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升值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为何人民币不会重演1985-95年日元的轨迹
摩根·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鉴于持续通缩压力及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需要,预计人民币不会大幅升值,追求货币升值本身会加剧通缩,可能不足以确保达成贸易协议,且不会带来可持续的再平衡 [1][5] - 全球外汇策略团队预测,至2026年中期美元将贬值6.2%,中国经济团队预计美元兑人民币将在同期内升值0.9%,而其他亚洲货币的平均升值幅度为3.5%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民币是否会效仿日元1985年之后的升值路径 - 1985 - 1995年间,日元对美元升值211%,按实际有效汇率计算升值84%,投资者因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及允许人民币升值作为协议一部分的讨论,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宏观形势与当今中国情况作比较 [6] - 从货币升值能否解决贸易紧张问题、对中国债务通缩挑战的影响、是否有助于中国经济再平衡三个角度评估,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性较小 [7][8] 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贸易紧张局势 - 仅靠货币升值不太可能带来实质性关税减免,美中贸易谈判复杂,汇率问题只是众多未决问题之一,双方希望达成全面协议,仅在汇率方面让步可能不会带来实质性关税减免 [9] - 货币升值不会导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减少,过去20年人民币对美元历次升值未使贸易顺差相应缩小,中美双边贸易平衡持续好转需对两国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根本性和持久改变 [9][12] - 缩小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面临实际障碍,战略竞争使美国可能不愿向中国售卖高科技和国防设备,美国制成品产能限制及制造业工资成本高是挑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稳固 [12] 为何人民币升值会加剧通缩挑战 - 相关宏观环境不支持人民币大幅升值,经济面临持续通缩压力,预计还会进一步降息,政策制定者更愿意控制货币贬值/抑制升值步伐,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是亚洲最小的 [19] - 货币升值带来的折算损失将损害出口商利益,出口占GDP比例为20%,6月份主要港口整体集装箱吞吐量放缓,出口对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贡献率达约40% [20] - 货币升值将加剧持续的通缩挑战,会削弱企业利润,迫使企业部门降低工资增长,拖累总需求,日本货币大幅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被削弱,企业部门降低工资水平,限制了消费增长 [20][27] 为何人民币升值无助于中国经济再平衡 - 要实现可持续的再平衡,仅货币升值不够,中国政策制定者仍偏爱投资和出口,货币升值本身不会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占比,目前刺激消费措施规模不足且多为一次性,社会福利改革可能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储蓄率预计维持在46% [3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速更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再降息15个基点 [36] - 1985 - 1995年日元持续升值,但日本可持续再平衡迹象有限,国民储蓄占GDP比率上升,投资占比先升后降,消费占比与其他发达市场相比仍较低,债务占GDP比重急剧上升 [39][40]
美元对人民币跌到 7.1,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7-03 23:44
