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企
icon
搜索文档
中煤能源(601898):央企煤炭巨头盈利稳健,联营促成长分红显价值
华源证券· 2025-05-30 19: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中煤能源,给予“买入”评级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煤能源作为中煤集团旗下主要动力煤上市企业,拥有晋陕蒙优质丰富煤炭资源,高比例长协煤保障稳定煤炭价格,优质资源禀赋实现低廉销售成本与稳定煤炭业务利润 [7][10][75] - 公司在煤炭主业基础上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实现多元化联营,形成煤化一体化增长格局,将更多煤炭价值留在体内,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熨平煤价波动,提升盈利能力与稳定性 [7][10][75] - 作为煤炭央企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充裕、负债率低位,积极响应央企市值管理改革,增加分红频次与比例,未来有望高分红,当前PE估值低于可比公司,有望随分红比例提升实现估值回归,享受市值增长 [7][10][7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煤炭央企巨头,业绩稳健多元发展 - 中煤能源是中煤集团旗下核心煤炭上市平台,截至2024年底,中煤集团合计持有公司58.41%股份,公司为中煤集团旗下最大煤炭上市平台 [16] - 2018 - 2024年,公司煤炭业务营收及毛利占比基本在80%左右,积极践行“两个联营”发展模式,形成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金融四大业务 [19] - 2021 - 2022年,公司营收净利随煤价上行,2023 - 2024年,煤价下行但公司凭借产量提升与成本控制,归母净利润稳定在190亿元以上,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现金流优异 [21] 2. 煤炭:储量丰富 高热值高长协盈利能力强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煤炭保有资源量上市煤企第三,可采储量第二,94.8%可采储量集中于晋陕蒙,动力煤可采储量占比87.7% [29] - 公司22座并表在产煤矿核定产能1.65亿吨,权益产能1.44亿吨,还有2座在建矿合计核定产能640万吨,预计2025年底试运转,2018 - 2024年自产商品煤产销量从0.77亿吨提至1.38亿吨 [33][37][38] - 公司山西省核定产能占比69.8%,权益产能占比75.8%,煤炭基础热值较高,可通过洗选提高热值,推测整体外销动力煤热值接近5000大卡,年产约1100万吨炼焦煤 [43] - 2025年长协煤签约比例不低于75%,履约率不低于90%,长协煤价格波动小且当前高于市场煤,公司或受益实现稳定利润 [48] - 2024年公司自产动力煤均价、吨煤成本、吨煤毛利、毛利率分别为499元/吨、276元/吨、223元/吨、45%,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52] 3. 化工业务:产能持续释放盈利已成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煤化工业务建成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控股在产产能120/175/365/40万吨,在建产能90/230万吨,还参股拥有聚烯烃/甲醇权益产能83/196万吨 [58][61] - 2022 - 2024年,主要煤化工产品价格下行,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对冲,实现毛利稳定在30亿元以上,未来在建项目投产有望推动毛利提升 [65][67]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假设公司2025 - 2027年动力煤销量、售价、吨煤成本分别为12654/13053/13153万吨、454/460/460元/吨、261/259/259元/吨,炼焦煤销量、售价、吨煤成本分别为1100/1135/1144万吨、920/930/930元/吨、265/263/263元/吨 [72][74]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0、168.2、179.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2、8.4、7.9倍,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PE平均值为11.4、10.8、10.4倍 [74][75] - 2017 - 2022年公司分红率稳定在30%左右,2023年及2024年超30%,分别达37.7%、32.9%,公司现金充足,分红率有提升空间,当前PE估值低,有望估值回归 [75][76][80]
孟廷荣,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2:24
【导读】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巡视员孟廷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国基金报记者闫晶滢 最新反腐通报来了! 5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巡视员孟廷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 纪律审查和甘肃省平凉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据了解,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曾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发电为主的综合性大型电力集 团、副部级大型央企。2017年8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于2017年11月28日正式挂牌,是中央骨干能源企业,2024年世界500强排名第84位。公司所属二级管理单位82家,拥有中国神华、龙源电力2 家"A+H股"上市公司,国电电力、长源电力、龙源技术、英力特等A股上市公司,1000余家生产单位,12家科研院所,20家科技企业,产业分布在全国31 个省区市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反腐持续深入,已有多名干部被查。 5月26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国家能源 ...
