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发布二十届四中全会前瞻,近期需关注三份文件
格隆汇· 2025-10-20 10:21
格隆汇10月20日|中信证券发布报告指,2025年10月20-23日将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近期共有三份文 件需要关注: 1)2025年10月23日或将发布二十届四中全会公告,预计其篇幅较短,约在6000字左右, 其内容为《"十五五"规划建议》精简版。 2)2025年10月28日左右或将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可 能是三份文件中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一个,预计全文约2万字左右,将涵盖党中央对"十五五"时期国 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目标建议,也是明年"十五五"规划正式稿的基础。 3)2025年10月28日左右或将同时 发布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说明,预计约6000字左右,其中将包括《"十五五"规划建议》出台背 后的考虑和原则,并对部分规划建议进行解释。 体制改革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四中全会在加快建设现 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扩大内需方面的部署。发展目标方面,关注四中全会是 否会制定GDP增长目标,同时绿色发展方面或有进一步加码。 ...
郑学工: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7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更加积 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平稳,环比略有回升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 亿元,同比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0.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7%、35.9%和58.4%。 三季度,我国GDP为3545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89亿 元,同比增长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70亿元,同比增长4.2%,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41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金融纽带联华商 共筑统一大市场
期货日报网· 2025-10-20 08:55
活动概况 - 第十届华商文化节将于10月29日在商丘开幕,主题为“齐聚殷商源,融入大市场” [1] - 本届文化节旨在为全球华商搭建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合作平台 [1] - 作为先导活动,金融助商活动将于10月28日举行,主题为“金融赋能·产融协同——共筑全国统一大市场” [6] 战略定位与优势 - 商丘被定位为“一带一路”陆海联动重要节点、中部崛起战略产业承接高地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域 [2] - 公司拥有四省通衢的枢纽优势,正加速形成“空铁水公”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以构建全国物流网络核心节点 [6] - 公司致力于建设殷商文化起源地、四省交界协同区、豫东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经济新高地 [3] 产业发展与集群 - 公司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升级,重点围绕超硬材料等15条产业链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 [4] - 制冷装备产业集群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柘城县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60%以上 [4][7] -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售后市场服务”的完整链条 [7] - 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超400万亩,其中柘城辣椒产量占全国七分之一 [7] 重大项目与投资 - 中国中煤在河南省投资的“煤与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示范项目投资约27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的综合能源基地 [4] 区域协作与开放平台 - 公司深化与徐州、菏泽等9个毗邻城市的区域协作,创新推出168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5] - 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成功入选全国综合保税区改革试点,为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开放平台 [5] - 公司通过开行跨境班列、与港口合作建立“无水港”等方式,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8] 金融赋能与产融结合 - 金融助商活动将广泛邀约期货公司、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基金公司与本地特色产业洽谈结合 [6] - 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动辣椒期货上市,未来柘城有望成为全国辣椒定价中心 [7] - 旨在通过金融资本精准引导,促进社会资本向商丘特色产业集聚,推动产业迈向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 [9] 活动安排与预期成果 - 文化节采用“1+3+2”系列活动模式,包括开幕式、文化/学术/商务活动及两大专业展会 [10] - 商务活动将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进行项目集中签约 [10] - 商丘市商务局将统筹开展2025华商投资商丘项目签约仪式,集中展示重大合作成果 [10]
前三季中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收入16.39万亿
长江商报· 2025-10-20 07:49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 [2][3] - 其中税收收入13.27万亿元,增长0.7%,非税收入3.12万亿元,下降0.4% [2] - 第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增幅较前期明显提高 [2][3]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 [3] 中央与地方财政表现 - 前三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万亿元,下降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3万亿元,增长1.8% [3]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1万亿元,增长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万亿元,增长2.4% [3]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 [3] -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上述6项支出增幅均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3] 税收收入结构分析 - 国内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 [4] - 企业所得税作为第二大税种,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 [4]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5.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3.4% [4] 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7万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 [5]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 [5]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5] 地方政府债务支持政策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总规模较2024年增加1000亿元 [2][6] - 该资金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2][6] - 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推动政府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7]
经观季度调查 |2025年三季度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政策全力托举需求 房地产与外贸成关键变量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22:48
