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转型

搜索文档
百威亚太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 战略调整效果待显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9: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 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 总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降6.1% [1]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9% 较第一季度降幅收窄3.6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2.4% 带动上半年整体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0.5% [1]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8.2% 收入同比下降9.5% 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1.4% 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7.4% 收入同比下降6.4% [2]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市场第二季度收入呈双位数增长 上半年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及收入均双位数增长 [2] - 韩国市场第二季度销量高单位数下跌 收入高单位数下跌 每百升收入低单位数增长 上半年销量持平 [2] - 亚太地区西部上半年销量及收入分别下降6.9%和7.1% 东部地区销量下降0.5% 收入增长0.6% 每百升收入增长1.1% [2]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调整库存水平 第二季度库存量及库存天数均低于去年同期 [3] - 重点加大对百威、哈尔滨等品牌投资力度 着力拓展非即饮渠道并提升交易执行力 [3] - 中国市场非即饮渠道拓展成为下半年重点 预期基数走低将带来边际修复 [3] 行业分析 - 高端化战略逐步见效 产品结构优化对冲部分销量下滑影响 [1] - 啤酒行业整体消费疲软 夜场渠道增长乏力 餐饮和家庭渠道拓展需时 [3] - 传统分销体系与新兴渠道融合成为趋势 终端数据反馈对运营灵活性愈发关键 [3]
东方雨虹(002271):民建集团展现韧性,海外业务加速布局
国盛证券· 2025-08-01 18:19
证券研究报告 | 半年报点评 gszqdatemark 2025 08 01 年 月 日 东方雨虹(002271.SZ) 民建集团展现韧性,海外业务加速布局 事件:东方雨虹发布 2025 年中报。公司 2025 年上半年收入 135.7 亿元, 同比下滑 10.8%,归母净利润 5.6 亿元,同比下滑 40.2%,其中单 Q2 实 现收入 76.1 亿元,同比下滑 5.6%,归母净利润 3.4 亿元,同比下滑 36.2%。 民建业务展现韧性,海外业务加速布局。分产品:1)上半年防水卷材收 入 55.13 亿元,同比下滑 8.8%,毛利率 22.6%,同比降低 5.2pct;2)涂 料收入 39.46 亿元,同比下滑 17.1%,毛利率 36.5%,同比降低 1.0pct; 3)砂浆粉料收入 19.96 亿元,同比下滑 6.2%,毛利率 26.6%,同比降低 0.87pct;4)工程施工收入 8.49 亿元,同比下滑 32.3%。分渠道:1)上 半年零售渠道收入 50.59 亿元,同比下滑 7.0%,收入占比提升至 37.3%, 毛利率 32.2%,同比降低 8.6pct,其中民建集团收入 47.5 亿元,同比 ...
资源腾挪渠道重构 上半年保险业加速“瘦身”
中国经营报· 2025-07-31 16:53
