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垃圾焚烧、水务运营资产:借贷成本下行,业绩端有望获增量贡献
长江证券· 2025-07-28 23: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来部分垃圾焚烧、水务运营公司贷款利率和财务费用下降,低利率环境下财务费用节省或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量 [2][16] - 垃圾焚烧和水务运营企业有较大规模有息负债,若借贷成本进一步下行,企业业绩将获增量 [4][6] - 建议关注业绩稳健、借贷成本下行的垃圾焚烧、水务运营赛道,重点推荐瀚蓝环境等多家公司 [6][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垃圾焚烧&水务运营企业存较大规模有息负债 - 垃圾焚烧和水务运营项目为重资产、长周期项目,债务融资比例约70%,前期需大量融资,债务融资是主要融资模式 [4][17] - 截至2024年底,光大环境、海螺创业、瀚蓝环境等企业有息债务规模较大 [4][17] 建设高峰已过,有息负债率开始下降 - 近2年垃圾焚烧企业有息负债率下降,水务企业有息负债率上升速度放缓 [5][21] - 垃圾焚烧行业2018 - 2019年招标高峰后,2022年有息资产负债率达高峰,2024年底多家企业有息负债率下降 [11][23] - “十四五”期间水务行业增速下行,企业融资需求减少,有息负债率上升速度放缓 [11][29] 借贷成本下行,业绩端有望获进一步增量贡献 - 2018年以来利率下降,部分企业置换存量高利率贷款,若借贷成本下行,企业业绩将获增量 [6][31] - 垃圾焚烧企业近2年通过提前还贷等方式降低借贷成本,部分企业2024年平均借贷利率较2022年降幅高于国债收益率 [11][34] - 水务行业低增速发展,北控水务集团等借贷成本下行趋势与国债利率类似,重庆水务和兴蓉环境前期平均借款利率低,近年趋于行业平均水平 [34] - 若2025年平均借贷成本较2024年下降10/30/50bp或降至2.50%,部分企业业绩将有不同程度弹性 [11][38] 投资策略:关注业绩稳健、借贷成本下行的垃圾焚烧、水务运营赛道 - 垃圾焚烧和水务运营板块稳健增长,现金流改善,分红提升,行业转型利于估值修复,利率下行或为业绩带来增量 [6][39] - 重点推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等多家公司 [6][39]
集采“反内卷”落地,蓝帆医疗等高值耗材迎来估值修复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22:14
药品集采政策优化 - 新一轮药品集采规则优化,"锚点"计算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准,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1] - 2024年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被称为史上最"卷",政策导向旨在防止过度内卷,确保降幅温和合理化 [1] - 政策转向迅速在市场发酵,南微医学、安杰思等受低价内卷影响的企业股价表现较好 [2] 高值耗材集采政策调整 - 高值耗材集采政策系统化调整,冠脉支架续标规则转向温和,低于最高申报价798元/个即可中标并增设伴随服务费 [3] - 蓝帆医疗在首轮冠脉支架集采中凭借最低报价获得两千多家医院网络,二轮续标政策优化帮助企业从低价竞争中脱身 [3][4] - 政策导向变化有望在更多药品及器械领域复制,高值耗材集采进入"后降价时代",高质量发展受重视 [3] 蓝帆医疗业绩与创新 - 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事业部2025年半年度销售收入超6.9亿元,同比增长超20%,经营层面扭亏并贡献显著利润 [4] - 公司2018-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0亿元,创新器械进入密集收获期,BA9药球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20% [5][6] - 多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包括IVL冲击波球囊、新一代雷帕霉素类药物涂层球囊等 [5] 市场表现与估值修复 - 蓝帆医疗市值从45亿元攀升至65亿元,7月单月涨幅超15%,资金回补因集采压制的板块 [6] - 三友医疗因运动医学集采覆盖30省区推动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南微医学消化介入耗材受益政策边际缓和 [6] - 政策改革推动行业回暖,蓝帆医疗领衔复苏叙事,心脑血管业务持续放量加速估值修复 [7]
工商银行(01398):行稳致远,稳定且可预期的红利优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8 2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工商银行“买入”评级 [1][6][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银行业“哑铃”格局明确,国有大行“做优做强”是方向,伴随长期资本入市,权重个股有望率先估值修复,工商银行股息优势突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 0.9%、3.1%、4.3%,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B为0.51倍,给予0.64x2025年目标PB,对应上行空间25% [5][6][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3,070.00、821,803.00、812,378.22、829,125.68、864,225.99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3.73%、 - 2.52%、 - 1.15%、2.06%、4.23% [4]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993.00、365,863.00、362,618.67、374,008.10、389,910.94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79%、0.51%、 - 0.89%、3.14%、4.25% [4] - 每股收益分别为0.98、0.98、0.98、1.01、1.05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67%、9.96%、9.24%、8.96%、8.79% [4] - 市盈率分别为5.66、5.63、5.68、5.50、5.27,市净率分别为0.58、0.54、0.51、0.48、0.45 [4] 投资要点 - 股息率方面,工行稳居港股大行股息率之首,201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2%,2025年股息率约5.6%,有望吸引险资流入;虽1Q25营收、利润低于预期,但后续营收增速有望回正,利润降幅有望收窄 [5] - 信贷方面,2019 - 2024年信贷CAGR约11.1%,对公端涉政基建类贡献大,2022年来新兴赛道贷款投放增加;零售端消费贷投放审慎,按揭负增长,资源集中于个人经营贷 [5] - 息差方面,1Q25净息差为1.33%,落后四大行平均;虽前期定价回落拖累息差,但央行重视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后续息差有望筑底企稳 [5] - 资产质量方面,1Q25不良率季度环比降1bp至1.33%,拨备覆盖率215.7%;对公风险化解带动资产质量向好,但零售风险暴露节奏需关注 [5] 投资案件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 0.9%、3.1%、4.3%,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B为0.51倍,给予0.64x2025年目标PB,对应上行空间25% [6] 关键假设点 - 预计2025 - 2027年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7.5%、7.3%、7.0% [7] - 预计2025 - 2027年息差分别同比 - 11、 - 5、 - 2bps [7] - 预计2025 - 2027年不良率分别为1.33%、1.33%、1.32%,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6.7%、221.4%、227.5% [7]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 市场对工行股息优势认知不足,其H股股息率为大行第一,对应2025年股息率为5.6%,有望吸引中长期资金流入 [8] - 市场对工行后续盈利能力平稳性认知不足,短期业绩受压力,但中长期政策会呵护其经营和业绩 [8]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 - 政策落地见效,宏观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地产销售回暖;PMI持续位于枯荣线上,实体需求修复带动量价修复 [9] 其他表格数据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占比70.8%(剔除香港中央结算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持股比例34.8%(截至1Q25) [12] - 1Q25营收、归母净利润下滑反映息差压力和非息收入扰动 [12] - 工行ROA领先其他大行,但杠杆倍数相对偏低 [13] - 2019 - 2024年工行各行业贷款增量和存量占比情况,信贷结构有优化 [14][15] - 工行存款成本同比降幅好于同业,但资产端定价下行压力凸显 [20][21] - 1Q25工行不良率1.33%,较年初回落1bp,拨备覆盖率约216%,处于同业平均水平 [22] - 可比公司估值表显示工行股息率高于平均 [27] - 工商银行盈利预测表给出各指标预测及同比增速 [29] - 港股重点上市银行估值比较表展示了各银行估值情况 [30]
听话听音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7-28 17:12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 . 1 2%,收报3 5 9 7 . 9 4点;深证成指涨 0 . 4 4%,收报11 2 1 7 . 5 8点;创业板指涨0 . 9 6%,收报2 3 6 2 . 6 0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 1 7 4 2 3亿,较上周五缩量4 5 0亿。 小水看盘 指数有惊无险,个股却两极分化。 我们看到三大指数在午盘之前 11:20 分 的时候都 出现了一波跳水走势。但是下午开盘,却 没有延续 跌势 ,而是迅速反升向上。最后收盘的时候,三大指数又全部翻红。 当然 上证指数 涨的少一点 , 上涨了 0.12 % 。 深成指上 涨 0.44 % ,创业板涨幅最大 , 上涨 0.96 % 。 水皮杂谈 一家之言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听话听音 盘面消息 大宗商品期货最近的走势是短线资金炒作形成的 , 交易所都出现了风险警示,加大保证金和 当 日 交割的比例 。 主要就是 , 给市场降温。概念主要就是反内卷形成的,而不是市场需 求发生了多大变化。 毕竟我们现在还不能确认, A 股 已经进入了新的经济上行周期,这一点我们都有感受 , 是 现在还不能确认的。 村里面在周五召开了年终的 ...
