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搜索文档
刚刚,利空突袭!发生了啥?
券商中国· 2025-07-05 23:33
油价利空消息 - OPEC+在8月将石油日产量提高54.8万桶,超出市场预期的41.1万桶/日 [1][2] - OPEC+计划在9月再增产54.8万桶/日,以恢复2023年宣布的220万桶/天供应限制 [3] - 自4月以来,OPEC+已撤销2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并在5-7月每月增产41.1万桶/日 [2] 油价下跌预期 - BI分析师Henik Fung预测OPEC+增产可能导致WTI油价跌至60美元/桶 [1][4]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025年以来已下跌8.5% [2] - WTI原油本周五下跌0.75%至66.50美元/桶,市场担忧供应过剩 [4] 全球供需格局 - 全球石油库存正以每天约100万桶的速度增加,需求逐渐下降 [3] - 美洲地区石油产量持续攀升,包括美国、圭亚那、加拿大和巴西 [3] - 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市场将出现大量过剩 [4]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新关税税率最高或达70%,预计8月1日生效 [1][5]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抑制主要经济体能源消费 [1][5] - 市场担忧关税举措加剧原油需求避险情绪 [5] OPEC+战略转向 - OPEC+从价格保护策略转向市场份额争夺,加速恢复疫情期间暂停的产能 [2][3] - 奥尼克斯资本集团认为维持自愿减产措施已无意义,建议废除 [3] - OPEC+增产决定可能加剧供应过剩风险,短期内油价承压 [4] 市场展望 - 摩根大通和高盛预计第四季度油价将跌至60美元/桶或更低 [4] - OPEC+下次会议(8月3日)及美国关税政策实施为关键影响因素 [5] - 原油市场短期内或维持震荡格局,需关注基本面与地缘事件 [5]
增资近65亿元!小贷行业正上演“增资”+“清退”
券商中国· 2025-07-05 23:33
小贷行业增资潮 - 平安融易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资100%至100亿元,成为全国第三大小贷公司[4] - 2025年以来26家小贷公司共计增资64.99亿元,其中3家实现超亿元级增资:四川佳物小贷增资3亿元、广州耀盛小贷增资3亿元、广州安信小贷增资2亿元[2][5] - 头部小贷公司呈现"马太效应",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190亿元)和腾讯财付通小贷(105亿元)占据注册资本前两位[4] 小贷行业出清潮 -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小贷公司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409家至5081家,贷款余额下降214亿元至7366亿元[3][6][7] - 多地监管部门清退不合规机构:湖南注销16家、云南公示109家、江西注销7家、大连终止3家互联网小贷试点、北京公示8家"失联空壳"机构[8] - 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区域性小贷公司因资本规模小、场景匮乏面临生存压力,监管通过穿透式监管加速低质主体退出[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具备互联网渠道优势或大厂背景的小贷公司更能抵御银行下沉信贷的竞争压力[9] - 腰部小贷公司需聚焦垂直领域如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等细分市场寻求差异化发展[10]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头部机构通过增资扩张市场份额,尾部机构批量退出市场[4][8][9]
有色能源金属行业周报:缅甸锡矿进口量连续多月低于1万吨警戒线,供应偏紧预期对锡价或有支撑-20250705
华西证券· 2025-07-05 2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缅甸锡矿进口量连续多月低于1万吨警戒线,供应偏紧预期对锡价或有支撑 [1][19][21] - 各金属品种受不同因素影响价格有涨有跌,部分品种供应端或需求端存在变化,需关注相关政策和市场动态 [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受益于中国或海外政府出口管制的金属品种 镍钴行业观点更新 - 本周沪镍价格环比上涨,贸易商有补库需求;供给端国内冶炼厂成本增加、产量或走弱,印尼部分冶炼厂检修、高镍生铁产量可能下滑;需求端不锈钢厂采购需求弱,但青山暂停印尼镍冶炼厂生产线或支撑镍价;受益标的有格林美、华友钴业 [1][21][24] - 