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格轮动
icon
搜索文档
2026年北交所投资策略:改革深化,融合加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9 10:15
报告核心观点 - 北交所经过四年发展,市场已初具规模,流动性显著改善,与A股融合加速[2][7] - 北交所市场驱动因素已从政策驱动转向"风格轮动+行业轮动",估值折价消失[2][19][21] - 2026年北交所改革预计提速,重点关注北证50ETF推出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2][57][59] - 投资策略建议上半年关注科技和"反内卷"周期品,下半年关注顺周期的消费与制造,全年关注新股与次新股[2][69] 北交所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北交所共有28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9008亿元,相比首日分别增长248%和212%[2][5][7] - 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占比56.7%,市值占比57%,均为全市场最高水平[2][9][12] - 2025年日均换手率5.4%,为全A最高,开户数950万户,相比开市初期增长约1.4倍[2][7] - 2023年底开始北证成交系数超过双创,2025年双创合并日均成交系数1.76,北证为3.07[7] 历史行情复盘与市场特征演变 - 过去四年北交所经历三轮较大级别行情:23Q4北证50指数上涨55.8%,24Q4上涨132%,25H1上涨47.4%[2][17][19] - 前两轮行情为政策驱动("深改19条"和"一揽子金融改革政策"),25H1行情为产业驱动[2][19] - 25H1非北证主题权益产品对北证A股增持幅度达23H2以来最大,主动权益产品、指数增强基金、量化基金增持明显[2] - 25H1是北交所4年来首次出现波动率下行的上涨,流动性提升且波动率下降[2][24] 行业分布与结构特征 - 北交所数量占比靠前行业为机械设备(22.0%)、电力设备(11.7%)、基础化工(10.6%)、汽车(8.9%)、计算机(8.5%)[11][12][55] - 北证50指数权重分布:制造业占比最高,其次为TMT、消费、医药/周期[28][53] - 机械设备与汽车行业受"人形机器人"产业重估,计算机与电子行业受"AI"产业链重估[2][55] - 电力设备依赖于"反内卷"的涨价(锂电材料)和技术创新(固态电池等)[2][55] 2026年改革展望 - 预计北证50ETF最早于26Q1推出,规模将超百亿元,能提升流动性并平抑波动性[2][59][67] -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预期较高,市值配售等改革有望推出,战配资格收紧[2][59] - 当前每月3-4家常态化新股发行节奏有望维持,中性预计26年40只新股发行[69][86] - 新三板市场改革深化将深刻影响北交所发展[59][69] 2026年投资策略 - 上半年关注十五五规划,关注0-1阶段"未来科技",AI产业链关注液冷、AI应用等[2][56][69] - "反内卷"周期品关注锂电、新型储能等,政策加码可能带动工程机械、消费与服务业[2][69] - 下半年或切向顺周期,关注政策加码后消费+制造修复动能[2][69] - 全年关注新股和次新股,中性预计1000万资金申购收益率3.75%[69][88] 新股发行与打新市场 - 2025年北交所新股首日涨幅中枢接近300%,远高于24年中枢200%[72][76] - 25H2以来打新资金量不断攀升,中签率压低至万3水平[74][76] - 2025年8月后新股申购冻结资金水平突破7000亿元,向万亿级别靠近[78][81]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2025年发行上市新股19只,1000万申购资金累计增厚收益率2.43%[83][85] 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 科技板块:北证AI板块集中于IT应用、液冷、算力集成等领域,但盈利普遍较弱[49][56] - 液冷散热:随着芯片功耗提升,超过300w功耗芯片必须使用液冷,高功耗驱动液冷发展[100][108] - 周期板块:基础化工、汽车、医药生物为25Q3盈利正贡献靠前行业[35][40] - 制造业:北证境外收入占比30%以上比例达23.8%,高出口占比企业受出口下行影响较大[42][48]
消费行业投资机会解读
2025-11-18 09:1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中国消费行业及其多个细分领域 包括航空机场、医疗服务、医美、医药、免税、食品饮料(白酒、大众品)、旅游出行、零售等[1][3][5]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华夏航空、吉祥航空)、医疗服务公司(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以及白酒企业(五粮液、古井贡酒、茅台)等[7][8][12][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环境与消费支撑 * 核心CPI连续6个月回暖 10月达1.2% 为短期消费提供支撑 预计回升态势延续至明年春节[1][3] * 《十五规划》提出提高居民消费率 中国居民实际消费率不到40% 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本市场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是关键[1][4] * 预计2026年经济增长目标维持5%左右 宏观政策更重视内需 对国内消费的支撑力度将增加[1][4] 市场风格与板块轮动 * Q4市场更趋向于风格轮动逻辑 