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搜索文档
爆了!最猛散户扫货中国资产
格隆汇· 2025-07-17 17:20
韩国散户投资中国股市 - 截至7月15日韩国投资者在港A股累计交易额超54亿美元中国成为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仅次于美国[1] - 韩国散户重点买入港股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和宁德时代分别净买入1.7亿美元、9310万美元和6089万美元[1] - 2月韩国投资者对港A股单月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激增近两倍创2022年8月以来峰值[2] 国际机构对中国市场态度 - 桥水基金二季度将中国股票配置调整为"适度增持"主要基于政策支持和低估值[3] - 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兴趣明显回升[3] A股市场结构性变化 - 房地产去金融化后股市战略地位提升ETF成为政策重点发展产品[8] - 指数基金因被动跟踪、低成本等特性可能改变散户追涨杀跌的交易惯性[9] - 清华研究显示中国散户交易行为普遍呈现负向预测能力主要源于动量交易模式和行为偏差[9][10] 科创债ETF市场表现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总成交额显著科创债ETF鹏华单日成交183.61亿元换手率612.17%[11][13] - 深市4只科创债ETF单日净流入超170亿元其中科创债ETF嘉实获净申购7925万份[14][15][17][18] - 债券ETF市场年内规模突破4315亿元较年初增长1960亿元政金债券ETF以529亿元规模居首[19][21] 信用债市场动态 - 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买卖科创债ETF或复制信用债ETF的快速扩容行情[23] - 可转债ETF规模达398亿元但年内净流出18.57亿元显示市场分化[21]
CF40研究院:反内卷≠去产能,治理供需失衡的重点仍在于扩内需
搜狐财经· 2025-07-17 15:15
政策导向与行业行动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光伏、钢铁、汽车和水泥等行业已率先展开"反内卷"行动 [1] - 政策层和行业层面共同发力"反内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 "反内卷"与"去产能"的区别 - 一些市场观点将"反内卷"简单等同于"去产能",寄希望于通过新一轮"去产能"恢复供需平衡 [1] - CF40研究认为本轮"反内卷"覆盖"新三样"等新兴行业,范围和性质更加复杂 [1] - 应坚持纠正市场失灵,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1] - 不宜以"去产能"为核心目的来理解和评价"反内卷"政策 [1] 行业供需现状 - 近年来我国多数行业产能并未显著扩张,需求不足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 - 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有效投资增长偏弱,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 [2] - 部分工业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国内反对内卷式降价的声音越来越大 [2] 潜在"去产能"行业分析 - 基于2024年数据,筛选出PPI、ROA表现较差的7个行业:煤炭开采、石油煤炭燃料加工、非金属矿采选、汽车制造、电气机械、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 [4] - 放宽标准后增加3个行业:化学原料、计算机通信、农副食品加工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PPI增长1.5%,ROA增长0.2%,表现较好 [5] - 有色金属冶炼PPI增长24.0%,ROA增长0.5%,表现突出 [5] "新三样"行业特点 - "新三样"行业(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营收占工业总营收27% [8] - 2023年"新三样"行业资本性支出增速21.0%,贡献全部制造业资本支出增量 [8] - 除去"新三样",其他制造业资本性支出增速仅-0.02% [8] - 电气机械行业贡献1.5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存量增速,计算机通信贡献1.38个百分点 [9] 汽车行业供需分析 - 测算显示2024-2030年我国汽车潜在年均销量4326万辆,新能源车2000万辆 [18] - 2023年汽车潜在折旧规模1612万辆,实际仅813万辆 [18] - 2016-2023年累计延迟折旧达4620万辆 [19] - 新能源汽车产能增加导致传统油车产能过剩,属于"创造性破坏"过程 [19] 行业数据表现 - 计算机通信行业PPI下降2.0%,ROA下降0.3%,营收增长11.8% [5] - 汽车制造业PPI下降3.8%,ROA下降0.7%,营收增长7.7% [5] - 煤炭开采业PPI下降17.9%,ROA下降2.4%,营收仅增长2.3% [5] - 有色金属冶炼PPI增长24.0%,ROA增长0.5%,营收增长6.2% [5]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17 14:29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1] - 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7]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 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 [9]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成效 - 2013-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55% 投资率保持在40%以上 [2] - 实施"两新"政策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 提供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 [3] -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3] 高水平开放成果与举措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12年24.4万亿元增至2024年43.9万亿元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万列 [4] - 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 推进境外投资合作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5] - 优化提升开放平台 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 [5] 科技创新发展数据与规划 - 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1.03万亿元增至2024年3.61万亿元 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68% [7] - 布局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前沿技术 [8] - 开展"人工智能+"行业实施意见 构建健康有序的创新生态 [8] 安全体系建设进展 - 2024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能源供应体系形成多轮驱动格局 [9] -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10] -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10]
关注扩内需调研行动展开
