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大能源行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回顾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07 09:21
电力行业 - 2024年火电运营商盈利好转主要因煤价下降,但区域分化明显,广东区域因电力供需宽松和市场化电价下滑导致盈利恶化 [1] - 北方机组盈利改善更大,代表性火电企业包括大唐发电、建投能源与京能电力,主要受益于2023年低基数 [1] - 2024年大唐发电煤电度电利润1.3分/千瓦时,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分别为1.9、2.6、3.7分/千瓦时 [1] - 2025年一季度火电业绩持续改善但分化加剧,京津冀区域ROE达4%,长三角区域最低仅2.4% [4][5] - 水电行业2024年因降雨好转业绩稳健,2025年一季度电量增速受益于高蓄水值 [2] - 风电运营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因风况不佳,光伏运营商则受电价下滑和弃光率提升影响 [3] - 新能源入市面临电价下滑压力,但136号文强调发挥新能源建设的"市场力",长期或更理性发展 [3] 环保行业 - 垃圾焚烧和市政水务企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自由现金流和分红率均有提升 [6] - 生物柴油企业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盈利承压,但卓越新能等企业通过布局海外渠道和费用管控实现2024年-2025年Q1盈利改善 [6] - 垃圾焚烧和市政水务推荐高股息资产和成长属性两条投资逻辑,典型企业股息率最高达7.5% [7] - 循环经济领域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山高环能,因欧盟关税影响淡化且2025年SAF元年开启新一轮增长 [7]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年电网投资额6083亿元同比增15.3%,2025年Q1同比增24.8%,投资向特高压倾斜 [9] - 风电设备2024年新增装机79.3GW同比增5%,招标容量164.1GW同比增超90% [9] - 风电零部件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4.7%和51.9%,但2025年Q1同比改善38%和54% [10] - 整机环节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29.5%但2025年Q1下滑27.7% [10] - 海缆环节因海上风电装机下滑导致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6% [10] 煤炭行业 - 2025年Q1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同比分别下跌20.0%和40.2%,煤炭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位数下滑 [11] - 迎峰度夏或助力去库存,煤价有望进入筑底阶段,下半年供需格局或好转 [12] - 低煤价抑制进口,国内供给下半年同比增幅或收窄,水电来水情况将影响火电需求 [12]
苏奥传感:中创新航将取得公司控制权 为双方协同发展蓄力
中证网· 2025-05-07 09:1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苏奥传感控股股东李宏庆与中创新航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 - 中创新航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四、国内第三方市场第二,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 [1]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苏奥传感产品矩阵涵盖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新能源部件、汽车内饰件四大板块,子公司博耐尔专注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1] - 中创新航拥有全球首创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在新能源车、储能、船舶市场表现强劲 [1] - 苏奥传感采取"燃油车+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燃油车零部件市占率高但增速放缓,新能源部件2024年收入同比增102.84%,占总营收超15% [2][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务院提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此次交易符合政策导向 [2] - 汽车产业链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双碳"政策推动市场竞争重心转向新能源汽车 [2] 交易动因与预期效益 - 苏奥传感新能源转型面临客户资源不足等挑战,自身并购可能带来不可控风险 [3] - 合作可发挥中创新航在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为苏奥传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提供战略缓冲期 [3] - 双方业务在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存在协同空间,中创新航看好苏奥传感主营业务价值与发展前景 [3]
周六签到!参会指南发布丨2025(第四届)中国国际气体分离产业大会,邀您共襄盛举!
