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泸州老窖
icon
搜索文档
库存压力叠加“618”电商大促,使得白酒价格普遍下跌 部分高端白酒电商零售价击穿批发价
深圳商报· 2025-06-19 06:28
白酒价格 - 今年"618"期间多个电商平台对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古井贡酒等头部酒企推出"百亿补贴"优惠 部分限量秒杀价格击穿批发价 [1] - 5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电商平台标价2128元至2387元 百亿补贴后到手价降至1840元/瓶 美团等外卖平台到手价1999元/瓶 较去年同期2300-2500元/瓶明显下降 [2] - 52度第八代五粮液和国窖1573百亿补贴后价格分别为861元/瓶以下和779元/瓶以下 均低于6月15日批发价900元/瓶和850元/瓶 [2] - 52度剑南春水晶剑淘宝百亿补贴后344元/瓶 较近期批发价405元/瓶低61元 [2] 电商渠道打假 - 五粮液发布告知书称电商平台出现"光瓶第八代五粮液"假冒产品 公司从未销售过此类产品 [3] - 2024年11月12日以来五粮液查实并取缔电商平台售假店261家 下架侵权链接6431条 [3] - 2025年前5月五粮液为电商消费者鉴定1610瓶产品 其中假冒268瓶 占比16.65% [3]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白酒行业进入传统淡季 库存压力叠加"618"促销导致价格普遍下跌 [4] - 截至6月18日A股20个白酒股全部下跌 *ST岩石累计下跌44.88% 迎驾贡酒跌27.81% 酒鬼酒跌25.76% [4] - 水井坊、舍得酒业、古井贡酒、金种子酒、顺鑫农业等跌超两成 老白干酒、洋河股份、伊力特等跌超一成 [4] - 2025年以来白酒板块市值蒸发3400亿元 [4]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面临社会消费与行业周期双重压力 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 [4]
2025年中国白酒酒业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毕马威
搜狐财经· 2025-06-19 00:52
2024年白酒市场表现 - 行业呈现"量降利升"分化态势,规模以上企业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但销售收入7963.8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总额2508.7亿元同比增长7.8% [1][21] - A股20家上市白酒企业营业总收入4422.3亿元同比增长7.3%,利润总额2301.0亿元同比增长7.8%,CR6企业利润占比达86%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22] - 头部企业表现强劲,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5.7%、7.1%、12.8%,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1.6%、5.4%、17.3% [27] - 区域企业分化严重,部分企业营收下滑超35%,净利润跌幅超70% [27] - 行业库存压力高企,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同比增加10%,60%企业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34] 2025年上半年市场状况 - 一季度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上市企业营业总收入1534.2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649.1亿元同比增长2.3% [40] - 59.7%企业营业利润减少,客户数、客单价、营业额减少比例均高于增加比例 [45] - 线上销售占比提升,1-5月线上销量超6000万瓶销售额超300亿元,但全国化品牌线上增长动力不足 [53] - 节假日销售平淡,春节消费量增加经销商占比26.9%,五一期间仅11.5% [63] - 中低端价格带(100-300元)动销较好,高端价格带(800-1500元)倒挂严重 [69] 市场环境变化 - 2025年5月修订的禁酒条例扩展至所有含酒精饮料,白酒板块整体回调2%-3% [3] - 名酒和地方酒面临库存积压与市场需求波动双重压力,基酒价格相对稳健 [3] - CR6品牌一季度营收占A股20家白酒品牌的87.6%,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4] - 