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搜索文档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PCB+光模块+先进封装+光伏!公司固态电池领域产品已获得行业头部客户订单
财联社· 2025-07-16 22:16
固态电池+PCB+光模块+先进封装+光伏 -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产品已获得行业头部客户订单 [1] - 公司的PCB产品已进入部分行业头部客户量产阶段 [1] 英伟达+PCB+光模块+智能驾驶 - 公司是英伟达供应商 [1] - 公司已完成1.6T光模块产品打样并具备量产能力 [1] AI眼镜+芯片+激光雷达+华为 - 公司拟通过并购进入三星供应链 [1]
每日复盘:2025年7月16日市场冲高回落,医药股逆势走强-20250716
国元证券· 2025-07-16 21:4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16日市场冲高回落,上证指数跌0.03%,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跌0.22%,成交额14418.5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699.48亿元,3329只个股上涨,1947只下跌[3][13]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消费>周期>0>成长>稳定>金融,小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成长>中盘成长>中盘价值>大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1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汽车、消费者服务、医药涨幅靠前,分别为1.05%、0.98%、0.94%;钢铁、银行、建筑靠后,分别为-1.24%、-0.48%、-0.45%[3][19] - 多数概念板块下跌,昨日连板_含一字、昨日涨停_含一字、同步磁阻电机等大幅上涨,富士康、PCB、低碳冶金等走低[3][19] 资金流表现 - 主力资金7月16日净流出196.72亿元,超大单净流出101.14亿元,大单净流出95.57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9.01亿元,小单净流入207.53亿元[3][23] - 南向资金7月16日净流入16.03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20.0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出4.06亿港元[4][25] ETF资金流向表现 - 7月16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7月15日资金主要流入科创50ETF,流入金额为13.21亿元[4][28] 全球市场表现 - 7月16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普遍下跌,恒生指数跌0.29%,恒生科技指数跌0.24%,日经225指数跌0.04%,韩国综合指数跌0.90%,澳洲标普200指数跌0.79%[5][31] - 7月15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下跌,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热门科技股中,特斯拉跌1.93%,苹果涨0.23%,谷歌涨0.24%,英伟达涨4.04%[5][32] 风险提示 - 报告基于客观数据,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6][36]
全球手机市场Q2微增1%,国内下滑,厂商押注耐用性突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21:37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52亿部,同比微增1.0%,增长势头放缓 [1] - 中国市场同期出货量同比下降4.0%至6900万部,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增长 [1] - 三星以5800万台出货量和19.7%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长7.9%,增速为前五名最高 [2] - 苹果位列全球第二,出货4640万台,同比增长1.5% [2] - 小米、vivo分列全球三、四位,出货量分别为4250万台和2710万台 [2] 中国市场格局变化 - 华为以1250万台出货量重返中国市场榜首 [1][2] - vivo、OPPO、小米、苹果分列中国市场二至五位,出货量分别为1190万台、1070万台、1040万台和960万台 [2] - 除小米实现3.4%同比增长外,其余四家厂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2] - 华为重夺榜首凸显其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和有效的发货管理 [3] 厂商策略分化 - 三星新款Galaxy A系列产品将AI功能引入中端设备,有效刺激零售端销售 [2] - 荣耀X70发布"防弹衣架构"提升抗摔能力,搭载IP69K工业级防水和8300mAh电池 [4] - 华为在Mate 60 Pro+采用第二代昆仑玻璃与钛合金中框增强机身防护 [4] - 小米红米Note 14 Pro+升级抗摔性能更强的康宁大猩猩玻璃 [4] - 厂商在耐用性上建立极致用户体验,试图在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突围 [5] 市场挑战与趋势 - 中国市场需求疲软,"国补"未能有效刺激需求,"618"电商节销量亮眼但主要用于清理库存 [3] - 经济不确定性压缩低端市场需求,低端安卓市场面临危机 [4] - 备受期待的"AI换机潮"尚未完全到来,行业同质化严重 [4]
提及11家中国科技公司,黄仁勋:低估华为和中国制造的人都极其天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1:30
