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经济
搜索文档
豫园股份企稳:业绩压舱石珠宝时尚业务重回增长 结构升级初见成效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16
核心观点 - 公司二季度营业收入103.3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收入增速环比大幅提升,出现企稳迹象 [1] - 核心业务珠宝时尚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标志着公司业绩企稳 [1][2] - 公司正经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升级,多领域取得突破,政策支持与主动转型将推动重回增长 [1][5] 珠宝时尚业务表现 - 珠宝时尚业务2024年占总收入63.88%,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和业绩压舱石 [2] - 二季度珠宝时尚业务实现收入76.12亿元,结束下滑,同比增长2.1% [2] - 公司启动从克重模式向计件模式战略转型,涉及渠道、客户结构及加盟商调整,转型成功将成为业绩增长驱动力 [2] - 老庙品牌计件产品销售额较同期上涨66%,珠宝时尚业务毛利率整体增加0.43个百分点 [3] - 高毛利明星产品古韵系列上半年营收超23亿元,一串好运系列上市至今营收超1.5亿元 [3] 财务指标与转型成效 -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15.09%,同比增加1.79个百分点 [3] - 终端计件黄金与投资金销售占比较高的黄金珠宝品牌2025年有望呈现更优业绩增速 [3] - 中信建投研报预测下半年珠宝时尚业务将持续回暖 [3] 新消费领域布局与突破 -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珠宝时尚、文化饮食、国潮腕表、美丽健康及复合功能地产等板块 [4] - 拥有松鹤楼、南翔馒头店、上海老饭店等百年中华老字号及非遗品牌,以及海鸥、上海等时尚腕表品牌 [4] - 公司推动核心业务与二次元等新兴业态跨界融合,加速珠宝、商业零售等业态升级 [5] - 老庙黄金与国创动画IP《天官赐福》联名金运礼盒天猫首发当天销售破百万,位居IP联名黄金品类TOP1 [6] - 联名新品线下发售当日新会员注册人数突破2.5万人,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带来新增量 [6] 新零售与场景创新 - 截至2025年6月末,老庙和亚一品牌连锁网点达4249家,其中自营网点250家 [3] - 珠宝时尚板块深耕抖音、快手等新零售平台,上半年累计GMV达17.55亿元 [6] - 豫园商城暑期举办国创豫宙漫游季活动,开幕当天客流增加50%以上 [6] - 餐饮板块老字号品牌尝试轻资产模式连锁化发展,化妆品板块推进"文旅+美妆"融合新模式 [6] 行业环境与政策背景 - 2024年国内黄金首饰消费量532.02吨,同比下降24.69%,受金价高位运行及外部消费不振影响 [2] - 国家出台多项刺激消费政策,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消费券及消费贷贴息等 [4]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消费需求萎靡背景下,A股130家食品饮料公司超一半收入下滑,10家酒店餐饮企业中7家收入下滑 [4]
“三新”经济蓄势赋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6 01:13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比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快3.6个百分点 [1] - 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6.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1] - 智能绿色新产业快速增长,勾勒出新动能加速壮大的路线 [1] 数字产品与智能装备表现 - 7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持续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2] - 智能设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和12.8%,显示智能装备市场活力旺盛 [2] 新消费业态发展 - 前7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3] - 线上消费、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受消费者欢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展现蓬勃态势 [3] 数字化转型与新模式 - 人工智能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智能终端产品广泛普及 [4] - "智能终端+场景服务"和"AI赋能传统制造"等新模式拉动增长 [4] - 数字技术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催生融合创新模式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4] 新动能整体表现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铁三角" [4] - 新产业提供硬实力,新业态激活软实力,新模式锻造竞争力 [4] - 三者动态迭代推动经济发展含金量持续攀升 [4]
对话葛培健:中国经济韧性凸显 中小企业需“换道超车”
新浪财经· 2025-08-13 22:25
当前中国经济特征 - 当前中国经济特征概括为韧性凸显与动能切换 [3] - 5.3%的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 [3] - 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稳定表明经济保持韧性 [3] 经济增长动能切换 - 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3] - 体育用品、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消费显示强大内需潜力 [3] - 出口沿着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贸易增长4.7% [3] 新经济与创新驱动 - 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占GDP比重达到18% [3] - 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中国经济 [3] - 需打通创新、产业、市场的循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3] 企业发展战略 - 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应形成新的共生关系,龙头企业引领创新并稳定产业链 [4]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负责细分赛道并提供关键支撑 [4] - 中小企业应通过做精细分市场、切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加速绿色化转型来实现换道超车 [4]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09:33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2] 民营和外资企业发展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3]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3]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3]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3] - 东盟对华投资增长8.8% 瑞士增长68.6% 日本增长59.1% 英国增长37.6% 德国增长6.3% 韩国增长2.7%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4] -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4]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 现价增长6.7% 占GDP比重18.01% [4]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分别高于规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1-5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1.8个百分点 [4]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居行业首位 [7]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71292亿元 同比增长7.4% 利润总额6298亿元 增长19.3% [7]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营业收入31564亿元 同比增长13.6% [7]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 其他文化艺术业 互联网广告服务 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显著 [7]
锐财经丨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08:42
