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维尔利涨2.03%,成交额3377.1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1.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上涨2.03%至4.52元/股 成交3377.19万元 换手率0.97% 总市值35.6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1.09万元 特大单买入114.42万元占比3.39% 大单买入1303.01万元占比38.58%同时卖出1468.51万元占比43.48% [1] - 年内累计涨幅28.77% 近5日下跌0.44% 近20日上涨13.00% 近60日上涨29.51% [1]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股东户数1.92万户 较上期减少1.03% 人均流通股40425股 较上期增加1.0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03.82万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5亿元 同比减少20.84%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683.92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187.28% [2]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垃圾渗滤液处理 污水处理 餐厨垃圾处理 烟气净化 节能服务及工业VOC回收设备 [1] - 收入构成:BOT运营服务31.03% 运营服务27.58% 环保设备20.31% 环保工程17.69% 节能服务1.76% 其他1.63% [1]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为环保-环境治理-综合环境治理 [1] - 概念板块涵盖碳中和 节能环保 土壤修复 专精特新 垃圾分类 [1]
华能国际跌2.04%,成交额1.4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13.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14
股价表现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4%至7.22元/股 成交额1.46亿元 换手率0.18% 总市值1133.4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13.8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219.76万元 大单净买入5.95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11.0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5.62%/-3.09%/+5.09%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0.32亿元 同比下降5.7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 同比增长24.26%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9.65万户 较上期减少11.52%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2.29亿股 较上期增加4130.36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8.62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73.78亿元 [3] 业务构成 - 电力热力收入占比96.29% 其他业务收入合计占比3.71% [1] - 主营业务涵盖电力及热力销售、港口服务及运输服务 [1] 行业属性 - 属于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行业 [1] - 概念板块包括绿色电力、碳中和、风能、光伏玻璃及茅概念 [1]
卓越新能跌2.00%,成交额923.8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1.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0%至49.37元/股 成交额923.87万元 换手率0.15% 总市值59.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1.55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3.40% 卖出占比3.75%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9.2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0.69%/1.40%/2.70%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740户 较上期减少8.07% 人均流通股25316股 较上期增加8.78% [2] - 宝盈新兴产业混合A增持67.32万股至126.42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富国周期精选等三家机构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区间31.02-63.62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2亿元 同比下降32.1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6.01% [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生物柴油(占比81.33%)及深加工产品 以废油脂为原料 [1] - 成立于2001年11月 2019年11月上市 注册地位于福建龙岩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 概念板块包括碳中和、生物质能等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78亿元 [3]
迈向“十五五”碳达峰 “2025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1 22:14
