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效应
搜索文档
11月转债市场月报:蓄势待发,看好新高-20251102
财通证券· 2025-11-02 15: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11月市场整体不确定性或下降,机构加仓概率提升,建议对11月市场环境乐观 [1][7] - 历史上11月转债市场风险偏好较强,11月小额、低评级胜率赔率均高,12月或出现风格切换,大额、高评级转债占优 [2][17] - 市场持续突破10年“收敛三角形”上沿,趋势更乐观,后市行情值得期待 [3][7] - 历史上11月转债兼具高胜率赔率,高景气度主要来源于正股推动,估值表现一般 [3][8] - 量化方面,延续建议关注凸性、低估策略 [3][22] - 11月十大转债为亿纬、冠宇、利扬、奕瑞、神通、博俊、中特、阿拉、和邦、本钢 [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趋势突破后,今年年末配置行情值得期待 - 10月机构参与转债市场热情整体偏低,险资转债持仓降至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转债高估值使机构投资者谨慎参与 [7] - 11月市场整体不确定性或下降,机构加仓概率提升,中美谈判有序推进,历史上险资11月更偏好入场配置 [7] - 10月末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连续多日收于“收敛三角形”构型以上,趋势上形成向上突破态势,后市行情值得期待 [3][7] 历史上11月胜率赔率兼具,关注股性、资质下沉 - 2018 - 2024年,每年11月中证转债指数上涨概率约71%,月均涨幅1.3%,万得转债等权重指数结论类似,指向11月高景气概率高 [3][8] - 历史上11月转债市场高景气度主要来源于正股推动,估值表现一般,2018 - 2024年,每年11月百元溢价率平均变化为 - 0.4%,超50%概率下跌 [12] - 2020年以来,11月低评级相对高评级转债超额收益平均10.4%,小额相对大额转债超额平均8.6%,均为各月最高,11月小额、低评级转债存在正超额概率约80% [17] 量化:择时信号月末走强,关注低估、凸性 - 10月末模型看多信号增强,11月模型看多概率相对偏高 [20] - 深度学习低估 + 凸性策略和传统高凸性策略10月均取得正超额,MLP低估策略近一个月超额近1.8%,近一年超额超15% [3][22] 个券:11月十大转债 - 11月十大转债延续科技 + 周期内需的哑铃型搭配,科技关注亿纬、冠宇、利扬、奕瑞、神通转债,绩优关注博俊,周期 + 内需关注中特、阿拉、和邦、本钢转债 [26] 10月市场复盘:中美扰动、股性为主线 - 10月中证转债指数震荡,呈现“V”型走势,中美博弈是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强于国证2000、中证1000,弱于国证价值、上证指数 [28] - 10月百元溢价率延续高位震荡,月末收于28.8%,全月高于28% [28] - 10月转债下修概率环比下降,不强赎概率上升,仅蓝帆、东时、晶能三家提议下修,9家上市公司公告强赎 [30] - 10月转债净退出,新券受理速度大幅上升,后市转债一级市场供给或持续加快 [32] - 10月险资或持续降仓转债,公募基金转债仓位坚挺,一般机构投资者、银行系资金均有明显转债减持 [34]
300增强ETF(561300)盘中涨1%,关注日历效应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5:08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00增强ETF(561300)不仅紧跟沪深300指数,还叠加了量化策略,试图在优质beta的基础上追求超额 收益。 国海证券指出,沪深300作为宽基指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呈现出"绝对的低波"特征,主要对应市场中 长线资金。这类资金考核周期较长,偏好强景气趋势资产和红利资产,无需频繁交易。从行业层面看, 沪深300的拥挤度效果不及行业层面显著,尤其在宽基指数中,红利资产(如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等) 的拥挤度指引效果更为有效,因其成分股逻辑较为相似。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资产如银行等正进入高 胜率区间,参考日历效应,岁末年初可增加关注。 ...