金融ETF(510230)涨超1.2%,机构称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空间仍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12:11
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 银行板块PB估值从年初0.66倍升至0.73倍,距离1倍PB仍有修复空间 [1] - 银行股息率达4.47%,在35个Wind二级行业中排名第二 [1] - 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带动板块估值修复 [1] 基本面改善预期 - 净息差企稳:信贷供需矛盾缓和推动贷款利率下行趋缓,高息存款集中到期释放成本改善红利 [1] - 非息收入持续改善:理财回暖带动中收降幅收窄,债市修复利好其他非息收入 [1] - 资产质量压力缓解 [1] 金融ETF及指数表现 - 金融ETF(510230)跟踪180金融指数(000018),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子行业 [2] - 180金融指数具有较高的市场代表性和行业配置特征,能较好体现金融板块走势 [2]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180金融ETF联接C(014994)和A(020021) [2] 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吸引力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高股息、类固收属性吸引力突出 [2] - 资金面驱动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2]
反内卷又低位,医疗器械的“弹簧”总算松了
搜狐财经· 2025-07-28 11:26
政策松绑与行业反转 - 集采政策松绑打破"唯低价论"魔咒 最低价中标需公开说明合理性 直接叫停恶性价格战 [2] - 医疗器械行业曾因集采受压 政策转向可能带来类似创新药的彻底反转 [2] - 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龙头公司价格压力减轻 叠加医疗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扶持 三季度报表修复确定性高 [8] 估值修复空间 - 医疗器械指数滚动市盈率37.30倍 较沪深300溢价率176.16% 低于2010年以来均值266.50%的溢价水平 [4] - 板块估值处于近十年绝对低位 政策压制因素解除后 估值修复动能强劲 [4]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年内上涨约10% 上周反弹力度最大 [4] 资金动向与配置策略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规模约2亿 连续7天净流入累计3200万 显示资金左侧布局迹象 [5] - 建议配置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确定性高的个股作为反弹先锋 同时搭配ETF作为底仓 [9] - 行业政策根本性转变叠加低估值 提供安全边际和向上弹性空间 但需关注政策细则落地节奏 [7]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1.4%,政策优化与估值修复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10:51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A(006756),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 接C(006757)。 (责任编辑:张晓波 )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 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 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 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华金证券指出,医疗器械板块有望充分受益,高值耗材领域集采规则优化下价格竞争趋缓,国产化 率较高的骨科、冠脉支架等品类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渗透率较低的电生理、神经介入等领域以价换量 逻辑持续兑现。低值耗材国内终端进院恢复,海外订单稳定增长。IVD领域集采范围扩大但价格降幅有 望收窄,企业加速海外市场突破。设备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白酒出海加速,关注估值修复机会-20250728