保险业渠道变革现状 - 近一周内监管批复同意11家保险公司撤销42家分支机构,包括14家支公司和28个营销服务部 [1] - 2024年上半年行业裁撤超1200家分支机构,新设仅180余家,机构数量呈现明显收缩态势 [2] - 人身险公司撤销分支机构占比达80%,财产险公司占20%,被撤机构多集中于县域及三四线城市 [2] 渠道变革驱动因素 - 监管导向变化与"报行合一"政策压缩低效机构补贴空间,传统"人海战术+手续费刺激"模式难以为继 [3] - 客户需求从产品推动转向价值服务,传统粗放型网点难以支撑精细化经营转型 [3] - 数字化投保、线上服务等技术替代效率提升,推动保险公司向轻资产、平台化方向调整 [3] - 三四线城市网点年均运营成本超百万元,保费收入难覆盖支出 [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2024年线上购保险率从2023年73%升至78%,线下购保险率从85%降至79% [4] - 视频理赔、AI核保等数字化服务渗透率持续突破,降低对线下分支机构的依赖 [4] - 监管部门推动清理虚挂人力、低效机构,鼓励中小公司合并裁撤低产能分支机构 [4][5] 保险公司渠道转型举措 - 中国人寿部署"稳步推动销售渠道转型升级,重塑渠道战略定位" [6] - 工银安盛人寿提出"实施渠道转型破局",应对营销渠道市场格局变化 [6] - 东吴人寿强调"以渠道转型发展增强抗周期韧性" [6] - 国宝人寿指出个险渠道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 [6] 渠道转型五大趋势 - 从人力核心向多元渠道协同融合过渡,实现平台化、集约化运营 [8] - 精细化运营驱动价值增长,注重客户获取、服务及终身价值提升 [8] - 科技赋能成为核心,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渠道数字化、智能化 [8] - 代理人队伍从数量扩张转向专业能力建设,解决高流失、低产能问题 [8] - 从销售导向转为客户导向,围绕客户生命周期构建价值闭环 [8]
海外扫地机专家电话会议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海外扫地机行业、欧洲扫地机行业、清洁电器行业 - **公司**:追觅、石头科技、科沃斯、小米、iRobot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追觅 - **海外市场策略转型**:2023 年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型,通过 L20 和 X20 系列将均价从 200 多美元拉升至 400 多美元,避开北欧和德语区,开拓南欧市场,在意大利等地领先;现主打高端产品,推均价 800 欧元以上产品,从线上转线下,有五六千个线下门店,占 70%线下销售比例 [1][4][5] - **面临问题与应对**:因其他业务扩张现金流有问题,对清洁电器板块利润诉求提升,内销价格提升影响市场份额;其高举高打策略使终端价格带受竞品反攻;此前冲量投入多,去年第三、四季度边际效用下降,现调整策略以利润为导向 [1][2][5][25] - **不同价位产品情况**:高端产品毛利率 75%,费用率不超 50 - 60%,净利润率可观;中端产品售价 300 - 400 欧元,毛利率约 40%,费用率高时可能不盈利 [25] 石头科技 - **欧洲市场渠道转型**:从代理转直营,致线上运营、物流、仓储及促销等费用增加,净利率从 13 - 14%降至 10%;2023 年逐步接管线上站点,2024 年 7 月加快直营进程,经历调整期后第四季度增长超 30%,预计 2025 年上半年提高线上线下直营比例 [1][8][12] - **直营化影响**:直营增强可控性,但毛利率未明显提升,原因是产品结构变化(部分系列零售价下降)及新增成本抵消毛利空间;代理业务净利润率约 10%,直营业务 15%,结合线上销售整体有望超 20%,综合线上线下理想状态可恢复到 18% [9][11] - **市场表现与增长分析**:早期成全球销量第一网红品牌,整体增长稳定覆盖面广,在部分区域需拓展;2025 年第一季度欧洲市场翻倍增长由量价贡献,转直营后售价和销量增加,但解除中单价因素实际 GMV 可能无显著增长,市场费用和运营投入增加,利润未同步显著提升 [6][7][19] - **价格与销售情况**:高端产品石头 S8 Max Ultra 售价 1300 欧元左右,价格带稳固;线上销售占 80 - 85%,线下直营占 65%,德语区直营比例更高,东欧代理比例达 60%左右 [17][15][16] 科沃斯 - **欧洲市场表现与渠道策略**:进入欧洲市场早,与代理商合作稳定,但品牌影响力弱,互联网化不足,推出第二个品牌叶蒂面向互联网销售,更多依赖传统媒体硬广传播;新产品获消费者认可,但爆发力不如新兴品牌 [27] - **价格与增长情况**:今年 T50 系列产品价格表现好,在 300 - 500 欧元价格段稳步增长,若今年增速达 15%则进步显著 [20] 行业 - **竞争格局变化**:追觅现金流问题致清洁电器板块利润诉求提升,内销价升影响市场份额,利于其他两家上市公司获份额、优化价格和投入,科沃斯业绩催化推动这两家公司估值修复 [2] - **价格趋势**:高端产品价格带稳固,中价位段产品增量最快,低价位段产品市场缩水明显;未来下半年及明年价格预期更激烈,可能有价格战,但下半年清洁电器行业竞争态势预计缓解 [3][17][18][24][26] - **市场增速**:欧洲扫地机市场整体增速约 10 - 11%,数量持续增长,均价客单价比去年提高 2 - 3%,净销售额增长 13 - 14% [3][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2 年俄乌冲突后,石头和科沃斯在欧洲市场收缩,小米带追觅进入,在前苏联国家区域两者占超 50%份额 [4] - 2024 年第一季度石头科技增长率 70 - 80%,第二季度约 40%,第三季度因转直营渠道商出货下降,第四季度调整到位实现 30%以上增长 [12] - 石头科技转直营后,线上比例增加,直接零售促销价格从 599 降至 559 欧元,平均回款从 380 提升至 450 欧元 [19] - iRobot 因毛利太低亏损严重,影响科沃斯和追觅策略转变 [26]