相对估值较低的医疗服务、航空机场、家电、购物用品、调味品等行业具有较高配置价值[1][5] * A股和港股估值已回到合理水平 具备强者恒强配置逻辑的板块、具备困境反转预期且性价比较高的消费行业以及高成长性的服务和体验消费行业具有投资潜力[1][6] 航空板块 * 航空板块呈现向上走势 影响因素包括中日关系(每周中国出港赴日航班约1,192架次)、飞机供给收紧、客货运量超疫情前水平(2025年1至9月达5.8亿人次 比2019年增长17%左右)[1][7][8] * 需求改善体现为票价同比去年增长4%至5% 客座率达84%至85% 2025年三大行利润接近3亿元[8] * 油价稳定及汇率稳健带来正面效益 民航局冬季春季时刻表显示供给平稳增长 中美关系缓和等因素将促进商务出行需求[1][2][8] * 目前三大行PB平均为2至3倍左右 建议关注支线航空如华夏航空[8] 医药与医疗服务 * 医药行业中 医疗服务、医美及疫苗等与消费相关的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中药企业也因政策支持具备投资潜力[3][9][10] * 医疗服务行业收入端受经济影响较大(例如爱尔眼科约60%收入来自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业务) 目前处于底部平稳状态 拐点尚不明确[11] * 更看好通策医疗 因老龄化趋势增加口腔健康需求 医美行业需关注胶原蛋白市场(重组胶原蛋白效果可能不如动物来源)[12] 免税与旅游出行 * 免税行业初步见底 呈现向上趋势 2025年11月第一周数据表现良好[3][14] * 2026年旅游及出行消费预期乐观 春节黄金周首次达到9天 秋假试行效果良好有望推广 全运会等体育赛事将带动消费[15] 食品饮料行业 * 白酒板块:三季度上市酒企业绩大幅出清 茅台批发价跌至1,700元左右创年内新低 经销商压力大 酒企销售费用投放克制 行业向有序竞争过渡 白酒基金持仓回落至近十年较低水平 具备超跌反弹博弈机会 但需关注估值性价比和股价持续性[16][17][18][19][20][25] * 大众品板块:龙头企业展现经营韧性 板块估值分位数处于过去10年不到20%的水平 推荐顺序为速冻食品和餐饮连锁业态 其次是啤酒、包装水和休闲零食[21] * 速冻食品行业通过渠道变化实现业绩修复 处于逐步走出底部周期阶段[22] * 餐饮连锁业态中 具有性价比和下沉市场扩张能力的企业业绩持续修复[23] * 啤酒行业量价偏弱 但预计2026年有望因餐饮消费复苏提升景气度[24] 其他重要内容 * 10月份社福板块同比增幅为2.9% 排除汽车后增长4% 服务消费表现良好 1-10月零售额同比增长5.3%[13] * 情绪型消费行业(如IP经济和宠物经济)受益于Z世代和独居趋势 营收和利润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水平[6]
年底行情深度解析,跨年行情的“黄金周期”应该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1-14 15:59
市场整体态势与年末特征 - 沪指突破10年新高触及4030.40点,市场在短期调整后保持向上态势 [1] - 年末处于政策真空期,前期强势的半导体、AI、芯片等板块表现平平 [1] - 红利ETF自9月以来持续出现净流入,上证指数触及4000点关口后红利指数放量上攻 [1] - 消费板块强势领跑,白酒板块在三季报基本面承压下逆势上扬 [1] 历史规律与行业轮动 - 岁末阶段(11-12月)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等价值股胜率超70%,例如2024年12月银行板块涨幅达9.36% [3] - 年初阶段(1月)成长风格接力,计算机、电子等科技板块胜率升至65%,2023年1月TMT板块涨幅超15% [3] - 政策驱动、消费旺季、估值切换构成年底行情的三大支柱,过去6年造就显著结构性机会 [3] - 历年岁末强势行业包括建筑材料(涨幅23.33%)、农林牧渔(涨幅43.46%)、传媒(涨幅25.80%)、食品饮料(涨幅30.05%)等 [4] 年末资金行为与投资策略 - 四季度资金行为趋于保守,机构投资者存在锁定年内收益的需求,偏好止盈和保守风格 [5] - 基于避险心理,有两条赛道值得关注:周期复苏下低估值产业和防御突出的红利赛道 [5][6][10] 周期复苏下低估值产业 - 在“反内卷”等政策推动下,部分传统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孕育估值修复机会 [6] - “出海”是确定性增长机会,包括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商用客车等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领域 [6] - 有色金属等全球定价资源品在美元周期与供需格局变化双重驱动下具备配置价值 [6] - 消费板块估值优势明显,细分食品指数最新PE为20.59倍,位于近十年7.55%的历史分位数,估值处于极低水平 [6]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规模从2023年开始几乎翻了一倍,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159928)规模突破200亿,股息率有优势 [7] 防御突出的红利赛道 - 高股息红利资产作为投资组合的“压舱石”,在市场风格轮动中提供确定性与安全感 [11] - 银行、石油石化等板块股息率具有吸引力,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更具防御价值 [11] - 资产荒情况依旧存在,长期红利投资需求坚实,银行资产荒延续,信用利差收窄至年内新低 [11] - 港股市场由机构投资者主导,公司倾向于维持稳定且较高的分红政策 [11] - 相关指数包括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代表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 513630)、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代表基金: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 159545)、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指数(代表基金: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 159569) [12][13]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114