华泰期货· 2025-07-17 1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16日召开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强调围绕扩大内需重点问题形成研究成果并做好转化;同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多项工作并审议通过相关条例草案;行业方面,国际油价小幅震荡、PTA价格回落,聚酯和PX开工率止跌,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处近年低位,暑期国内航班班次增加 [1][2][3][4] 各部分总结 中观事件总览 - 生产行业关注内需调研展开,7月16日在京召开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王沪宁强调围绕扩大内需重点问题做好成果转化 [1] - 服务行业关注新出入境政策推进,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 [1] 行业总览 - 上游:能源领域国际油价小幅震荡,化工领域PTA价格回落 [2] - 中游:化工领域聚酯、PX开工率止回落 [3] - 下游:地产方面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处近年低位,服务方面暑期国内航班班次增加 [4] 行业信用利差跟踪(7月17日更新) - 农牧渔林、采掘、化工等多个行业信用利差有不同程度变化,部分行业分位数为0 [50] 重点行业价格指标跟踪(7月15日更新) - 农业中玉米、鸡蛋等产品现货价有不同同比变化,如玉米现货价同比-1.21% [51] - 有色金属中铜、锌等现货价有不同同比变化,如铜现货价同比-2.12% [51] - 黑色金属、非金属、能源、化工、地产等行业相关产品价格也有不同同比变化,如铁矿石现货价同比3.99% [51]
国务院再部署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7-17 12:02
国内大循环战略 -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风险挑战,扩大内需成为关键之举 [1] - 国常会提出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扩大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1] - 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1] 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比一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2]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3] - 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 [3] - 品类扩围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中央已将支持品类扩大到12类 [4] - 加大以旧换新政策对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产品的支持 [4] 服务消费潜力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5] - 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的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方兴未艾 [5] - 聚焦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等领域,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 [5] 政策展望 - 下半年可能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较大幅度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 [6] - 政策覆盖范围可能继续拓展,推动促消费效应进一步扩大 [6] - 促消费有可能不再限于耐用消费品,不排除把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纳入进来的可能 [6]
建信期货股指日评-20250717
建信期货· 2025-07-17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议保持中低仓位多头合约,待回调后择机加仓,维持哑铃策略不变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 7月16日,万得全A收涨0.06%,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收盘分别下跌0.30%、0.23%、0.03%,中证1000收盘上涨0.30%;指数期货表现强于现货,IF、IH主力合约收跌0.24%、0.14%,IC、IM主力合约分别收涨0.03%、0.33% [6] - 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和核心CPI年率高于前值,9月降息概率下调;国内上半年经济数据超预期,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5.2%,预计7月底政治局会议难有超预期政策 [7] - 上半年内需稳定修复,出口韧性较强,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下半年出口有不确定性,内需与基建投资是拉动经济重要抓手 [7] - A股成交整体在1.5万亿左右徘徊,今日缩量,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需量能进一步突破,目前有分歧 [7] - 目前处于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披露阶段,盈利稳定的上证50与盈利修复弹性更高的中证1000或表现更优 [7] 数据概览 - 包含国内主要指数表现、市场风格表现、行业板块表现(申万一级指数)、万得全A成交量、股指现货成交量、股指期货成交量、股指期货持仓量、主力合约基差走势、跨期价差走势、主要ETF基金份额统计、主要ETF成交额统计等数据图表,数据来源为Wind和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8][13][15][17][19][20] 行业要闻 - 7月16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王沪宁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以扩大消费为基础,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重视供给体系提升 [30]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事关做强国内大循环 国务院作出部署
新华社· 2025-07-16 22:28
国内大循环政策部署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做强国内大循环定位为"战略之举",强调通过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1] - 政策举措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清理居民消费限制、优化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多元化供给及扩大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投资 [1]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计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下达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并制定分领域月度/周度"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以保障全年政策实施 [2] - 会议要求提高政策精准度,加强部门协同以破解国内大循环堵点,同时优化政策设计并听取企业意见 [2] - 专家指出需加强部门政策协同联动,完善长效机制并做好动态政策储备 [2]