日历效应下资金开始布局小盘?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连续三日“揽金”6600万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15
10月27日,三大股指高开,沪指涨近1%逼近4000点。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飘红,连续三日"揽 金"6600万。近期资金悄然布局小盘,什么信号? 浙商证券分析指出,中小盘在11月跑赢万得全A的胜率全年居前,仅次于2月、5月、8月。随着三季报 落地,中小盘的上涨概率相较于10月将显著提升。 从近期表现来看,截至10月17日,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近一年收益达62.67%,同类33只产品中 排名第一(来源: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回顾三季度,中证2000指数涨幅14.31%,对比其他宽基指数,表现较为平淡。 基金经理邓童在基金三季报中分析,本季度市场风格差异明显,成长风格表现远好于价值风格,但成长 风格拉升的同时小盘风格并未维持强势,大盘风格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大盘成长板块出现了快速上涨。 | 指数名称 | 三季度涨跌幅(%) | | --- | --- | | 创业板指 | 50.40 | | 科创综指 | 39.61 | | 中证500 | 25.31 | | 中证1000 | 19.17 | | 沪深300 | 17.90 | | 万得微盘股指数 | 16.24 | | 中 ...
策略研究框架的时代底色:极致的轮动与绝对的低波
国海证券· 2025-10-25 22:39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当前呈现出“极致的轮动”与“绝对的低波”并存的特征,其背景是行业轮动加速、景气资产稀缺以及增量资金属性变迁 [4] - “极致的轮动”对应考核相对灵活的活跃资金,主要交易主题类、事件驱动类资产,难点在于交易频繁、换手率高 [5] - “绝对的低波”对应市场中长线资金,主要配置强景气趋势资产和红利资产,投资难点分别在于对产业趋势的把握和需要长期主义 [5] - A股市场具有明显的日历效应,为不同资金类型提供了布局时机 [5] - 四季度行业配置建议:活跃资金关注低拥挤度+催化的军工、机器人、软件;中长线资金可继续持有算力、创新药、有色,并在岁末年初增加银行、白电等红利资产配置 [6] 市场交易特征与时代背景 - 自2023年以来,市场行业轮动速度不断加快,行业轮动指数上行,主线行情持续性从2019-2021年的半年到一年左右,降至2023年以后的2个月左右 [13] - 行业轮动加速是流动性推升牛市前期的特点,在四段流动性推升的牛市中均经历了明显的快速轮动期 [14] - 2025年4月以来的市场风格轮动路径为:新消费—创新药、军工—TMT—有色、新能源—红利 [14][16] - 高换手率主动权益公募基金的相对表现在2023年后有明显改善,传统低换手率方式在当下出现逆转 [18] 景气投资与资金属性分析 - 景气投资在过去20年效果显著,但2023年以来景气投资的可选范围明显收窄,业绩增速在30%以上的二级行业数量处在近二十年低位 [20][26] - A股市场转入存量博弈阶段,主动权益公募基金、险资、外资和股票ETF的持股市值规模均在3万亿元左右,势均力敌加剧市场轮动 [27] - 过去两年市场主要的边际增量资金是长周期的险资和杠杆活跃资金,融资余额规模快速提升至2019年以来最高位,融资余额成交额占比升至2022年以来高位 [31] - 居民对股票投资意愿比重中枢从2022年底的13%-14%上升至目前的17%附近,理财到期规模在2025年进入高峰,为居民增量资金打开理论上限 [31][36] 应对工具:拥挤度分析 - 拥挤度是衡量情绪演绎程度和赔率的指标,采用板块成交额占全部A股比重并取移动5日平均计算 [38][41] - 拥挤度在行业层面效果优于宽基指数,对红利资产最为有效,对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效果不佳 [41] - 拥挤度比较的有效时间区间通常为近一年,但在行业逻辑发生重大变化时需拉长时间区间进行比较 [44] - 拥挤度顶部规律:当成交额占比接近前高位置(如近一年分位数达100%),板块情绪进入拥挤状态,性价比回落,对利好钝化、对利空敏感 [57] - 拥挤度底部规律:对于红利资产是充要条件,情绪低到一定程度必有资金配置;对于长期逻辑较强的成长板块(如TMT)可能成为充分条件,底部从15%下方升至20%左右;对于缺乏产业趋势的方向(如新能源车)底部不能有效指引超额收益 [72][73][77] - 拥挤度对港股的指引有效性在增强,恒生科技和港股创新药的拥挤度与超额收益相关系数在2025年提升至0.8附近 [80] 应对工具:日历效应分析 - 日历效应代表胜率,在近几年行情持续度下降的背景下有效性显著提升 [82] - 全年日历效应总结:11月-第二年3月中为资金面主导,成长主题与红利占优;3月中-4月回归基本面定价,绩优股和稳定红利占优;5月-8月主题回暖再回归基本面定价;9月-10月聚焦三季报与休闲食品等特定行业 [85][96][99][103] - 11月-12月中旬和2月-3月中是主题活跃期,2月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的上涨和跑赢概率均在80%以上,风格偏向中小市值和成长主题 [89] - 