净利下降七成,洽洽食品如何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7-16 20:49
业绩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8000万元至9750万元 同比下降71 05%至76 25% [2] - 扣非净利润预计4000万元至5700万元 同比下降79 85%至85 86% [2] - 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3 76% 净利润同比下滑67 88% [2] - 二季度净利润跌幅进一步扩大 [2] 业绩下滑原因 - 原料采购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 [2] - 葵花籽采购成本上升和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上升 [2] - 内蒙古区域连阴雨影响葵花籽霉变率提升 原料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升 [2] 采购模式 - 葵花籽原料采用"公司+订单农业+种植户"和代理商合作社采购模式 [3] - 合作采购模式导致对原料供应质量和成本把控能力较弱 [3] - 公司将优化葵花籽原料采购模式 加大直采比例 [3] 提价策略 - 2018年对香瓜子等八个品类提价6%—14 5%不等 [3] - 2021年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提价8%—18%不等 [3] - 2022年继续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整体提价约3 8% [3] - 2017—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29 89% 31 16% 33 26% 31 89% 31 95% 31 96% 26 75% 提价对毛利率积极影响越来越小 [3] 渠道调整 - 2024年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8 29%至14 62亿元 占比达20 51% [4] - 直营渠道毛利率同比下降4 32%至25 01% 比经销渠道低4 74个百分点 [4] - 电商渠道毛利率仅19 39% 明显低于线下30%左右的水平 [4] 渠道优化措施 -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电商毛利率 [5] - 加大对零食量贩系统 会员店以及水果餐饮等新兴渠道的开拓和投入 [5]
澜沧古茶一举亏掉前三年利润总和:渠道失守、存货逐年增加、偿债压力剧增
新浪证券· 2025-07-03 18:2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6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1.48%,亏损3.08亿元,相当于亏掉前三年的利润总和 [1][2] - 毛利率从67%降至52%,主要因折价销售及搭配赠品促销 [4] 渠道困境 - 公司以线下经销渠道为主(占比72%),但2024年经销商收入减少52.3%,直营客户收入减少18.1% [3][4] - 线上渠道收入7910万元,同比增长11.4%,但无法弥补线下缺口 [4] - 线上推广费用达3770万元,同比增加67.7%,但存在未经授权商家低价销售乱象 [5] 存货与财务风险 - 存货从2020年4.7亿元增至2024年9.03亿元,占总资产67%,周转天数从1326天增至1811天 [7] - 应收款项从1905.6万元增至9023万元,回款放缓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8亿元,账面现金仅6537万元,短期有息负债达2.31亿元 [7] 管理层变动 - 股东以"经营管理理念偏差"为由罢免原总经理王娟,新任总经理周信忠曾通过基金入股公司 [8]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拟分拆 高端冰淇淋神话终结?