国信证券· 2025-11-14 09:46
A股市场策略展望 - 始于2024年"924"行情的牛市尚未结束,当前进入第二阶段,驱动力从情绪面转向基本面[6] - 2026年全年维度科技是主线,演绎路径从算力转向应用,关注AI眼镜、机器人、智能驾驶、AI编程、AI+生命科学等方向[6] - 牛市中期有风格轮动,阶段性关注前期滞涨的地产、券商、白酒消费,老红利资产在金融资产荒背景下仍可维持底仓配置敞口[6][7] - 市场结构性特征明显,"小登资产"表现优于"老登"资产,上市企业ROE稳步回升,合同负债同比修复,盈利预期持续上修[6] - 微观流动性有支撑,国内"花存款"趋势延续,中长期定存到期加速存款搬家,美联储预防式降息下半场驱动全球资金流向新兴市场风险资产[6] 餐饮行业专题 - 2025年1-9月全国餐饮累计收入同比增长3.3%,低于社零增速,行业从粗放式扩张转入稳健增长新阶段[8] - 传统商圈渠道红利退潮,2024年新开商场数量跌至近十年低位,线上渠道重要性凸显,外卖消费习惯养成[8] - 各业态外卖适配度不同,饮品大类及快餐适配度最高,外卖渠道占比可达50%-70%,大众餐饮外卖收入占比15%-40%,火锅赛道最低[8] - 健康的外卖占比能改善单店UE模型效率,提升品牌竞争力,过度依赖外卖平台则可能丧失品牌记忆点和盈利主导权[9][10] - 快餐/奶茶咖啡业态外卖收入占比最优区间为60%-70%,正餐业态最优占比区间为30%-40%,超出此区间可能因堂食/外卖替换效应吞噬增长收益[10] - 推荐小菜园、锅圈、古茗、蜜雪集团、海底捞、百胜中国等公司,并中期看好平台龙头美团-W[11] 海外市场策略 - 联邦政府停摆问题达成协议,美股跳空高开,标普500周一收涨1.54%,但比特币期货未能突破MA250,预示风险偏好初现隐忧[12] - 风险偏好下降源于宏观数据补发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对AI资本开支可持续性的质疑[12][13] - 基于"实质性供应量"理论,美股长线上涨核心逻辑是美元持续增发与美股持续回购,当前标普500估值中枢为6800-6900点[13] - 若出现回撤,标普500大概率维持在MA60(约6600点)以上,潜在回撤幅度预计在10%以内,静态点位下限约5600点[13][14] - 港股在本次外盘流动性冲击中展现出较强独立性,风险偏好稳定性或成其自强化循环的关键[14] 贝壳-W公司财报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环比下降11%,GTV交易总额7367亿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6%[14]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9%,经调整归母净利率为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15] - 两翼业务(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等)收入贡献占比持续提升,房屋租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5%[14][17] - 存量房业务GTV为5056亿元,同比增长6%,货币化率1.18%,新房业务GTV为1963亿元,同比下降14%,市占率12%[16][17] - 家装家居业务贡献利润率32%,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房屋租赁服务贡献利润率8.7%,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城市层面盈亏平衡[17] 用友网络公司财报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03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减亏2.08亿元[19] - 前三季度云服务收入42.9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77%,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云服务ARR达27.8亿元,同比增长16.3%[20] - 核心产品用友BIP前三季度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增速达31.9%,AI相关合同签约金额前三季度超7.3亿元[20] - 大型企业客户业务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3.5%,中型企业客户业务第三季度单季收入增速转正,同比增长6.8%[21] - 畅捷通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扭亏为盈,政府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0%[21]
【金融工程】市场维持震荡,风格轮动提速——市场环境因子跟踪周报(2025.11.13)
华宝财富魔方· 2025-11-13 17:48