DT新材料· 2025-05-07 00:02
会议概况 - 第四届气体分离产业大会将于5月10日至13日在扬州望潮楼文化主题酒店举行 [2] - 会议包含青年科学家论坛、主论坛及三个平行应用专题(化学吸收及CCUS技术工艺应用、膜分离工艺应用、吸附分离及特种分离工艺应用) [11][12][14][16] - 组织单位包括DT新材料、华碳科技等企业,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术机构 [7] 会议日程 青年科学家论坛(5月10日) - 聚焦气体分离材料与技术创新,涵盖甲酸铝(ALF)应用、碳分子筛膜、MOF基混合基质膜等13个前沿主题报告 [11] - 报告人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 [11] 主论坛(5月11日) - 议题覆盖CCUS技术趋势、"双碳"目标下多孔材料创制、含氟特气吸附分离等10个方向 [12] - 圆桌讨论聚焦"中国双碳战略的挑战与机遇",由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陆诗建主持 [12] 平行专题(5月12日) - **化学吸收及CCUS专题**:涉及大规模碳捕集工程实践、CO2加氢制烯烃催化剂等9项技术 [14] - **膜分离专题**:探讨分子筛炭膜、钙钛矿陶瓷膜、聚酰亚胺基膜等7类材料 [14][16] - **吸附分离专题**:涵盖煤电烟气碳捕集、柔性多孔框架材料等6项应用 [16] 参会信息 - 签到地点为酒店一楼大厅(5月10日)及四楼409观澜厅(5月11日),需领取参会证及餐饮券 [5] - 合作媒体包括《Carbon Cap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化工进展》等12家学术期刊及行业平台 [10] 企业参观 - 5月13日安排两条路线:江苏油田CO2驱油现场与华电句容电厂CCUS示范工程,限80人参与 [21] - 参观需提前申请,进入生产基地需佩戴安全防护装备 [22][24]
4月产业动态:万华化学获6.38亿美元投资、比亚迪与沙特阿美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5-06 23:33
行业概述 - 全球高分子材料产业呈现技术突破密集、产能扩张加速、国际合作深化三大特征 [1] - 头部企业普遍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生物基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工程塑料等领域表现亮眼 [1] - 金发科技在车用材料、电子电工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七大领域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1] 上游原料 - 万华化学获科威特石化6.38亿美元战略投资,聚焦环氧丙烷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装置 [2] - 泸天化长碳链α-烯烃项目签约,将重塑国内高端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市场格局 [3] - 江苏虹景新材料1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单体项目获批,投资24.8亿元实现部分进口替代 [4] - 山东裕龙石化60万吨/年ABS装置投产,为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关键节点 [5] 中游制造 - 通辽30万吨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一期10万吨生产线计划2026年投产 [6][7] - 嘉化能源投资12.5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装置,瞄准新能源领域需求 [8] - 金发科技2024年营收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利润同比增长160.36% [10] - 沃特股份2024年归母利润同比增长520.69%,增速位列行业第一 [10] 下游应用 - 比亚迪与沙特阿美合作开发低碳燃料技术,目标2025年底建成2000个充电站 [11]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实现微塑料降解周期从400年缩短至3年,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80亿元 [12] - 海德体育推出生物循环碳纤维网球拍,采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碳纤维 [13] 国产替代与创新 - 天赐材料PEEK产品进入中试验证阶段,南京聚隆PEEK材料已在航空领域应用 [14] - 智仑新材料获千万元融资,其电子级环氧树脂解决半导体材料国产化难题 [15] - 中山大学与珠海中冠合作开发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技术,预计产值超50亿元 [16] 行业趋势 - 技术自主化(PEEK、POE单体国产化)、生产绿色化(生物基材料)、应用全球化成为三大主线 [17]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普遍升至8%-12%,预示新一轮技术红利即将释放 [17]
宏润建设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2.93亿元,实施 “建筑+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全景网· 2025-05-06 2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28.2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至1.45亿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59.23亿元,较2006年上市时增长115.38%,建筑业新承接工程41.7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3亿元,总资产达152亿元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自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2.93亿元(含税) [1] 业务与技术优势 - 深耕市政、轨道交通、房屋建筑领域,具备城市道路、高架立交、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的综合施工技术、资质及业绩 [2] - 国内首家获"双特双甲"资质的民营企业,拥有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资质及工程设计市政行业、建筑行业双甲级资质 [2][2] - 累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11项鲁班奖、14项詹天佑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国家级荣誉 [2] 新能源业务布局 - 子公司青海宏润80兆瓦光伏电站2024年发电量达1.33亿度,宏润新能源签约安徽宣州200MW/400MWh储能电站及配套项目 [3] - 安徽恒强建设承接广东和平县150MW光伏发电EPC总承包项目,与国电电力达成战略协议聚焦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基地等领域 [3] - 公司通过"建筑+新能源+科技"多矩阵产业链优化业务结构与盈利模式 [5] 重大项目与工程进展 - 2024年中标广东珠江桥年产10万吨调味品新建项目、宣城市200MW/400MWh储能电站、浙江金七门核电站进厂道路工程等重大项目 [4] - 宁波至象山市域铁路SGXS09标段长龙岗特长隧道贯通,上海跨铜川路及真如港段H型通道矩形顶管贯通,累计盾构掘进320公里 [4] - 获"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奖"1项、浙江省市政工程质量水平评价工程4项、省级优质工程及结构奖8项 [4] 行业背景与战略规划 - 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4374亿元(同比+3.2%),建筑业总产值326501亿元(同比+3.9%),新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投资增速显著 [3] - 未来将巩固长三角基建市场,深化与央企国企合作并探索海外业务,布局高科技产业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5] - 以长三角为核心参与基础设施及政府重大项目,强化"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市政路桥"传统优势 [5]
这场沙龙共探能电产业 “双碳”新路径
扬子晚报网· 2025-05-06 21:39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办事处与苏电产业园先导区联合主办,江苏电谷绿色低碳研究院、鼓楼电力建设 企业商会承办。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有着"江苏电谷、电力宁海"的美名。国网江苏苏电产业科创园先导区,作为 江苏电力与鼓楼区政府联合打造的对外展示窗口,为推动电力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引领作用。 沙龙现场,与会嘉宾就新能源技术应用、零碳建筑建设、低碳转型实践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分享与研讨。多家企业代表 通过展示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为推动行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和行业协会代表则就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 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能电产业校企融合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通过专家分享的前沿技术趋势和实战案例,帮助企业深入了解碳体系建设、新能源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方 向,为参会者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和合作机会。部分与会企业已着手对接会上获取的技术资源和合作渠道,为自 身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宁海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将进一步以"需求导向、高效服务"为目标,搭建"企业需求库—高校成果池"双向 对接平台,为能电企业的成长发展针对性制定服务清单,为行业在"双碳"战略下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专业支持,推动 科研成 ...