湘财证券· 2025-07-28 1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21日 - 7月25日,食品饮料行业上涨0.74%,跑输沪深300指数0.95pct,食饮子板块涨跌不一 [3] - 白酒出海加速,上半年实现量价齐升,出口额达5.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出口量831万升,同比增长7.4%;均价63.7美元/升,同比增长21.9% [4] - 白酒企业加速渠道转型,加大布局即时零售渠道,预计2027年酒类即时零售渗透达6%,规模约1000亿,未来白酒渠道有望构建全新增长格局 [5] - 白酒行业政策底已现,预计中报业绩环比略弱,基本面有望逐步磨底,关注板块估值修复机会 [5] - 消费变革下,建议关注需求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和积极布局新品新渠道新场景、抢占高增长赛道的企业 [6][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7月21日 - 7月25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均上涨,申万食品饮料行业涨跌幅排名26/31 [3] - 上周食品饮料行业涨幅最大的五家公司为ST西发、交大昂立、煌上煌、天佑德酒、骑士乳业,跌幅最大的五家公司为古越龙山、皇台酒业、莲花控股、会稽山、ST加加 [14] - 截至2025年7月25日,食品饮料行业PE为21X,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22位,子行业中其他酒类、保健品、零食估值靠前,白酒、预加工食品、肉制品估值靠后 [16]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酒类数据跟踪 - 2025年7月25日,飞天茅台当年原装批发参考价较前一周下降0.52%,当年散装批发参考价与前一周持平,上一年原装批发参考价较前一周上升0.51% [4][21] - 2025年6月,啤酒产量同比下降0.20%,葡萄酒产量同比下降18.20% [21] 奶类价格跟踪 - 2025年7月17日,我国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同比下降5.90%,降幅持续收窄 [35] - 2025年7月18日,酸奶零售价与前一周持平,牛奶零售价较前一周略有下降 [35] 成本价格跟踪 - 2025年7月17日,全国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均较前一周有所下降 [38] - 2025年7月25日,豆粕现货价较前一周下降0.21%,玉米现货价较前一周上升0.12% [38] - 2025年6月,大麦进口平均单价环比上升1.43% [38] - 2025年7月18日,瓦楞纸出厂价环比下降1.57%,箱板纸出厂价环比持平 [38] 重要公司公告 - 东鹏特饮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46] - 桃李面包控股股东吴学群质押股份后,累计质押公司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量的33.02%,占公司总股本的8.25% [46] - 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因个人精力分配原因辞职,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1919% [46] - 安琪酵母拟收购晟通糖业55%股权,交易金额为5.06亿元 [46] - 劲仔食品拟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0000万元 [48] - 贵州茅台与茅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研究院公司 [48] - 口子窖刘安省拟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7% [48] 投资建议 - 关注需求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和积极布局新品新渠道新场景、抢占高增长赛道的企业,重点关注兼具战略前瞻性和执行力的优质企业 [6][49] - 建议关注青岛啤酒、承德露露、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安德利、盐津铺子 [6][49]
重大推荐医疗器械板块,关注反内卷、估值修复和拐点机会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骨科行业、电生理领域、医疗设备板块、耗材板块、IVD 板块、化学发光板块、主动脉支架领域、消化介入领域、神经和外周介入领域、微创外科耗材领域 - **公司**:心脉医疗、南微医学、春立医疗、新迈医疗、微创医疗、归创通桥、康基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凯莱药华、英科医疗、赛诺医疗、亿瑞科技、昆柏医疗、百心安、健适科技、先瑞达、新伟、佩佳医疗、微创脑科学、先健、微高、心玮医疗、美好医疗、海泰星光、安杰斯、新产业、安图、亚辉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医保局集采政策不再唯低价论,重点支持创新器械入院和医疗服务价格尽快落地,高端医疗器械加快审批,有利于行业发展与估值修复 [1][2][5] 2. **产业逻辑推动发展**:创新催化、国际化和并购空间广阔,许多公司在集采背景下积极转型并取得成效,推动板块估值修复和新业务加速发展 [1][2][5] 3. **反内卷背景下部分公司估值修复**:新迈医疗、南微医学等公司今年估值较低,港股微创医疗、归创通桥、康基医疗等业绩增长潜力显现,部分高值耗材板块公司估值相对较低 [1][4] 4. **行业未来发展机会多**:创新催化、国际化、并购频繁、高端耗材领域转型效果显著以及政策支持,将推动行业发展 [5] 5. **推荐具体标的**:新迈医疗、南微医学、归创通桥等公司业绩表现良好且成长潜力大,港股微创医疗、康基医药等受益于产业优化且涨幅少,英科医疗、赛诺医疗、亿瑞科技等长线投资标的未来业绩有望加速增长 [6] 6. **集采政策优化利好细分领域**:对主动脉支架、消化介入、神经和外周介入、微创外科耗材等高值耗材细分领域有利,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与估值修复 [7] 7. **2025 年板块表现积极**:电生理和骨科脊柱领域有望国采续约,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改善,联影、迈瑞等公司业绩拐点可期,耗材板块受益政策利好,IVD 板块下半年至年底有望边际改善 [1][8][9] 8. **骨科行业发展趋势向好**:集采后格局向国产化率提升和龙头集中发展,中国手术量与欧美差距大,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骨科板块投资机会 [3][10][11] 9. **部分公司前景乐观** - 英科医疗成本优势明显,明年价格与产量有望双重转好,归母净利润预计约 18 亿人民币 [12] - 赛诺医疗创新产品获批将带来业绩增量 [14][15][16] - 心脉医疗集采风险消除后将迎来估值和业绩双重修复 [17] 10. **港股医械公司表现突出**:具备创新能力或技术突破的 18A 公司涨幅超一倍,部分公司相对恒生指数取得超额收益,新产品上市或突破是股价上涨催化因素 [18] 11. **外周介入类企业发展良好**:港股外周介入类企业受益集采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加速,产品放量迅速,未来有望继续受益政策支持和行业需求增长 [21] 12. **部分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 联影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恢复,下半年业绩有望提速,海外发展潜力大 [23] - 医疗设备上游公司亿瑞科技等第三季度业绩预计改善 [24] - 汇泰医疗 TFA 产品下半年有望商业化加速放量,电生理业务将加速增长 [26] - 南微医学和安杰斯在消化耗材领域估值修复机会显著 [27] - IVD 板块头部公司下半年情况预计改善,估值有望修复 [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英科医疗目前估值按 2026 年市盈率约为 12 倍,按经营利润计算约为 14 倍,具有安全边际 [13] - 赛诺医疗密网支架一年期动脉瘤闭塞率达 97%,冠脉支架 HT Supreme 在美国售价约 1,000 美元 [15] - 心脉医疗今年预计盈利 6 亿元,对应 21 - 22 倍 PE,集采风险出清后估值可能恢复至 30 倍甚至更高,海外市场份额仅 2% - 3% [17] - 归创通桥 2024 年扭亏为盈,释放一个亿的利润体量,市值从 30 亿港币左右翻倍至 150 亿以上 [19] - 微创医疗预计 2025 年全年亏损不超过 5,500 万美元,下半年半年度扭亏为盈,2027 年全年利润不低于 9,000 万美元 [19] - 春立医疗去年海外收入占比达 44%,增速达 70% [11]
3600点,牛市新起点
搜狐财经· 2025-07-24 19:2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收涨,创业板指表现最为亮眼,上涨1.5%,深证成指、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1.21%、1.17%,上证指数上涨0.65%至3605.73点,为2022年1月以来首次站上3600点整数关口 [1] - 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飘红,成交金额达1.84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场迹象显著 [1] - 港股市场呈现分化特征,恒生指数震荡收涨0.51%实现五连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18%,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05%,大市成交2948.1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37.19亿港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A股领涨板块呈现政策催化与资金轮动双重驱动特征,海南自贸区概念在全岛封关运作政策刺激下掀起涨停潮,"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提升至74%的政策力度超预期 [2] - 稀土永磁、锂矿等有色板块延续强势,全球稀土产业格局重构背景下,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的"钕黄河矿"获得国际认证,为资源价值重估提供新逻辑 [2] - 美容护理行业以3.1%的涨幅位居行业榜首,反映消费升级需求与"填洼"策略共同作用下,超跌消费细分领域迎来估值修复 [2] - 医药低位方向午后爆发,疫苗、医美等板块获大资金集中流入,成为市场"消灭低估值"策略的新突破口 [2] - 通信、公用事业板块逆势调整,CPO概念因短线获利盘兑现呈现高开低走,银行板块则受资金向高弹性领域分流影响持续承压 [2] - 港股市场中,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板块领涨,涨幅达5.88%,金属矿物板块同步大涨5.81%,金融股稳步抬升贡献指数动能,半导体产业链获资金关注 [2] - 港股银行、传媒板块表现较弱,分别下跌1.49%和0.92%,反映市场对高股息防御品种的配置需求阶段性下降 [2] 市场趋势 - 当前市场处于增量资金推动下的结构性行情深化阶段,板块轮动呈现"政策催化-资金涌入-估值修复"的清晰路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