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前七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九千五百五十亿元 上半年19个商圈零售额增速超10%
解放日报· 2025-08-23 10:28
上海商圈零售表现 - 上半年上海50个重点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长2.7% 增速高于全市社零总额1个百分点 [1] - 19个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速突破10% 世博/豫园/真如商圈增速位列前三 [1] - 豫园商圈上半年社零增长41.6% 客流量超2000万人次 海外客群占比达20% [1] 消费品类增长情况 - 1-7月上海社零总额9551.79亿元 同比增长2.5% [1]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 化妆品类增长5.0% 金银珠宝类增长1.5% [1] - 通讯器材类增长9.2% 表现突出 [1] 商圈运营创新 - 豫园商圈通过"国创内容+传统技艺"组合举办夏日奇幻夜活动 [2] - 老字号与国创动画IP联名产品销售额预计突破4000万元 [2] - 老庙黄金联名金饰天猫预售1000套秒罄 线下销售火爆 [2] - IP主题餐厅联名套餐几乎每日售罄 [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上海将打造世界级商圈作为重要战略目标 [1] -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正在推进 计划打造标杆性消费场景 [1] - 通过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吸引国内外流量 [1][2]
唯品会张亮:可将服装纳入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 发放政府消费券配合平台让利可拉动居民消费杠杆率达1:5到1:10 [1] - 需通过政府引导、平台参与和品牌让利三位一体模式提振消费动力 [1] - 当前消费市场存在高品质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释放不充分问题 [1] - 需通过丰富供给、拓展场景和政策扩围来创造有效消费需求 [2] 促消费模式有效性 - 政府资金引导、大平台参与、联合品牌让利的三位一体模式能有效提振消费 [1] - 线上多重让利消费券可使居民享受优于平时的实惠 [1] 消费市场现状 - 精打细算型消费者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主流 [1] - 投资收益下降导致投资增速回落 [1] - 出口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增长 [1] - 消费成为三驾马车中的关键支柱 [1] 供给端建议 - 培育品质消费 推动电商平台由竞价向竞质转变 [2] - 推进首发经济 鼓励国内外品牌在粤开设首店及举办首展首秀 [2] - 打造全国性促消费品牌 通过互联网平台举办全国主题活动 [2] - 扩容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商品名录 [2] - 提高跨境平台单次交易限值和年度交易限值 [2] 需求端建议 - 将服装等刚需品类纳入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围 [2] - 结合广东纺织服装产业优势打造岭南衣爆款 [2] - 布局直播电商和时尚街区等新消费场景 [2] - 利用互联网平台贯通线上线下和产业链上下游 [2]
长视频难:爱奇艺营收下滑8亿元,腾讯会员跌300万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0:38
长视频行业收缩 - 爱奇艺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1%至66.28亿元 净亏损1.337亿元[1] - 爱奇艺会员收入同比下降9%至40.9亿元 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3%至12.7亿元[1]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1.14亿 同比环比均减少300万[4] - 长视频观众近两三年严重流失[5] - 爱奇艺内容成本同比缩减8%至37.8亿元[2] 影视行业政策支持 - 广电总局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6] - 古装剧黄金时段播出限额从15%提升至30%[7] - 推行系列剧边审边播、边改边播新机制[8] 食品饮料动态 - 农夫山泉以110.9亿美元品牌价值首进全球软饮料品牌前三 同比增长33.6%[16] - 茅台上线淘宝闪购 超1000家门店提供30分钟送达服务[17] - 天味食品筹划赴港上市[15] - 康师傅冰红茶推出鸭屎香柠檬茶新品[18] - 蒙牛推出新养道功能牛奶系列[19] 餐饮行业动向 - 百福控股上半年收入1.90亿元同比下降22% 净亏损收窄至3286万元[20] - 萨莉亚在马来西亚设子公司 注册资本3亿日元[21] - 星巴克为北美受薪员工加薪2%[22] - 霸王茶姬在1350家门店推行外包打烊服务 覆盖全国1/5门店[23] - 汉堡王与火影忍者推出联名活动[24] 零售物流表现 - 中通快递二季度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降25.8%[27] - 美团国际外卖品牌Keeta登陆卡塔尔市场[26] - SHEIN与汉莎货运航空合作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方案[28][29] 消费品企业业绩 - 老铺黄金上半年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29] - 黄子韬卫生巾公司在金华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29] 文娱产业进展 - 泡泡玛特海外门店达140家 预计年底增至200家[30] - 游戏科学新作《黑神话:钟馗》进入开发阶段[31] - 高铁奶茶日均销量超6000杯[30]
银行业:支持促消费政策落地 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金融时报· 2025-08-21 10:23
政策支持消费扩大内需 -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加力支持提振消费 推动金融支持消费政策落实落地 促进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 积极拓展多元消费场景 满足经营主体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1]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推动金融支持消费政策落实落地 [1] - 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持续释放消费潜能 推动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 - 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提振家电与通讯器材等重点消费品销售 助力家电等相关行业企业盈利改善和绩效提升 [2] - 交通银行在手机银行App上线"以旧换新"专属服务区 整合补贴政策查询 