大能源行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回顾
华源证券· 2025-05-06 20: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力行业水电业绩稳健、绿电受短期因素影响、火电盈利分化,核电经营较稳,可关注国企改革资产整合、抗风险水电与低估值火电、低估值优质风电运营商 [6][7][8][50] -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和市政水务现金流与分红向好,生物柴油盈利改善,可关注高股息资产、有成长属性企业及循环经济企业 [10][11] - 电力设备行业电网投资增长带动一次设备表现优,风电招标量影响上下游,可关注风电和电网相关企业 [12][13][14] - 煤炭行业一季度煤价下行板块承压,夏季去库存后煤价有望筑底 [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力 水电 - 2024年全国降雨好转,水电利用小时数增长,年底高蓄水值为2025年一季度电量增速奠定基础,主要流域2024年来水改善但2025年雨情难判 [20][21][24] - 2024年除雅砻江水电外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25年一季度长江电力等受益高电量增长业绩超预期 [25][26] - 水电入市对电价影响短期可控,投资关注信用利差、市场波动、商业模式与政策稳定性及资本市场波动性 [26][28][29] 绿电 - 2024年风电运营商业绩下滑因风况不佳,光伏因入市电价下滑等,2025年一季度风电仍受影响 [31] - 2025年新能源入市加速,虽面临电价和现金流压力,但风电运营商长期有投资价值 [35][36] 火电 - 2024年盈利好转因煤价下降,但区域分化,广东区域恶化,北方机组改善大 [37][38][39] - 2025年一季度业绩持续改善但分化加剧,北方机组明显,长三角等区域再分化 [41] - 火电利用小时数下滑短期成趋势,二季度关注煤价和利用小时数改善情况,沿海区域负荷中心值得关注 [46][47] 核电 - 2024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化,2025年一季度营收正增长,中国广核或受广东电价影响 [48][50] 环保 垃圾焚烧 - 2024年多数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部分下滑但现金流和分红向好,2025Q1多数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 [53] 市政水务 - 2024年多数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少数下滑但现金流和分红向好,2025Q1多数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 [54][55] 循环经济 - 2023年以来生物柴油出口受影响,企业盈利承压,2024 - 2025年Q1卓越新能等企业盈利改善明显 [62] 电力设备 电网设备 - 2024年电网投资额创新高,25Q1增速加快,2025年有望继续增长,国网设备招标整体增长 [68][71] - 申万电网设备5个子板块营收均增长,输变电设备利润增长幅度最高,线缆板块归母净利润下滑 [73] 风电 - 2024年风电装机和招标量创新高,海上风电装机下滑 [79] - 风电零部件2024年业绩下滑,25Q1改善;整机环节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5Q1下滑;海缆环节2024年业绩受影响 [83] 煤炭 - 2025年一季度煤价跌幅扩大,板块业绩承压,大部分企业营收净利双位数下滑 [15] - 迎峰度夏助力去库存,煤价有望筑底,板块盈利或环比改善 [16]
甘肃42亿储能项目新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5-06 17:54
甘肃银高储能科技8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 - 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95%,预计6月前完工,8月前完成设备安装及联调联试,12月前实现产品批量销售[1] - 项目总投资27亿元,占地354亩,总建筑面积169816㎡,分两期建设(一期56600㎡,二期112316㎡)[1] - 主要生产340Ah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风光电储能、电子汽车、便携式储能和家庭储能四大领域[1] - 公司280Ah电池产品具有高电压(3.2V)、高能量密度(≥170Wh/kg)、长循环寿命(≥6000次)等技术优势[1] 白银市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银高储能作为链主企业,项目建成后将年消耗磷酸铁锂20000吨、石墨10000吨、铜箔3400吨、铝箔2000吨,带动650个就业岗位[2] - 领储宇能西北智能制造基地总投资15亿元,建设进度达75%,预计6月底投产,主要生产储能变流器、BMS和PACK系统[3] - 白银时代瑞象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投产,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项目[3] - 白银区已形成11家新能源企业组成的全产业链集群,涵盖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辅材(NMP、铝型材)、系统集成及回收利用等环节[4] 产业协同效应 - 银高储能项目可带动本地磷酸铁锂、铜材铝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预计实现年产值30.54亿元,税收2.56亿元[2] - 领储宇能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将填补白银市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空白[3] - 中天新材料已建成国内最大电子级氟化锂生产基地,为锂电池储能产业链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4] 技术发展动态 - 公司产品采用方形铝壳结构设计,具有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3%/月等性能优势[1] - 新一代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5-20%[3]