分析师:李亭函 登记编号:S0890519080001 分析师:柏逸凡 登记编号:S0890522110001 分析师:张帅 登记编号:S0890524080001 研究助理:张君睿 投资要点 本报告统计时间为2025.11.03-2025.11.07 或围绕沪指4000点继续震荡整固,风格轮动提速。根据我们宏观策略团队最新一期策略周报观 点,短期内市场或将继续围绕沪指4000点进行震荡整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近期风格、行业轮 动较此前明显提速,赚钱效应向部分细分领域缩圈,建议多看少动,保持耐心,降低追涨杀跌风 险,主要关注震荡及风格轮动过程中,科技、新能源、电力等方向上逢低布局的机会。 权益市场方面, 上周,市场风格方面,大小盘风格偏向小盘,价值成长风格偏向价值;市场风格 波动方面,大小盘风格波动与价值成长风格波动均下降。市场结构方面,上周,行业超额收益离 散度上升,行业轮动速度上升,成分股上涨比例上升;交易集中度方面,前100个股成交额占比及 前5行业成交额占比下降。市场活跃度方面,上周,市场波动率及市场换手率均下降。 商品市场方面, 农产品板块趋势强度下降,其余板块趋势强度变化较小;基差动量方面,各板块 ...
市场环境因子跟踪周报(2025.11.13):市场维持震荡,风格轮动提速-20251113
华宝证券· 2025-11-13 16:30
根据研报内容,本报告主要涉及对多个市场(股票、商品、期权、可转债)中观因子的跟踪和描述,并未详细阐述具体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过程、公式及回测效果。报告的核心是对现有因子状态的周度跟踪和定性评论。因此,以下总结将重点放在报告中明确提及的因子名称、构建思路(根据上下文推断)和跟踪评论上。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 大小盘风格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市场风格是偏向大盘股还是小盘股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风格偏向小盘 [12][14] 2. **因子名称**: 价值成长风格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市场风格是偏向价值股还是成长股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风格偏向价值 [12][14] 3. **因子名称**: 大小盘风格波动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大小盘风格因子的波动程度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大小盘风格波动下降 [12][14] 4. **因子名称**: 价值成长风格波动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价值成长风格因子的波动程度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价值成长风格波动下降 [12][14] 5. **因子名称**: 行业指数超额收益离散度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不同行业指数超额收益的分散程度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行业收益离散度上升 [12][14] 6. **因子名称**: 行业轮动度量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行业轮换的速度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行业轮动速度上升 [12][14] 7. **因子名称**: 成分股上涨比例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市场成分股中上涨股票的比例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成分股上涨比例上升 [12][14] 8. **因子名称**: 前100个股成交额占比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成交额向头部个股集中的程度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个股成交集中度下降 [12][14] 9. **因子名称**: 前5行业成交额占比因子 [12][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成交额向头部行业集中的程度 [12][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行业成交集中度下降 [12][14] 10. **因子名称**: 指数波动率因子 [13][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市场整体的波动水平 [13][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市场波动率下降 [13][14] 11. **因子名称**: 指数换手率因子 [13][14]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市场整体的交易活跃度 [13][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市场换手率表现下降 [13][14] 12. **因子名称**: 商品期货趋势强度因子 [24][31]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商品期货各板块的价格趋势强弱 [24][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农产品板块趋势强度下降,其余板块趋势强度变化较小 [24][31] 13. **因子名称**: 商品期货市场波动水平因子 [24][31]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商品期货各板块的波动率水平 [24][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除农产品板块外各板块波动率均下降 [24][31] 14. **因子名称**: 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因子 [24][31]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商品期货各板块的流动性水平 [24][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各板块流动性均下降 [24][31] 15. **因子名称**: 商品期货期限结构(基差动量)因子 [24][31]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商品期货各板块的基差动量变化 [24][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各板块基差动量均有所上升 [24][31] 16. **因子名称**: 期权隐含波动率因子 [35]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期权市场对标的指数未来波动率的预期 [3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上证50与中证1000的隐含波动率水平逐渐下降 [35] 17. **因子名称**: 期权偏度因子 [35]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期权市场对标的指数未来收益率分布不对称性的预期 [3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证50的看跌期权偏度与看涨期权偏度上升明显 [35] 18. **因子名称**: 百元转股溢价率因子 [37]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可转债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 [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明显上涨,当前接近历史一年90%分位数水平 [37] 19. **因子名称**: 纯债溢价率因子 [37]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偏债型可转债的债性估值水平 [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略微增加 [37] 20. **因子名称**: 低转股溢价率转债占比因子 [37]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可转债市场中股性较强的转债比例 [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构建方法和公式 * **因子评价**: 上周保持稳定 [37]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及其回测效果指标)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因子的历史回测效果指标,如IC、IR、多空收益等,仅提供了当周的定性状态评论)
策略点评:消费有望迎来轮动补涨
中银国际· 2025-11-13 08:42
核心观点 - 消费风格有望迎来轮动补涨机会,主要催化因素包括CPI同比回暖、盈利-估值性价比占优 [2][3] 市场风格轮动分析 - 2025年以来A股整体上涨,万得全A涨幅达27.02%,其中科技风格领涨,涨幅高达39.12%,周期风格涨幅为32.25%,而消费风格表现相对弱势,涨幅仅为10.85% [3][4] - 截至2025年11月11日,科技和周期风格的市盈率分位数处于2020年1月1日以来的较高水平,分别为62.69%和83.71% [4] - 三季度以来,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进入震荡平台期,市场进入业绩空窗期,风格轮动加速 [3][4] CPI回暖对消费的催化作用 - 必选消费行业的市场表现与CPI同比有较高相关性,因行业需求稳定,价格是驱动行情的重要因素 [7] - 2025年2月以来CPI同比在0轴附近特别是负区间波动,7月以来出现回暖趋势,10月CPI同比增长0.2%,回归正区间 [7] 消费风格的盈利-估值性价比 - 在科技及部分周期风格涨幅明显后,消费风格的诸多细分赛道具备明显的盈利-估值性价比 [9] - 医疗服务、航空机场、家电、个护用品、非白酒酒类、调味品等细分赛道在2025年三季报中均表现出较高的业绩增长,同时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具备较高投资配置价值 [9]
中信证券:建议增配国内股票和商品 煤炭、光伏、通信、农林牧渔等行业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智通财经· 2025-11-12 08:57
