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长期投资

搜索文档
又一险资系私募基金获批
券商中国· 2025-07-03 12:04
阳光资产获批私募基金公司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阳光资产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全资设立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阳光恒益为阳光保险旗下资管公司 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其发起的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占基金发售份额100% [2] - 监管要求阳光资产建立风险隔离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防范风险传递和利益冲突 [2] 阳光和远基金特点 - 该基金为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基金 属于契约型开放式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投资目标为长期保值增值 [3] - 投资范围限定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 恒生港股通指数成份股 相关指数ETF和指数型基金 采用多种交易方式 [4] - 基金存续期10年 可延长或提前终止 专注于长期权益投资以降低市值波动对净利润影响 [5] 险资系私募行业动态 - 阳光恒益为第五家获批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 此前四家分别为国寿新华联合设立的鸿鹄志远 泰康稳行 太保致远 平安恒毅持盈 [7] - 泰康稳行已开展投资 太保致远完成备案 平安恒毅持盈完成工商登记并将发行300亿元首期基金 [7] - 行业试点累计金额达2220亿元 首批500亿元鸿鹄基金已全部投资 第二批1120亿元和第三批600亿元试点推进中 [7]
基金经理南下如何选股?这个指标很关键
券商中国· 2025-06-29 15:57
基金经理选股逻辑转变 - 现金储备和现金流成为港股基金经理选股的核心指标,甚至超越营收和利润表现 [1] - 同一赛道内现金储备更优的公司市值可能远超行业龙头,例如营收高近3倍的行业老大市值仅为行业老二零头 [1] - 现金储备能抵消亏损和营收不足的负面影响,例如晶泰控股营收不足3亿港元但33亿港元现金储备支撑200亿港元市值 [3] 现金优势公司案例 - 美图公司6月股价拉升超25%至350亿港元市值,2024年末现金储备30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7亿元 [2] - 美丽田园健康公司三周暴涨60%,2024年净利润不足3亿元但经营现金流净额8亿元,总现金储备18亿元 [2] - 医渡科技长期亏损但37亿港元现金储备吸引公募基金持续持仓 [4] - 固生堂因现金储备和自由现金流成为睿远基金举牌标的,支撑其中医馆并购扩张计划 [4] 现金流指标重要性 - 阜博集团虽盈利1.3亿元但因经营现金流仅400万元被基金经理清仓,年度股价跌超20% [6] - 药师帮净利润3000万元但经营现金流6亿元,股价接近翻倍 [6] - 趣致集团市值336亿港元(年内涨90%),现金储备12亿元且经营现金流1.7亿元,而营收更高的友宝在线因现金不足4亿元市值仅19亿港元 [9] 现金流ETF趋势 - 2025年自由现金流ETF已发行近30只,规模超150亿元,22家公募参与 [11] - 上银基金、永盈基金、平安基金等纷纷布局现金流主题产品 [11] -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扩围至2220亿元,高股息红利标的吸引力提升 [12] 现金匮乏公司风险 - 健康之路市值两周内从500亿港元暴跌至200亿港元以下,2024年末现金储备不足3亿元 [10] - 阜博集团现金仅剩2亿元后折价9%增发,参与机构浮亏近20% [7]
业内:险资资金将投向基本面好、分红稳定、业绩稳定的标的
快讯· 2025-06-17 20:51
金十数据6月17日讯,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通过私募基金布局的动作不断。业内认 为,作为险资长期投资试点下的产物,这些试点基金的重点投资方向应该都比较类似,基于长期投资理 念,均会重点考虑基本面好、分红稳定、业绩稳定的标的。除了试点之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 他"保险系"的私募基金则可能带有明确的拟投行业或主题,根据中泰证券非银保险重仓流通股体系跟踪 显示,今年一季度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A股公司行业集中在银行、通信、汽车、电子和医药生 物等行业。 (一财) 业内:险资资金将投向基本面好、分红稳定、业绩稳定的标的 ...