核心观点 -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发布 反映五年双碳实践成效与区域差异化转型进展 为十五五时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评估工具与趋势洞察 [1][2][3] 指数体系 - 指数为国内首个地区碳中和潜能与实践成效综合性指标体系 连续五年迭代升级 [1] - 新增环境标志获证企业占比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数量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等十余关键指标 提升评估颗粒度 [1] 区域表现 - 省份得分区间41至79分 平均56.32分 [2] - 浙江 广东 北京 江苏 上海连续五年领先 能源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经验成熟 [2] - 重点城市平均得分54.40分 较2024年提升1.89分 [2] - 深圳 广州 杭州 长沙 青岛表现突出 绿色产业 科技创新与绿色金融形成示范 [2] - 内蒙古 新疆 吉林 西藏等省区及大庆 吴忠 吐鲁番 临汾等城市发展力不足 面临能源效率低与产业结构转型压力 [2] 发展进程 -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产业链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绿色技术应用取得长足进展 [3] - 存在高碳产业路径依赖 市场化机制作用不足 关键低碳技术卡脖子等问题 [3] - 十五五时期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健全碳定价与绿色金融机制 强化政策落地与数据监管 [3]
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主论坛在深圳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1 18:08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日前,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主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五号馆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数智化转型如何赋能能源 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全球能源领域顶尖专家、行业领袖和国际组织代表,共同探讨数字能源的未来 趋势与挑战。 深圳先行示范,数智引擎驱动能源产业新变革 匈牙利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查巴·诺瓦克介绍,匈牙利在太阳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平衡 太阳能发电、发展灵活性存储和智慧管理系统的挑战。"能源的未来必须是智能的,欢迎中国企业到匈 牙利投资,促进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外论道,共探全球能源转型数字机遇与挑战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全球能源转型中数字能源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度探讨,中外专家一致认为,数智技 术是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的核心动力,需加强标准协同、数据共享与金融创新,共建全球能源数字未 来。 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尽管我国风光装机容量已超煤电,但弃 风弃光率平均达5%,部分区域超30%,根源在于新能源出力的不可控性。破解这一难题需依靠长时储 能技术,其需满足安全、经济、资源可及三大核心要求。他重点介绍了液流电池技术,尤其是全钒液流 电池,是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50921:能耗新标改善多晶硅供需格局,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开工-20250921
民生证券· 2025-09-21 16:5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8] 核心观点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07%,表现强于大盘,其中锂电池指数涨幅达9.25%,核电指数下跌3.76% [1] -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保持高增长,2025年1-7月装车量同比增长35.3%至590.7GWh,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11] - 多晶硅能耗新标将重构行业供需格局,预计国内有效产能将下降16.4%,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 [3][29] - 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创全球之最,年输送清洁电能超430亿千瓦时 [4][47] - 云南电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5亿千瓦,占全省总装机比例超90% [48] 新能源汽车板块 - 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90.7GWh,同比增长35.3% [2][11] - 宁德时代以221.4GWh装车量稳居全球第一,市占率37.5%;比亚迪以105.0GWh位列第二,市占率17.8% [2][12] - 二线电池企业增速显著,蜂巢能源装车量15.6GWh(同比增长97.1%),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增速均超75% [2][12] -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达68.8%,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12] - 投资建议聚焦三条主线:长期格局优化环节、4680技术迭代产业链和新技术突破领域 [16] 新能源发电板块 - 多晶硅能耗新标大幅提升行业门槛,准入值设定为5.5kgce/kg,基准值为6.4kgce/kg [29] - 