大类资产配置观点 - 展望2025年11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增配国内股票和商品 [1] - 宏观因子调整配置方案调增国内股票和商品的权重,分别为20.8%和9.3% [2] - 本月方案调增能化商品、中证1000、恒生指数、30年国债权重,分别为4.7%、2.1%、1.6%、1.2% [2] - 截至2025年10月末,宏观因子调整配置方案的最新仓位信号为国债20.9%、能化16.0%、金属14.0%、恒生指数13.5%、沪深30012.7%、中证100012.3%、黄金5.4%、标普5005.2% [2] - 基于高频宏观因子调整的风险平价资产组合的年内收益达9.1% [4] 股票风格配置观点 - 股票风格配置看好大市值风格,建议成长价值均衡配置 [1] - 宏观经济维度PMI新订单指标环比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改善,CPI-PPI同比差延续反弹下行,总体看多价值风格和大市值风格 [2] - 流动性维度M1-M2同比剪刀差回升,SHIBOR利率下行,10-1年国债利差收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放缓,较利好大市值风格 [2] - 微观市场指标显示10月全市场换手率维持历史较高分位数,PE分化度走阔,成长风格成交拥挤度较高但出现高位回调,小市值风格超额回调,综合看好大市值风格 [2] - 成长价值风格轮动策略2025年内的绝对收益为35.0%,大小市值风格轮动策略收益为21.7% [4] 股票行业配置观点 - 股票行业配置层面,煤炭、光伏、通信、农林牧渔等行业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1] - 行业ETF轮动模型使用产业中观景气度、分析师预期变化和估值水平筛选行业,并结合股价趋势、成交拥挤度和两融资金流向进行择时调整 [3] - 截至10月末,股票行业轮动策略显示煤炭、光伏、通信、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的配置价值较高,建议对以上行业ETF进行等权配置 [3] - 股票行业配置策略2025年内的绝对收益为26.2% [4]
国泰海通晨报-20251107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7 13:10
金融工程研究:核心指数定期调整预测 - 截至2025年10月底,主要市场指数ETF规模显著增长,上证50、科创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等ETF产品规模分别为1926亿元、1801亿元、12547亿元、1819亿元、1702亿元、1410亿元,整体规模相比2021年底增长4.7倍,显示市场指数化投资趋势明显 [2] - 核心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显示,上证50预计调整4只股票,华电新能、上汽集团等预测调入,保利发展、中国中车等预测调出;科创50预计调整2只股票;沪深300预计调整10只股票;中证500预计调整50只股票;中证1000预计调整100只股票;创业板指预计调整8只股票 [3] - 全市场指数调样流动性冲击测算构建了流动性冲击因子,调入冲击最高分组包括东山精密、胜宏科技、中科曙光等;调出冲击最高分组包括唐人神、北元集团、苏能股份等 [3] 新股研究:IPO市场动态与前景 - 2025年前三季度IPO支持政策频发,多层次市场体系覆盖面和包容度提升,IPO发行节奏及募资规模回暖,新股上市表现优异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证分别发行新股26家、8家、29家和15家,合计募资773.02亿元,受华电新能等大项目上市影响,募资规模同比增长61%,新股首日涨幅维持高位,申购账户数量快速回升 [6] - 预计未来一年沪深板块IPO发行有望提速,全年预计发行90~150家,合计募资规模约1360亿元,中性预测下5亿规模A类/B类账户未来一年打新增厚收益率分别约为2.82%/2.20% [7] 百胜中国:运营表现与增长策略 - 2025年第三季度百胜中国收入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4.00亿美元,同比增长8%,经营利润率12.5%,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9] - 同店销售维持正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其中肯德基同店增长2%,必胜客同店增长1%;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门店总数达17514家,同比增长10%,第三季度净增536家,肯德基门店数达12640家,创前九个月最快开店记录 [9]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餐厅利润率17.3%,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食品及包装物、物业租金等开支减少;肯德基餐厅利润率18.5%,必胜客餐厅利润率13.4%,均有所优化 [10] 传媒行业:游戏板块景气度高企 - 2025年第三季度传媒行业实现营收1352.1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43.7%,营收和利润双双快速增长 [13] - 游戏板块景气度突出,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0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利润率达17.8%,业绩实现强劲增长 [14] - IP与影视板块底部修复,2025年7-9月电影票房127.19亿元,同比增长17.05%,驱动相关上市公司营收高增长;出版板块在低基数下利润实现正增长 [15][16] 南微医学:海外业务与创新驱动 - 2025年前三季度南微医学实现收入23.81亿元,同比增长18.29%,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12.90%;其中第三季度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0.12% [17] - 海外业务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外销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季度海外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38%;创新产品如可视化产品、海绵支架等贡献显著增量 [18] - 集采影响逐步稳定,渠道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CME整合工作稳步推进,泰国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初期产能主要供应美国市场 [19] 永兴材料:锂价企稳与业务优化 - 2025年前三季度永兴材料实现营收55.47亿元,同比下降10.98%,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45.25%,业绩下降主要受锂价下跌影响 [21] - 锂价逐步企稳走高,2025年第三季度碳酸锂均价7.3万元/吨,10月1日至11月4日均价升至7.59万元/吨,主要受储能需求旺盛推动,2025年11月中国动力+储能+消费电池排产209GWh,环比增12.4% [22] - 特钢业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关键市场占有率;公司维持高分红政策,2024年股利支付率超过50%,加上回购总额占当期归母净利润84.23% [23] 我爱我家:业绩增长与业务进展 - 2025年1-3季度我爱我家实现营业收入81.65亿元,同比下降6.81%,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98.75%,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经纪业务成交量提升及运营成本下降 [24]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国内运营门店总量2549家,经纪人总数3.1万余人,2025年实现住房总交易金额1962亿元,同比增加5.2% [26] - 2025年1-3季度经纪业务实现GTV 1566亿元,同比增长5.1%,二手房成交量54626套,同比增长5.6%;资产管理业务在管房源规模33万套,较年初增长8.9% [27] 金融工程:市场风格与资产配置 - 2025年11月量化模型结合日历效应建议超配小盘风格和价值风格;本年以来大小盘轮动量化模型收益27.85%,相对等权基准超额收益2.86% [28] - 2025年10月风格因子中,红利、动量因子正向收益较高,大市值、波动率因子负向收益较高;本年以来波动率、动量因子正向收益较高 [29] - 大类资产配置方面,2025年第四季度逆周期配置模型预测宏观环境为Inflation;行业ETF轮动策略10月建议关注半导体、银行、证券等行业ETF [35] 行业跟踪:煤炭与固收+策略 - 动力煤价格持平,库存增加,黄骅港Q5500平仓价778元/吨,秦皇岛库存57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25.0万吨(4.5%);炼焦煤国内价格上涨,京唐港主焦煤(河北产)库提价164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50元/吨(3.1%) [33] - 海外煤价上涨,澳洲纽卡斯尔港Q5500离岸价76美元/吨,较前一周上涨1美元/吨(2.0%);澳洲焦煤到岸价212美元/吨,上涨4美元/吨(1.9%) [34] - 固收+产品规模21865.34亿元,产品数量1157只;股债混合策略中,小盘成长风格表现突出,年内收益率达11.47% [34][37]
六周期框架下的多资产ETF配置
国盛证券· 2025-11-06 11:43
根据研报内容,现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国经济六周期模型**[1][8]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货币、信用、增长三个维度的方向来刻画宏观状态,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货币因子**:用于判断货币宽松或收紧状态,当前处于宽松区间[1][10] * **信用因子**:使用中长期贷款脉冲(新增中长贷TTM同比)的三个月差分识别信用周期方向[10]。公式为:信用周期方向 = Δ(新增中长贷TTM同比, 3个月)。当该差分为正时,认为信用处于扩张区间;为负时,处于收缩区间[10] * **增长因子**:综合观察中采制造业PMI、中采非制造业PMI和财新制造业PMI的脉冲变化来判断经济增长方向[1][10] * 根据三个因子(宽松/收紧、扩张/收缩、上行/下行)的状态组合,将经济划分为六个阶段:阶段1(信用扩张)、阶段2(经济复苏)、阶段3(货币退潮)、阶段4(信用退潮)、阶段5(经济放缓)、阶段6(货币扩张)[8][11] 2. **模型名称:风格ETF轮动策略**[2][13] * **模型构建思路**:根据六周期模型所处的不同阶段,超配在该阶段历史表现占优的风格ETF[2][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阶段1~2**:配置70%创业板ETF(代表成长风格) + 30%自由现金流ETF(代表质量风格)[16] * **阶段3~4**:配置70%自由现金流ETF + 15%创业板ETF + 15%红利低波100ETF(代表价值风格)[16] * **阶段5~6**:配置70%红利低波100ETF + 30%自由现金流ETF[16] 3. **模型名称:六周期框架下的全天候策略**[3][20] * **模型构建思路**:参考桥水全天候思想,不对经济周期做预测,而是将六个阶段对应的看多资产风险平价组合进行再平衡,构建一个在所有经济环境下都力求表现稳健的组合[3][2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首先,为每个经济阶段构建一个风险平价组合,组合内资产为该阶段历史表现占优的资产ETF(具体资产配置见图表5)[18][20] * 然后,将这六个阶段的风险平价组合进行等权或风险平价配置,形成一个综合的全天候策略组合[3][20] 