贸易谈判进展 - 英国已成功与美国达成协议 将关税维持在10%的基准水平 并推进更全面贸易协定 [5] - 美国与越南达成协议 越南将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 美国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 对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 [4] - 欧盟与美国谈判气氛紧张 针对20%对等关税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汽车行业仍是核心争议 [5] - 日本正努力避免24%对等关税 尤其担心汽车出口加征25%关税 若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威胁提高至30-35% [5] - 加拿大与美国谈判重启 力争7月21日前达成协议 钢铁和汽车关税仍是关键矛盾点 [5] - 瑞士正积极谈判抗议31%关税 在农业配额及监管标准方面做出让步 [6] - 澳大利亚与美国谈判重点在于将关键矿产等重要出口商品排除在关税之外 [6] 美元走弱趋势 - 弱美元结构性趋势不受阻碍 美联储可能在9月或更早降息 欧洲财政刺激措施推动欧元多头头寸处于高位 [1] - 欧元对美元升值近10% 突破1.17 上半年以全年新高收盘 [8] - 亚太货币普遍走升 新台币、韩元、澳大利亚元对美元持续走强 美元对日元难以突破140大关 [10] - 全球机构将资金从美元资产向其他资产分散的行动仍在延续 [1] 人民币升值态势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攀升 从7.17升至7.1523 7.1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1][12] - 高盛对美元/人民币年终目标为7 巴克莱认为若跌至7.1-7.15区间 出口商可能兑换1000亿美元 [1][14] - 出口商持有约7000亿美元存款 若汇率继续下跌最多可能有1000亿美元被兑换 [15] - 新台币3-5月累计对美元上涨近10% 显示出口商恐慌性结汇可能影响人民币升值节奏 [14] 市场反应 - 耐克股价跳涨超4% 标普创盘中历史新高 波音盘中涨超2% [4] - 市场相较于4月更为淡定 美股迭创新高 因美国经济面临两个"不变法则"限制极端行为 [7] - 美国国债市场已出现明显波动 抛售加剧 反映对海外资金支持减少的担忧 [7] - 全球供应链不可轻易撕裂 中断将引发通胀和关键资源依赖问题 [7]
关税“大限”逼近,弱美元延续,人民币汇率正迈向7.1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48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 - 若美元对人民币跌至7.1~7.15区间,出口商可能将1000亿美元存款兑换为人民币 [1][15][16] -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7月3日中间价升至7.1523,机构预计7.1关口可能很快突破 [1][13] - 高盛预测美元/人民币年终目标为7,巴克莱认为7000亿美元存款中最多1000亿可能被兑换 [1][15][16] 各国与美国贸易谈判进展 - 美越达成协议,越南将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采购80亿美元波音飞机,耐克股价涨超4% [3] - 欧盟谈判紧张,汽车行业是核心争议,美国维持25%汽车关税 [4] - 日本努力避免24%关税,若未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将关税提高至30-35% [4] - 英国已达成协议维持10%关税基准,加拿大谈判重启力争7月21日前达成协议 [4] - 瑞士在农业配额和监管标准方面做出让步,澳大利亚争取关键矿产关税豁免 [5][6] 市场反应与美元走势 - 美股创历史新高,市场对谈判不确定性表现淡定 [7] - 美元持续走弱,欧元对美元升值近10%,突破1.17关口 [8][10] - 亚太货币普遍走升,新台币、韩元、澳元对美元持续升值 [10] 人民币中间价走势 - 人民币中间价自6月下旬开始突破7.16,7月3日报7.1523 [13] - 欧元走强和美元疲软推动人民币中间价走强,未遇明显阻力 [15] - 出口商美元兑换行为可能成为影响人民币升值节奏的主要力量 [15]
中国距高收入经济体仅一步之遥:人均GDP距新标准差500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29
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调整 - 世界银行将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NI门槛从14005美元下调至13935美元 [1] - 新标准下人均GNI达到或超过13935美元即可被视为高收入经济体 [1] 中国2025年经济数据表现 - 中国2025年名义GDP达318758亿元人民币(约44420.49亿美元) [1] - 人均GDP为13445美元,与高收入门槛差距缩小至约500美元(3450元人民币) [1] - 差距平摊至14亿人口相当于每人每天需多创造9.5元人民币价值 [1]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 - 人民币处于稳定升值通道,IMF预测未来12个月实际有效汇率可能升值3%-5% [1] - 汇率升值可能帮助中国在不依赖经济增长情况下自然跨越高收入门槛 [1] 中国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全球影响 - 