四大央企PK:华润从容,中海保利承压,招商须追赶
36氪· 2025-05-30 10:25
早期,"招保万金"领航地产圈多年。 如今多轮行业洗牌后,此刻"万、金"掉队,"中、华"崛起。 此刻,保利,中海,华润,招商,成为新时期的四大头部央企,并全部晋级为新时期"中国地产五强"! 01,四大央企基本面"较量" 四家地产央企,昔日是多轮较量,如今虽然依旧乾坤未定,但却已开始显露差距雏形。 首先,从"经营多维度"表现看,四大央企堪称"各有优劣"! 其一、从销售PK看,老大保利(3230亿)险胜,老二中海(3106亿)紧追不舍,老三华润少点(2611 亿),老四招商(2193亿)直接落后了1000亿; 其次,再看现金家底,24年保利现钱最多,保利持有现金1342亿 ,华润1332亿、中海1242亿,招商 1004亿。对比看,招商少一点点。 其三,虽都是央企,但能融更便宜的钱也是本事。24年综合融资成本排名,对比看,招商融资成本最便 宜,进入2字头,招商仅2.99%,中海、保利并列第二,都为3.1%,华润置地第三3.11%。 其二、从赚钱能力看,华润赚钱能力"一枝独秀"。 24年华润净利润256亿,老二中海157亿,老三保利50亿,老四招商40亿。 相对而言,保利,招商利润单薄了些。比如保利、招商的24年净利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产业引领指数上涨1.33%,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重工等
金融界· 2025-05-29 22:38
指数表现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产业引领指数5月29日上涨1 33%报1166 46点成交额207 46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 43%近三个月下跌4 56%年至今下跌5 29% [1] 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50只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证券覆盖新一代移动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 [1] - 基日为2016年12月30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 88%中国电信(9 94%)、海康威视(9 38%)、中国移动(9 3%)为前三 [1] - 上交所上市公司占比68 55%深交所占比31 45% [1] 行业配置 - 信息技术(30 35%)和通信服务(29 67%)为前两大行业合计占比超60% [2] - 工业(24 19%)、原材料(7 73%)、公用事业(5 54%)为次要配置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特殊情况下可临时调整样本 [2]
中证央企新动能主题指数上涨1.45%,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航成飞等
金融界· 2025-05-29 22:37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央企新动能主题指数上涨1.45% 报1561.4点 成交额139.48亿元 [1] - 中证央企新动能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67% 近三个月下跌4.52% 年至今下跌5.92% [1] 指数构成 - 中证央企新动能主题指数选取45只国资委下辖央企上市公司 涵盖制造 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领域 聚焦研发投入 盈利能力 产业交叉与渗透等维度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包括海康威视(10.04%) 国电南瑞(9.88%) 长安汽车(8.93%) 中航光电(7.16%) 中航机载(4.0%) 中国软件(3.84%) 招商公路(3.63%) 中航成飞(3.28%) 深南电路(3.26%) 宝信软件(3.2%) [1] - 交易所分布为深圳证券交易所(59.38%) 上海证券交易所(40.31%) 北京证券交易所(0.31%) [1] 行业配置 - 工业占比50.43% 信息技术占比33.68% 可选消费占比9.38% 通信服务占比4.06% 金融占比1.65% 原材料占比0.79% [2] 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长安汽车2024股东大会丨重组不影响既定战略 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
财经网· 2025-05-28 20:22
"公司2025年的奋斗目标:全口径收入实现3000亿元,总体销售300万辆,其中新能源达到100万辆。"5月27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 说道。 此次股东大会,长安汽车方面还回应了与东风的重组进展、新能源盈亏平衡点以及行业竞争等问题。 图源:长安汽车官方 关于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朱华荣认为:"重组事项是汽车行业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有利于长安汽车的长远发展。这次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的任何的 发展战略,包括长安既有的品牌规划、技术规划、全球化规划,并且将有利于长安汽车未来国际化、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 今年2月,东风股份与长安汽车公告,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兵装集团、东风集团两大央企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截至目前,暂未有 公告明确重组进展。公开数据显示,两家车企2024年合计销量超过516万辆,超过目前所有的中国车企的年销量。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央企重整的方式主要是合并,而合并是为了多个目的。"比如有些合并是为了向 产业链横向和供应链纵向做业务生态延伸,能够提高企业规模效应和竞争力水平,实现全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有些合并是为 ...