本周电解钴价格环比上涨,但下游需求未见明显改善;刚果金延长钴临时禁令,全球钴供给收紧预期提升,钴价有望得到支撑;受益标的有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寒锐钴业、腾远钴业 [2][25][32] 锑行业观点更新 - 本周锑锭价格环比下跌,6月锑锭产量环比大幅下降;海外矿源无法大量进入国内,国内原料供应紧张,7月产量可能继续下降;国内锑原料偏紧预期对后市锑价或有支撑;受益标的有湖南黄金、华锡有色、华钰矿业 [6][33][36] 锂行业观点更新 一周锂资源国内外信息速递 - 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对盐湖资源开发有积极作用 [37] -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获得锂配额,推进与SQM合作项目,但需多国批准 [39] - 智利削减矿业许可时间达70%,以提振投资 [40] 本周碳酸锂价格环比上涨,后市预计维持低位震荡格局 - 本周碳酸锂价格环比上涨,氢氧化锂价格环比下跌;碳酸锂市场可流通货源充足,库存压力未缓解,下游采购以刚需为主;若7月正极材料厂排产提升或支撑价格,否则库存压力将压制价格;锂矿价格因碳酸锂价格回暖上涨,预计短期易涨难跌,后期随碳酸锂价格同步震荡;受益标的有雅化集团、永兴材料、中矿资源、赣锋锂业 [7][41][46] 稀土磁材行业观点更新 一周国内外稀土资源信息速递 - 印度电动两轮车制造商因重稀土磁铁短缺减产 [47] - 美国稀土开发商Ramaco Resources将举行Brook Mine Carbon Ore稀土项目奠基仪式,预计2027年开始生产 [48] 中美伦敦经贸谈判后,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稀土出口管制 - 本周稀土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因头部大厂采购带动,但下游磁材企业订单未增多,实际成交少;中美谈判后中国放开稀土出口管制,缓解西方企业需求,后续需关注审批进度和开采指标发布;全球海外新稀土矿未来2 - 3年实际放量或较缓慢;受益标的有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广晟有色、中国稀土 [9][50][55] 锡行业观点更新 - 本周沪锡价格小幅下跌,LME锡价格和库存均下降,沪锡库存增加;缅甸锡矿进口量低于警戒线,佤邦复产慢,泰国禁止借道运输,Bisie矿复产电力修复需时久;印尼精锡出口虽回升但许可证审批受影响,中长期出口潜力或压缩;供应紧张局面短期内难缓解,对锡价有支撑;受益标的有兴业银锡、华锡有色、锡业股份 [10][60][62] 钨行业观点更新 - 本周钨价环比上涨,2025年度第一批钨矿开采指标缩减,提升供给偏紧预期;国内钨上下游呈紧平衡格局,下游盈利不佳,产业链结构矛盾凸出,短期维持高位盘整;后续需关注主流企业7月长单定价和下游开工情况 [11][12][67] 铀行业观点更新 - 铀供给偏紧预期持续,铀价处于高位;受地缘政治、经济波动、能源供求等因素影响,天然铀供应释放不及预期,美国制裁俄罗斯低浓铀法案或改变供需格局;受益标的有中广核矿业 [69][70] 行情回顾 个股表现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一周周度价格复盘 - 展示了锂、镍、钴、稀土、锡、锑、钨行业价格变动情况 [75][76][78]
咽喉水道霍尔木兹
经济日报· 2025-07-05 22:42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地位 - 海峡位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最窄处仅21英里,实际通航宽度每方向约2英里,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关键咽喉要道[1] - 历史上形成三层贸易网络:1.0版本(波斯湾区域贸易)、2.0版本(印度洋贸易环线,马匹贸易收益率达300%-500%)、3.0版本(远洋贸易枢纽)[1][2] - 20世纪因波斯湾石油发现升级为"黄金通道",2024年日均石油流量2000万桶,占全球消费量20%,承担全球20%液化天然气贸易[3] 能源运输的不可替代性 - 海运成本优势显著:超大型油轮单次运载200万桶原油,单位成本远低于管道/公路/铁路运输[4] - 管道运输替代方案受限:跨境管道建设需巨额投资和多方合作,现有管道运输能力有限[4] - IEA报告指出若海峡关闭"几乎无替代方案",凸显供应链脆弱性[4] 市场影响与连锁反应 - 冲突预期导致油轮租赁价格翻倍,远超波罗的海原油油轮指数12%的同期涨幅[5] - 摩根大通预测极端情况下油价或达120-130美元/桶,德意志银行警告可能引发类似1973年的全球经济放缓[5] - 欧洲44%柴油依赖进口(日均120万桶),海峡关闭将加剧供应链中断和通胀压力[6] 历史与现实的商业价值 - 15-16世纪已形成跨洲贸易枢纽,葡萄牙曾将其打造为"香料之路"核心中转站[2] - 现代能源贸易高度集中:每10分钟通过一艘油轮,日均100艘巨型油轮通行[3] - 地缘博弈双重性:既是商贸纽带又可能成为扼制全球经济的战略支点[6]
