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东欧博览会迸发中外合作新火花
中国青年报· 2025-05-24 14:42
低空经济领域合作 -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秘书长张俊认为低空经济正在重构人类活动疆域,实现从地面到天空的立体化生存,并催生"上帝视角"的生活方式 [1] - 斯洛伐克企业MicroStep Mis有限公司希望与中国企业在低空经济发展等领域建立合作,为低空飞行提供气象监测和解决方案 [1] - 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斯洛伐克克莱因视觉公司合作成功下线第二代AirCar飞行汽车,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飞行汽车市场达3万架,产值超千亿元 [2]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中国凭借政策支持、产业链优势和场景应用探索,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 -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将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攻关机器人核心芯片、轻量化材料等"卡脖子"技术,并积极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2] - 斯洛文尼亚科技公司NTSYSTEMS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多伦茨希望与中国机器人企业合作 [3] 数智中东欧创新展示 - 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数智中东欧创新板块,展示匈牙利VR公园、斯洛文尼亚蝙蝠飞机和中国10余款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3] - 斯洛文尼亚科技公司NTSYSTEMS主要研发生产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希望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并适应中国市场需求 [3] 健康产业合作机会 - 波兰上市企业Biomass Energy Project S.A看好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已在无锡成立欧亚健康产业中心,帮助波兰企业来中国落地和中国企业出海 [4]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匈牙利数字化动物农场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商Livestocker的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已应用于欧洲30多个大型农场,可高效管理几万头猪 [5] - Livestocker首次将产品带到中国,已有中国农场洽谈后续实地考察 [5]
一批全国头部企业与广东合作
广州日报· 2025-05-23 03:24
文博会概况 - 文博会正式开幕,吸引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1] - 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 [1] 重点项目签约 - 广东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18个重点项目顺利签约,总成交额超16亿元 [2] -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与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将在国际影视创制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2] - 猫眼(广州)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将在黄埔成立 [2] - 《雄狮少年》创作班底将推出"广东非遗三部曲"之《龙舟少年》 [2] - 国民IP"猪猪侠"将与京东、名创优品等开展合作 [2] - 《外来媳妇本地郎》宣布将推出精品短剧 [2] 广汽集团合作与产品发布 - 广汽集团携手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 [2] - 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上市,融合华为科技、广汽智造、东方文化等创新力量 [2][3] - 传祺向往M8乾崑通过智能终端构建生活场景闭环,让工业产品升维为文化载体 [3] 机器人格斗赛事 - 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竞技主体的赛事"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赛之'机甲拳王'"将在深圳举办 [4] - 赛事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众擎机器人公司、英雄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官宣 [4] - 赛事预计于今年年底上演首秀,旨在展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突破 [4]
重磅来袭!全球首个全尺寸“机甲拳王”格斗赛官宣!撬动湾区万亿机器人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7:36
