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复胜资产调研江苏雷利
证券之星· 2025-04-30 08:10
公司调研信息 - 江苏雷利2024年实现收入35 19亿元 同比增长14 38% 归母净利润2 94亿元 同比下降7 14% [1] - 汽车零部件板块表现突出 激光雷达电机 抬头显示电机等新产品收入增长显著 [1] - 公司计划推进激光雷达光电模组 线控底盘转向电机等产品的研发 [1] - 在工业及具身智能领域 公司开发高效工业水泵电机 成立中科灵犀推进灵巧手运动控制技术研发 [1] - 鼎智科技2024年实现收入2 24亿元 同比下降20 80% 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 [1] - 鼎智科技在工控领域产品涵盖有刷/无刷空心杯电机等 成立合资公司韦尔智能布局低压微型伺服控制器 [1] - 未来鼎智科技将重点开发机器人 新能源 半导体等工业自动化市场 [1] - 面对关税政策变化 江苏雷利通过海外产能建设和全球销售网络降低影响 鼎智科技也启动了泰国制造基地建设 [1] 机构背景 - 上海复胜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成立于2015年 是国内首批以研究驱动为导向的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2] - 公司目前纯权益管理规模超过60亿 [2] - 核心投研团队有16年以上大陆 香港 美国三地投资经验 主要基金经理均有国内顶级公募投资经验 [2] - 公司秉持"复利致胜"原则 坚持业绩驱动投资 重视投资的可持续性 [2] - 公司曾获中国证券报2019年度第十一届三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 2020/2021年度金阳光奖等多项行业奖项 [2]
4月28日科德数控跌6.99%,科创板长城基金重仓该股
证券之星· 2025-04-28 16: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4月28日收盘价74.78元,单日跌幅6.99% [1] - 当日成交量3.16万手,成交额2.43亿元,换手率3.1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170.85万元,占成交额13.03%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636.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534.75万元 [1] - 近5日融资净流入823.39万元,融券净流入426.0万元 [1] 机构评级与市场定位 - 90天内5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3家买入、2家增持 [2] - 机构目标均价85.52元 [2] - 属于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军工、机器人、大飞机等概念板块 [1] 公募基金持仓情况 - 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3家,持有最多的是科创板长城基金(9.50万股) [2][3] - 人保行业轮动混合A减持1.02万股,建信开元金享6个月持有期债券发起A新进0.50万股 [2] - 科创板长城基金规模2.25亿元,最新净值0.768元,近一年上涨36.07% [3] 科创板长城基金持仓结构 - 科德数控持仓740.66万元,占净值比例3.19%,为新进十大重仓股 [4] - 前三大重仓股为百济神州(5.46%)、海光信息(4.83%)、金山办公(4.47%) [4] - 金山办公、达梦数据获增仓,寒武纪遭减持 [4] - 乐鑫科技、拓荆科技退出十大重仓股 [4]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4:16
公司财务与分红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85亿元,加上上年未分配利润15.549亿元,减去2023年度利润分配0.306亿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7.528亿元 [3]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7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365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59.71% [4] - 2024年度合计现金分红总额为1.729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75.64% [4] 行业概况 - 2022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为2058.6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950.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 [6] - 2023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略有回撤,预计到2026年将达3058亿元 [7] - 工业自动化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6] 核心产品市场 - 2023年全球PLC市场规模达135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达2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91% [8] - 2023年我国PLC市场规模为160.44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188.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50% [9][10] - 2023年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为156.11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206.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73% [11] - 2023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下降4.1%,预计2026年将达247亿元 [12] 公司业务与地位 -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涵盖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 [5][20][21] - 2024年中国小型PLC市场中公司市占率为9.5%,较2023年提升2个百分点,国内品牌排名第二 [18]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51亿元、15.051亿元和17.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12.73%和13.50% [18] 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95项、外观设计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52项 [19] - 公司参与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 [19] - 公司获批设立省级、市级"机器视觉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工程中心" [19]
