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

搜索文档
今年四季度会再迎来一轮“924”般的增量政策吗?
搜狐财经· 2025-09-15 19:40
. 20 L I 记者 田进 8月出口同比增长4.8%,单月出口已连续6个月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连续三个月下跌;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同比增长0.5%,增速较前7个月下滑1.1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总体上看,9月经济增长动能有可能延续稳中偏弱状态。着眼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稳住就业市场,判断四季度宏观政 策有可能推出新的增量措施,核心是财政加力、央行降息,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外需放缓,遏制经济下行势头, 确保顺利实现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出口持续较高增长 今年以来,在世界贸易格局面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9%。此外, 出口、进口已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机电产品出口成为贸易增长的第一大动力。前8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0.6万亿元,增长9.2%,占中国出口总值的60.2%。其中,集成电路、汽车表现不 俗,出口增速分别增长23.3%、11.9%。 从贸易伙伴看,前8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 ...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9月第2周)-20250915
平安证券· 2025-09-15 15:33
2025 年 9 月 15 日 中国宏观周报(2025 年 9 月第 2 周) 工业生产边际企稳 证券分析师 平安观点: 宏 观 报 告 宏 观 周 报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张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2100001 ZHANGLU150@pingan.com.cn 常艺馨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2080003 CHANGYIXIN050@pingan.com.cn 资料来源 : iF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注 : 板材包括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万吨 钢铁:板材:产量 2019 2023 2024 2025 图表5 钢铁建材表观需求本周环比略有回落 图表6 钢铁板材表观需求本周环比提升 资料来源 : iF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 iF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万吨 钢铁:建材:表观需求 2019 2023 ...
外需依然偏强——8月经济数据前瞻
一瑜中的· 2025-09-06 09:33
核心观点 - 8月经济框架为外需压力缓释后内部超常规政策缓退下的韧性观察 亮点在出口、生产和服务消费 而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耐用品消费和社融受政策节奏影响可能继续走弱 物价层面PPI同比预计回升 CPI同比走弱 [2] 出口 - 预计8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7%左右 进口同比2%左右 [4][14] - 截至8月31日四周内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四周累计同比大幅回升至9% [4][14] - 8月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均值50.88% 高于7月均值50% [4][15] - 8月韩国出口同比降至1.3% 7月为5.9% 环比-3.98% 与十年同期均值-4%基本持平 [4][15] - 8月上半月越南主要产品出口同比升至18.5% 7月上半月为17.1% 7月全月为17.7% [4][15] - 美国进口需求边际回暖 但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可能回落 转港贸易高景气或延续 8月前26天美国提单口径进口金额同比-15% 7月为-18.8% [16] - 8月从中国发往美国的载货集装箱船舶数量平均同比降至-11.9% 7月为-5.7% 容量同比2.9% 略高于7月的1% [16] - 8月前29天东盟主要国家港口船舶停靠数同比9% 与7月9.2%基本持平 [16] - 进口方面因需求边际回暖及强劲出口带动 8月中国制造业PMI进口指数回升至48% 采购量指数回升至50.4% [17] 生产 - 预计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0%左右 [5][13] - 8月PMI生产指数50.8% 高于前值50.5% 5-8月该指数在50.5%-51%之间波动 [13] - 8月四周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增速3.3% 高于3-7月的四周合计增速 [13] - 高耗能行业相对平稳 粗钢产量增速有所回升 新动能偏强 高技术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在54%附近 [5][13] - 下游消费生产相对偏弱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5][13] 服务消费 - 8月居民出行情况较好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上升 预计带动餐饮、住宿、文娱消费回升 [5][21] 社融 - 预计8月新增社融2.1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7800亿元 社融存量增速预计回落至8.7%左右 [6][22] - 8月M2同比预计8.6%左右 新口径M1同比预计5.9%左右 [6][22] - 8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同比少增5100亿元 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同比少增约100亿元 [6][22] - 8月针对实体的贷款预计增长5900亿元 较2024年少增4500亿元 [22] 耐用品消费 - 以旧换新政策8月相继重启但补贴发放细化 预计耐用品消费增速有所回落 [6][20] - 预计8月社零增速3.8%左右 其中汽车增速-3.5% [6][20] - 贵州省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比例从16%调整为10% 最高补贴1.5万元 [6][20] - 桂林市8月5日起恢复线下门店核销补贴消费券 [6][20]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84.4万辆 同比+7.3% 初步推算8月零售约194万辆 环比增6.2% 同比增2.0% [20] - 2025年8月空冰洗排产合计总量2697万台 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4.9% 7月为下降2.6% 6月为上涨7.3% [20] 投资 - 预计1-8月固投增速回落至1.0%左右 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降至5.3% 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降至-12.5% 基建不含电力累计增速降至2.4% [6][18] - 关注五个指标多数偏弱 8月建筑业PMI为49.1% 低于前值50.6% [18] - 上半年建筑业签订合同额累计增速降至-1.58% 1季度为0.45% 去年上半年为3.51% [18] - 7月末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2.0% 低于前值2.9%及去年同期3.7% [18] - 