新浪证券· 2025-06-19 13:55
业务出售计划 - 美国食品巨头通用磨坊正考虑出售其在中国的哈根达斯门店业务,潜在交易价值可能达数亿美元 [1] - 出售计划源于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连续多季度门店客流量双位数下滑,以及过去四年中国门店数量减少近两成 [1] - 通用磨坊已与顾问展开合作评估出售事宜,正式出售流程可能在2025年启动 [2] - 公司近期持续进行业务重组,本季度将计入约7000万美元重组费用,整个重组项目预计耗资1.3亿美元 [2] 市场表现与挑战 - 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客流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双位数下滑 [2] - 2025财年第二季度通用磨坊国际业务有机净销售额下降3%,主要源于中国和巴西市场的下降 [3] - 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客单价达到58.36元,而蜜雪冰城冰淇淋价格仅为2元/支 [3] - 2024年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4%至87.2亿元,蒙牛冰淇淋收入同比下滑14.1%至51.75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12日,哈根达斯在中国内地仅剩263家门店,较2021年9月的400家减少近两成 [3] 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力零售渠道,自2016年起已布局超市冰柜渠道 [4] - 手持系列产品在零售渠道有巨大增长潜力,公司将加强渠道渗透、增加销售点、改善产品陈列 [4] - 公司正全力进军抖音、本地生活、小红书等兴趣电商平台,从"人找物"转向"物找人"的模式 [4] - B端业务占比更大、增速更快,涵盖高铁与高端航线餐食、高级酒店下午茶、景区文创冰淇淋、高端自助餐供应 [5] - 2022年成立专门事业部整合门店、餐饮、零售及电商等多个渠道,同时推动卡券业务发展 [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冰淇淋市场进入"质价比"时代,近两年能够在市场上"走量"的新品集中在3-5元价格带 [6] - 在中国冰淇淋连锁领域,2023年哈根达斯市占率超过15%,稳居第二位 [6] - 在冰淇淋零售市场,哈根达斯排名第十,2023年市场份额超过2%,且预计2024年将维持上涨势头 [6] - 公司已重点转向零售和餐饮服务等利润更高、增长机会更大的业务 [7]
定制家居八大经营指标PK:寒冬中的韧性调整!
36氪· 2025-06-09 10:07
行业概况 - 2024年定制家居行业面临史上最大下滑面,9家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全线下滑,平均降幅达17.01%,净利润平均降幅高达234.29% [1][3] - 欧派家居和索菲亚以189.25亿元和104.94亿元营收稳居行业前两名,但增速均下滑 [2][3] - 皮阿诺营收跌至行业垫底仅8.86亿元,同比暴跌32.68%,净利润巨亏3.75亿元,同比暴跌535.88% [2][3] 渠道转型 - 经销模式营收平均下降近2成,皮阿诺和尚品宅配降幅接近3成 [4] - 大宗业务普遍下滑,欧派、志邦、皮阿诺分别下降15.08%、16.18%、36.64% [5] - 直营渠道表现分化,顶固集创直营营收增长87.9%,索菲亚增长14%,欧派直营体量达8.33亿元 [6]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欧派、金牌、志邦海外营收分别增长34.42%、22.34%、37.25% [8] - 整装模式成为新增长点,顶固集创整装业务增长39.51%,尚品宅配整装营收占比超12% [8] 门店与人员 - 6家上市企业门店数量均减少,欧派减少903家,索菲亚减少265家,志邦减少489家 [11] - 欧派家居年内关闭2058家门店,新开1085家,总门店数降至7813家,线上云店达近15000家 [13] - 行业共减员8999人,减员比例达13%,皮阿诺减员比例最高达43.2% [14][17] - 志邦家居人效达111.23万元,为行业最高,欧派和索菲亚分别为91.95万元和77.70万元 [20] 财务指标 - 欧派家居毛利率提升1.76个百分点至35.91%,我乐家居以46.32%毛利率领跑行业 [23] - 欧派和索菲亚净利率分别为13.76%和13.06%,其余企业净利率均为个位数 [26] - 销售费用平均减少11.33%,皮阿诺、尚品宅配、顶固集创降幅超2成 [27][29] - 研发费用平均下降14.27%,尚品宅配逆势增长13.80%,皮阿诺降幅最大达39.88% [30][31] - 皮阿诺管理费用大增51%,远高于第二名金牌家居的15.7% [32] 产品结构 - 核心品类普遍下滑,欧派定制衣柜和橱柜分别下降18.06%和22.48%,索菲亚定制衣柜下降11.45% [33][35] - 差异化品类表现较好,索菲亚和好莱客定制橱柜业务增长,金牌家居定制衣柜和木门业务分别增长1.41%和1.82% [36] - 欧派衣柜营收97.91亿元,高于第二名索菲亚83.33亿元近15亿元 [36] 现金流与应收 - 仅欧派和我乐家居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保持正增长,皮阿诺现金流净额为负1.33亿元 [37][39] - 5家企业应收账增幅超两位数,索菲亚应收账增加25%至13.82亿元 [39] - 行业资产负债率均低于60%,好莱客和皮阿诺负债率最低分别为34.27%和39.35% [39]