消费结构演变,85后至94后成为细分市场突破口,商务及管理人群仍占消费主力85.1% [4] 竞争格局与消费趋势 - 区域酒企直营业务占比突出,42.9%的区域酒企直营业务超50% [4] - 消费场景变化,宴请及送礼需求减少,婚宴成为相对稳定场景,高端宴请、酒旅融合等新场景涌现 [4] - 飞天茅台价格五年累计跌幅达36.15%,其他T9品牌产品价格普遍下跌 [81] - 差异化特色香型布局趋势明显,企业需在差异化与规模化间寻找平衡 [52] 未来发展策略 - 64.9%企业集中资源投入核心产品,40.4%布局大众价格带 [5] - 80%以上经销商和零售商重点保住现金流,生产企业优先扩大规模 [5] - 头部企业加速直销,茅台、五粮液直销占比分别达43.87%、38.6% [6] - 34.9%白酒企业看重即时零售渠道拓展,区块链、AI等技术重塑产业链 [7] - 63.9%白酒企业布局海外市场,亚太地区为主要目的地 [8]
618大促叠加“禁酒令”,白酒价格“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18 23:24
618大促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 今年618大促期间白酒价格大幅下跌,飞天茅台跌破2000元大关,茅台1935补贴后730元/瓶(原价1188元),第八代五粮液900元出头,国窖1573到手900元,水晶剑南春跌至350元/瓶 [2] - 促销周期较去年延长一周,平台竞争策略多样化,京东推出"多重补贴"叠加优惠,淘宝天猫提供"官方立减85折"叠加其他折扣,拼多多允许商家以"店内最低价"参与并推出大额消费券 [3] - 高端名酒因其价格认知清晰、流通性强、客单价高、品牌溢价显著,成为平台争夺用户和流量的"引流利器" [3] 即时零售的加入与影响 - 美团首次参与618大促,推出飞天茅台限时1499元/瓶抢购,带动即时零售领域竞争,5月28日至6月1日美团闪购新客增长显著,95后占比60%,超800个品牌成交额翻倍 [6] - 即时零售依托线下门店实现"下单即配送",部分门店营业额同比增加60%以上,库存明显下降,为经销商提供了清库存新渠道 [7] - 平台补贴使终端门店实际到账价高于售价,例如某名酒平台售价550元/瓶,门店实际到账850元/瓶,扣除费用后每瓶利润约650-700元 [7] 价格体系与市场秩序问题 - 大促期间价格"失守"可能破坏白酒企业长期价格带体系,大促结束后价格穿底或倒挂将影响渠道信心和产品竞争力 [7][8] - 电商低价促销导致假酒乱象,五粮液近七个月联合平台取缔售假店铺261家,下架侵权链接6431条 [9] - 行业专家建议酒企加强消费场景开发与电商合作,通过产品快速流动维持终端信心,减少低价抛货现象 [9]
剑南老街变身“世界名酒”打卡地,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在绵竹开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9:33
行业活动 - 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首次在绵竹白酒核心产区举办,采用"1+1"双会场模式,融合老街和广场消费场景 [1] - 展会设置名酒特展区、国际综合酒品区等五大功能板块,涵盖白、啤、葡、黄、露及国际蒸馏酒6大品类 [1] - 活动属于商务部2025年"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项目,同步开启绵竹美酒音乐嘉年华消费促进活动,发放餐饮住宿及美酒消费券 [2] 参展企业 - 参展企业包括全球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超百家酒企,涵盖川酒"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舍得、水井坊)及茅台、汾酒等头部品牌 [2] - 开幕式揭晓《2024-2025年度四川白酒品牌营销十大创新范例》,五粮液、泸州老窖等10家企业获奖 [6] 非遗与文化 - 酒博会以"中国非遗年"为背景,川酒"六朵金花"非遗传承人联合发布"非遗传承匠心酿造"宣言 [4] - 通过非遗集市、绵竹年画展馆及"御酒进贡之路"体验活动,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消费场景 [6] 国际化发展 - 2025国际烈酒评委年会同期举行,80余位评委聚焦国际烈酒感官标准体系构建与白酒国际化 [8] - 全球烈酒市场2023年总营收5253亿美元,2023-2027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4.56% [8] - 中国白酒加速国际化进程,推动《白酒质量通则》制定及联合申遗,通过国际盲品活动培养接轨世界标准的品评人才 [8]
史上最严“禁酒令”持续升级:白酒行业面临寒冬考验还是转型契机?
