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周期

搜索文档
9月份,A股再融资完成规模环比增长近30%摩根士丹利:存储芯片行业将迎来超级周期
搜狐财经· 2025-10-05 08:16
江苏省电影市场 - 截至10月4日年度电影票房突破39.25亿元 超越2024年全年39.20亿元的总票房成绩 [1] - 提前88天实现年度票房超越 显示市场蓬勃活力与增长潜力 [1]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预计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增长至近万亿元 比"十三五"末增长近30% [4] - "十四五"期间产业年均增长预计超过5% [4] A股市场再融资 - 9月份A股市场再融资完成总额406.16亿元 环比增加近30% [4] - 9月份定增募资总额超过370亿元 环比增长近32% 可转债募资35亿元 环比增长近一成 [4] - 9月份完成再融资公司数量17家 环比增加1家 有12家公司募资超过15亿元 其中6家超过35亿元 [4] 上市公司股东增持 - 2025年以来已有502家上市公司股东实施增持 累计增持金额为744.66亿元 [4] - 有14家公司股东增持金额超过10亿元 南京银行股东增持额59.14亿元位居榜首 [4] 全球存储芯片行业 - 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 最近一个月涨价消息密集 [4] - 三星电子 闪迪等主要厂商近期通知客户调整报价 现货市场价格快速上行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在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迎来"超级周期" [4] 美国就业市场 - 高盛分析显示截至9月27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约22.4万人 高于此前一期报告的21.8万人 [5] 公司治理与动态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分离 为阿贝尔明年初接班铺路 [6] - 巴菲特将继续任董事会主席 丰田汽车在美国召回5960辆汽车 [6]
帮主郑重:存储芯片喊“上车”?A股玩家别光看热闹,盯紧这几点
搜狐财经· 2025-10-04 20:58
行业趋势 - 存储芯片价格在过去半年持续上涨,最近一个月涨幅尤为显著[3] - 行业巨头如三星、闪迪发布调价通知后,现货市场价格立即跟随上涨[1][3] - 海外厂商如美光、铠侠的股价出现大幅上涨,部分在一个月内涨幅超过100%[3] - 摩根士丹利指出存储芯片行业将迎来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超级周期”[1][3] A股市场影响 - 存储芯片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环节在A股市场均有公司布局[3] - 为三星、美光等国际巨头提供配套服务的封测厂将受益于行业订单增长[3] - 拥有自主设计技术的存储芯片公司有望在行业超级周期中实现利润传导[3] - 投资机会属于中长线逻辑,需关注与AI需求主线绑定的公司,而非短期股价波动[3][4] 核心驱动力 - 人工智能是此轮存储芯片超级周期的核心驱动力,AI服务器对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构成刚性增长[3] - AI带来的需求是缓慢增长的长期刚需,而非短期脉冲[3] - 中长线投资应锚定AI需求这一大方向,寻找估值合理、业绩能逐步兑现的公司[4] - 投资需规避仅靠情绪推动、股价已过度上涨的标的[4]
多国芯片巨头上调产品报价,摩根士丹利:存储芯片行业将迎超级周期
经济观察网· 2025-10-04 19:07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财经消息,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涨价消息 越发密集。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美国闪迪等主要厂商近期陆续通知客户调整报价,现货市场价格也在短 时间内快速上行。资本市场对近期存储芯片行情的变化给出了直接反馈,多家厂商股价持续刷新历史最 高值。最近一个月,美光股价累计上涨约60%,铠侠与闪迪股价累计上涨均超过100%。从行业角度来 看,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报预测,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迎来一个"超级周期"。 ...
AI 时代“星际之门”开启,韩国双雄凭存储芯片能否缔造财富新篇?