补贴范围 合作商户名录 优惠券领取及使用等全流程功能 [2] 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案例 -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为某品牌经销商完成首笔"国补"小微商户个人经营性贷款 解决企业因垫资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 [2][3] -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向某旅游行业头部民营企业发放近10亿元服务消费流动资金贷款 支持企业扩大旅游主业经营规模 提升市场竞争力 [5]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 中国人民银行5月宣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4] - 再贷款政策通过支持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扩大服务消费供给 改善养老环境 预计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4] - 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全力推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 [4] 贷款贴息政策创新 - 8月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1][6] - 两项贴息政策可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6] - 建议金融机构关注具体消费场景 依照消费场景类别制定细则 强化资金监管 为有资金需求的居民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进行精准滴灌 [7]
提振消费进行时 | 百场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新活力
广西日报· 2025-08-21 09:51
消费促进活动 - 广西启动"购在中国——2025广西暑期消费季" 聚焦商文旅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1] - 联动文旅体育部门打造300场暑期夜间促消费活动 覆盖桂林北海防城港三市 [2] - 延续"政策+活动+场景"模式 聚焦情绪消费/IP消费/入境消费等五大热点领域 [2] 汽车消费 - 北部湾汽车展3天吸引客流量3万人次 实现成交额1.2亿元 [1] - 全区系列车展累计63万人次参展 带动汽车销售2.8亿元 [1] - 发放超30万份加油券 促进汽油消费超2200万元 [1] 家电销售 - 家电企业借以旧换新推补贴政策 引燃暑期销售热潮 [1] - 1-7月限额以上家电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4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1] 文旅消费 - "南宁之夜"日均客流量达2.5万人次 16座万达广场联合商家推出优惠活动 [2] - 暑期广西跨境旅游显著升温 口岸出入境旅客173万人次同比增长17.2% [2] - 新增39家退税商店 1-7月离境退税销售额大幅增长 [2] 特色活动 - 北海钦州防城港同步启动开海活动 举办海鲜盛宴及直播带货 [2] - 北海举办产销对接会 吸引采购商现场洽谈合作 [2] 金融支持 - 建设银行广西分行推出消费满减和贷款贴息政策 [2] - 7月实现信用卡消费交易额新增34.8亿元 惠及客户超6万人次 [2]
苏州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苏州日报· 2025-08-21 08:20
政策方向与经济发展 - 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加强政策落实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下大力气扩投资 促消费 稳外贸 攻坚抓好三季度 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1] - 持续整改整治经济发展突出问题 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效 [1] 城市安全与风险防控 -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紧盯重点环节关键部位 持续加强隐患排查整治 [1] - 突出抓好防范应对强降雨强台风等工作 全力确保安全度汛和城市安全运行 [1] 作风建设与长效机制 - 持续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 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 [1] - 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 建立常态化学查改机制 持续整改整治为民服务突出问题 [1]
港股异动 珍酒李渡(06979)再涨超6% 促消费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公司发力大珍、牛市啤酒等新品
金融界· 2025-08-20 13:13
股价表现 - 珍酒李渡(06979)股价再涨超6%,本月累计涨幅超五成,截至发稿报10.4港元,成交额1.84亿港元 [1] 政策环境 - 多轮促消费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国常会强调"抓住关键着力点做强国内大循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1] - 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方案,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指出要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1] 行业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白酒行业正在快速筑底,龙头企业或把握当前时间段调整渠道结构并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1] - 若消费逐步转暖,本轮对渠道做了积极调整升级的龙头酒企有望享受更多发展机会 [1] 公司动态 - 6月推出战略级大单品"大珍·珍酒",电商平台到手价888元/瓶,定位高端以填补"珍十五"和"珍三十"之间的价格空白 [1] - 8月推出首款高端精酿啤酒"牛市News",零售定价88元/瓶,标志公司正式进军啤酒领域 [1] 市场预期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发力大珍、牛市啤酒等新品有望贡献增量并驱动增速边际改善 [1]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乐购 乐游 乐活