将使全球高收入人口比例大幅提升,中国成为最大高收入经济体 [2] - 中国将在工业革命中首次成为规则制定者(如德国车企改造生产线适应中国车联网标准) [4] - 发展模式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新启示(如赞比亚农民通过中国智慧农业园提升咖啡售价) [6]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 - 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重构全球产业链格局 [6] - 将为全球经济提供新增长动力 [6] 中国未来发展路径 - 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应对突破后的新挑战 [8]
结果来了,差500美元!按新标准,我国离高收入经济体仅一线之隔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40
世界银行收入标准调整 - 2025年7月新标准将高收入经济体最低人均GNI从14005美元下调至13935美元,降幅70美元 [3] - 低收入经济体标准为≤1,135美元,中低收入1,136-4,495美元,中高收入4,496-13,845美元 [2] - 2024年标准中高收入门槛为4,516-14,005美元,新标准门槛略有下降 [2] 中国人均GDP现状 - 2025年中国名义GDP达318758亿元人民币(约44420.49亿美元),人均GDP13445美元 [3] - 人均GDP与人均GNI差额约0.5%,可用人均GDP近似替代人均GNI [3] - 当前离高收入门槛仅差500美元(约3450元人民币),相当于每日人均需多创造9.5元价值 [4] 人民币汇率影响 - 人民币处于缓慢升值通道,IMF预测未来12个月有3%-5%升值空间 [4] - 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7%,即使不考虑经济增长也可自然跨越13935美元门槛 [6] - 人民币升值将显著降低中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难度 [6] 全球经济影响 - 中国加入将使高收入经济体人口从13.2亿翻倍至27亿,全球占比从16%跃升至35% [6] - 中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高收入经济体 [6] - 3-5年内中国预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 [9] 产业与文明影响 - 中国在工业革命中首次成为规则制定者,如车联网V2X标准影响德国车企生产线改造 [7] - 中国发展路径证明高收入不等于西方化,展现多元现代化发展模式 [9] - 中国经验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新范式,如智慧农业提升赞比亚咖啡溢价 [9] 未来发展展望 - 迈过高收入门槛后目标将转向"繁荣、富强、民主的发达经济体" [10] - 人均13935美元是统计里程碑,更是发展模式升级的起跑线 [9] - 中国发展证明文明进步无固定模板,为人类发展权实现提供新路径 [9]
美联储选角“宫斗戏”持续上演
第一财经· 2025-06-30 23:09
美联储主席选角风波 - 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在9月或10月提前宣布鲍威尔的继任人选 潜在候选人包括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1] - 沃什立场偏鹰 主张货币政策独立和缩表优先 贝森特政策偏鸽派 沃勒近期成为首位主张7月立即降息的美联储官员 [5] - 品浩对美联储公信力保持信心 预计特朗普将任命相对传统的美联储主席 今年可能降息1至2次 [1] 美联储降息预期 - 美国利率市场隐含9月降息概率升至76% 美元指数跌至96区间 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3] - 品浩预测今年降息1次或2次 终端利率约3% 当前联邦基金利率在4 25%~4 5%区间 [8] - 美联储前副主席克拉里达认为未来通胀可能维持在"2点几"水平 接近2%即可接受 [7] 美债投资策略 - 品浩更偏向配置5至10年期美债 减持30年期 预计5年期终端利率约3 5% [1] - 5年期美债风险回报比最优 30年期美债因美国债务高企或收益率居高难下 [8] - 品浩在美国和欧洲减持30年期债券 但在日本增持超长期债券 [9] 中国债市与汇率 - 中国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 475%和1 65%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在7 16~7 17区间 [10] - 机构预计中国国债收益率继续震荡 7月降准降息预期不高 长债交易可按区间震荡思路操作 [10] - 高盛将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预测值调强至7 1 7和6 9 认为人民币有望进一步升值 [11]
美联储选角“宫斗戏”持续上演,中美利差走向何方?