搜狐财经· 2025-10-03 15:09
公司表现 - 三星电子股价单日暴涨4% [1] - SK海力士股价单日狂飙11% [1] - 三星电子第五代HBM3E芯片通过英伟达认证 [3] 行业格局 - 高带宽内存(HBM)芯片成为AI算力竞赛的关键产品 [3] - SK海力士以62%的市场份额在全球HBM市场领先 [3] - 美光、闪迪等竞争对手正被拉开差距 [3] - HBM芯片技术门槛极高,三星等巨头在良品率问题上面临挑战 [4] 市场需求 - OpenAI的"星际之门"项目每月消耗90万片晶圆 [3] - 英伟达GPU、OpenAI大模型与韩国存储芯片的结合正在形成价值万亿的AI生态圈 [3] - 摩根士丹利预言存储芯片行业将迎来"超级周期" [3] 宏观影响 - 存储芯片巨头推动韩国KOSPI指数创下历史新高 [4] - 韩国经济正从依赖造船、汽车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4] - 在AI时代,存储芯片被视为"最硬的通货" [6]
中国资产闪耀市场 外资持续“唱多”“做多”
证券时报· 2025-10-03 06:52
中国资产爆发。 10月2日,港股开市。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双双高开高走,恒生指数盘中涨近2%,恒生科技指数盘 中涨近4%。 与此同时,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亦大幅走高,最高涨超1.2%。而在这之前,隔夜中概股表现强势,纳 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超1.4%。 近期,外资持续"唱多""做多"中国资产。高盛、汇丰等多家海外大行近期发布研报称,外资配置中国资 产的意愿增强。 中国资产爆发 10月2日,A股因国庆中秋假期休市,港股在10月1日休市后开市交易。当天,继隔夜中概股走强后,恒 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双双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61%,恒生科技指数涨3.36%。 具体板块方面,半导体表现强势,Wind香港半导体指数一度涨超10%。板块内个股中,骏码半导体涨 近30%,中芯国际涨超12%,宏光半导体、华虹半导体等涨超7%,晶门半导体涨超6%,上海复旦、英 诺赛科涨超4%。 摩根士丹利表示,截至8月底,外国多头基金的资金流入规模已达10亿美元,去年则流出170亿美元。据 悉,目前全球基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处于"低配"状态,意味着仍有大量空间可以加仓。根据摩根士丹利 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全球基金对中国资产 ...
超级周期?刚刚,这一板块,全线爆发!
证券时报· 2025-10-02 11:35
芯片板块大爆发! 在隔夜美股芯片股集体大涨后,10月2日亚洲交易时段,港股、韩股芯片股亦集体大涨,SK海力士一度大涨超12%,港股中芯国际涨超8%。 消息面上,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飙升,此次涨价潮由供需失衡、技术迭代与地缘政治多重因素驱动,国内外市场反应强烈,机构普遍看好行业未来两 年景气度。 摩根士丹利 近日预测,鉴于明年存储领域可能出现供需失衡,内存芯片行业将迎来 "超级周期"。 芯片股集体大涨 10月2日,港股高开高走,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截至发稿,Wind香港半导体指数涨幅超过6%,盘中一度涨超7%。 个股方面,中芯国际涨超8%,华虹半导体涨超4%,股价均创新高。 | 代码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8490 | 骏码半导体 | 0.188 | 0.025 | 15.34% | | 2203 | 脑洞科技 | 0.345 | 0.035 | 11.29% | | 0981 | 中芯国际 | 86.250 | 6.700 | 8.42% | | 0650 | 普达特科技 | 0.295 | 0.015 ...
“以太坊超级周期”?多头“画大饼”,华尔街存疑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20:55
市场对所谓"超级周期"的乐观预期遭遇现实冲击,以太坊跌破4000美元关口。尽管全球最大的以太坊企 业持有者BitMine等机构描绘着华尔街大规模采用区块链技术和AI代理平台驱动的美好前景,但华尔街 主流机构对此保持谨慎态度。 花旗为以太坊设定的年末目标价仅为4300美元,远低于8月24日创下的4953美元历史高点。花旗在周一 的研报中表示:当前价格高于估值,可能受到近期买盘压力和对用例前景兴奋情绪的推动。 以太坊本周持续下跌,周五一度跌破3900美元,目前报3942美元,24小时跌幅超过3%,周跌幅超 11%,为近期涨势踩下刹车。这一回调发生在市场热议"超级周期"概念之际,凸显了多头预期与市场现 实之间的差距。 要让AI真正有价值,它必须是经济参与者。AI代理必须能够购买物品和获得资金。如果你 是AI,你不能拥有信用卡。加密货币就像AI的经济网络。 然而,加密情报平台Nansen研究分析师Nicolai Sondergaard对此表示谨慎。他告诉Cointelegraph:"虽然 许多项目仍在以太坊上构建,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这一预测成真,以太坊将是最大或最明显的赢家。" BitMine等机构此前预测,机构资本 ...