3月中旬两会结束后30个交易日内,中证红利上涨概率和超额概率上升至70%以上,银行、交运、白电等业绩稳定行业表现较好 [96] - 5月日历效应较强的板块包括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军工电子等贝塔属性较强的弹性方向 [99] - 10月休闲食品表现出较强日历效应,因临近“双十一”和“十一”假期,是传统消费大月 [103] 绝对低波资产分析 - 景气资产的内核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可跟踪指标包括产业周期、渗透率、订单等 [31][35][37] - 红利资产在利率中枢下行过程中绝对收益明显,在基本面趋势缺乏区间超额收益显著 [38][41] - 红利策略投资要素包括估值定价、内部轮动和底部择时,红利指数几乎以不变斜率向上,具有明显的拥挤度底部规律 [43][45]
传媒行业点评:从日历效应看传媒行业,当前或是布局良机
国信证券· 2025-10-24 22:2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基于历史数据,传媒行业在11月具备显著的日历效应,正收益概率高,当前时点(10月调整后)或是布局良机[3][4] -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70%[15] - 政策转向与AI技术应用(如Sora 2发布、"广电21条")为行业带来主题催化,尤其看好AI动漫短剧方向[24][27][28] 日历效应分析 - 统计期内(2008年1月至2025年9月,共93个月),传媒行业整体在2月和11月表现最佳,平均月收益率分别为5.64%和显著正收益,正收益概率达46.24%[5][6] - 主要子行业中,游戏板块在2月平均收益率为7.63%,数字媒体板块在11月平均收益率为8.08%,出版板块在11月平均收益率为7.87%[6] - 2018年以来,传媒行业11月收益均值为4.69%,正收益概率为71.43%;游戏、数字媒体、出版等子行业11月正收益概率均在80%以上[13] 行业基本面与子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传媒板块营收2549亿元,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15] - 游戏板块为重要推动力,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77亿元,同比增长22.40%,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04.47%[22] - 部分游戏公司业绩亮眼,例如ST华通上半年净利润26.56亿元,同比增长129%;完美世界上半年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385%[23] 政策与技术创新催化 - "广电21条"政策优化内容包括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放宽古装剧限制、鼓励微短剧电视播出等,有望带动影视内容供给端改善[24][25] - OpenAI发布Sora 2,新增音频生成能力,提升视频生成的逻辑一致性和音画同步,推动AI视频应用发展[27] - AI动漫短剧成为新兴赛道,典型作品如《兴安岭诡事》上线21小时播放量破千万,《奶团太后宫心计》累计播放量达2.1亿[29]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游戏及IP潮玩龙头推荐标的包括巨人网络、恺英网络、吉比特、泡泡玛特[4][32] - AI动漫短剧方向推荐中文在线、阅文集团、昆仑万维、华策影视;广告营销方向推荐汇量科技、浙文互联[4][32] - 影视内容板块推荐平台(芒果超媒、哔哩哔哩)、内容(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及播放渠道(万达电影)[4][32]
A股:大家要准备好,节后第一周,股市很有可能要这样走
搜狐财经· 2025-10-09 00:41
国庆长假结束,A股市场即将迎来节后首个交易周。 根据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庆节后首周A股上涨概率超过60%,其中首日上涨概率高达70%。 这一规律背后,是资金回流、政策利好与市场情绪共振的共同作用。 当前,上证指数距3900点仅一步之遥,节前收盘报3882.78点,距离前高3899点仅差17 点。 市场能否突破关键阻力位,成为节后首周的核心看点。 回溯2010年以来的15个国庆假期,上证指数在节后5个交易日内有10年出现上涨,且12年的节后表现与节前呈反向关系。 例如,2023年节前市场调整,节后 随即反弹;2024年节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节后流动性回流推动指数上行。 这种"日历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节前投资者为规避长假不确定性而降低仓 位,节后则重新配置资产。 从板块表现看,节后领涨主线多与假期期间的外围市场热点联动。 2025年国庆期间,港股科技股与美股AI产业链表现强势,半导体、新能源等板块涨幅居 前。 这一趋势可能传导至A股,与节前已活跃的能源金属、锂矿等板块形成接力。 节前政策层面释放多重利好。 9月30日,央行宣布将于10月9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流动性3000亿元。 同时 ...
