率10.30%同比+0.47pct 管理/研发/财务/销售费用率同比-0.94/-0.21/+1.96/-0.34pct [12] - 汇兑损失2138.79万元 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1.19亿元 [1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7.30/44.88/49.14亿元 同比+9.70%/+20.32%/+9.48%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67/9.77/10.80亿元 同比+21.81%/+27.31%/+10.58% [14] - 预计2025-2027年EPS 0.62/0.79/0.87元 对应PE 43/34/31倍 [14] 业务构成 - 雷达整机及子系统业务收入15.5亿元占比90.12% [12]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收入0.88亿元占比5.12% [12] -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0.83亿元占比4.83% [12]
晶泰控股(02228):AI+人工智能自主实验平台驱动药物及材料研发,商业化加速
招商证券· 2025-09-10 19:3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6][7]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以量子物理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构建多模态AI模型体系覆盖药物发现核心环节,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壁垒 [1] - 公司自建干湿结合自动化实验平台,高通量生产高质量正负样本优化数据集反哺AI模型训练,形成正向数据循环闭环系统 [1] - 长期订单验证下平台获多家跨国药企高度认可,业务量稳步攀升并加速向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商业化潜力持续释放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 [6] - 与DoveTree新签署管线合作订单规模达59.9亿美元,并已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亏 [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 [6]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7.76%,2025年上半年收入8186万元同比增长95.9% [6]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8.16%,2025年上半年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15% [6] - 预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7.86/9.75/14.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0.15/0.94/3.00亿元 [6][82] - 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53.44/43.08/29.85倍 [6] 技术优势 - 累计超650万条高精度量化数据,云端数据总量达1.9PB [6] - 实验室持续月产出反应数据3万+,内外部反应月积累20万+ [6] - 拥有200多种垂类AI模型,包括全球领先算法如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XtalFold™ [6] - 拥有200+研发机器人工站,5000m²+自有自动化实验室,以及先进AI Agent系统 [6] - 基于量子力学自主研发XFF力场和XFEP自由能计算等高精度虚拟数据生成模型 [62] - 自研UV谱图预测模型和基于LCMS谱图的产率预测模型准确率超过90% [62] 业务进展 - 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ID4Inno拥有200万个分子砌块,化学空间扩展到10^12化合物库 [59] - 大分子药物发现平台XupremAb™包含抗体药物发现流程的不同重要功能 [60] - 与全球超过300家企业及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客户续约率超行业平均 [54] - 前20大药企中的16家与晶泰建立合作关系,2021-2023年客户留存率分别约67.5%/51.4%/64.9% [71] - 技术平台成功拓展至新能源、农业及工业材料等多个领域 [6][77] 行业前景 - 全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870亿美元增至2030年14142亿美元,CAGR为33.5% [32] - 全球自动化实验室市场预计从2023年59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607亿美元,CAGR为39.6% [32] - 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512亿美元增至2030年3632亿美元,CAGR为13.3% [38] - 全球材料科学研发支出2030年将达1779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12.8% [48] - AI赋能的材料研发服务占比将从2023年8%提升至2030年25%,对应市场规模从61亿美元扩张至445亿美元 [48]
康哲药业(00867):1H25业绩回顾:创新产品快速放量,芦可替尼获批后未来可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0 19:3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2] - 目标价18.38港元,较现价14.35港元存在28%上行空间[2]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收入恢复正增长,主要受益于创新产品快速放量及集采影响出清[3][4] - 德镁医药分拆上市有望年内完成,将采用实物分派方式,股东直接持股[5] - 估值方法调整为DCF模型(WACC 7.9%,永续增长率2.0%),以更好反映德镁医药管线长期价值[7]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40亿元人民币(同比+11%),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3%)[3] - 主要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收入29亿元(同比+2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62.1%(1H24为56.1%)[4] - 毛利率72%(同比-2.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5.1%(同比-2.1个百分点)[3] - 分板块收入(药品销售收入口径): - 皮肤健康板块5亿元(同比+104%)[4] - 眼科疾病板块3.6亿元(同比+18%)[4] - 消化/自免板块14亿元(同比+4.9%)[4] - 心脑血管板块22亿元(同比+0.6%)[4] 研发管线进展 - 3项NDA处于审评中:德昔度司他片、芦可替尼乳膏(德镁医药)、ZUNVEYL[5] - 约10项中国临床推进中: - 注射用Y-3(缺血性卒中治疗)III期临床[5] - 芦可替尼(特异性皮炎)III期临床[5] - MG-K10(长效IL-4Rα)哮喘III期临床、过敏性鼻炎II期临床[5] - ABP-671(URAT1抑制剂)痛风及高尿酸血症II/III期临床[5] - 潜力品种包括Povorcitinib(JAK1抑制剂)、CMS-D001(高选择性TYK2抑制剂)[5] 分拆业务 - 德镁医药拥有超650名专业销售人员,覆盖超1万家医院[5] - 研发管线覆盖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化脓性汗腺炎等皮肤疾病领域[5] 财务预测 - 2025E收入83.3亿元(同比+11.5%),2026E收入93.0亿元(同比+11.6%)[7] - 2025E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3.4%),2026E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12.9%)[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71-72%区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