搜狐财经· 2025-06-18 19:20
行业现状 - 白酒行业面临史上最严"禁酒令"冲击 市值蒸发超5000亿元 茅台股价跌幅超20% 市值一度跌破2万亿元 [1][3] - 五粮液 泸州老窖等白酒巨头股价同步大幅下跌 经销商库存积压问题突出 [1][3] - 政务消费占比从2011年40%骤降至目前不足5% 但政策示范效应仍对市场信心造成打击 [3] 政策影响分析 - 2025年"禁酒令"与2012年"八项规定"本质不同 前者旨在瓦解权力酒桌文化 后者侧重约束公款消费 [5] - 新规执行力度空前 公务接待全面禁酒 配合智能酒精检测等技术手段实现无死角监管 [7] - 2012年政策导致茅台终端价从2300元/500ml暴跌至850元/500ml 行业经历三年深度调整 [5] 消费结构转型 - 当前白酒消费以商务宴请(40%)和个人消费(55%)为主 高端酒主力客群转向高净值人群及民营企业家 [9] - 行业已逐步摆脱对政务消费依赖 但需警惕政策对商务宴请场景的潜在传导效应 [9] 行业破局路径 - 产品创新方向包括开发低度化 个性化产品如水果味白酒 低度鸡尾酒等迎合年轻消费者 [11] - 消费场景创新重点布局酒旅融合 打造白酒文化主题景区 举办品鉴会等文化活动 [13] - 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 结合电商及社交媒体实现精准营销 [13] 战略布局案例 - 中国白酒集团控股整合多家企业 打造"醉美中国"大众消费平台 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 [15]
中酒协《2025白酒中期研究报告》:约60%企业利润率减少,800-1500元为价格倒挂重灾区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37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呈现"量价齐跌,费用上升"特征,59.7%企业利润率减少 [2][3] - 一季度行业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上市公司营收1534.2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649.1亿元同比增长2.3% [3] - 77%企业反映市场遇冷,仅2%认为市场回暖,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 [5] 市场特征 - 线上渠道快速发展,1-5月线上销量超6000万瓶销售额超300亿元,42.9%企业线上业务占比增长 [4] - 价格带分化明显,100-300元区间最畅销,800-1500元区间倒挂最严重 [5] - 消费场景结构性迁移,婚庆寿宴和家庭独酌占比提升至主要地位,商务宴请加速下滑 [7] 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CR6品牌营收占比达87.6%,茅台1935等次高端产品价格下移至700元左右 [11][7] - 60%以上企业已布局海外市场,一季度出口额2亿美元同比增长30% [14][21] - 品牌梯队分化加剧,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占据销量前六 [10][11] 渠道变革 - 58.1%经销商库存增加,超50%面临价格倒挂,38.7%回款减少 [9] - 头部企业加速直销布局,通过自建电商/直营门店缩短供应链 [18] - 线上渠道从补充角色转变为增长核心引擎,推动渠道效率革命 [19] 消费趋势 - 年轻消费群体崛起,85-94年白领成为重要目标,消费场景向露营/聚会等轻社交转移 [12][19] - 消费者更趋理性,80.8%经销商反映宴请及送礼需求减少 [12] - 技术重构消费场景,区块链/AI/元宇宙等技术深度渗透产业链 [19] 战略方向 - 企业下半年主要思路为"优先扩大规模",80%经销商选择"保住现金流" [13] - 行业聚焦"强基-重构-立新"三大关键词,推动产区建设/科研创新/标准完善 [16] - 主动优化产能,行业产量从2016年1358.4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 [17] - 构建"文化+营销"双核驱动,培育复合型人才强化文化认同 [20]
从银行股所处位置看白酒股的底部区域
雪球· 2025-06-18 17:22
银行与白酒行业对比分析 - 白酒行业曾是公募私募基金的"心头好",被视为价值投资的典范,高毛利、高ROE,远离制度约束,基金经理若未持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龙头股会被视为不合群 [1] - 银行行业因接近制度垄断,被部分基金经理视为非现代企业,投资银行股曾被视为非主流选择 [1] - 白酒行业代表成长股投资巅峰,前几年逻辑为量减价增、龙头集中,业绩持续提升源于成本控制和价格提升,被视为典型成长行业 [2] - 银行作为红利股,在社会平均回报3-5%的背景下,在公募基金主导的市场中缺乏吸引力 [2] 资金偏好与行业轮动 - 热点行业资金更迭过程:大机构吸筹→公募进场→私募游资跟进→散户接盘 [3] - 冰点行业资金更迭过程:大机构调仓→公募调仓→私募大户调仓→散户割肉 [3] - 当前银行股处于公募进场阶段,白酒股处于公募离场阶段,两者趋势将持续分化 [3] - 白酒股短期或有反弹,因贵州茅台仍是上证50顶梁柱,但银行股话语权提升后白酒可能进一步下跌 [3] 白酒行业基本面变化 - 白酒行业当前面临需求长期疲软、消费降级打击酒价、金融属性消退(库存释放)等问题,呈现量增价跌、弱需求特征 [3] - 白酒行业已不再具备成长性,需重估估值,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更适合用股息率估值 [4] - 三年前银行股股息率10%仍被市场唾弃,白酒股股息率需达到6%-7%才可能吸引新资金(茅台对应增速10%,五粮液对应增速2-5%) [4]