每日复盘:2025年7月16日市场冲高回落,医药股逆势走强-20250716
国元证券· 2025-07-16 21:4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16日市场冲高回落,上证指数跌0.03%,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跌0.22%,成交额14418.5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699.48亿元,3329只个股上涨,1947只下跌[3][13]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消费>周期>0>成长>稳定>金融,小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成长>中盘成长>中盘价值>大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1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汽车、消费者服务、医药涨幅靠前,分别为1.05%、0.98%、0.94%;钢铁、银行、建筑靠后,分别为-1.24%、-0.48%、-0.45%[3][19] - 多数概念板块下跌,昨日连板_含一字、昨日涨停_含一字、同步磁阻电机等大幅上涨,富士康、PCB、低碳冶金等走低[3][19] 资金流表现 - 主力资金7月16日净流出196.72亿元,超大单净流出101.14亿元,大单净流出95.57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9.01亿元,小单净流入207.53亿元[3][23] - 南向资金7月16日净流入16.03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20.0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出4.06亿港元[4][25] ETF资金流向表现 - 7月16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7月15日资金主要流入科创50ETF,流入金额为13.21亿元[4][28] 全球市场表现 - 7月16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普遍下跌,恒生指数跌0.29%,恒生科技指数跌0.24%,日经225指数跌0.04%,韩国综合指数跌0.90%,澳洲标普200指数跌0.79%[5][31] - 7月15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下跌,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热门科技股中,特斯拉跌1.93%,苹果涨0.23%,谷歌涨0.24%,英伟达涨4.04%[5][32] 风险提示 - 报告基于客观数据,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6][36]
总量仍稳定,结构需平衡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6 19:14
经济总体情况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5%的年度增长目标,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长5.2%,季调环比折年率为4.5%[6] - 二季度GDP平减指数累计同比增速为 -1.0%,反映供强于需[6] 生产端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月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0%[13] - 6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较5月回落0.2个百分点[20] - 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为5.0%,与前月持平[22] 消费端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6月当月同比增速为4.8%,环比增速为 -0.16%[25] - 6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分别为5.3%和0.9%,较5月回落1.2和5.0个百分点[28] - 二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5.4%和5.3%[31] 投资端 - 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为2.8%,6月当月同比增速为0.4%,环比增速为 -0.13%[34] - 6月制造业、广义基建、狭义基建和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5.3%、2.0%和 -12.9%[34] 风险提示 - 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加强,国内需求超预期回落[45]
21社论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07:37
GDP增长与三驾马车贡献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超出市场预期 为全年5%目标奠定基础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1]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 较一季度提升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 [1] 消费领域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二季度增长5.4% 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 汽车 通讯产品等销量增幅较大 [1]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商品零售额增长5.1% 文体休闲 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2] 外贸与净出口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 同比增长2.9% 出口规模首破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2] - 进口8.79万亿元 同比下降2.7% 但降幅相比前5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 [2] - 6月出口增长7.2% 受5月关税影响暂缓推动 [2] 投资领域表现 - 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去年进一步下降 产能出清和调整持续 [3] - 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降至5.1% 传统行业投资相对饱和且存在出清压力 [3]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8% 实际增速5.3% [3] 工业生产挑战 -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 6月同比下降3.6% 环比下降0.4% [4] - 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74.0% 比上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4] - 需要实现落后产能有序出清 避免"内卷式"竞争继续压低价格 [4] 市场预期与信心 - 国际机构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上证综指越过3500点 [4] - 市场预期下半年会继续推出增量政策 [4] - 需要稳定市场预期与信心 继续强化扩大内需政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