低利率时代,国投电力或成稳健投资“避风港”
财经网· 2025-05-06 16:59
低利率时代背景 - 我国金融市场进入低利率时代,受经济周期、宏观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对企业融资、资本市场运行及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 [1] - 2025年低利率进程加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表示将择机降准降息 [2] - 2025年第一期3年期储蓄国债票面年利率1.93%,第二期5年期利率2.0%,发行额均为150亿元 [2] 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 高股息股票因稳定现金回报和低风险成为投资者首选,是资产配置重要组成部分 [1][2] - 高股息与高成长板块存在"跷跷板"效应,市场低迷时红利策略抗跌性显著 [2][3] - 国投电力作为高股息代表,分红比例超50%,2021-2023年现金红利分别为12.19亿元、20.50亿元、36.88亿元 [4] 国投电力经营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567亿元(+12.32%),归母净利润67.05亿元(+64.31%),创历史新高 [4]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36.54亿元,分红比例55%,股息率3.06%(按5月6日收盘价14.91元/股测算) [4][5] - 雅砻江公司为干流唯一水电开发主体,清洁能源结构优势明显,资产质量高 [4] 未来分红与政策支持 - 公司承诺2024-2026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可分配利润55%,较前期50%提升5个百分点 [5] -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央企提升投资者回报,强化国投电力高股息标签 [6] 新能源业务发展 -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CAGR分别达26.8%和60.0%,公司在西南、东南沿海前瞻性布局新能源项目 [7] - "双碳"战略下,公司以水电为核心拓展新能源,形成新盈利增长点 [7][8]
销量突破17万辆 利润增长超70% 福田汽车以ESG理念“广种福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16:16
ESG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总销量达61.41万辆,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34.98%,海外出口增长17.33%,2025年一季度总销量突破17万辆,净利润同比增长70.08% [1][3][4] - 公司践行ESG理念,将ESG深度融入企业战略,连续多年稳居行业榜首,展现出传统业务与新能源转型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 [3][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01亿元,同比增长15.01%,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70.08%,ESG投入对长期竞争力提升效果显著 [6] 新能源技术布局 - 公司早在2003年布局新能源技术研发,已掌握混动、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形成多条技术路线 [7] - 2024年公司坚定"新能源30•50战略",规划2030年新能源比重超50%,2050年实现碳中和 [7] - 公司发布"爱易科"全域智慧生态品牌,自主掌控"三电"核心技术,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 [8] - 公司完成充电/氢能/换电/微电网四大技术路线场景适配,计划投建补能场站100个以上,新增充电桩近2000个 [8] 国际化战略推进 - 2024年公司海外出口15.3万辆,占中国出口比重17%,连续14年位居中国商用车海外出口第一,覆盖139个国家和地区 [11] - 公司发布"GREEN3030"国际化战略,推进海外业务从贸易向产业化转型,构建本地化研发-制造-服务闭环模式 [11] - 公司计划在八个核心市场做产业布局,2027年海外人员达1万人,其中50%为属地化外籍员工 [13] 可持续发展实践 - 2024年公司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种植63万棵树 [14] - 公司坚持与供应商、经销商等构筑开放包容生态体系,荣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等治理荣誉 [15]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三层防线"机制,为"双碳"目标推进筑牢治理根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