赛事概况 - 深圳众擎机器人公司联合主办"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赛之'机甲拳王'",为首个以全尺寸类人身高人形机器人为竞技主体的赛事 [1] - 赛事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生态,采用"体育+科技"跨界融合模式打造文化品牌IP [3] - 目标将机器人竞技推进奥运会,开创人机共融的奥林匹克新时代 [5] 赛事创新点 - 四大亮点: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对抗、俱乐部参赛机制并开放源代码、首档机器人竞技综艺节目、打造"机甲拳王"英雄IP [6] - 首创人形机器人格斗竞技规则:模拟人类运动模式,通过智能决策系统实时应对复杂环境 [5] - 建立"以赛代训"实战培养体系,联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加速核心技术突破 [6] 产业影响 - 广东工业机器人年产量24万台占全国44%,政策推动2025年形成超万亿产值机器人产业 [7] - 预计人形机器人3-5年内规模化落地,技术发展速度远超预期 [7] - 赛事获奖团队可获得大湾区全维度支持,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7] 技术发展 - 推动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等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工业、服务、医疗等场景应用 [6] - 开放源代码鼓励各俱乐部训练升级机器人,开发差异化战斗能力 [6]
美银Computex 2025观察:AI需求、供应链、机器人与技术路线图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16:23
展会概况 - 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于5月19日开幕,持续至23日,主题为"AI Next",聚焦"智慧运算&机器人""次世代科技"和"未来移动"三大主题 [1] AI行业趋势 - AI需求强劲,产业已从试验走向大规模部署,投资者关注点从云端AI转向更广泛的物理AI应用和边缘计算部署 [1] - 2025年AI叙事从简单关注AI PC转变为在移动设备、汽车、物联网、智慧城市和工业系统等更广泛领域实现AI [3] - 行业进入AI时代,需求正从实验转向规模化部署,预计AI市场将比互联网或智能手机更大 [15] - 焦点正从数字AI代理转向物理AI,机器人技术可能成为下一个具有万亿美元潜力的市场 [7] 供应链与技术进展 - AI硬件供应链瓶颈缓解,GB200已全面投产,供应链良率问题最严重阶段已过去 [5] - 英伟达GB300按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订单取消或供应限制担忧减少 [5] - 系统级集成技术如英伟达NVLink Fusion和软件平台持续开发,支持更无处不在的AI生态系统 [3] 公司动态 英伟达 - 推出GB300升级版,相比GB200推理性能提高1.5倍,HBM内存增加1.5倍,网络性能提高2倍 [10] - 发布RTX Pro企业服务器、NVLink Fusion,开放AI基础设施生态系统 [10] - 强化在AI和加速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展示代理AI在AI工厂、代理和机器人领域应用布局 [10] 高通 - 骁龙芯片2025年为85台以上PC提供动力,2026年将增加到100个 [10] - 推出终端设备代理AI模型Context,通过NPU提供更高工作效率和更好数据安全性 [10] - 宣布进军数据中心CPU市场 [10] 富士康 - 打造自有AI模型FoxBrian,基于Llama 3/4,支持其三个智能平台并理解制造数据 [13] - 结合高雄数据中心和大规模预训练语料库,能处理100B到1T标记的领域 [13] ARM - 预计2025年底50%运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芯片将是基于ARM的 [15] - 快速扩展到边缘AI,为99%智能手机提供支持,PC/平板电脑领域2025年出货量份额预计达40%以上 [15] - 能效优势对AI规模越来越重要,中国台湾电力消耗预计到2028年增长8倍 [15] 其他公司 - AMD推出Radeon RX 9060 XT 16G,支持FSR4具有更低延迟的更好性能和功耗效率 [15] - 联发科展示在高速通信、汽车、Wi-Fi和可穿戴设备方面的强大表现 [17] - NXP演示主要集中在边缘AI,强调其相对于云端优势 [17]
特斯拉发布“擎天柱”机器人炒菜视频;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成功|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07:31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展示自主完成倒垃圾、炒菜、清扫桌面、使用吸尘器、撕纸巾、开橱柜门及拉窗帘等连续任务 [1] - 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优化"仿真到现实"训练代码 能在数小时内积累相当于数年的物理世界经验 [1] - 最新进展证明其已突破简单动作模仿 实现多模态感知融合与复杂任务规划能力 [1] 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 浙江大学团队完成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患者术后15天实现自主站立及行走 [2] - 术后2个月患者已能完成多种日常活动 该技术有望惠及国内370万脊髓损伤患者 [2] 谷歌AR眼镜Project Aura - Google联合中国AR公司XREAL及高通发布新一代AR眼镜Project Aura 形成"平台-硬件-芯片"技术闭环 [3] - 产品采用光学透视技术路线 是全球首款专为Android XR平台打造的旗舰级AR设备 [3] - 合作整合Google的XR生态布局 XREAL的轻量化AR研发能力及高通XR芯片性能 [3]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22日开幕 1.5万多名专业观众将参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5:04