英伟达H20加速生产与供应链 - H20将恢复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目前已经有很多订单 [3][4] - 英伟达供应链周期长达9个月,从下单到交付AI超级计算机需要9个月左右时间 [4] - 公司正在努力加速H20的生产进程,以满足客户需求 [4] 中国科技公司与AI创新 - 黄仁勋赞赏11家中国科技公司,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字节跳动、DeepSeek、阿里巴巴、美团、MiniMax、百度、小米等 [5][6] - 中国有100万名开发者投身AI领域,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 [6] - 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开发的产品是世界级的,推动了全球AI进步 [6] - 中国的开源AI是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促进了AI产业的全球合作 [7] 华为的竞争力 - 黄仁勋认为低估华为和中国制造能力的人极其天真 [8][9] - 华为是一家不可思议的强大科技公司,在手机和通信技术领域领先 [9] - 华为在生态和客户上与英伟达仍有差距,但只是时间问题 [9] - 华为已经可以与英伟达相提并论,尽管进入该领域时间较短 [9] 贸易关税与公司适应能力 - 公司需要适应贸易、税收、关税等条件的变化 [11] - 英伟达是一家适应能力很强的公司,会找到新的方法应对变化 [11] - 长期来看,关键在于是否提供对世界重要的产品和技术 [11] 英伟达市值与行业地位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 [12] - 公司是全球绝大多数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12] - 英伟达重新发明了计算,创造了一个全新的AI行业 [12] - AI行业将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公司处于激动人心的开端 [12]
黄仁勋:华为芯片在AI训练中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希望让更先进的芯片进入中国
新浪财经· 2025-07-16 21:23
转自:九派新闻 据第一财经报道,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AI训练时华为AI芯片能否取代英伟达,他称这只是时间问题。 "重点在于,我们已经做了30年,他们(华为)已经做了几年,而华为已经能告诉大家他们有多强大了。现在没有一个人比我付出更多精力来建造 (AI生态),我已经在极高的水平、以难以执行的规模(在做这件事),而华为已经能和我们相提并论,这说明了一些问题。"黄仁勋表示。 黄仁勋在演讲环节大秀中文,他表示,自己在美国长大,也有学习中文,这是首次用中文演讲,感到非常紧张。一开始他用中文说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这次来到中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链博会,这里的规模非常大,气氛也很热烈,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创新的支持....." 随后,他自嘲中文不好,用英文表示"接下来我要用英语演讲了,这样我今天就不会折磨大家了。" 在演讲中,黄仁勋表示,目前已有150多万中国开发者基于NVIDIA平台创新,DeepSeek、阿里、腾讯、MiniMax、百度等领先模型在这里诞生并 开源,推动全球AI发展。中国的开源AI已成为世界进步的催化剂,让每个国家、每个行业都有机会参与AI革命。 黄仁勋说道:"十年 ...
全球销量第一的三星,为什么打动不了国人
36氪· 2025-07-16 21:09
必须要承认,三星S25 Ultra的屏幕真的是太绚丽了。这块6.9英寸的屏幕使用了第二代Dynamic AMOLED技术,峰值亮度2600尼特。尽管参数并不顶级, 但在实际观看效果上,三星的屏幕非常通透而真实。 这块屏幕确实带来了近似"增强现实"的沉浸感,不论是追剧还是修图,都比我用过的苹果和其他安卓机型要更舒服。屏幕边框缩窄到1.3mm,视觉冲击力 很强。总的来说,屏幕依然是三星的绝对优势,但和国产旗舰的差距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大了。 三星,一个举全国之力、涵盖了各行各业的神奇品牌,甚至连开箱都可以让人返祖。但你有多久没见过周围人用三星的手机了? 2013年三星在中国市场份额高达21.9%,稳居中国第一。但到了2024年,三星已经彻底沦为不足1%占有率的others。不过在全球市场上,三星仍以19%的 销售占比位居第一,有不少人也将三星尊为"安卓机皇"。 今年3月,我入手了这台顶配的三星S25 Ultra,想了解安卓机皇到底体验如何。但深度体验了几个月之后,我反而更疑惑了,就这? 依旧领先的硬件体验 另外,S25 Ultra屏幕这次有一层抗反射涂层,实际使用的时候效果非常明显。站在树影下使用,也不会被斑驳的光线 ...
黄仁勋点赞华为、DeepSeek,英伟达寻找与中国共赢之道
第一财经· 2025-07-16 20:47
黄仁勋回应一切 黄仁勋又来中国了,今年第三次。 7月16日下午3点10分,北京室外温度超30度,结束链博会演讲的黄仁勋又换回了他的标志性皮衣,走进北京前门一家古香古色酒店的院子里。"你们热吗"? 他问现场媒体。得到众人的肯定回答后,他补充说:"但是皮夹克让人看起来很酷"。 在超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黄仁勋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回答了H20、华为、中国AI创新等话题以及和雷军的见面,同时也回应了关于市场竞争、市值 超4万亿美元等热点问题。在户外和记者聊了十几分钟后,黄仁勋终于还是忍不住脱下了皮衣。 他告诉记者,在昨天发布H20将恢复在华销售的消息后,自己还没来得及和任何客户会面。接下来,英伟达需要花一些时间提升H20的产能。他期待,未来 比H20更先进的芯片进入中国市场。 他还对记者透露,这次北京之行结束后不会再去往中国其他城市,因为他"想念家中的小狗"。 the state te 2017 the state and the state the state ( the state the sta the state the state the first the state proving es 点赞华为、D ...