“618”如火如荼!消费ETF(159928)四连阴后收涨0.25%!白酒持续走低,机会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6-18 16:41
消费ETF市场表现 - 消费ETF(159928)6月18日收涨0.25%,全天成交额超2.2亿元,最新规模达123亿元,居同类领先地位 [1] - 标的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涨跌互现:东鹏饮料涨超3%,山西汾酒涨超1%,五粮液、泸州老窖、海大集团微涨;牧原股份跌超1%,伊利股份、贵州茅台、温氏股份、海天味业微跌 [1] -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超67%,其中白酒龙头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合计占比31%,牧原股份占14%,伊利股份占10% [6][7] 618消费市场动态 - 京东618开门红1小时成交额、订单量、下单用户数同比均增超200%,超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超3倍;天猫618第一阶段217个品牌成交破亿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与电商促销形成叠加效应,带动新一轮消费热潮 [2] - 啤酒行业受益旺季需求,4月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同比增4.8%至289.6万千升,618及政策提振有望延续修复 [4] 白酒行业分析 - 5月以来多地"禁酒令"严格执行,叠加淡季需求弱及电商补贴,高端酒批价波动下行,板块估值处于底部区间 [2] - 白酒公务消费占比从30%-40%降至5%,宴席场景虽恢复但场均桌数、开瓶数下降,酒企费率因政策加码提升 [3] - 行业加速分化集中,头部酒企通过品牌壁垒和战略升级扩大份额,建议关注高端酒及区域龙头 [2][4] 细分消费板块机会 - **零食**:魔芋、鹌鹑蛋等高增长品类受健康属性驱动,强品类+新渠道催化市场情绪 [6] - **餐饮供应链**:政策刺激餐饮场景回暖,连锁化率提升空间大,行业为稀缺成长赛道 [6] - **乳制品**:原奶供需改善,新乳业战略升级至"鲜奶+酸奶+饮品"三鲜鼎立模式 [6] 消费ETF配置价值 - 标的指数覆盖必选消费板块,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盈利韧性,成分股集中度高(白酒31%、养猪14%) [6] - 板块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企业通过分红、增持等措施提升股东回报 [3][4]
2025年消费新趋势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
江海证券· 2025-06-18 16:37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消费市场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传统消费领域多点开花,新兴消费领域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服务消费、宠物经济、颜值经济和潮玩产业的投资机会 [4][86] 各部分总结 研究背景 - 2025年4月7日外部事件冲击使A股及港股消费板块受短期冲击,但4月8日起消费指数强劲复苏,多个细分板块涨幅较好,恒生消费指数和宠物经济指数表现突出,本报告旨在分析2025年消费新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12] 总量看消费:规模增长,结构优化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占比46.1%,文旅、信息消费热度高,智能手机出货量触底反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县域和乡村消费市场活跃 [16][17] 结构上,对比中美消费,我国服务性消费有很大提升空间 - 美国以服务性消费为主,中国目前以实物消费为主,未来中国居民基础消费比例将下降,服务性消费占比将提高,2024年中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46.1%,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27] 传统消费领域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强劲表现 - 2024年乘用车市场增长,新能源汽车成主要驱动力,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车销量占比40.9%,消费群体多元化,对续航等要求提高,2025年预计销量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50% [31][32][33] 