创年内新高后意外回落,港股“日历效应”将如何演绎?
第一财经· 2025-10-03 21:1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3日港股市场大幅回调 恒生指数收盘跌0.54% 恒生科技指数跌0.9% [3][5] - 9月港股表现亮眼 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3.9% 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大幅领跑 [3][7] - 10月2日港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 恒生指数涨1.61%突破27000点关口创年内新高 恒生科技指数涨3.36%创年内新高 [8] 板块与个股表现 - 汽车板块成为拖累大盘的主要力量 板块整体跌超2% 比亚迪股份下跌3.95% 蔚来 理想 小鹏跌超2% [3][5] - 氢能概念股逆势走强 上海电气大涨13%刷新逾10年收盘新高 亿华通涨超11% [3][6] - 主要科网股出现大幅波动 阿里巴巴-W盘中一度快速跳水达4.7% 但收盘上涨1.09% [6] - 黄金股走势由强转弱 潼关黄金 灵宝黄金 中国黄金国际分别下跌4.17% 3.53% 2.23% [5] 后市展望与机构观点 - 短期来看 节后首日港股大涨后倾向于调整 一周内"日历效应"将逐渐消散 [3][10] - 中长期而言 港股"下行有底" 本轮港股长周期牛市自去年四季度确立 当前走到中段左右 [3][10] - 港股互联网所在的资讯科技业及新消费所在的非必需消费PB分位数仍存在上升空间 景气板块的估值修复有望持续带动港股整体估值 [10] - 港股未来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产业面的好消息 建议自下而上寻找相对低估的个股 持续关注景气赛道 [11]
创年内新高后意外回落,港股“日历效应”将如何演绎?
第一财经· 2025-10-03 19:36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3日港股市场大幅回调,恒生指数收盘跌0.54%,恒生科技指数跌0.9% [1][2] - 10月2日港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恒生指数涨1.61%突破27000点关口创年内新高,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强劲,当日收涨3.36% [5] - 9月份港股表现亮眼,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3.9%,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大幅领跑,恒生指数累计涨7.1% [1][4] 板块与个股表现 - 汽车板块成为拖累大盘的主要力量,板块整体跌超2%,比亚迪股份下跌3.95%,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跌超2% [1][2] - 氢能概念股逆势走强,上海电气股价大涨13%刷新逾10年收盘新高,亿华通涨超11% [1][3] - 主要科网股出现大幅波动,阿里巴巴-W一度快速跳水达4.7%,但收盘报185港元/股上涨1.09% [3] - 黄金股走势由强转弱,潼关黄金、灵宝黄金、中国黄金国际分别下跌4.17%、3.53%、2.23% [2] 后市展望与机构观点 - 短期来看,节后首日港股倾向于下跌,一周内“日历效应”将逐渐消散 [1][6] - 中长期而言,业内认为港股“下行有底”,本轮港股长周期牛市自去年四季度确立,当前走到中段左右 [1][6] - 港股未来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产业面的好消息,建议自下而上寻找相对低估的个股,持续关注景气赛道 [7] - 港股互联网所在的资讯科技业及新消费所在的非必需消费PB分位数仍存在上升空间,景气板块的估值修复有望持续带动港股整体估值 [6]
揭秘A股日历效应 市场有望迎来“红十月”?
