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
搜索文档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来了,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9-04 15:01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1] - 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 2026年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 [1]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1] - 2026年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1] 技术攻关方向 - 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攻关力度 [1][2] -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2] - 推动先进计算、新型显示、服务器、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 [2] - 加快对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多元化系统的兼容适用 [2] - 提升协同攻关效率 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 [4] - 加快推动RISC-V产业发展 促进技术研发和国际化合作 [4] 基础设施建设 - 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 提升各地已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2] - 强化服务器、芯片和关键模块的兼容适配 [2] - 打造以跨平台计算框架为核心的计算生态 [2] - 推动光架构与现有电架构体系生态融合 加大对高速光芯片、光电共封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4] 产业布局优化 - 围绕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和重点产业集聚区推动差异化发展 [3] - 打造国际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 推动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3] - 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 [3]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3] 质量与标准建设 -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3] - 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 [3]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3]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 [3] 创新体系构建 - 加强电子信息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4] -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等领域科技创新 [4] - 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 推进卫星定位、导航、遥感、通信等协同发展 [4] - 突破多源融合定位、室内外无缝定位、低轨导航增强等北斗关键技术 [4] - 加快新型工业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架构体系研究 [4]
降息预期升温,港股科技修复行情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9-04 11:20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近几周美国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动几乎没有或没有变化 [1]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持续攀升 [1] - 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市场流动性边际改善有望为港股注入增量资金 [1] 港股市场结构与行业特征 - 港股市场汇聚互联网、医药、新消费等领域龙头企业且科技含量极高 [1] - 港股企业与全球前沿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1] - 近期AI技术、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突破为相关企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1] 港股科技板块近期表现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今日盘中跌超1% [1] - 地平线机器人、中芯国际、信达生物等个股领跌 [1] - 尽管市场波动剧烈但各类资金跑步进场 [1]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中泰证券认为港股资金正从新能源车、消费等传统赛道流向低估待修复的科技产业 [1] - 短期市场波动较大但港股科技板块长期热度依然不减 [1]
曹中铭:A股诞生“新股王” 仍应看到差距
新浪财经· 2025-09-02 19:15
寒武纪股价表现 - 寒武纪于2025年8月28日盘中最高股价达1595.88元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1] - 公司股价自2024年起处于上升通道 2025年7月10日下探520.67元后启动凌厉上涨 [1] - 2025年9月2日科创板整体下跌背景下 寒武纪仍以上涨报收 盘中最高触及1540元 [1] 市场环境因素 - 2025年下半年沪深市场表现强势 上证指数从4月7日3040.69点升至8月26日3888.60点 四个多月涨幅达27.89% [1] - 市场资金重点关注AI 人工智能 芯片 创新药 半导体等题材个股 [1] - 半导体芯片概念成为2025年市场炒作热点与主线 机构资金大肆参与炒作 [2] 公司基本面变化 - 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结束2020年至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状态 [2] - 公司属于半导体行业 主营芯片制造 被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技术企业 [3] - 与传统行业代表贵州茅台不同 公司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行业领域 [3] A股市场结构演变 - A股市值前十上市公司中金融业占半壁江山 传统行业占绝对多数 仅中国移动和宁德时代属科技企业 [3] - 股价前十上市公司中传统行业仅贵州茅台一家 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4] - 股价前五十上市公司中科技型企业同样占据绝对多数 体现市场从传统行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趋势 [4][5]