“保险系”私募基金扎堆设立,钱都会投向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6-17 20:40
保险系私募基金设立热潮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鸿鹄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2] - 5月至今多家险企设立7只私募基金或产品,包括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泰康保险、阳光保险、平安资管等 [2] - 鸿鹄三期基金规模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3] - 人保资本等发起设立的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总规模130.01亿元,人保资本认缴100亿元 [3] - 阳光资管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3] - 泰康资产设立泰康稳行私募基金,首期规模120亿元 [4] - 平安资管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 [4] - 中国太保设立两只新私募基金,总规模500亿元 [4] 长期投资试点政策背景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 [5]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2023年10月分别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一期基金 [5] - 2025年试点扩容,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8家公司组成超千亿规模二期名单 [6] - 第三批试点规模合计600亿元,包括鸿鹄三期 [6] - 三批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计获批规模预计2220亿元 [7] 私募基金投资方向 - 鸿鹄一期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买入并长期持有 [10] - 鸿鹄一期出现在伊利股份、中国电信、陕西煤业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10] - 鸿鹄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A+H股 [10] - 鸿鹄三期预计延续长期投资原则,投向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11] - 阳光保险试点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份股等 [11] - 中国太保试点基金聚焦股息价值核心投资策略 [11] - 平安资管试点基金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上市公司 [11] - 太保战新并购基金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2] - 一季度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A股公司行业集中在银行、通信、汽车、电子和医药生物 [12] 险资配置趋势 - 一季度末产寿险公司合计持有股票余额2.8万亿元,占比8.4% [12] - 2024年末股票配置比例为7.55% [12]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加速推进,红利低波ETF(512890)连续三周实现周度份额与规模净增长
新浪基金· 2025-06-09 14:09
险资布局资本市场 - 国内某头部险资作为第二批试点参与机构正式推出目标规模200亿元的投资基金 [1] - 第三批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自2025年5月陆续开启 待600亿元批复完毕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1] 红利低波ETF表现 - 红利低波ETF(512890)自2025年5月28日以来连续7个交易日实现净流入 累计吸引9.34亿元资金 [1] - 截至2025年6月6日 红利低波ETF(512890)基金规模达177.78亿元 份额达152.27亿份 均为自2018年12月19日成立以来新高 [1] - 红利低波指数点位在2025年6月4日攀升至基日(2005年12月30日)以来新高 区间年化涨幅高达13.82% 年化波动率仅为25% [2] - 红利低波指数近一年股息率达6.33% 高于近十年90.7%的时间 [2] 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 - 红利低波ETF(512890)联接基金(包括A类007466 C类007467 I类022678 Y类022951)截至2024年底累计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 是同期市场仅有的持有人户数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 Y份额(022951)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范围的指数基金 2025年3月31日成为首个规模超过1亿元的"指数Y" [2]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类产品 - 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的管理经验 旗下红利类主题ETF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红利ETF(510880)和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港股通高股息(CNY)的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产品 [2] - 截至2025年6月6日 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突破403亿元 [2]
保险证券ETF(515630)涨0.73%领跑金融板块,政策利好催化券商保险股普涨
新浪财经· 2025-06-04 10:45
市场表现 - 保险证券ETF(515630 SH)上涨0 73%,关联指数800证保(399966 SZ)上涨0 84% [1] - 成分股中东方财富上涨1 11%,中信证券上涨1 09%,中国太保上涨2 03%,光大证券上涨5 89%,华泰证券上涨1 56% [1] 政策动态 - 深圳市印发方案推动跨境金融保险服务,包括探索深港交易所会员互联互通、支持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展外币银行卡业务、鼓励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立子公司 [1] - 政策推动前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利好金融保险行业,尤其对券商及保险机构业务拓展形成预期 [1] 行业研究 - 华泰证券指出预定利率下调将降低行业成本,流动性向好助推保险股估值,人民币升值预期对非贸易项金融股有利 [2] - A股公募改革或提升流动性,对保险股估值形成支撑 [2] - 华创证券关注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增至2220亿元,险企通过设立基金投资优质红利资产可降低权益配置波动影响 [2] 关联标的 - 保险证券ETF(515630)及成分股包括中国平安(601318)、东方财富(300059)、中信证券(600030)等 [2]
险资举牌热浪涌动,银行股成热门投资标的
环球网· 2025-06-03 13:57
险资举牌热潮 - 截至5月底已有7家保险公司举牌15次 超越2023年全年举牌数量 也超过2024年前9个月的举牌量 开启近10年来保险行业第三轮举牌浪潮 [1] - 保险行业曾在2015年和2020年出现过两轮举牌潮 [1] 举牌潮驱动因素 - 2015年举牌潮由高负债成本的万能险扩张和"偿二代"下长期股权投资节省资本消耗等因素推动 [3] - 2020年和2024年举牌潮源于利率下行环境下险资投资压力增大 需要通过投资高息股获取稳定现金收益 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获得稳定投资收益 [3] - 今年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三大原因:低利率环境下潜在"利差损"压力增大 权益投资可增厚投资收益 优化财务报表考虑 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出 [3] 举牌标的分析 - 今年险资举牌标的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股 以及北京控股、电投产融、东航物流、中国儒意等企业 [3] - 银行股是被举牌次数最多的类型 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也有涉及 [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加速落地 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资金全部获批后 改革试点资金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4] - 该试点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险资入市投资的堵点卡点 [4]