金融时报· 2025-08-20 09:09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 福建省网络零售和农村网络零售规模分别居全国第六位、第三位 [2] - 文旅消费成为新亮点,2024年旅游总花费突破8350亿元,同比增长19.6%,文旅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 [4] -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全省普惠性托位达9.4万个 [8] 消费促进措施 - "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3%,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消费模式蓬勃发展 [2] - 组织"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超5万场次,发放政府消费券超10亿元,推动各方共同让利超150亿元 [3] - 金融支持消费,上半年文旅及相关领域贷款余额净增811亿元 [6] 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上半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2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436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5.7% [4] - 推出1000多项文旅惠民举措,开展6000多场文旅活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景区门票预售首日超5万张售罄 [4] - 深化文旅融合,培育《飞越福建》《又见泉州》等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 [4] 医疗与社保服务 - 落地建设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职工和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85.6%和68.5% [8] - 构建"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451家银行网点开设社保服务专窗,提供高频业务延时服务 [9] - 省级补助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00个,示范性长者食堂1000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7.18张 [8]
财政杠杆撬动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16
政策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被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 [1] - 政策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1] - 贴息比例约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 [2] 支持领域 - 覆盖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以及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 [1] - 既关注"一老一小"等生活刚需,也支持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新趋势 [1] - 支持范围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步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覆盖群体 - 不仅覆盖工薪阶层,还惠及收入波动较大的灵活就业人员 [1] - 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1] 政策特点 - 借款人只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贴息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由经办机构和政府部门完成 [2] - 打破以往整笔贷款贴息惯例,精准聚焦支持消费 [2] - 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配合,实现需求和供给两端协同发力 [2] 政策意义 - 降低信贷成本,减轻居民利息负担,增强消费信心 [2] - 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畅通经济循环的作用 [2] - 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体现把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的理念 [3] 实施机制 - 中央与地方协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配合 [3] - 财政与金融政策紧密配合,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消费领域 [2]
盛松成等:通过税制改革提高地方政府促消费的积极性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9 17:06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财税制度以生产地分成为主导致税收与税源背离,抑制消费潜力释放,需通过增值税分配机制改革和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建立"消费地受益"型激励 [2][3][6] 现行税收结构及问题 - 2024年中国税收收入17.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6.67万亿元占比38%,消费税1.65万亿元占比9% [4] - 增值税按生产地原则"五五分成"导致消费地居民负担税款但生产地政府获得收入,造成地区间税收横向分配失衡 [7] - 生产地分成机制促使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加剧低端产能过剩并抑制消费市场培育 [8] 国际经验借鉴 - 欧盟通过30年改革将增值税从生产地原则过渡到消费地原则,采用一站式申报机制(OSS)实现跨境交易按消费地征税 [10][11] - 美国消费率超80%,其销售税在零售环节征收且各州税率差异(4%-7%),通过高税率抑制不健康消费、免税政策减轻低收入群体负担 [13][14] - 美国将燃油税等专项税收直接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税收-服务-消费"良性循环 [14] 具体改革建议 - 在平台经济领域试点增值税"生产地与消费地结合"分配模式,将地方分享50%部分按贡献度横向再分配 [16] - 完善留抵退税机制使上游生产地承担退税责任,实现税收现金流精准匹配 [16][17] - 降低消费税法定税率(如小汽车、高档化妆品),并建立调节基金平衡地区间收入差异 [17] - 将消费税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整合联动,避免重复征税并对绿色智能产品给予税收优惠 [18] - 通过电子发票定位技术及区块链技术完善消费统计体系,为改革提供数据基础 [18] 改革预期效果 - 建立消费导向型财税激励可推动地方政府优化消费环境,释放统一大市场潜力 [3][12] - 通过差异化税率引导绿色健康消费,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