A股突然大跌,原因找到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1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沪指下跌0.45% 深指大跌2.14% 创业板指大跌2.85% 超4000只个股下跌 [1] - 两市成交额28750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250亿元 [1] - 市场下跌主因技术面偏空叠加阶段获利了结 沪指自4月8日以来最大涨幅27% 深指40% 创业板指68% [1] 行业板块表现 - 算力硬件与数字货币概念股领跌 科技股全面大跌 半导体/芯片/CPO板块集体砸盘 [1] - 防御性板块逆势活跃 黄金概念股维持强势 [1][2] - 电力板块表现突出 33家火电企业中17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华银电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4146.80% [3] - 大金融板块逆势上涨 证券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3.46万亿元 净资产3.23万亿元 净资本2.37万亿元 [4] 贵金属市场动态 - COMEX黄金和白银期货价格均刷新历史最高记录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 [2] - 黄金走势受美债收益率波动和风险偏好变化影响 市场聚焦非农数据对政策走向指引 [2] - 贵金属市场预计维持高位震荡 白银因工业属性支撑可能表现更佳 [2] 金融机构数据 - 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达2.82万亿元 [4] - 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达9.35万亿元 [4]
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 A股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10:04
整体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1]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1] 板块与行业表现 -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增幅分别为9.03% 4.90% 6.08% 远超市场整体水平 [3] - 军工 新能源 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领域业绩居前 [6] - 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 [6] - 家电行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长均超9% [6] - 游戏 影视院线行业营收均实现增长 净利增速超70% [6] -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6] - 宠物经济相关产业净利增幅40.29% IP经济相关产业净利增幅54.90% [6] - 船舶制造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8] 海外业务与新兴市场 - 上市公司实现境外收入4.90万亿元 同比增长4.50% 占比连续3年提升 [8] - 船舶制造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8] - 跨境电商领域投资支出增速超15% [8] 产业结构与创新动能 -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科技发展主线鲜明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1] - AI领域 芯片 光模块等硬件与应用端协同爆发 驱动产业链全链增长 [3] - 北交所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全面恢复性增长 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及新材料行业 [5]
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A股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02 09:51
整体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16% 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和净利双增长 [1] 板块业绩表现 - 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9.03% 科创板增长4.90% 北交所增长6.08% 远超市场整体水平 [3] - 北交所上市公司实现全面恢复性增长 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行业 [5] 行业表现 - 军工 新能源 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领域业绩居前 [7] - 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 家电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超9% [7] - 游戏和影视院线行业营收实现增长 净利增速超70% [7] -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7] - 宠物经济相关上市公司净利增长40.29% IP经济净利增长54.90% [7] - 船舶制造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9] 海外业务表现 - 上市公司实现境外收入4.90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50% 占比连续三年提升 [9] - 船舶制造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9] - 跨境电商领域投资支出增速超15% [9] 产业发展趋势 - AI领域 芯片 光模块等硬件与应用端协同爆发 驱动产业链全链增长 [3] -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成长 [1]
没有赶上新赛道,很焦虑
集思录· 2025-09-01 21:52
市场风格切换 - 红利股近期表现疲软 部分投资者出现亏损 而高波动性"妖股"表现强势[1] - 基金经理从红利股转向追逐高收益"妖王" 导致前者资金流出压力增大[2] - 投资机构净值表现出现分化 追涨"妖王"的基金业绩显著优于坚守红利策略的基金[3][4] 投资收益对比 - 传统价值投资策略年化收益率约10%+ 而激进策略收益率可达103%[5][13] - 某投资者展示715万投资收益 主要来自高收益个股操作 另持有基金账户收益率30%[5] 投资策略分歧 - 部分投资者选择"打不过就加入"策略 减持10%红利仓位转向芯片等热门赛道[12] - 价值投资者坚持持有能源股(中国海油 中国石油 兖矿煤业)和互联网股(腾讯 阿里巴巴 PDD)[13] - 可转债投资采用摊大饼策略 持有价格区间120-130元 到期时间不少于6个月[13] 个股调仓操作 - 清仓格力电器 因公司发展呈现疲态 半年报显示增长动力不足[13] - 加仓美的集团 认为公司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财报表现优于同行[13] - 重点持仓包括紫金矿业 美的集团 海尔智家 云南白药等传统价值类股票[13] 资产配置结构 - 当前投资组合为50%港股 20%A股 30%可转债[13] - 港股主要配置能源和互联网板块 A股侧重传统价值型公司[13] - 2025年牛市环境下 价值策略收益率保持稳定但未显著超越市场[13]
9月券商金股出炉,这些股获力挺
证券之星· 2025-09-01 16:18
券商9月金股推荐概况 - 24家券商发布投资策略报告 推荐超200只金股 [1] 重点推荐个股 - 中兴通讯获三家券商推荐 半年度营业收入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 [4] - 新易盛获两家机构推荐 8月累计涨幅超80% 今年以来暴涨超300% [4] - 华峰测控获开源证券和长江证券联合推荐 [5] - 恺英网络获开源证券和国海证券联合推荐 [5] - 泸州老窖获东吴证券和华安证券联合推荐 [5] 行业分布特征 - 科技制造板块受关注 东北证券推荐齐锋智能/华胜天成/德福科技/航天宏图/广和通 东吴证券推荐雷赛智能/指南针/昆仑万维/杰瑞股份/晶晨股份 [5] - 黄金板块获多家推荐 东北证券推荐中国黄金国际/山东黄金 华鑫证券推荐赤峰黄金 [5] - 新能源/生物医药板块成为机构关注焦点 [5] 市场行情展望 - 多家券商预判A股延续"慢牛"行情 建议关注科技/顺周期/"反内卷"制造业方向 [6] - 招商证券认为市场保持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增量资金流入形成正反馈 [6] - 浙商证券指出"系统性慢牛"中线健康向上 短期存在双向波动放大/交易量下降/技术形态压力等不确定性 [6] 配置线索与催化事件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催化资源品行情 尤其利好贵金属和铜 [6] - 苹果端侧AI与META AR眼镜发布或推动消费电子板块行情 [7] - 9月创新药催化事件增多 建议聚焦资源/创新药/消费电子/化工/游戏/军工板块 [7]
宏观:人民币汇率何时破7?