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09: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产品包括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低压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及电梯控制系统等 [3] - 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采用矩阵式研发管理、按订单生产为主、直接销售与渠道销售结合的模式 [6][7] - 新能源汽车驱动产品覆盖主驱多合一集成控制器、混合动力集成控制器等,匹配永磁同步/异步电机,应用于商用车、乘用车等领域 [4]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包括中低压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应用于起重、机床、冶金等行业 [5] - 电梯控制系统产品支持同步/异步主机闭环矢量控制,符合国际标准,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等场景 [6] 行业背景与前景 新能源汽车领域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0] - 新能源商用车2024年销量53.2万辆,同比增长28.9%,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10]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公务用车采购比例不低于30%等 [9] 工业自动化领域 -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859亿元,同比下降1.7% [12] - 政策推动设备更新,目标2027年工业设备投资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 [11] - 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国产替代加速 [11] 财务与股东情况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基数207,632,900股 [2] - 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会计师事务所未变更 [1] - 普通股股东前10名持股情况未披露优先股或债券信息 [15][16] 行业地位 - 公司为国内主流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和中低压变频器供应商,拥有核心技术储备及行业龙头客户资源 [13] - 产品以高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设计著称,在新能源汽车、工业制造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3][13]
港迪技术上市后首份年报: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5 10: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02亿元 同比增长10 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37 51万元 同比增长9 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9221 27万元 同比增长16 59% [1] - 2024年研发投入达4816 10万元 占营收比重8% [3] - 2024年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净额约为4 50亿元 [3] - 截至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33 04% 货币资金余额达6 15亿元 [3]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拟派发现金红利5568万元(含税) 占归母净利润的59% [3] 业务发展 - 智能操控系统业务全年实现营收3 17亿元 同比增长18 75% [2] - 自动化驱动产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 69亿元 同比增长2 30% [2] - 港口设备智能操控系统在全国已完成570台/套 覆盖26个主要港口 [2] - 水泥联合储库天车设备智能操控系统累计安装调试完成148台/套 在5家大型水泥企业应用 [2] - 港口起重专用变频器 盾构机专用变频器市场国产品牌份额排名第一 [2] - 在54家主要港口实现应用 塔式起重机专用变频器市场规模行业排名第二 [2] 技术优势 - 拥有电机矢量控制技术 整流回馈控制技术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 [3] - 成功实现对安川 ABB 西门子等国外品牌的替代 [3] - 截至年报披露日拥有各项专利129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 软件著作权87项 [3] - 已进入实质审查的在申请发明专利超过60项 [3] 战略布局 - 与海康威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在港口自动化 智能物联等领域展开协同 [4] - 共同开发起重机械无人化作业 装备智能巡检的全栈解决方案 [4] - 未来将加大中高压变频器 伺服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4] - 拓展冶金 物流等新行业应用 加速向"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4] 行业地位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专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研发 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产品包括自动化驱动产品 智能操控系统以及管理系统软件 [1] - 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1]
上海步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9:2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代码688160,简称步科股份,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数字化工厂软硬件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5] - 主要产品包括人机界面、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伺服系统、步进系统、低压变频器等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6][7][9][10][11]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520万元[3]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4,746.85万元,同比增长8.0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889.16万元,同比下降19.43%[3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1%,机器人行业收入达6,175.94万元,同比增长45.83%[5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96.60万元,同比增长16.45%[52] 产品与技术 - 人机界面2024年销量344,410台,同比增长6.45%,国内市场份额3%,国产品牌排名第四[24] - 伺服系统2024年销量414,367台,同比增长11.72%,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市场份额达54.11%[25] - 拥有"控制+驱动"、"显示+控制"等集成化技术,伺服模组产品应用于工业移动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9][30] 行业地位 - 国内直流伺服市场占有率12%-13%,为第一大厂商[25] - 工业自动化行业2018-2023年市场规模从3,977亿元增至5,734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8,900亿元[30] - 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2022年2,134.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4,1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59%[29]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比12.67%,同比增长16.04%[52] - 采用前瞻型技术研发与需求型产品研发双模式,建立跨部门矩阵式项目管理体系[16][17][18][19] - 重点布局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动"控制+驱动"等集成化产品发展[30] 市场与销售 - 采取直销与经销并重模式,直销聚焦战略客户,经销覆盖区域终端用户[15] - 产品应用于物流设备、医疗设备、工业机器人等30余个领域[6][7][9][10][11] - 伺服模组产品在协作机器人、无人叉车等新兴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9] 生产与供应链 - 采用"销售预测+订单"采购模式,关键原材料包括IC芯片、液晶屏等[13] - 生产结合库存生产与订单生产,PCBA环节采用外协加工[14] - 通过供应商管理制度保障原材料品质,建立滚动生产计划体系[13][14]