中信集团,严正声明!
证券时报· 2025-05-28 15:56
中信集团发布假冒企业声明 - 中信集团监测到多家公司通过伪造公章、签字等方式虚假登记其下属公司为股东,包括香港中国中信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中信控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 [1] - 公布的假冒企业名单显示共有17家公司涉及虚假登记,其中香港地区5家,大陆地区12家 [2][3] - 假冒企业类型主要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间集中在2024年4月至2025年5月 [2][3] 假冒企业登记情况 - 香港地区假冒企业均以"中信宁波集团公司"为虚假股东,最早成立于2024年4月16日(中国中信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2] - 大陆地区假冒企业涉及多个省份,包括深圳(4家)、江西(3家)、广东(4家),最早成立于2018年5月23日(华融资本运营(深圳)有限公司) [2][3] - 企业类型细分显示:7家为自然人投资/控股的法人独资,4家为非自然人投资/控股的法人独资,1家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3] 中信集团应对措施 - 指出香港公司注册处不对申报文件进行实质审核,股东信息存在被虚假登记的可能性 [3] - 提供官方查询渠道:官网"多元中信—平台公司"查询子公司名单,或通过公告/声明查询授权使用主体名录 [3] - 建议公众通过官网邮箱、微博或微信公众号进行核实确认 [3] 行业背景与监管动态 -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已公布三批次共计823家假冒中央企业名单 [4] - 2023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上线"假冒国企"举报平台,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的规定》 [5] - 2023年多家央企如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华能集团等均发布过打假声明,涉及非法金融活动或假冒招商引资 [4] 中信集团业务概况 - 作为中央金融企业,业务覆盖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板块 [4] - 2024年连续第16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71位 [4]
宝钢股份20250527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行业 - 公司:宝钢股份、宝武集团、马钢有限、山钢日照、武钢基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背景 - 钢铁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进入弱周期,至今未明显复苏 2024年钢价震荡偏弱,供需双弱,产能和原料价格下降 上半年至8月深度亏损,9月底政策驱动反弹,年底重回供需双弱 [4] - 2025年前四个月,行业供给限制预期增强、宏观政策提升内需,原料价格跌幅大于钢材价格,行业利润有所修复 三四月份钢价达近期高点,但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及贸易战关税影响,钢价预计承压 [4] 宝钢股份经营情况 - 2024年全年利润总额93亿元,2025年一季度利润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对利润的积极贡献 [2][4][5] - 2025年二季度,汽车主机厂排产环比一季度有所增长,硅钢产品盈利良好,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竞争激烈 冷轧产品价格三四月份达高点后下滑,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明显 [4] 战略调整 - 宝钢股份通过大比例参股马钢有限,战略从1 + 1 + n迭代到2 + 2 + m,旨在打造汽车板、硅钢、精品长材和厚板等产品,提升马钢有限高端长材产品竞争优势,利用现有销售网络提升其销售能力 [2][6] 产能布局 - 宝武集团通过参股马鞍山(1600万吨)和山东日照(900万吨)以及海外沙特合资厚板项目(计划形成250万吨DRI产能),新增产能接近3000万吨,总计约8000万吨 达到目标后,重点优化和强化现有产能 [2][7][8] 产品盈利情况 - 汽车和硅钢接单情况良好 汽车主机厂二季度排产环比一季度增长,但7月工业制造业淡季可能影响开工率 硅钢产品中,取向硅钢和高效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盈利显著,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竞争激烈 [10][11] - 2025年三四月份冷轧产品价格达高点后下滑,部分透支后续需求,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明显 螺纹和热系产品情况相对较好 [12] 贸易影响及应对 - 美国4月开始关税战,欧盟增加关税,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需密切关注 越南和韩国对普钢及热轧板卷等产品加征关税,对终端市场有一定影响 [13][14] - 公司约3/4出口面向亚洲地区,美洲和欧洲合计占总出口量约20% 为应对贸易壁垒,公司开拓新市场、调整出口结构、加大未受限制产品出口力度 [14] 资本开支与分红 - 公司近年来资本开支较高,集中在环保投入及湛江轻基转炉建设等项目 从2026年开始,资本开支将回归正常水平,为后续提升分红提供可能 [15][16] 协同推进 - 宝钢股份与马钢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宝武集团两次承诺解决 大比例参股马钢有限是解决同业竞争的重要一步,推进营销端协同 [17] - 山钢日照2024年实现13.6亿元协同效益,2025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马钢有限公司推进百日计划及年度计划 [2][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约3/4的出口面向亚洲地区,中国钢铁行业直接出口到美国的量较少,2024年仅几十万吨,公司已很长时间没有直接出口到美国 [14] - 公司在越南对受关税影响的热轧厚板进行初裁并申诉,韩国尚未出裁,主要产品进入保税区,不受反倾销税影响,韩国反倾销税影响有限 [14]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钢坯出口明显增加,公司有少量钢坯出口 [14]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下跌0.83%,前十大权重包含上海贝岭等
金融界· 2025-05-27 22:34
指数表现 -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5月27日报1177.14点,单日下跌0.83%,成交额141.26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0.94%,近三个月下跌9.04%,年初至今累计下跌6.20% [1] - 指数基日为2016年12月30日,基点为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选取50家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覆盖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等行业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42%,其中海康威视权重最高(9.63%),其次为中航沈飞(7.43%)和中航光电(6.74%) [1] - 行业分布以工业(46.32%)和信息技术(42.73%)为主,通信服务占比10.95% [2] - 交易所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2.18%,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7.82% [1]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可能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被剔除,并购分拆等情形按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公募基金产品包括易方达、银华、南方等公司发行的8只联接基金及ETF,涵盖A/C类份额 [2]
华安基金:存贷款利率同步下降,低利率环境利好红利
新浪基金· 2025-05-27 17:45
行情回顾 - 港股上周出现分化,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1.84%,恒生指数上涨1.1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5%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原材料、医药领涨,必需性消费、地产领跌 [1]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日均35亿人民币,总计流入约175亿,环比前一周大幅上行 [1] - 外资净流出海外中资股8.1亿美元,其中主动型外资流出2.2亿美元,被动型外资流出5.9亿美元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国有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1年期及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5/15/15/25/25bp [2]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策略有望受益,类平准基金表述积极,加快推进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央国企回购增持加速,上海、浙江国资委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工作中用好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工具 [2] 港股央企红利投资价值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7.9%,PB为0.6,PE为6.46,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6.37%股息率 [3]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01%,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99% [3] - 国内降息周期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国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3]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表现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净值为1.4105,规模31.69亿元,周成交额10.40亿元 [5]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信银行周涨跌幅4.2%,中国光大银行周涨跌幅3.7%,工商银行周涨跌幅1.8% [6] - 权重股近12月股息率较高,农业银行7.5%,中信银行8.2%,工商银行8.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