新标实施后多晶硅有效产能将降至240万吨/年,较2024年底下降16.4% [3][29] - 硅料价格持续上涨,一线厂家报价达55元/公斤,二三线厂家报价52元/公斤 [30] - 硅片价格普遍上调0.05元/片,183N型硅片成交价集中至1.35元/片 [31] - 电池片环节价格博弈持续,N型电池片报价尝试上探至0.32元/W [32] - 投资建议关注四条主线:硅料头部企业、技术迭代领先企业、光储逆变器环节和北美市场受益企业 [34][35] 电力设备及工控板块 - 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开工,线路总长2681公里,计划2029年投运 [4][47] - 云南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51亿千瓦,500千伏电网工程60项纳入国家规划 [48] - 云南电网启动"四翼组团核心双环"主网架建设,目标2030年前建成 [48] - 投资建议聚焦三大方向:电力设备出海、配网智能化投资和特高压建设 [49][50] - 工控领域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Tesla供应链、国产替代环节和内资工控企业 [51] 重点公司表现 - 宁德时代2025年预测EPS 14.96元,对应PE 25倍 [5] - 科达利2025年预测EPS 6.77元,对应PE 24倍 [5] - 海力风电2025年预测EPS 3.29元,对应PE 27倍 [5] - 德业股份2025年预测EPS 3.90元,对应PE 18倍 [5]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杭电股份(43.81%)、三花智控(20.72%)、宏磊股份(16.04%)、赣锋锂业(13.42%)、宁德时代(13.38%) [57] 产业链价格动态 - 锂电池材料中硫酸钴价格周涨幅4.35%至5.88万元/吨,碳酸锂价格回升至7.35万元/吨 [18] - 三元正极材料NCM523价格周涨0.53%至11.47万元/吨,NCM811价格周涨0.55%至14.71万元/吨 [18] - 光伏硅料价格周涨2%至51元/公斤,N型182mm硅片价格周涨3.85%至1.35元/片 [38] - TOPCon电池片价格尝试上探至0.41元/W,组件价格稳定在0.69元/W [38]
活力中国调研行|10个“气墩墩”送绿色能源“走四方”
搜狐财经· 2025-09-21 16:01
项目规模与投资 - 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 建有4座22万立方米和6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 总罐容达250万立方米[4] - 年处理能力超过600万吨LNG 相当于85亿立方米气态天然气 可满足江苏省28个月民生用气需求[4] - 全球最大的27万立方米LNG储罐建造完工 全球最大的27万立方米储罐群[4] 技术创新与国产化 - 项目国产化率达98.3% 完全掌握LNG储罐设计建造核心技术[13] - 配套建设冷能交换中心 制冰厂 冷水养殖等项目 未来将拓展空气分离 低温粉碎 冷冻冷藏 发电等领域[5] - 利用零下162℃LNG超低温冷能实现玫瑰花10秒速冻和冰淇淋制作 展示冷能利用技术创新[5] 环保效益 - 年处理600万吨LNG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764万吨 氮氧化物66.8万吨[5] - 年减排量相当于种植约6亿棵树木或减少800多万辆汽车年排放量[9] 经济功能拓展 - 2023年设立2座22万立方米LNG保税储罐 实现保税进口53.32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通过保税储罐开启LNG转口贸易 实现保税进出口36.45亿元[9] - 项目集LNG接收 储存 外输 燃气发电 冷能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9] 战略定位 - 全国最大液化天然气能源枢纽站 国家能源战略重要支点[1] - 通过管网将清洁能源输送至长三角地区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动力[14] - 标志着中国在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方面迈出坚实一步[14]
ESG热点周聚焦(9月第3期):《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正式印发
国信证券· 2025-09-21 15:27
核心观点总结 海外ESG热点事件 - 监管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披露挑战,美国EPA拟废除《温室气体报告计划》,法院命令SEC重新评估气候披露规则,反映特朗普政府放松监管倾向[3][6][10] - 政策仍在部分领域推进标准化与国际化,联盟敦促GHG Protocol认可沼气和可再生天然气,新加坡签署200万吨碳信用采购协议[3][6][8] - 技术突破加速产业化应用,Prometheus将DAC碳捕集成本降至50美元/吨,Mars启动全球最大PPA,新加坡推出分子级塑料护照系统[3][6][17] - 治理与社会责任向供应链延伸,贝恩调查显示50%企业买家计划淘汰不可持续供应商,德克萨斯州调查Glass Lewis和ISS[3][6][8] - 绿色金融创新驱动资本转向,荷兰PFZW养老基金委托Robeco 180亿美元实施主动ESG投资,推动气候科技融资模式多样化[3][6][8] 国内ESG热点事件 - 政策标准化持续赋能,财政部会同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提供价值链范围及财务影响披露操作框架[3][18][19] - 碳中和路径聚焦技术突破,内蒙古150万千瓦风储基地投运,年减碳498万吨,东方汽轮机发布全球首台F级纯氢燃机G15H实现零碳燃烧[3][18][19] - 治理强化合规与跨境协作,陕西规范售电市场运营禁止阴阳合同,南方电网深化东盟能源合作,提升区域绿色电力贸易[3][18][19] - 市场化改革推进,宁夏与黑龙江设定新能源上网电价竞价机制,宁夏下限0.18元/千瓦时,平衡收益与用户承受能力[3][18][19]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60%碳排放量,配额累计成交额489.6亿元[19][34] 学术前沿研究 - 气候风险显著推动企业绿色并购行为,通过强化环保意识、影响生产经营和增加媒体监督压力等机制实现[3][37][39] - ESG披露对企业长期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避税行为是关键中介渠道,提升财务透明度及内部治理[3][42][44] - 