7月末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8.2% 低于前值8.54% [18] - 准财政略有改善 8月政策性银行净融资近4000亿元 加上PSL后好于去年同期 [18] 地产销售 - 预计8月地产销售面积增速-8.0%左右 [19] - 30大中城市8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10.6% [19] - 2025年8月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2070.4亿元 环比降1.9% 同比降17.6% 同比降幅较7月收窄6.7个百分点 [19] - 1-8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20708.8亿元 同比降13.1% 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19] 物价 - 预计8月CPI环比-0.1% 同比回落至-0.5%左右 主因食品涨价弱于季节性和能源价格下跌拖累 [7][11] - 食品价格环比预计上涨0.5% 猪肉批价下跌1.9% 蔬菜批价上涨8% 鸡蛋批价上涨5.3% 水果批价下跌4.2% 牛肉批价上涨1.5% 羊肉批价上涨0.4% [11] - 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 成品油零售价下跌约2.8% [11] - 核心CPI环比或下跌0.1% [11] - 预计8月PPI环比持平 同比从-3.6%回升至-2.9%左右 [7][12] - 8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较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 出厂价格指数49.1% 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 [12] - 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从0.8%回落至0.4% 仍是去年6月以来次高 [12] - 高频现货价显示动力煤涨8% 上月4.4% 螺纹钢涨1.3% 上月4.4% 布油跌-3.9% 上月-0.7% 铜跌-0.4% 上月0.6% 水泥跌-3.3% 上月-5.7% [12]
“月度前瞻”系列专题之二:8月经济:“景气”分水岭?-2025090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2 18:12
需求分析 - 8月出口预计增长5.1%,受外需改善和市场份额提升支撑[1][15] - 社零同比预计增长4.4%,受国补资金使用限制影响[1] - 乘用车零售和白色家电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8%和2.1%[1] - 服务业投资表现较好,整体投资增速预计持平前月1.6%[2] - 全国迁徙规模指数和国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6%[2] 供给分析 - 8月制造业PMI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4%,生产指数上升0.3个百分点至50.8%[3] - 纺织服装、专用设备和计算机通信行业生产指数分别上升23.6、8.6和6.8个百分点[3] - 高炉开工和货车通行量同比分别增长4.7%和3.7%[4] - 工业增加值同比预计增长5.8%[4] 通胀分析 - PPI同比预计回升至-2.9%,受大宗商品价格改善和低基数影响[5] - CPI同比预计回落至-0.4%,受食品价格和下游PPI偏弱拖累[6] - 猪肉、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弱于去年同期[6] - 青年失业率高企对房租CPI形成明显约束[6]
“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 价格指数上升
金融时报· 2025-09-01 10:53
制造业PMI指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但仍低于荣枯线[1][2] - 生产指数为50.8%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2]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3] 价格指数表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回升[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回升[2] - 制造业四大行业价格指数普遍上升 市场价格改善进程明显[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4]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位于高位景气区间 市场情绪升温[4]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5] 建筑业表现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 受雨季持续影响[5]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下降 但仍保持在53%以上[5] - 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保持较快增长态势[5] 经济特征分析 - 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表现强劲 基建和房地产偏弱[1] - 服务业表现火热 居民出行意愿和资本市场热度较高[1] - 外需仍有韧性 但内需有待进一步提振[1]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显现 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5%以上[4][5] - 住宿餐饮行业受暑期消费带动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偏弱[4][5]
出口吞吐维持韧性,价格走势分化
华泰证券· 2025-08-25 22: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第三周外需吞吐量同比维持高位但运价整体偏弱且跌幅走阔,地产成交分化、房价待企稳、土地溢价率上行,生产端工业货运量好、煤炭价涨、各行业表现分化,建筑业水泥供需修复、黑色供需偏弱,消费出行热度和汽车消费略有上行,价格受外部扰动和基本面影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 - 出行热度平稳维持高位,地铁出行与拥堵延时指数上行,航班执飞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商品消费中汽车消费热度略有上行,纺织消费有所修复,快递揽收高位运行 [3] 地产 - 新房成交热度基本持平,二线城市相对领先 [4] - 二手房成交有所回升,高能级城市市场热度均有回升,挂牌价与挂牌量双双降低 [6] - 土地市场溢价率有所回升,土地成交量有所回落 [6] 生产 - 货运量热度延续,铁路与高速公路货运量较去年同期上升 [17] - 开工率数据表现分化,焦化开工率上升,地炼开工率修复,化工产业链开工率分化,半/全钢胎生产开工率略有修复 [17] 建筑业 - 建筑业资金到位同比上升,房建与非房建资金分化 [14] - 水泥需求略有上升,供给有所修复,库存下行,价格略有上升 [15] - 黑色供需有所下行,基数对供给同比读数有支撑,库存略有上升,价格下降 [15] - 沥青开工率下行,价格环比上升;PVC与苯乙烯开工率同比持平 [16] 外需 - 运量方面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维持高位 [5] - 运价方面RJ/CRB同比增速上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回落,国际航线运价减弱,CCFI与SCFI指数环比下行 [5] - 韩国8月前20日出口额同比7.62%,越南8月上半月出口同比15.56%维持韧性 [5] 价格 - 农产品方面猪肉价格下行,国家发改委收储有支撑,蔬菜价格上行,高温导致供给不足 [20] - 原油价格上行,受地缘风险溢价回升、需求端和库存端因素支撑 [21] - 黑色价格分化,螺纹钢、铁矿石价格回归基本面,焦炭价格偏强 [22] - 铜价震荡运行,周五鲍威尔讲话后价格明显修复 [22]
财政数据点评(2025.7)暨宏观周报(第18期):印花税支撑收入反弹,年内财政加码或仍有必要-20250821