经济增速预测 - 71%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三季度GDP增速区间为4.7%至4.9% [1][3] - 75%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全年GDP增速区间为4.8%至5.1% [1][3] - 24%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GDP增速可达5.0%至5.2% [3] 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政策 - 90%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跌放缓阶段,尚未触底 [1][7] - 房地产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关键支撑 [7] - 行业正处于政策底向市场底传导的关键阶段,核心城市成交量已出现企稳回升信号 [8] - 建议需求端托底加码、供给侧深化改革、房企端精准纾困以支持市场 [8] - 建议通过给房企白名单扩容、下调LPR、支持多元融资等方式缓解行业压力 [8] 价格走势与供需分析 - 反内卷正推动PPI增速上行,2025年下半年PPI增速或明显上涨 [4] - 2025年CPI增速或因政策与低基数效应小幅上涨,但仍处历史低位 [4] - 供需失衡是导致内卷式竞争的主要原因,多行业已出台减产限产措施 [4] - 供给端收缩对行业收入的影响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较小的行业受益更明显 [5] - 实质性的物价回升最终依赖需求端的有效扩张 [5][6] 资产价格与配置 - 95%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为7.1至7.5 [9] - 65%经济学家认为2025年下半年黄金价格将继续走高 [9] - 黄金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50%,资产配置比例建议从20%降至10% [9] - 金价上涨与美元贬值、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等因素相关 [9][10] - 当前黄金上涨主要受外贸摩擦及市场对美元担忧驱动 [10] 外部经济环境与贸易 - 73%经济学家认为贸易摩擦是全球经济最大扰动因素 [1][12] -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影响可控,企业通过拓展伙伴、优化结构等方式抵御下滑 [12] - 长期看贸易摩擦将成常态,需通过扩内需、产业链转移等方式应对 [12] - 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政策走向及中美贸易变数需重点关注 [13] 政策导向与结构调整 - 财政支出理念正由投资于物向投资于人转变,民生支出进度提速 [14] - 化债改善流动性但制约基建投资,需提前下达债务限额以靠前使用额度 [14] - 地方政府需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向保障型财政转变以提振消费 [15] - 52%经济学家认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扶持政策是经济增长重点 [15] 就业与内需挑战 - 33%经济学家认为就业压力是当前经济最需关注的问题 [1][12] - 影响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占比65% [3] - 今年新增大学生毕业人数达1100万,需通过社会保障疏导就业压力 [16] - 房地产行业下行对内需造成拖累,需金融支持新增购房贷款 [16]
新华财经周报:10月13日至10月19日
新华财经· 2025-10-19 21:55
宏观经济政策 -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需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统筹促消费举措并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1]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重点支持重大战略项目并用于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等 [2] - 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牵头人举行视频通话,围绕落实元首共识进行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 [1] - 商务部回应美方威胁加征100%关税,指出动辄以高额关税威胁不是正确相处之道,敦促美方纠正错误 [1] - 商务部表示稀土出口管制是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美方解读严重曲解夸大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辆,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增幅均超30% [1][2]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2] - 国家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 [2] 金融与货币数据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2]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2]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2] 国际贸易与市场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 [2] - 9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7.7亿手,成交额为71.5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03%和增长33.16% [3] - 上期所调整黄金、白银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至14%,交易保证金比例同步调整 [3] 科技与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对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事宜立案调查,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1][3] - 三大运营商获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 [3] - 权威人士澄清多晶硅收储平台已成立的传闻不实 [1][3] 公司业绩与行业动态 - 海光信息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约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环比增长31.38% [3] - “十四五”时期我国年均粮食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市场化收购占收购量九成以上 [2]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举办,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 [1][2] 国际环境与大宗商品 - IMF将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2%,但警告关税冲击削弱全球增长前景 [1][5] - 美国银行上调明年黄金和白银价格预期,分别至每盎司5000美元和65美元 [5] - 标普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主因公共财政不确定性高企 [5]
A股策略周报:关注四中全会政策指引-20251019
平安证券· 2025-10-19 19:0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市场短期波动不改中期向上方向,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建议更多“以我为主”,重点关注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政策指引以及10月下旬三季报集中披露释放的业绩信号 [2] - 配置上建议把握三条主线:一是内外需共振下景气向上的科技成长(TMT/机械/军工等);二是“反内卷”推动下行业景气有望改善的板块(新能源/建材/传统周期等);三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且目前估值不高的消费板块;此外,临近年底,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提升亦值得关注 [2] 近期市场表现与动态 - 上周A股震荡调整,上证指数下跌1.5%,前期领涨的创业板指、科创50等调整较多,而中证红利指数则逆势上涨0.7%;结构上,银行和煤炭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4.89%和4.17% [2][12][15] - 海外方面,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已18天,叠加美国地区银行信用风险发酵,扰动市场风险偏好,美股波动加大,VIX指数周内最高升至25以上,标普500全周收涨1.7%,COMEX黄金上涨5.3% [2] - 中美博弈再度反复,10月以来双方通过货船高额停泊费、实体清单出口管制等措施进行制裁与反制,但近期中美经贸牵头人进行了视频通话,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2] 国内经济数据 - 外贸数据:9月出口金额同比增8.3%,增速快于前值;对非洲、拉美、欧盟等出口增长加快,其中对非洲出口同比增30.6%,对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增1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11.5%,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12.6% [3] - 金融数据: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339亿元,贷款和政府债少增是主要影响;存量社融同比增速为8.