粤链粤强:广东开启第三届链博会主宾省首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0:46
7月16日,广东省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 博览会(简称"第三届链博会")主宾省首场活动,大会聚焦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吸引中外政企代表 近300人参与。 据悉,华大基因、中兴通讯、TCL、广药集团等64家广东企业将在第三届链博会期间展出企业前沿创新 产品,其中,小鹏汽车、大疆创新、优必选科技、亿航智能等18家知名广东"链主"企业将携手亮相广东 主题展区,现场带来一系列首发新品和创新成果,全方面展示广东全产业链发展新高度与新势能。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大会通过重磅政策解读、营商环境推介、主题交流,旨在向世界传递广东打造全 球产业枢纽的决心。企业新品发布环节集中呈现广东的机器人、生物医药、数贸通跨境平台等前沿成 果,彰显广东在智能制造、健康生活、数字科技等领域的"引领力"。此外,广东(广州)将携手链博会 主宾国泰国签署一系列深化合作的重要协议。 吸引全球资本 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良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陈建安、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 纳立·特萨提拉沙出席了大会并致辞。 陈建安表示,链博会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提供合作平台,而广东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点,也 ...
宝马“联姻”中国智驾独角兽
华尔街见闻· 2025-07-16 20:31
此前,奔驰、奥迪的AUDI已经相继与Momenta开启合作。面对上半年在华销量超15%的同比下滑,以及奔驰、奥迪等老对手早已联手本土供应商的紧迫局 面,宝马终于感受到了切实的危机感。昔日对技术的审慎言论犹在耳畔,如今它却不得不选择加速追赶。 根据双方的规划,Momenta为宝马打造"中国专属"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从功能层面来看,该系统将用上AI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即采用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 辆控制,实现高度智能化的驾驶判断,使得车辆能够以接近人类驾驶员的方式理解路况并作出决策,还能够不断自我学习改进。 这意味着,宝马将借此,跻身智能辅助驾驶体验第一梯队。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牵手华为的鸿蒙生态后不久,宝马又与国内智驾独角兽Momenta"联姻"了。 7月15日,宝马与Momenta官宣将联合开发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首先应用于2026年国产的新世代(Neue Klasse)iX3车型,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智能 辅助驾驶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压力最直观地体现在销量上。今年1-6月,宝马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15.5%, ...
2025年中国大模型一体机行业研究: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如何破局行业发展
头豹研究院· 2025-07-16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大模型一体机作为集成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应运而生,中国大模型一体机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2025年主流厂商产品呈现多样化配置与功能定位,价格受四大因素影响;不同类型厂商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构建竞争优势;大模型一体机适用于特定企业或机构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定义与组成结构 大模型一体机是集成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以“软件 + 硬件 + 运维”构建,覆盖完整链条;架构分为部署及管理能力、AI软件平台、硬件底座和全栈运营/运维能力四部分,具备多层安全体系、软件硬件协同、全栈运维体系等特点 [14][16]。 部署特点 大模型一体机部署以极致性能、本地数据闭环与高度可控性为优势,适用于对实时性和数据安全要求高的专有场景,与私有云、公有云部署在部署架构、算力资源、资源调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19]。 主要厂商及具体产品价格 2025年主流厂商产品价格覆盖50万至500万元,如华为FusionCube A3000价格200万 - 500万元,浪潮信息元脑RI推理服务器价格50万 - 200万元等,不同厂商产品在核心配置、功能定位等方面各有特点 [7][21]。 价格区间 大模型一体机分高、中、基础三个层级,高端型号150万 - 500万元,支持超大模型预训练与推理;中端型号50万 - 150万元,适配行业主流大模型应用;基础型号10万 - 50万元,赋能轻量级模型推理与边缘部署 [22][26]。 价格影响因素 价格由“硬件性能基础 + 系统集成能力 + 行业定制化服务 + 合规安全交付”四大因素决定;核心硬件配置是基础,GPU类型与数量、高速互联结构等影响成本;系统集成与软硬协同能力影响溢价空间;定制化服务与行业应用适配形成差异化定价 [30][31]。 定价策略对比 硬件主导型厂商硬件成本占比80% - 90%,靠规模降本,定价“硬件贴近成本、服务带动附加值”;软件服务溢价型厂商软件与服务占比30% - 40%,靠模型与服务溢价;垂直场景定制化厂商依赖行业Know - how实现高附加值 [34][35]。 用户画像 大模型一体机适用于无专业AI基础设施和团队、以模型推理或轻量训练为主、预算有限、对上线效率要求高的企业或机构,如中小企业、本地化需求行业或初期AI探索阶段的用户 [36][37]。 典型厂商分析 未提及具体分析内容 业务合作 头豹研究院提供会员账号、定制报告/词条、定制白皮书、招股书引用、市场地位确认、行研训练营等业务合作服务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