华福证券· 2025-08-21 20:2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万亿元,单月同比增速反弹3.0个百分点至2.6%,累计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0.1%[3] - 非税收入同比跌幅加深9.2个百分点至-12.9%,持续拖累收入增速[3] - 税收收入同比大幅上行4.0个百分点至5.0%,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贡献提升3.6个百分点至+4.3个百分点[3] - 印花税贡献改善幅度最大,主因资本市场表现向好及资金流入证券市场[3] - 增值税贡献逆势回落0.1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贡献仅小幅改善1.3、0.4和0.2个百分点,反映内需疲弱及低通胀压制企业营收[3] 财政支出与收支缺口 - 7月财政支出同比反弹2.7个百分点至3.0%,教科文体领域贡献下行1.5个百分点至-0.5个百分点,其他支出贡献上行0.8个百分点至+1.1个百分点,凸显财政补贴耐用品消费力度[3]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小幅收窄807亿元至2.49万亿元,整体缺口仍较大,对政府债券融资提出较高要求[3] 政府性基金收支 - 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至8.9%,土地出让金收入单月同比大幅回落14.7个百分点至7.2%,贡献回落11.1个百分点至+5.3个百分点[4] - 1-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累计缺口3.12万亿元,同比扩大1.32万亿元[23] - 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显著下行36.8个百分点,但1-7月累计支出增速上行1.7个百分点至31.7%,单月同比维持42.4%高增[4] 政府债券融资与财政政策 - 1-7月社融口径政府债务融资达年初计划67.1%,大幅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5] - 截至8月1日,超长期特别国债年内发行7960亿元,发行进度达61%[4] - 若内外需持续回落,财政有必要加码补贴耐用品消费以稳定内需[5]
8月LPR报价出炉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齐鲁晚报· 2025-08-21 05:09
LPR利率水平 - 1年期LPR保持3.0% [1] - 5年期以上LPR保持3.5% [1] - 两个期限品种LPR均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1] 宏观经济形势 - 7月宏观经济数据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1] - 外需可能面临放缓压力 [1] 政策调控方向 - 需通过提振内需稳定经济 [1] - 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 - 政策利率及LPR报价存在下调空间 [1]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8月第2周):新房成交同比初步企稳-20250818
平安证券· 2025-08-18 11:43
工业生产 - 日均铁水产量本周略有提升,钢铁五大品种产量小幅提升[3] - 石油沥青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3.8%,山东地炼开工率环比提升1.4%[13] - 汽车全钢胎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3.4%,半钢胎开工率有所回落[18] 地产市场 - 30大中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周提升6.2个百分点[2] - 8月以来新房销售同比增长-14.2%,较上月提升5.0个百分点[2] - 近四周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环比-0.42%[23] 内需消费 - 8月1-1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45.2万辆,同比下降4%[29] - 近四周主要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0.5%[29] - 本周日均电影票房收入20674万元,同比增长46.2%[31] 外需贸易 - 近四周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8%,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1%[34] - 8月前10日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3%,较7月回落10.2个百分点[4] 价格走势 - 本周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下跌0.8%,现货价格下跌0.3%[40] - 焦煤期货收盘价上涨0.2%,山西焦煤现货下跌0.6%[40]
管涛:关注下半年外需扰动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8-17 19:29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中国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5.3%,增速同比高出0.3个百分点,外需拉动作用显著[1] - 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外需和消费拉动作用环比分别回落0.9和0.1个百分点[1]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和固定资本形成的拉动作用分别回落0.3和0.4个百分点[1] 中美贸易数据 - 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0.7%,进口下降9.2%,贸易顺差下降11.5%[2] - 5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34.5%,6月降幅收敛至16.1%[3] - 二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40%以上的商品有24章,占出口总额2.4%[5] - 7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7%,降幅环比扩大5.5个百分点[12]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全球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由年初2.4%飙升至20.1%,简单平均关税税率从2.1%升至17.4%[8] - 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实际GDP增速降低0.5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0.3百分点,物价上涨1.8个百分点[9] - 美国新版"对等关税"将大部分经济体税率设定为10%-40%,要求增加对美投资和进口[10] 全球贸易展望 - WTO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0.9%,低于去年10月预测值2.7%[7] - 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较1月份下调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6]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增长3.0%,超出市场预期的2.4%[8] 中国应对措施 - 下半年需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冲击[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实施消费贷款"双贴息"政策[14] -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用扩大内需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