存储芯片市场,迎来超级周期?
半导体芯闻· 2025-09-26 18:43
文章核心观点 - AI热潮推动韩国两大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市值本月暴涨超千亿美元,且强劲涨势有望延续 [1] - 高带宽内存(HBM)芯片作为AI应用核心组件,其需求激增是主要驱动力,同时传统存储芯片市场悲观情绪正逐步消散 [1][2] - 韩国芯片股因估值相对美国同业更为低廉,吸引外资持续流入,分析师普遍上调目标股价 [2][3] 韩国芯片制造商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SK海力士凭借在HBM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本月股价飙升33% [1][2] - 三星电子股价本月上涨24%,有望创下2001年以来最佳单月表现,市场预期其将加速追赶并与英伟达深化HBM业务合作 [1][3] - 两家公司市值本月合计暴涨超千亿美元,分析师本季度已将其目标股价上调约30% [1] HBM芯片市场动态与行业影响 - 全球AI处理器制造商(如英伟达、AMD、博通)及中国AI芯片对HBM的需求持续增长,为韩国芯片企业带来利好 [1] - 芯片制造商将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HBM领域,预计将导致2026年传统DRAM和NAND芯片出现供应短缺,从而支撑其价格 [2] - 内存被视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韩国存储芯片供应商将受益于美国超大规模云计算企业等不断增加的资本支出 [3] 估值比较与资金流向 - 即便股价大幅上涨,三星电子预期市盈率为14倍,SK海力士市盈率为7倍,远低于美国主要芯片制造商约26倍的市盈率 [2] - 外资正踊跃布局,月度资金流入规模有望创下13年来的历史峰值,但三星外资持股比例仍比58%的峰值低7个百分点,被认为有上升空间 [2][3] - 韩国芯片股仍被视为“配置不足”,部分原因是海外交易者认为韩国市场对股东不够友好 [2]
周期&医药&科技专场 - 洞察价值,共创未来——2025研究框架线上培训
2025-09-08 00:19
**行业与公司** * 煤炭行业 涉及中国神华 中煤能源 兖矿能源 陕西煤业 靖远煤电等动力煤企业[1][13][15] * 建筑行业 提及金螳螂 东方园林 鸿路钢构等十倍股案例[20][22][40] * 化工行业 覆盖TDI MDI 氨纶 聚氨酯等子行业及瑞丰新材等企业[48][50][58] * 航空行业 分析中国国航 春秋航空 吉祥航空等航司及美国达美航空[60][63][73] * 钢铁行业 聚焦宝武集团 宝钢股份 华菱钢铁等龙头企业[92][96][108] * 石油化工行业 涉及原油 天然气 乙烯产业链及油服领域[110][129][133] **核心观点与论据** **煤炭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 2025年煤炭供应预计减少1-1.5亿吨 其中国内产量与去年持平 进口量减少1亿吨以上至4.4-4.5亿吨[1][6] * 需求端动力煤占比60% 夏季极端天气与三产用电超预期推动火电需求增长 七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8% 城乡居民用电增长10%[1][9][10] * 2025年煤价中枢预计650-680元/吨 较年内低点620元/吨上涨约30% 2026年中枢将上涨10%-15%至700-720元/吨[1][11][12] * 投资逻辑转向高分红高股息 头部动力煤企业如中国神华全年业绩预计480-490亿元 股息率接近5%[1][16][18] **建筑行业十倍股规律** * 十倍股需供需两端机会 需求端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供给端能创造高性价比标准化产品并实现规模效应[4][24][25] * 家装市场因无法标准化难以产生十倍股 工装市场通过标准化实现增长 如金螳螂2007-2015年利润增长18倍股价涨幅34倍[22][25][28] * 买点判断不应仅看PE 需关注业绩曲线变化 如金螳螂PE从55倍降至8倍后因互联网家装新业绩曲线反弹[30][31][32] **化工行业特性与投资机会** * 化工行业具差异化 周期性 体量小特性 2025年涨幅超50%公司超100家 超100%企业40多家[48][50] * 投资机会来自供需错配 如2021年景气周期推动资本开支增长 但随后竞争加剧导致景气下行[49][55][58] * 当前供给端因普遍亏损自发减少 如氨纶行业泰光公司暂停中国产能 