平安获批设立私募基金 保险系证券私募再现新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1:40
恒毅持盈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恒毅持盈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平 安集团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基金将聚焦"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重点布局符合政 策导向和险资配置需要的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的优势,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 发展。该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将落户深圳前海。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资管于2005年5月成立,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15亿元。截至2024年12月末,平 安资管资产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达5.80万亿元,投资领域涵盖股票、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多元资产、 债权及股权等资本市场与非资本市场直接投资的各个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保险公司申请或获批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5月27日,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并于5月 28日完成备案,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月16日,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泰康资产关于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 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的申请已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并购重组新规迎修订,第三批险资长投试点落地-20250519
东海证券· 2025-05-19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非银指数上涨2.5%,相较沪深300超涨1.4pp,券商与保险指数同步上涨,分别为2.2%和3.58%,保险指数超额明显;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15160亿元,环比降4.4%;两融余额1.81万亿元,环比增0.1%;股票质押市值2.67万亿元,环比增0.6% [6] - 并购重组新规修订,从六方面推进改革,发布后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能引导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挖掘券商投行业务增长动能 [6] - 第三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落地,2025Q1险资增配权益类资产;公募基金高质量行动方案出炉,高股息、低估值板块仍是机构资金配置主要方向;金监总局披露2025Q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环比2024年末提升5%至34.9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分别环比上季度+16%和 -1.7% [6] - 券商建议把握并购重组、高“含财率”和ROE提升三条逻辑主线,关注大型券商配置机遇;保险建议关注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综合险企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行情回顾 - 上周宽基指数中,上证指数涨0.8%,深证成指涨0.5%,沪深300涨1.1%,创业板指数涨1.4%;行业指数中,非银金融(申万)涨2.5%,证券Ⅱ(申万)涨2.2%,保险Ⅱ(申万)涨3.6%,多元金融(申万)涨0.9% [10] 市场数据跟踪 - 经纪方面,上周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15160亿元,环比降4.4%;上证所日均换手率0.93%,深交所日均换手率2.51% [19] - 信用方面,两融余额1.81万亿元,环比增0.1%,其中融资余额1.79万亿元,环比增0.1%;融券余额116亿元,环比增0.3%;股票质押市值2.67万亿元,环比增0.6% [19] 行业新闻 - 2025年5月15日,证监会发布《2024年中国证监会执法情况综述》,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 [35] - 2025年5月15日,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助于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35] - 2025年5月16日,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从六方面推进改革 [35]
资金动向 | 北水连续7日抛售小米、腾讯,盈富基金获内资加仓52亿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5-14 20:05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盈富基金52.41亿港元、建设银行7.61亿港元、中国平安2.98亿港元、中国移动1.0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小米集团-W 15.44亿港元、腾讯控股8.99亿港元、中芯国际4亿港元、美团-W 1.13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7日净卖出腾讯控股共计99.9202亿港元 [4] - 南下资金连续7日净卖出小米集团-W共计78.0339亿港元 [4] - 港股通中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61亿港元,成交额20.85亿港元 [4] - 港股通中腾讯控股遭净卖出7.23亿港元,成交额33.45亿港元 [4] - 港股通中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10.41亿港元,成交额41.47亿港元 [4] 公司动态 建设银行 - 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预计信贷供给加强,信贷增速相对平稳 [5] - 存款利率降息缓解银行息差压力,资产质量在政策支持下继续巩固 [5] - 降息后银行经营稳定性与高股息相对优势有望提升 [5] 中国平安 - 采取分红、回购双管齐下的投资者回报策略 [5]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已显成效 [5] - AI持续赋能业务转型升级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5] - 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5] 小米集团 - 里昂预期首季收入1090亿元,同比增长44.6% [6] - 预期经调整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54% [6] - 中国智能手机、物联网和电动车销售表现强劲 [6] - 电动车业务亏损可能缩窄至6.5亿元 [6] 腾讯控股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 [6] - 第一季度毛利1004.93亿元,同比增长20% [6]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占盈利613.29亿元,同比增长22% [6] 中国移动 - 第一季营收和净利增长较2024年有所放缓 [6] - 营运现金流大幅下降主要因应收帐款显著增加 [6] - 资本支出减少及应付帐款增加将稳定2025-2026年自由现金流 [6] 美团 - 贝莱德在美团-W的持股比例从5.97%升至6.01% [7] - 摩根大通在美团-W的持股比例从5.05%降至4.99% [7] 中芯国际 - 瑞银将评级从"沽售"上调至"中性",目标价从14港元上调至43港元 [7] - 2026年盈利预测从近10亿美元上调42%至14.19亿美元 [7] - 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23%至11.16亿美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