公牛集团_ 2025 AIC_在挑战的市场中保持韧性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消费电子业 - 公司:公牛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目标与展望 - 核心观点:2025年收入/利润正增长,当前估值合理,预计收入同比增速逐季下滑,二季度同比增速与一季度相当(约5%)[2] - 论据:产品创新提升产品结构、提高平均售价和市场份额;消费需求恢复缓慢;持续产品创新和渠道转型使公司具防御性,房地产下行周期仍能盈利增长[2] 零售渠道转型 - 核心观点:应对消费需求变化进行渠道转型[3] - 论据:传统线下五金店和夫妻店萎缩,便利店增加;家装渠道开设“全品类”旗舰店,2024年约1800家,2025年计划扩张至约2500家;电动车充电业务拓展渠道[3] 新能源业务增长 - 核心观点:新能源业务高速增长[4] - 论据: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至7.77亿元,约70%来自2C业务;2025年一季度国内2C线上电动车充电产品市场份额增至约40%;欧洲市场聚焦储能业务,计划2025年盈利[4] 估值评级 - 核心观点:目标价70元不变,中性评级[5] - 论据:DCF目标价(WACC 8.6%)对应20倍的2025年预测市盈率;预测回报率显示预测股票回报率2.4%,市场回报率假设6.8%,预测超额回报率 -4.3%[5][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背景:公牛集团是中国民用电工行业领先品牌,主营电连接、智能民用电工照明器件及数码配件领域,2023年核心产品销售贡献分别为转换器36%、开关插座31%、LED照明器件10%和数码配件2%[11] - 下行风险:转换器市场价格竞争加剧;房地产市场政策收紧减少开关插座需求;新品研发不成功;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12] - 量化研究回顾:对公司所处行业结构、监管/政府环境、股票各方面情况、每股收益更新结果、盈利业绩风险等问题进行打分评估,未来3个月有负面催化剂[14][16] - 评级定义:12个月评级和短期评级的定义及覆盖比例、投资银行服务比例等信息[20] - 全球研究声明:瑞银全球研究报告的编制、分发、使用等相关声明和约束条件[29][30][31][32][33] - 风险提示:期权等金融工具风险、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风险、外汇汇率风险等[35][36] - 合规信息:不同地区报告分发主体、监管情况及适用范围等合规信息[43][44]
35吨新茶置换160吨老茶 澜沧古茶“以新换旧”能否缓解库存压力?
犀牛财经· 2025-06-05 10:19
公司经营动态 - 公司完成35吨新茶置换160吨老茶交易 旨在优化库存结构但被业内视为应对存货压力的无奈之举 [2] - 置换交易最初约定比例为35吨新茶换70至87.5吨老茶 后因客户提货连带取走新茶导致库存盘亏 最终调整比例至160吨老茶 [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达9.09亿元 占总资产58% 部分库存临近普洱茶"三年最佳品饮期"临界点 存在减值风险 [2] - 2021年-2023年存货周转率从0.34降至0.21 显示库存流动性持续恶化 [2] - 2024年线上推广费用激增50% 但未能带来增长 反而冲击线下经销商体系 形成"左右手互搏"困境 [3] - KA渠道收入增长150% 但整体营收仍下滑30% 预计全年亏损最高达1.2亿元 [3] - 管理层动荡 年初总经理王娟辞职改任非执行董事 75岁创始人杜春峄暂代总经理职务 [3] 行业环境 - 普洱茶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至6.7% 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至32个月 行业竞争加剧 [3] - 行业专家建议传统茶企需重构商业模式 从"大批量生产"转向柔性供应链 强化品牌文化价值 [3] 战略调整 - 公司推出"茶妈妈""岩冷"等新系列尝试品牌年轻化 但2024年上半年三大品牌收入均出现下滑 [3] - 股票仍处于停牌状态 2024年财报延迟发布 市场对其转型持观望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