4. **模型名称:六周期多资产ETF轮动策略**[3][2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六周期模型对经济状态的判断,动态轮动配置当前阶段下看多资产的风险平价组合[3][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根据六周期模型实时判断当前所处的经济阶段,然后动态配置图表5中对应阶段的看多资产风险平价组合[18][26] 5. **模型名称:目标波动率约束下的多资产ETF配置策略**[4][31] * **模型构建思路**:在六周期多资产ETF轮动策略的基础上,加入波动率控制机制,将策略的整体波动率约束在特定目标水平(如3%)附近[4][3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以六周期多资产ETF轮动策略为核心,通过调整仓位或使用衍生品等方法,管理组合风险,使其年化波动率维持在3%左右[31][3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风格ETF轮动策略**[13][14] * 测试期:2013年以来 * 年化收益:27.3% * 年化波动:23.3% * 最大回撤:38.1% * 夏普比率:1.17 * 相对于800收益年化超额:19.6% * 相对于ETF等权基准年化超额:11.8% * 月超额胜率(vs 800收益):68% * 月超额胜率(vs ETF等权):62% 2. **各阶段风险平价组合及全天候策略**[23] * 测试期:2014年以来 * **阶段1平价组合**:年化收益14.3%,年化波动13.5%,最大回撤19.2%,夏普比率1.06 * **阶段2平价组合**:年化收益6.8%,年化波动17.4%,最大回撤29.8%,夏普比率0.39 * **阶段3平价组合**:年化收益13.1%,年化波动16.0%,最大回撤28.2%,夏普比率0.82 * **阶段4平价组合**:年化收益10.3%,年化波动6.2%,最大回撤8.8%,夏普比率1.67 * **阶段5平价组合**:年化收益11.2%,年化波动5.8%,最大回撤8.5%,夏普比率1.91 * **阶段6平价组合**:年化收益11.2%,年化波动5.8%,最大回撤8.5%,夏普比率1.91 * **全天候策略**:年化收益11.5%,年化波动6.9%,最大回撤11.2%,夏普比率1.66 3. **六周期多资产ETF轮动策略**[26][28][29] * 测试期:2014年以来 * 年化收益:23.0% * 年化波动:11.3% * 最大回撤:12.0% * 夏普比率:2.04 * 月度胜率:72% * 年单边换手:2.4倍 * 2025年以来(截至10月底)绝对收益:23.2%,回撤:4.4% 4. **目标波动率3%约束下的多资产ETF轮动策略**[31][33][34] * 测试期:2014年以来 * 年化收益:9.4% * 年化波动:3.2% * 最大回撤:3.4% * 夏普比率:2.88 * 月度胜率:79% * 年单边换手:1.3倍 * 相较于原始资产平价组合年化超额:2.0% * 2024年全年收益:13.1% * 2025年以来(截至10月底)绝对收益:5.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货币因子**[1][9][10]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央行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及市场利率(如DR007)的走势,判断货币环境的宽松或收紧状态[1][1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定性分析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关注政策利率变化和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当前因子处于宽松状态[1][10] 2. **因子名称:信用因子**[1][9][10]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中长期贷款脉冲来刻画信用周期的扩张与收缩[1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中长期贷款脉冲(新增中长贷TTM同比)的三个月差分值。公式为:信用因子值 = 当前月中长贷脉冲 - 3个月前的中长贷脉冲。通过该差分的正负来判断信用周期方向[10] 3. **因子名称:增长因子**[1][9][10]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脉冲变化来判断经济增长的势头[1][1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综合监测中采制造业PMI、中采非制造业PMI和财新制造业PMI等指标的脉冲变化方向,判断经济增长处于上行或下行状态[1][10] 4. **因子名称:成长风格因子**[2][11][13] * **因子构建思路**:在信用扩张和经济复苏阶段,成长型企业因其盈利和估值弹性更受市场青睐,代表指标为创业板ETF[2][11][13] 5. **因子名称:质量风格因子**[2][11][13] * **因子构建思路**:在货币和信用退潮阶段,盈利稳定、现金流健康的企业防御性更强,代表指标为自由现金流ETF[2][11][13] 6. **因子名称:价值风格因子**[2][11][13] * **因子构建思路**:在经济放缓和货币扩张阶段,类固收资产如价值红利股防御能力突出,代表指标为红利低波100ETF[2][11][1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风格因子在各周期的表现规律**[11][12] * **成长风格因子**:在阶段1(信用扩张)和阶段2(经济复苏)表现占优 * **质量风格因子**:在阶段3(货币退潮)和阶段4(信用退潮)表现占优 * **价值风格因子**:在阶段5(经济放缓)和阶段6(货币扩张)表现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