第一财经· 2025-06-30 21:14
美联储主席潜在任命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在9月或10月提前宣布鲍威尔的继任人选 潜在候选人包括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1] - 沃什整体立场偏鹰 主张货币政策独立和缩表优先 倾向于"先紧后松"策略 [2] - 贝森特政策立场偏鸽派 主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紧密配合 若出任可能推动更鸽派的利率路径 [3] - 沃勒近期成为首位主张在7月会议上立即降息的美联储官员 强调数据驱动和2%通胀目标承诺 [3]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反应 - 美国利率市场隐含的9月降息概率升至76% 美元指数跌至96区间 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2] - PIMCO预计今年可能降息1至2次 终端利率约3.5% 投资组合更偏向5至10年期美债 减持30年期 [1][4] - 美联储前副主席克拉里达认为未来通胀可能维持在"2点几"水平 接近2%即可接受 [4][5] 美债收益率前景 - 5年期美债风险回报比优越 30年期美债因美国债务高企或收益率居高难下 [5] - PIMCO在美国和欧洲减持30年期债券 但在日本增持超长期债券 因日本政府供给收缩 [5] - 美国财政部预计将更多发行中短端债券以满足市场需求 [5] 中国债券市场与人民币汇率 - 中国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475%和1.65%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在7.16~7.17区间 [5] - 机构预计中国国债收益率将继续震荡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1.65%窄幅波动 [6] - 高盛将美元对人民币汇率3个月 6个月和12个月预测值调整至7.1 7和6.9 认为人民币有升值潜力 [7] - 中国央行调整政策表述为"灵活把握力度和节奏" 短期内继续降准降息预期不高 [6]
上半年三大人民币汇率报价集体升值,后续升值预期不变
北京商报· 2025-06-30 20:47
人民币汇率表现 - 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586元,较前一交易日调升41基点,创2024年11月以来最高升值水平 [1] - 当日9时35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1652(日内升值0.10%),离岸人民币报7.1629(日内升值0.14%) [3] - 2025年上半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1.84%,离岸人民币累计升值2.37%,中间价累计升值298基点 [3] 升值驱动因素 - 美元指数趋势性走弱(6月30日盘中触及96.9712创2022年3月新低,年内降幅达10.41%) [4] - 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人民币对政策敏感度较高 [3] - 客盘结汇需求释放,银行代客结售汇结束连续五月逆差,远期结汇率明显抬升 [4] - 人民银行6月18日发行300亿元离岸央票(含200亿元续发+100亿元新发),调节离岸流动性支撑汇率稳定 [4] 未来走势展望 - 货币政策委员会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合理均衡水平稳定 [5] - 美国对华存量关税压力与国内消费政策对冲力度将成关键变量 [5] - 中金公司预计美元偏弱环境下人民币将温和升值,稳汇率政策避免快速升值形成踩踏风险 [5] - 衍生品市场指标显示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固,有望延续适度上涨偏稳趋势 [5]
人民币升破7.16!现在换美元是亏还是赚?
搜狐财经· 2025-06-29 06:59
人民币汇率升值表现 - 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破7.16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两个月内涨幅近900个基点 [1] - 2025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72% 涨幅超过韩元、日元等亚洲主要货币 [1] - 在岸人民币汇率收于7.1699 离岸汇率涨至7.1665 境内外价差缩小至34个基点 [3] 升值驱动因素 - 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接近尾声 市场预期降息削弱美元吸引力 [5] - 中国5月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结汇需求强劲 银行间市场美元抛盘增多 [5] - 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A股 外资将美元兑换人民币投资中国市场 [5] 央行政策影响 - 6月20日至28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调升68个基点 6月28日报7.1627释放稳定信号 [3] 行业影响分析 - 出境旅游及海淘受益 兑换1万美元较去年节省约1400元人民币 [8] - 出口企业承压 外贸客户压价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8] 汇率未来展望 - 机构预测下半年人民币维持强势 主要波动区间7.1至7.2 [9] - 技术面显示7.15可能成为关键支撑位 但需警惕美联储政策突变 [7][9]
如何看待近期央行引导人民币升值︱重阳问答
重阳投资· 2025-06-27 15:27
人民币升值背景 - 5月9日至6月24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7.2095下降至7.1656 人民币累计升值439pips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累计升值近700pips和650pips [1] - 央行逐步放松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并调低中间价主动引导升值 [1] 美元走弱驱动因素 - 拜登政府宽财政政策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 特朗普胜选后强美元政策未达预期 对等关税引发资金外流 政策执行不力削弱政府信任度 [2] - 美银调查显示看空美元的基金经理占比达近二十年高点 市场已基本消除特朗普胜选影响 美元指数跌破其胜选时水平 [2] 央行政策态度转变 - 日内瓦会谈后中美关税下降 出口受对等关税影响有限 央行对升值容忍度提升 从被动维持汇率稳定转向主动引导升值 [3] - 中国宏观政策稳定 资产价格触底回升 企业外汇头寸积累 人民币具备内生升值动能 [3] - 随着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和稳增长政策出台 人民币继续升值可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