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于5月22日至5月25日在宁波举行,主题为"向新向实 向未来" [1] - 预计1.5万多名专业观众参加,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3000人 [1] - 预计达成从中东欧进口采购意向超100亿元 [1] 展览展示 - 贸易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分为中东欧展区和出口消费品展区 [1] - 中东欧展区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来自中东欧14国和其他9个国家的435家企业参展 [1] - 出口消费品展区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1028家企业参展,设立消费精品、家居尚品、智能用品、绿色产品4个板块 [1] 活动设置 - 以经贸活动为主线,设置"11+4+N"项活动,包括11场重点活动、4场机制性活动和50场以上专场对接活动 [2] - 重点活动包括开幕式、4场经贸洽谈活动、3场投资促进活动和3场人文交流活动 [2] 中东欧+拓展 - 除中东欧14国外,还有英国、法国、德国等9个国家的企业参展 [2] - 世界银行、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以及一批国际商协会和知名企业也参展参会 [2] 溢出效应 - 精准匹配100多家省内企业参与中东欧商品专场采购对接活动 [2] - 为省内企业在国际出口消费品展设立展位1429个 [2] - 提升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等经贸合作平台能级 [2] 投资活动 - 举办"投资浙里"系列活动,包括合作推介交流活动、跨国药企对话浙江圆桌会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接专场活动 [2] - 赛诺菲、诺华、摩根斯坦利等世界知名企业将参会 [2] - 现场将集中签约一批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金融等重点项目 [2] 数智中东欧 - "数智中东欧"展区面积达1400平方米,37家企业参展 [3] - 集中呈现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通航科技等领域的近百项前沿技术和产品 [3] 创新技术展示 - 中东欧国家带来的创新技术主要在航空和生物健康领域,包括奥地利的钻石飞机、塞尔维亚的海上安全传感器、斯洛伐克的医疗设备等 [3] - 可现场体验匈牙利的虚拟现实科技VR Park [3] 国内企业展示 - 宇树科技、星动纪元、均普智能等企业将携带先进的机器人产品展示 [3] - 展示拟人行走、闻香识物、迎宾递水、动作捕捉等场景 [3] - 宁波市22家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也将展示技术探索 [3]
阿联酋与中国企业共建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快讯· 2025-05-20 17:49
阿联酋与中国企业共建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 阿联酋农业科技公司Silal与中国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1.2亿迪拉姆(约合3300万美元)建设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1] - 该科技中心位于艾因地区,占地10万平方米,将集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1] - 技术覆盖精准播种、智能气候控制、自动灌溉到机器人采收等多个环节,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
谷歌CEO皮查伊回应“谷歌已死”论:AI决定未来,中国竞争力不容忽视
36氪· 2025-05-19 18:44
AI战略与搜索转型 - 谷歌正从传统搜索转向"跟随用户"的智能助手模式,产品将更具预测性和个性化,甚至在用户提问前提供信息 [3] - AI概览功能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15亿,AI模式下的查询平均长度是传统搜索的2-3倍 [7][9] - 公司自2015年起定位为"AI优先",通过收购DeepMind和启动Google Brain项目奠定基础,Transformer架构模型显著提升搜索质量 [6][7] 基础设施与技术优势 - 自研TPU芯片已迭代至第七代,构建全栈式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大规模低延迟AI服务,2025年计划750亿美元资本支出中过半用于Google Cloud [13][14] - Gemini 2.5系列模型凭借基础设施优化实现高性价比服务,Flash模型在性能与成本效率上处于行业帕累托前沿 [13][14] - 采用双轨芯片策略:同时使用英伟达GPU和自研TPU,内部主要用TPU训练部署Gemini模型 [15]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AI概览广告收益已达传统搜索水平,证明AI搜索具备可持续商业模式,计算成本过去18个月显著降低 [9] - Gemini App月活3.5亿,但嵌入搜索的AI概览才是全球使用最广的生成式AI应用,ChatGPT月活6亿的对比存在偏差 [7][8] - 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显示中国技术前沿实力,其模型效率优化方向与谷歌策略部分吻合 [21] 未来计算平台布局 - AR眼镜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平台,语音与多模态交互将使人机交互更自然,公司持续投入Pixel系列和Waymo等硬件项目 [18][19] - 量子计算处于类似2015年AI的技术曲线阶段,预计3-5年内实现超越经典计算的现实应用 [25] - 机器人技术临近"魔法时刻",Gemini机器人项目整合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计划推出开放平台操作系统 [26][28] 业务生态与长期战略 - YouTube与Google Cloud合并营收达1100亿美元,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媒体和企业软件提供商之一 [10][11] - Alphabet结构以基础技术扩展为核心,Waymo、Isomorphic等业务共享Gemini和AI技术主线 [31] - X实验室持续孵化突破性项目,如Waymo和Google Brain早期版本均源于此 [31] 能源挑战与全球竞争 - 电力成为AI发展核心瓶颈,太阳能+储能电池和核能是重点方向,当前云计算业务已受能源限制影响 [22][24] - 中国2040年发电量或达美国4倍,能源基础设施速度将决定AI算力扩张天花板 [22][23] - 公司长期投资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遵循"长期积累+非线性爆发"路径 [25][26]
黄仁勋发力支持Agent、新设中国研发点,贾扬清Lepton被收购后现状曝光!