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6.6%,M1同比增速为8.0% [4] - 物价数据:9月CPI同比-0.3%,PPI同比-2.3%,两者当月同比降幅均较8月有所收窄;核心CPI(不含食品和能源)同比为1.0% [5] 国内政策动向 - 增量财政资金下达,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资金用途拓展至支持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2]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提质扩容,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等商品,允许部分国内商品在离岛免税店里免税销售,并扩大政策适用人群 [2][6] - 国务院强调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并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 [6] 全球市场与行业表现 - 近两周全球主要权益市场表现分化,美股标普500上涨1.7%,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1%,而A股主要指数普遍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7% [9] - 商品市场方面,COMEX白银和COMEX黄金领涨,周度涨跌幅分别为3.8%和5.3%;NYMEX WTI原油和ICE布油则分别下跌5.2%和4.8% [11] - A股行业方面,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4个实现正收益,银行和煤炭领涨;电子、传媒、汽车、通信等行业表现落后,平均跌幅在5%以上;概念指数中,银行精选、保险精选、央企煤炭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5.4%、5.1%和4.6% [15][16][19] 下周重点关注 - 国内将发布9月固定资产投资、社零、工业增加值及三季度GDP数据,并报价10月LPR [21] - 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下周召开,其政策指引是市场关注焦点 [2][21] - 海外方面,原定发布的美国9月失业率、CPI、PPI等数据可能因政府停摆而推迟发布 [21]
看图学习・非凡“十四五”丨“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搜狐财经· 2025-10-19 09:14
宏观经济总量与增长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1][3] - 2024年经济总量按不变价计算比2020年增长23.9%,年均增长5.5%[3] - "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2025年经济总量预计约140万亿元[1][3] 内需与消费贡献 - 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7] -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7] - 2021-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5%,明显快于整体投资增速[7] 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10] - 2025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首次跃升至第10位,比2020年上升4位[10] - 中国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百强创新集群数量位列全球第一[10]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15]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升至63%[15]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商品服务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15] 制造业与全球地位 - 2021-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25] -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25]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的33.7%升至2024年的34.6%[25] 对外开放与贸易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19]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由2020年的29.1%升至2024年的50.3%[19] - "十四五"前四年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19]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19]
看图学习·非凡“十四五”丨“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央广网· 2025-10-19 08:22
宏观经济总量增长 - 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期间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台阶,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 [1][3] - 按不变价计算,2024年GDP比2020年增长23.9%,年均增长5.5% [3] - “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2025年经济总量预计约140万亿元 [1][3] 经济增长动力与结构优化 - 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 [7] -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021-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5%,明显快于整体投资增速 [7] - 2021—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 [26] 创新驱动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11]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首次跃升至第10位,比2020年上升4位,百强创新集群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11]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的33.7%升至2024年的34.6% [26] 市场体系建设与效率提升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 [16]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升至6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 [16] 对外开放与全球影响 - 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由2020年的29.1%升至2024年的50.3% [20] - “十四五”前四年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 [20]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 [20]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财政收入增幅逐季回升
央广网· 2025-10-18 09:33
财政收入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39万亿元,财政收入增幅逐季回升 [1] - 作为财政收入主体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7% [1] - 反映工商业和服务业运行情况的增值税同比增长3.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 [1]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 [1] 重点行业税收增长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12% [1] -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8.3% [1]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5.5% [1]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3.4% [1] 财政支出保障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 [2] - 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支出增幅为过去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