搜狐财经· 2025-10-03 12:41
A股市场日历效应 - A股在假期前后呈现明显日历效应,节前指数小幅震荡调整且成交量萎缩,节后反弹概率高且风险偏好回升[1] - 日历效应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等数据特征,A股表现为节前交投清淡和节后高概率反弹的规律性市场表现[2] - 节前投资者倾向于变现或降低仓位以规避长假期间不确定性风险,导致成交量萎缩和资金流出,投资风格偏向防御[2] 日历效应成因 - 节前资金避险需求增强是市场清淡主因,节后资金回流尤其是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和节后迸发特征,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2] - 长假后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消散,投资者担忧情绪缓解且风险偏好恢复,部分股票估值回归合理区间吸引资金回流[4] - 节后银行体系资金紧张状况缓解使市场流动性更充裕,机构投资者会根据新环境调整资产配置并增加股票投资比例[4] 历史表现数据 - 近十年来上证指数在国庆节前下跌概率为70%,节后上涨概率为60%,沪深3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上涨概率均超60%[4] - 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前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21.4%,2023年节前涨0.8%节后跌0.7%,2022年节前跌2.1%节后涨1.6%[3] - 2021年节前跌2.0%节后跌0.3%,2020年节前跌1.9%节后涨3.5%,2019年节前跌2.4%节后涨3.5%[3] - 2018年节前涨3.4%节后跌7.6%,2017年节前跌0.1%节后涨1.2%,2016年节前跌1.0%节后涨2.0%,2015年节前跌2.0%节后涨6.9%[3] 节后投资机会 - 节后迎来开门红概率较高,红十月可期,若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且企业盈利改善,将为市场反弹提供支撑[5] - 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周期性行业如金融、地产和基建等有望迎来业绩提升和估值修复机会[5] -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科技板块有望成为节后市场反弹的领涨力量[5] 市场环境与机构观点 - 十月A股上市公司将迎来三季报披露节点,业绩分化可能加剧市场结构性调整[6]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市场短期博弈加剧但整体向好趋势不改,建议围绕政策预期布局重点关注政策聚焦板块[7] - 东吴证券预计四季度市场风格再平衡,顺周期风格进入交易窗口期,科技风格从上游算力硬件转向泛AI产业链多点开花[7] - 中泰证券指出中期趋势未逆转,国内政策基本面修复预期强化,美联储降息中期有望提振股市[7]
国庆长假前投资攻略来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30 18:06
国庆长假前A股市场表现 - 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上证指数在3880点展开多空博弈 [2] - 9月24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创业板指创三年多以来盘中新高科创50指数一度拉升近5%但随后交易日市场全线回调 [3] - 9月29日A股再度企稳回升沪指上涨0.9%报3862.53点创业板指涨2.74%报3238.01点深证成指涨幅超过2%市场日成交额放大至2.18万亿元 [3] - 9月30日收盘沪指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0.35% [3] 持股过节的历史规律与机构观点 - 近10余年国庆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机构普遍看好持股过节性价比 [2][4] - 2010年至2024年国庆假期前后市场存在日历效应临近假期市场表现偏弱而假期后1、3、4个阶段均录得正收益 [5] - 若节前市场已完成调整节后修复动力更强近5年数据显示若节前最后3个交易日成交额较前一周放大节后上涨概率可升至80% [5] - 长假期间风险相对较低持股过节可博弈节后机会在经济运行承压背景下科技成长仍是市场聚焦方向 [4] 港股市场与AH科技共振 - 港股呈现AH科技共振潜力近十年恒生科技指数国庆后7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2.86%显著高于恒生指数的65.71% [5] - 在A股牛市年份如2017年、2019年、2020年恒生科技指数节后第七日累计涨幅较恒生指数分别高出2.49%、3.85%、5.18% [5] 债市近期表现与机构判断 - 机构对债市判断较为中性近期债市情绪偏弱呈弱势震荡格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83%上方随后因央行呵护流动性有所回落 [6] - 债市做多情绪较弱叠加季末仍有兑现浮盈需求导致债市弱势震荡 [6] 资产配置建议与黄金新选项 - 建议投资者在保持均衡配置基础上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积极把握跨市场多资产配置机遇 [2][7] - 可主要关注中大盘宽基指数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可待科技、新能源、有色金属、恒生科技等热点科技行业波动调整时进行布局 [7] - 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高持金过节成为新选项9月30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870美元/盎司最高触及3871.73美元/盎司较8月低点涨幅超16%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超45% [8] - 金价走高带动相关理财产品收益上扬多数理财公司发行的黄金固收+类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介于2.00%至4.00%之间表现优于一般固收类产品 [8] 股债跷跷板效应与中长期展望 - 6月下旬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显现A股涨多跌少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稳步上行债券价格承压 [9] - 自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走出显著上涨行情上证指数从2700点附近攀升至3900点附近累计涨幅接近40%深证成指涨幅超过60%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及万得微盘指数同期涨幅均逾100% [9] - 多家机构对A股中长期走势保持乐观认为A股慢牛逻辑未变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 [9] - 长期看债市走势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债市定价将回归至基本面反映出投资者对于经济运行与货币政策的预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