港迪技术上市首年:营收破6亿元 筑牢核心业务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9:40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 同比增长10.02% [1] - 归母净利润9437.51万元 同比增长9.13% [1] - 扣非净利润9221.27万元 同比增长16.59% [1] 业务板块表现 - 自动化驱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 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1] - 智能操控系统业务实现营收3.17亿元 同比增长18.75% [2] - 港口设备智能操控系统已完成570台/套 覆盖全国63个主要港口中的26个 [2] - 水泥天车设备智能操控系统累计安装148台/套 在5家5000万吨以上大型水泥企业实现应用 [2] 市场地位 - 港口起重专用变频器和盾构机专用变频器市场份额国产品牌排名第一 [1] - 塔式起重机专用变频器市场规模保持行业排名第二 [1] - 产品已应用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的63个主要港口中的54家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4年研发投入4816.10万元 占营收比重8% [2] - 拥有专利129项 其中发明专利37项 软件著作权87项 [2] - 已进入实质审查的在申请发明专利超过60项 [2] - 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 1项行业标准 6项团体或地方标准 [2] 战略合作 - 2024年3月与海康威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在港口自动化和智能物联领域展开深度协同 [3] - 共同开发起重机械无人化作业和装备智能巡检的全栈解决方案 [3]
美信科技一季度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4-23 15:38
财务表现 - 2024年研发费用2557.42万元同比增长14.10%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23.26万元同比增长87.74%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0.45%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09.06万元同比增长5.73% [3]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58% [3] 运营数据 - 2024年产品销售量超18亿件同比增长55.93% [3] - 2024年生产量超17亿件同比增长40.15% [3] - 2024年库存量同比下降42.70% [3] - 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且库存显著下降 [2] 研发与产品创新 - 成功开发BMS信号变压器/车规级片式电感/片式网络变压器/一体成型电感等新产品 [2] - 新产品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 [2]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作为长期发展战略核心 [2] 市场与战略 - 凭借磁性元器件领域核心竞争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2] - 新产品将成为未来整体销量增长重要引擎 [3] -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制造流程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3] -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使回款率提升且保障销售回款及时性 [2]
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前2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4-22 17:42
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 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调节阀常用分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 阀等。 据 QYResearch 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报告 2025-2031 "显示, 预计 2031 年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规模将达到 102.8 亿美元 ,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5.4% 。 全球 调节控制阀 市场前 20 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 2 024 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 准) 根据 QYResearch 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调节控制阀生产商主要包括 Emerson (艾默生)、 Flowserve (福斯)、 Nihon KOSO (日本工装)、吴忠仪表、 Valmet (维美德)、 Cameron (Schlumberger) 、 Johnson Controls (江森自控)、 Baker Hughes (贝克休斯)、 SAMSON (萨姆森)、重庆川仪等。 2024 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有 ...
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前2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4-22 17:42
调节控制阀行业概述 - 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关键元件,通过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实现工艺控制,主要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常用类型包括气动、电动和液动调节阀 [2] - 预计2031年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8亿美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5.4% [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十大调节控制阀生产商包括Emerson、Flowserve、Nihon KOSO、吴忠仪表等,2024年前十强厂商合计市场份额约53% [6] - 气动控制阀是主导产品类型,化工是最大应用领域,占30.5%的市场份额 [7][9][13] 市场驱动因素 - 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技术进步推动需求增长,尤其在石化、化工、冶金和电力等行业 [14] - 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印度等国家对高精度控制设备需求激增 [14] - 气动控制阀因高效稳定、维护成本低成为多个行业首选,技术革新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精确度 [14] - 环保和能效要求促使更多行业采用调节阀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浪费和排放 [14] 市场阻碍因素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生产成本,核心部件需要高质量原材料 [15][17] - 市场竞争加剧压缩企业盈利空间,本地化企业带来价格和服务压力 [17] - 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成本 [17] 研究方法与范围 - 研究主要统计指标包括产能、销量、销售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侧重近三年主要厂商销售情况 [18] - 地区分析涵盖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主要生产与消费地区的规模趋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