“大漂亮法案”过了,美债发行潮也要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05 20:59
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大规模减税与支出法案正式落地,为弥补未来数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美国财政部或将开启短期国债的"供应洪流"。 市场已经开始对未来的供应压力做出反应。对短期国债供过于求的担忧,已直接体现在价格上—— 1个月期短期国债的收益率自本周一以来已出现明显上涨 。 这标志着市场焦点已从今年早些时候对30年期长债的抛售担忧,彻底转向了前端利率曲线。 万亿赤字压顶,美国短期国债市场将迎"供应洪流" 供应闸门即将大开,市场的承接能力成为新的核心议题。目前,市场对此似乎抱有信心,其底气来源于货币市场中积压的巨量流动性。 先看供给端。 目前,美国财政部借款顾问委员会(TBAC)建议的短期国债占未偿还债务总额的比例上限为20%左右。但美银的利率策略师团队预测,为消化 新增赤字,这一比例可能很快将攀升至25%。这意味着,市场需要准备好迎接远超官方建议水平的短期票据供应。 新法案的落地,首先带来的是对未来财政状况的严峻预期。据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测算,该法案将在2025至2034财年间,为美国增加高达3.4万 亿美元的国家赤字。 面对巨大的融资需求,发行短期国债成为一个兼具成本效益与决策层偏好的选择。 首先,从成 ...
印太稀土联盟悄然成型?四国齐聚美国,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搜狐财经· 2025-07-05 20:49
美日印澳关键矿产合作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外长会晤,强调四国需加强原材料合作,特别是在关键矿产供应多样化和冶炼能力方面[1] - 四国启动"四方关键矿产行动",旨在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与多样化,提升经济安全和整体韧性[1] - 联合声明指出中国4月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引发供应链可靠性担忧,警告过度依赖单一国家资源供应将损害国家安全[3] - 四国意图打造独立于中国之外的稀土供应体系,尽管未直接点名中国,但目标明确[3] 中国稀土行业现状与政策 - 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先进技术和价格优势[3] - 中国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7月1日实施,这是29年来首次大修,旨在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促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5] - 中国建立稀土磁铁跟踪系统,要求生产商在线提交交易信息,强化全产业链管控[7]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适用于所有国家,旨在维护国家安全而非针对特定国家[7] 国际合作挑战与反应 - 美日印澳关键矿产合作计划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就已启动,欧盟也有类似降低对中国依赖的计划[5] - 专家认为建立自主供应链面临诸多实际可行性挑战[5] - 中德外长会谈中,中方明确表示稀土不应成为中欧问题,只要履行出口管制程序即可正常贸易[7]
OPEC+原则上同意8月增产54.8万桶/日,高于预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7-05 17:43
OPEC+增产计划 - OPEC+同意8月增产54.8万桶/日,超出市场预期的41.1万桶/日 [1] - 增产是OPEC+夺回市场份额激进战略的一部分,可能加剧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风险 [1] - 若8月增产实施,OPEC+有望在9月再次增产,完成恢复220万桶/日停产产量的目标 [1] OPEC+政策转变 - OPEC+从4月开始逐步撤销220万桶/日的减产措施,5月、6月和7月将增产幅度提升至每月41.1万桶/日 [1] - 截至7月,8个成员国已宣布或实施的产量增加达到137万桶/日,占220万桶/日减产的62% [1] - 沙特尤其渴望尽快重启更多闲置产能 [1] 增产原因与背景 - 增产步伐加快的部分原因是部分成员国违反配额限制,如哈萨克斯坦产量大幅超出目标 [2] - OPEC+面临来自美国等其他产油国的供应竞争,寻求扩大市场份额 [2] 市场反应与预测 - 受增产预期影响,周五WTI原油一度下跌1.5% [2] - 国际能源署预测今年晚些时候市场将出现"可观的供应过剩" [5] - 摩根大通和高盛预计油价在第四季度可能跌至每桶60美元或更低 [5]
断供稀土最难熬,德企:还不如成为中国一个省,欧盟对华表达不满
搜狐财经· 2025-07-05 17:00