AI前线· 2025-05-19 17:11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计算平台 - 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AI将成为像互联网和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司定位为AI基础设施核心提供商 [1] - 发布扩展版Blackwell平台Blackwell Ultra AI,重点提升推理性能 [4] - 推出Grace Blackwell GB300系统,推理性能提升1.5倍,HBM内存容量增加1.5倍,网络连接能力翻倍 [8] - GB300系统达40 PFLOPS,相当于2018年Sierra超级计算机性能,六年内性能提升4000倍 [9] - 预告Vera Rubin超级芯片性能是GB300的3.3倍,CPU内存容量是Grace的4.2倍,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 [10] - 宣布推出NVLink Fusion技术,支持构建百万级GPU规模的AI工厂,兼容多种ASIC芯片 [11][13] AI技术演进方向 - 提出Agentic AI概念,具备目标拆解、方案思考、后果评估和执行计划的能力 [5] - Agentic AI本质是数字机器人,遵循"理解、思考、行动"的闭环 [6] - Physical AI可理解真实世界物理规律,是机器人革命基石 [8] - 开发GR00T-Dreams系统自动生成机器人训练视频,Isaac GR00T-Mimic工具扩展人类演示数据 [25][26] - 与DeepMind和Disney合作开发物理引擎Newton,计划7月开源,完全支持GPU加速 [26] - 更新类人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5,提升环境适应能力和任务成功率 [28][29] 计算架构创新 - 开发量子经典计算平台,预测未来超级计算机将集成GPU、QPU和CPU [22] - 存储架构变革方向为将计算节点嵌入存储机架,前端配备GPU [22] - CUDA生态形成正向循环:安装量增长推动开发者创建更多库和应用 [21] - 采用COOS-L新工艺实现大规模芯片制造,开发7.2TB/s的NVLink交换机 [9] - 推出RTX Pro Enterprise全能服务器,支持多模态AI应用和游戏 [14] 产品布局与合作伙伴 - 将在中国台湾建立宇宙飞船风格办事处NVDIA Constellation [1] - 联合台积电、富士康在中国台湾建设AI超级计算机 [16] - Project DIGITS个人AI计算机DGX Spark全面投产,即将上市 [18] - 展示个人超级计算机DGX Station,可运行1万亿参数大模型 [18] - 推出Lepton平台连接开发者与全球GPU资源,合作伙伴包括CoreWeave、软银等 [19] - 云服务提供商已采纳Grace Blackwell系统,包括Twitter等平台 [8]
2025年全球矿用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将替代人进行高危复杂工作【组图】
前瞻网· 2025-05-19 15:18
全球矿用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 19世纪70—80年代进入矿业动力化1.0时期,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建立了煤矿无轨辅助运输装备体系,开发了铲运机、支架搬运车、锚杆钻车等移动装备 [1] - 1958年美国Wagner公司开发出第1台地下装载机,标志着矿业机械化2.0时期的到来 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计算机远程遥控加局部自治式控制的采煤机器人 [2] - 21世纪进入矿业自动化3.0时期,自动化装备使工作更快、更安全、更高效 矿用机器人开始学习、适应新的矿井环境和动态决策 [2] - 矿业机器人化4.0将在2025年开启,届时矿用机器人将普及并承担重复、危险、高技术挑战性工作 [2] 全球矿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5] - 2021年全球矿用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3.63亿美元,同比增速超20% 2023年市场规模为12.8亿美元,2024年初步测算为14亿美元 [6] - 2030年全球矿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或达3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0% [11] 全球矿用机器人企业竞争格局 - 专利申请数量最高的是小松(komatsu),其次是山特维克(sandvik)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 [9] - 销售地区覆盖最广的是波兰法穆尔(FAMUR) 产品多样性表现最好的是山特维克,其次是美国迪尔公司(Deere&Co)和小松 [9] - 中国能源投资集团、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等中国企业处于追赶梯队,在海外市场有较好表现 [9] 全球矿用机器人市场驱动因素 - 对机器人采矿系统投资增加、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对精确高效工作需求增长 [11] - 群体机器人等技术进步有助于开发灵活系统 自主机器人提升生产力和安全性 [11] - 全球能源短缺使传统能源重新受重视 中国、东南亚、印尼等劳动力密集地区将成为矿用机器人替代主要推动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