需关注价格 产量 开工率 库存等指标[56][57] **航空行业长期逻辑** * 中国航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13.7% 受益低消费渗透率与低频次 未来5年亲子游与工商务群体推动需求增长[74][76] * 供给端瓶颈在于空域时刻资源 民航空域仅占20%且未增加 终端区饱和限制运力增长[77][79][80] * 票价市场化改革推动全票价上调 如北京至上海线路从1240元涨至2200元 机队增速从超10%降至3-4%[81][82][85] * 客座率阈值从80%提升至85% 未来有望迎来超级周期 盈利中枢上升可持续[69][70][86] **钢铁行业转折机遇** * 2025年供给端进入收缩周期 2024年企业自主减产2000万吨 需求端地产占比从31%降至16% 制造业需求占比超50%[92][97][98] * 当前库存处于历史最低 未来补库将放大钢价弹性 原料端铁矿石与焦煤供应逐步宽松[93][99][102] * 龙头公司吨钢净利超200元 尾部企业亏损 行业集中度提升与资本开支下降推动分红比例上升 股息率可达10%[96][106][107] **石油化工周期与油价** * 原油价格受供需与地缘政治影响 未来几年预计震荡 大幅突破80美元或跌破45-50美元可能性较低[122] * 需求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 2025-2026年全球需求年增长约110万桶/天增速1.1%-1.2%[123][124] * 乙烯产能增速从20%降至10% 供给过剩缓解 行业反内卷策略淘汰落后装置 投资转向精细化工与新材料[133][134]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神华收购国家能源集团资产 预计剔除劣质资产保留优质部分 推进国企改革避免同质化竞争[1][14] * 投资策略应"看长做长" 关注宏观产业趋势而非微观数据波动 有效研究框架包括宏观 产业 微观三层[4][23][27] * 企业价值由超额利润创造 源于竞争优势 需动态评估市场份额与利润率 误解竞争优势导致重大亏损[33][34][35] * 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消费比重8%-9% 进口依赖度超40% 定价机制改革方向为"管住中间 放开两端"[131][132]
看懂周期赚大钱!巴菲特早年靠这波行情封神,普通人也能学
商业洞察· 2025-08-28 18:08
巴菲特早期投资表现 - 1957-1968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收益持续超越道琼斯指数 其中1968年领先50个百分点 [1][2] - 1957年收益10.4% 同期道琼斯指数下跌8.4% 1965年收益达47.2% 指数仅14.2% [2] - 1966年停止接纳新投资者 1967年坦言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1968年宣布退出投资界 [1] 美股超级周期特征 - 1949-1968年战后爆发增长:婴儿潮需求扩张 马歇尔计划推动经济复苏 [6] - 1982-2000年现代周期:通胀率从20%下降 道琼斯指数年化实际回报率达15% [7] - 2009-2020年后金融危机周期:标普500从高点下跌57%后开启长牛 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估值修复 [8] - 共同特征包括低起始估值 低资金成本 低初始收益率 配合经济增长与监管改革 [9] 市场弱周期表现 - 1968-1982年高通胀时期:标普500名义总回报-5% 年化-0.4% 债券回报低于股票 [11][12] - 2000-2009年泡沫周期:科技股泡沫破裂叠加9/11事件 房地产繁荣与金融危机交替 [13] - 弱周期特点为长期低增长 高波动 实际回报率低迷 [9] 后现代周期驱动因素 - 资金成本从历史低位回升 量化宽松转向量化紧缩 [17] - 经济增长受人口增速放缓制约 人工智能或提升生产率 [18] - 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 供应链重构催生新商业机会 [16][18] - 劳动力与大宗商品供给趋紧 成本压力上升 [18] - 政府开支占GDP比重提高 企业利息支出与税收负担加重 [18] - 资本支出向实体基础设施倾斜 国防与ESG需求成为新驱动 [19] - 人口老龄化推高政府债务 地缘政治多极化增加不确定性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