2025-09-01 10:0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和人民币汇率 对A股市场、中国资产风格以及相关行业板块(如成长科技、消费内需、顺周期资产)的影响[1][16][18] * 央行、中央汇金、险资等金融机构在市场资金支持方面的角色和表现被详细讨论[19][20][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人民币汇率兼具趋势性和周期性 长期受美元指数影响呈现贬值趋势 短期波动与美元指数相关 今年上半年美元贬值背景下 人民币中间价未明显升值 体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1][3][4]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趋势性减弱 更多受周期性因素影响 中国PPI能否显著回升将直接影响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兴趣 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提供升值基础 预计2026年二季度PPI有望转正[1][7][9] * 目前人民币贬值压力已消除 未来升值需关注9月和明年PPI转正时点 美联储降息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潜在催化剂 中美货币政策错位和利差倒挂有望缓解[11][12][13] * 预计2026年二季度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可能大幅升值 自2025年6月以来实际有效汇率已经贬值5.8% 如果回到2024年底水平将意味着升值约6个点 如果美元走弱人民币对美元可能会升值约10个点 但对出口压力不大 因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从2024年底的45%提高到现在的50% 且出口数据依然强劲[14][15] * 中国资产风格将从长久期资产切换到短久期资产 从估值切换到盈利导向 盈利基础较好的成长科技、消费内需和顺周期资产将表现较好 指数牛市将更多依赖盈利而非估值[1][16][18] * A股市场具备五年规划周期规律 2025年目标方向可能与人工智能、科技、芯片或成长相关 PPI转正将提振内需、消费和顺周期板块 跨年来看指数牛市未结束[3][18] * 2025年A股上涨由流动性推动而非盈利驱动 央行通过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增加提供资金支持 4月份增加3,700亿 但5、6、7三个月未进一步增加甚至减少约500亿 居民存款入市规模有限 大规模水牛行情更可能依赖于持续提升风险偏好[3][19][20][24][3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在3,200点到3,500点之间宽幅震荡 突破发生在7月份 主要推动力来自融资融券和公募基金 两融余额在七八月份分别增长1,328亿和2,414亿 创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新高 8月份ETF呈现加速入市现象[22] * 融资融券余额目前已达到2万亿 出现加速上升趋势 但监管层希望中国股市出现慢牛、长牛 而非快牛或疯牛[23] * 居民存款余额在2025年7月份环比减少1.1万亿 符合季节性特征 92%是活期存款 仅850亿为定期存款 部分居民提前还贷 当月居民贷款余额减少4,900亿 同比多减近3,000亿 其中房贷同比多减700多亿 非银存款当期增加2.1万亿 同比多增1.4万亿[24] * 7月份保险收入同比增加800亿元 达到近5,000亿元 居民存款搬家迹象资金流向分散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大部分资金进入股市[25] * 中国几乎不存在超额储蓄 超额存款规模约为14万亿元 但这些资金进入股市的逻辑并不顺畅[31] * 根据二季度央行调查问卷 倾向于储蓄的城镇居民比例有所提升 2025年可能会出现储蓄率回升 同时居民存款占比停止上升趋势 如果未来回落则可能形成经典牛市组合 即储蓄率提升、存款占比下降 反映出风险偏好的提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