经营主体增长态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民营与外资企业表现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3]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3]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3]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3] - 东盟对华投资增长8.8% 瑞士增长68.6% 日本增长59.1% 英国增长37.6% 德国增长6.3% 韩国增长2.7% [3] 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4] -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4]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占GDP比重18.01% [4]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4]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6]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71292亿元 同比增长7.4% 利润总额6298亿元 增长19.3% [7] - 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终端制造及销售行业对利润带动作用显著 [7]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营业收入31564亿元 同比增长13.6% [7]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行业增速突出 [7]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8-13 04:10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2]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增长68.6%,日本增长59.1%,英国增长37.6%,德国增长6.3%,韩国增长2.7% [2] 产业结构优化 -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3] - 全国"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3]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5] -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 [6]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 [6]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 [6]
新华社消息丨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
新华网· 2025-08-12 14:0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新闻的记者、编导、制作单位及责任编辑信息,未包含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实质性内容。因此,无法提取新闻的核心观点或进行相关总结。
“反内卷”的宏观影响PPI有望温和改善
山西证券· 2025-08-11 22:27
宏观经济与PPI趋势 - PPI同比已连续33个月负增长,2025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为-1.8%[11] - 2024年三季度经济底部企稳,GDP增速2025年Q1/Q2分别为5.4%/5.2%[31] - 中期PPI改善依赖需求侧助推,政策强调"适时加力"和"增强灵活性预见性"[1][65] 行业供需与内卷现状 - 2025年上半年煤炭/黑色金属/石化行业PPI同比分别为-15.5%/-10.2%/-9.8%[16]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2][13] - 钢铁行业2024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4%,产能利用率达78.9%[25] 反内卷政策举措 - 政策侧重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强调行业自律而非强制干预[2][51] - 光伏行业提高新建项目资本金比例至30%,电池效率门槛提升至26%[61] - 钢铁行业推行"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原则[61] 风险提示 -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地缘政治风险及反内卷效果不及预期风险[66]
3600点能否成为股市新台阶?
搜狐财经· 2025-08-09 08:09
往期观点回顾 - 上周策略建议短期关注政策推动的"反内卷"相关板块,中期关注成长性较强领域 [1] - 两市融资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上方,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1] - A股预计在政策利好、经济复苏、中报验证和海外扰动下呈现震荡缓升格局,结构分化明显 [1] - 配置建议关注光伏产业链、军工、汽车等政策导向型行业,中期重点关注数字基建、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 [1] 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 本周市场冲高上行,成交量持续放大,筹码交换加快,未来指数或振荡后开启新一轮上行 [2] - 8月4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超3800只个股上涨,军工股爆发,机器人概念走强 [3] - 8月5日沪指重回3600点创年内新高,PEEK材料概念爆发,银算力硬件活跃,医药股调整 [3] - 8月6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超3300只个股上涨,PEEK材料、军工、人形机器人涨幅居前 [3] - 8月7日沪指再创新高,创业板调整,两市成交额1.83万亿,稀土永磁、半导体板块走强 [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延续调整,普跌环境下需重个股轻指数,热点以轮动为主 [4] 宏观数据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万亿元,现价增速6.7%,占GDP比重18.01% [10] - 第一产业增加值9485亿元,占比3.0% [10] - 第二产业增加值10.05万亿元,占比41.4% [10] - 第三产业增加值13.30万亿元,占比54.7% [10] 下周市场展望及策略 - A股处于结构性行情中,科技成长板块和部分周期行业表现突出 [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企稳,外资回流可能性增加 [12] - 国内政策强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政治局会议释放多重政策信号 [12] 影响市场消息面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提供政策支撑 [13] - 美国7月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4.4% [13] - 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对全球贸易和市场情绪造成扰动 [13] - 中国7月贸易顺差扩大,出口增速超预期,外汇储备增加 [13] 后市展望 - 消费板块受政策加码预期推动,宏微观数据呈现积极信号 [14] - 自主可控领域关注航空装备、医药、机械行业,细分赛道包括通信、机械设备 [14]
北交所定期报告20250807:七部门力推脑机接口产业,我国外贸韧性持续显现
东吴证券· 2025-08-07 23:12
资本市场新闻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同比提升0.43个百分点[13] -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外贸总值57.1%,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14]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同比增长2.6%,占外贸总值29%[14] - 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同比下降8.8%,占外贸总值13.6%[14] 行业政策 - 七部门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培育领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涉及55个品种,医疗机构报量要求不低于2023-2024年平均用量的80%[18] - 上海计划2026年启动城中村整体改造,2027年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19]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7日北证50指数持平,A股指数和上证指数均上涨0.16%,创业板指下跌0.68%[21] - 北交所成分股平均市值31.85亿元,单日成交额272.5亿元,环比增加17.82亿元[21] - 涨幅前三个股:倍益康(+17.75%)、奔朗新材(+15.59%)、阿为特(+11.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