中欧战略对话核心议题 - 中欧双方在布鲁塞尔举行第13轮战略对话,欧盟外长卡拉斯与中国外长王毅参与,聚焦双边问题及地缘政治形势 [1] - 欧盟重申与中国保持建设性接触的承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7月中欧峰会铺路 [1] 欧盟对华贸易与稀土问题 - 欧盟对华评价不满的五大议题包括贸易、俄乌战争、中东局势、台海局势及人权问题,贸易和稀土问题最为突出 [4] - 欧盟要求中国停止稀土出口限制,认为其扭曲市场规则,增加欧洲企业风险并影响全球供应链可靠性 [4] - 欧盟氢氧化锂汽车电池工厂CEO斯特凡称欧洲难以获取关键原材料,甚至提出"直接申请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极端比喻 [4] - 欧盟担忧中国在电池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削弱其竞争力,呼吁中方改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环境 [4] 中欧在俄乌冲突与中东问题上的立场 - 欧盟警告中国对俄罗斯军事工业的支持威胁欧洲安全,要求中方停止相关物质援助 [7] - 中欧在中东问题上有共识也有分歧,均希望以色列与伊朗冲突降级并维护核不扩散条约,但欧盟希望中国通过进口伊朗石油施压伊朗与美国对话 [7]
最后关头倒向美国!东盟出现“叛徒”,中方一句话回应,轰动全球舆论
搜狐财经· 2025-07-05 14:44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越南所有出口商品征收至少20%关税 通过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税率高达40% [1][3] - 越南承诺对美国产品全面开放市场 实施零关税 并采购80亿美元波音飞机和29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3] - 协议要求越南海关必须证明出口商品满足"实质性转型"标准 对服装、家具等低附加值行业构成打击 [3] 对中国供应链的影响 - 越南组装的iPhone中超过60%零部件来自中国 每年从中国进口约900亿美元商品中相当比例经简单加工后转口美国 [3] - 中国占越南进出口总额的26% 越南出口美国的大部分商品原材料和零件依赖中国进口 [7] - 中国企业采取双轨应对策略 宁德时代与越南VinFast签署120GWh电池供应协议 跨境电商仍通过越南转口40%电子产品 [9] 行业连锁反应 - 耐克等企业已转移30%鞋类订单至墨西哥 苹果计划将65%的AirPods产能撤出越南 [3][7] - 全球不锈钢期货价格因印尼暂停对美镍矿出口单日暴涨14% [7] - 长江存储实现128层NAND闪存量产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份额达37% [9] 东盟内部震荡 - 马来西亚批评越南"牺牲区域团结" 菲律宾明确表示不会跟随东盟反制美国 [7] - 东盟测算显示全面反制美国关税将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率下降1.2个百分点 [7] - 柬埔寨面临49%关税 200万纺织工人可能失业 [7] 资本市场反应 - 协议宣布后越南股市两天内暴跌8.1% [3] - 耐克等美国品牌股价在协议签署后应声上涨 [9] - 珠江三角洲工厂主加速布局墨西哥产业园区 [9]
“大漂亮法案”过了,美债发行潮也要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05 10:46
财政赤字与国债供应 - 特朗普政府减税与支出法案落地将导致2025至2034财年间增加3.4万亿美元国家赤字 [3] - 为弥补赤字,美国财政部可能大幅增加短期国债供应,市场已对此做出反应,1个月期短期国债收益率本周明显上涨 [1] - 短期国债占未偿还债务比例可能从建议的20%攀升至25%,远超官方建议水平 [5] 短期国债的吸引力与风险 - 短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4%以上,但仍显著低于十年期国债4.35%的发行利率,对政府更具成本效益 [4] - 本届政府明确偏好发行短期票据,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当前增加长期债券发行"没有意义" [4] - 依赖短期融资可能面临未来融资成本波动或更高的风险,例如通胀突然上升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降 [4] 市场承接能力与流动性 - 市场关注点从30年期长债抛售担忧转向短期国债供应过剩风险 [5] - 货币市场基金积压高达7万亿美元流动性,对前端债务存在"持续不断的需求" [5] - 部分机构认为短期国债利率可能面临压力,但市场仍有大量现金流动,实际收益率诱人 [6] 政府与市场策略 - 美国财政部借款顾问委员会(TBAC)建议短期国债占比上限为20%,但实际可能攀升至25% [5] - 市场对短期国债供应洪流抱有信心,认为美联储会为供需失衡提供支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