家电消费在政策助力下实现显著增长 - 2024年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95万亿元,同比增长5.6%,内销和出口均创新高,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推动重点品类销量增长,推进回收体系建设,未来家电行业需深化国际化经营,创新发展,2025年内销有望持续增长 [39][40][41] 酒类消费步入存量竞争格局,关注消费群体变化 - 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产量逐年下滑,高端品牌营收稳健,消费人群结构变化,健康饮酒理念推动低度、健康酒发展,白酒向低度化、健康化、年轻化发展 [43][50][51] 服务消费崛起与十大新特征剖析 - 2024年服务零售额和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我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政府出台政策促进发展,呈现消费风尚中式美学、消费业态跨界混搭等十大新特征 [52] 关注快速增长的新兴消费领域和新趋势的形成 宠物经济:从基础需求到高端消费的转变 - 2024年宠物经济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增长得益于养宠家庭渗透率提升和单只宠物年均消费增加,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头部国产品牌抢占市场,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70][72] 潮玩产业:全球增长背景下中国市场崛起 - 全球潮玩产业快速增长,2022 - 2026年中国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达24%,2026年零售额将达1101亿元,中国潮玩产业优势显著,客户数量和消费额上升,未来市场规模将增加但竞争加剧 [73][80] 颜值经济(美妆,个护,医美):满足美的渴望的多元产业发展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化妆品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和五大交易平台零售额均增长,电商平台流量向大品牌倾斜,医美市场进入提质发展新周期,头部机构主导规范化转型 [82][85] 关注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 - 传统消费领域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服务消费板块,新消费领域关注宠物经济、颜值经济和潮玩产业,建议关注各领域优质企业 [86][87][88]
即时零售闯入618大促,手机、白酒在美团闪购“卖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5:24
即时零售平台参与618大促 - 即时零售平台如美团闪购首次大规模参与618电商大促,改变了传统电商格局 [1] - 消费者逐渐习惯在即时零售平台购买酒水、3C、家电等高客单价商品,替代传统电商和线下渠道 [1][2][3] - 美团闪购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实现迅猛拓展,成为品牌和消费者的重要渠道 [1] 酒类品类表现 - 美团闪购618首日酒类成交额同比暴涨18倍,白酒首12小时成交额破3亿元,同比增长70倍 [2] - 啤酒首日销量近千万瓶,消费者偏好即时配送的冰镇啤酒 [2] - 即时零售平台通过实体品牌商家和连锁酒行供货,解决传统电商假货和售后问题 [2] - 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与美团闪购合作,通过授权线下门店接入即时零售频道 [8] 3C与家电品类增长 - 美团闪购618首周3C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倍,智能设备增长8倍,电子教育增长5倍 [3] - 华为、荣耀等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倍,小米、苏泊尔等翻倍 [3] - 国补政策推动3C和家电增长,美团闪购推出"超级国补周"和额外补贴 [3][4] - 大家电品类增长显著,奥克斯成交额同比增长60倍,格力比去年双11增长9倍 [6] - 美团闪购推出"空调半日送装"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 [6] 即时零售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平台与传统电商相互渗透,成为电商平台必争之地 [7] - 品牌商家积极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寻求新增量 [8] - 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破5亿,90后占比2/3,非餐即时配送订单量增速超60% [9] - 消费者对30分钟送达服务的需求扩展至传统电商品类 [9] - 传统电商平台加大即时零售投入,行业趋势明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