异质性效应明显,小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从ESG披露中获得的长期价值提升效应更强[3][42][44] 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事件 - 麦当劳投资2亿美元推动再生农业,覆盖8个州、400万英亩牛肉供应链,优化放牧管理及水资源保护[8] - S&P Global与Novata合作推出可持续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强化碳计算与合规能力,覆盖范围1、2和3排放[8] - 绿色数据中心开发商Soluna获Generate Capital 1亿美元融资,支持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高性能计算[8] - 澳大利亚设定2035年温室气体减排62%-70%目标,配套53亿美元投资推动工业脱碳[8] - 美国航空与阿拉斯加航空牵头成立1.5亿美元可持续航空燃料基金,突破能源风投管理[8] 国内事件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强调以投资者和债权人为基本信息使用者,推动ESG信息决策有用性[19][25] - 福建发布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设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节能环保产业达3000亿元规模[19][26][28] - 全国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减碳163万吨,实现9小时稳定电量10.8亿千瓦时[19] - 青海绿电交易量突破39亿千瓦时,西北首笔挂牌交易机制创新助推能源转型[19] - 生态环境部汇报"十四五"成就,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60.9%,风电光伏装机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34] ESG学术前沿 气候风险与企业绿色并购 - 研究样本为200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气候风险通过环保意识、生产经营活动和媒体监督压力促进绿色并购[37][39] - 企业规模、融资能力、ESG表现及研发支出规模等因素在气候风险促进绿色并购中发挥积极作用[37][39] - 行业竞争程度和ESG投资者持股也影响气候风险对企业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37][39] ESG披露与企业长期价值 - 研究以2015-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为对象,ESG披露系数1.143,对企业长期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42][44] - 避税行为中介效应显著,系数-0.046,ESG披露通过降低避税提升企业长期价值[42][44] - 异质性分析显示小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效应更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及现金流等[42][44]
2025东莞市公共充电站场安全管理调研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1 12:29
《东莞市公共充电站场安全管理调研报告》由东莞市电力行业协会于 2025 年 8 月发布,核心内容如下。 一、调研背景与概况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东莞公共充电设施规模持续扩张,但充电安全事故频发、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凸显。2025 年,课题组选取全市 8 个镇街 117 个代表性充电站场,通过含 168 个关键指标的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结合交叉分析、风险矩阵等工具开展评估。 二、核心发现 整体安全状况:全市充电站场整体安全可控,平均每站隐患 3.41 个(占指标 2%),但部分站场问题突出。 隐患等级分布:B 类(中度)隐患占 59%,为主要类型;C 类(一般)占 37%;A 类(重大)占 4%,集中于接地不良、消防器材缺失等关键环节。 问题类型结构:配电问题占 42%,管理制度问题占 33%,桩体问题占 25%。 关键关联特征:2020 年前投运的老旧站点隐患更多;大型站点问题总量高但单位设备风险密度不高;"有保险无代维" 站点占 71%,双保障站点仅 22%。 三、主要隐患 涵盖设计(图纸不全、选址不当)、施工(接地虚假、电缆选型不合理)、运维(设备灼烧、人员无证上岗)三大环节,核心短板在制度 ...
ESG公募基金周榜98期 | 上榜基金3只收跌,泛ESG主题基金持续领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0:20
每经记者|黄宗彦 每经编辑|董兴生 2022年10月,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构建ESG公募基金数据库,并自此推出"ESG公募基金周榜",通过追踪ESG基金表现、分析排名及变动背后可能的原因, 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识别、筛选更具投资价值的ESG基金。 本期ESG公募基金周榜的观察周期为9月15日至9月19日,最新净值以9月19日为准。统计结果显示,与上周相比,除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外,其余三种类 型本期收益率均有所下降。其中,泛ESG主题基金依然领先:主动型周平均收益率为7.01%;指数型周平均收益率为4.55%。 纯ESG主题基金方面,收益率与上周相比下滑较多,主动型周平均收益率为1.21%,指数型周平均收益率为0.17%,且有3只收跌。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上榜的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行业集中度较高,上榜基金均来自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但从成立以来的收益来看,只有半数获得正收 益。 | 基金代码 | 基金名称 | 最新净值 | 近 | | --- | --- | --- | --- | | | | (元) | | | 016635 | 国联安气候变化责任投资A | 0.6548 | | | 015732 | 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