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盟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首日暴涨25%!周六福加盟模式“狂飙”背后藏隐忧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21:19
上市表现 - 公司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每股24港元,首日股价大涨25%,总市值达129.8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成交量为3522万股,成交金额9.57亿港元,换手率13.26% [2] - 市盈率为17.01倍,市净率为4.08倍 [2] 上市历程 - 公司历经六年IPO长跑,曾三次冲击A股未果,最终转战港股 [3] - 2019年首次递表深交所主板因保荐机构问题中止,2020年因经营模式受质疑未通过审核,2022年因注册制改革主动撤回申请 [3] - 2024年6月首次递表港交所因招股书失效搁浅,2025年2月更新材料后于6月3日通过聆讯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31.02亿元增至57.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5.8% [5] - 同期净利润增速从14.7%降至7.1%,毛利率从38.7%降至25.9%,净利率从18.5%降至12.4% [5] - 2024年税前利润8.85亿元,年内利润7.06亿元 [5] 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加盟为主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球门店4129家,其中加盟店4038家占比97.8% [6] - 加盟店收入贡献超50%,加盟店产品销售和品牌服务费毛利率近100% [6] - 2022-2024年分别关闭364家、490家和674家加盟店,2024年关店数量同比激增37.5% [6]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供应与设计能力、补充运营资金 [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4年,业务涵盖珠宝产品开发设计、采购供应、加盟及品牌运营 [3] - 2020年至今累计派息13.94亿元,其中2024年3月和5月突击派息6.45亿元 [3] - 线上销售收入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6.1%,2024年占比达40% [6]
周六福(06168):招股书解读:加盟态黄金珠宝领军品牌
国海证券· 2025-06-24 19: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周六福是聚焦下沉市场的规模化黄金珠宝品牌,在行业稳步发展背景下,凭借加盟模式、稳定供应链、全渠道布局等优势实现营收增长,虽面临市场竞争等风险,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六福:中国规模化黄金珠宝品牌 - 公司简介:周六福创立于2004年,集开发设计等多业务为一体,以黄金和钻石镶嵌首饰为主产品,先布局低线城市与城郊,后拓展高线城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线下门店4129家,排名第五;2022 - 2024年营收CAGR 35.8%,净利润CAGR 10.8%;2024年加盟模式收入占比50.5% [8][9] - 管理层及股权结构:截至2025年5月25日,董事会8名董事,高管分工清晰;李伟柱等构成控股股东集团,李伟柱拥有约66.72%投票权,李伟蓬拥有约26.97%投票权 [18] 珠宝市场 - 整体情况:中国珠宝市场以黄金珠宝为主导,2024年黄金珠宝占比59.4%;市场规模从2019年6100亿元增至2024年7280亿元,预计2029年达9370亿元;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五大品牌市场份额从2019年29.7%增至2024年35.9% [21] - 黄金珠宝市场:规模从2019年3282亿元增至2024年5688亿元,预计2029年达8185亿元;线上渠道快速扩张,2024 - 2029年电商平台收入CAGR 9.7%;低线城市为扩张主力,2024 - 2029年三线及低线城市CAGR 7.7% [32] - 钻石镶嵌珠宝市场:规模从2019年915亿元降至2024年430亿元,预计2029年达394亿元;伴随年轻群体崛起,下降趋势缓和,中长期有望韧性发展 [41] 竞争优势 - 供应链稳定高效,加盟模式驱动高毛利:总部位于深圳水贝,供应链集群完备,与前五大供应商平均合作8年;2022年4月转向委外加工模式,允许加盟商向授权供应商进货;加盟店占比约98%,布局下沉市场;加盟业务双轨模式,2024年服务费占比29.4%,毛利率97.1%,整体毛利率25.9%领先同行 [42][43] - 全渠道协同发展,线上增速领跑行业:通过自营网店和电商平台销售,扩展多元化线上渠道;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通过广告投放扩大影响力;2022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CAGR 46.1%,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排名第一 [48][49] - 积极布局跨界合作,抢占Z世代心智:产品系列多元,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与新兴设计师、游戏、博物院等合作;直播观众价格偏好集中在100 - 300元,小镇青年和Z世代占比较高 [52][54] 财务表现 - 毛利率下降后企稳,研发投入占比低:2022 - 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8.7%、26.2%、25.9%,净利率分别为18.6%、12.8%、12.4%;销售费用率逐年下降,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0.2%;经营性现金流稳步增长,营运资金充足 [61][62]
县城富豪,把海底捞炒成了理财产品
投中网· 2025-06-24 13:16
海底捞加盟策略分析 - 公司2024年3月正式开放加盟后收到2万余份申请,通过率不足0.1%,已完成交割的加盟店仅13家(10家老店转让+3家新店)[5][8] - 加盟条件极为苛刻:需不低于1000万元自有资金(不含贷款)、多店发展财务基础、地方物业资源及企业管理经验[6] - 加盟审核包含三轮以上资质评估,重点考察申请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而非单纯资金实力[7][14][27] 下沉市场战略布局 - 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公司2024年三线以下城市收入占比已超40%[11][29] - 下沉市场餐饮收入增速达8%以上,占全国社零消费近2/3,但商圈面积仅占城市面积2%[29][32] - 通过加盟模式撬动县域市场资源,解决低线城市优质点位稀缺问题,加盟商需自带"地方知识资源"[35][36] 加盟商群体特征 - 主要申请者类型:职业加盟商(38%)、自有物业主(26%)、行业转型者(19%)、机构投资者(17%)[17][21] - 包含家族企业交班案例,部分申请者通过加盟实现二代接班人培养[22] - 加盟商画像显示:资金实力需远超1000万门槛,多数具备跨行业投资经验[23] 财务与运营模式 - 2024年营收428亿元,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三线城市门店业绩为一线的2倍[10][12][29] - 实行"强托管"模式:加盟商不参与日常运营,由公司统一管理供应链/人员/营销等环节[37][38] - 加盟店运营标准与直营店完全一致,店长由公司选派资深经理担任[39]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别于茶饮品牌低价加盟策略,公司定位高端加盟市场[13] - 与百胜集团、瑞幸等品牌共同争夺优质点位加盟商资源[35] - 加盟模式从规模扩张转向精英式发展,注重长期品牌价值而非短期收益[13][40]
县城富豪,把海底捞炒成了理财产品
盐财经· 2025-06-22 17:55
海底捞加盟策略 - 公司2024年3月开放加盟后收到2万余份申请,通过率不足0.1%,仅13家完成交割(10家老店转让+3家新店)[2][4] - 加盟条件苛刻:需自有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不含贷款)、多店发展财务基础、地方物业资源及企业管理经验,且需通过三轮以上资质审核[3][22] - 核心筛选逻辑:资金为门槛,物业资源为关键,最终考核与企业文化契合度[10][25] 加盟商画像 - 申请者70%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目标为撬动下沉市场资源[8][28][29] - 四类主要申请者:职业加盟商(餐饮/酒店/珠宝等)、甲方/物业主(地产商等)、行业转型者(房地产/外贸等)、投资基金/机构投资人[13][14][15][16] - 部分家族企业通过加盟培养二代接班人,案例显示父子共同参与终面并高度认同品牌[17][18][19] 下沉市场布局 - 2024年下沉市场餐饮收入增速超8%,占全国社零消费近2/3,海底捞三线以下城市收入占比已超40%[28][29] - 低线城市商圈面积仅占2%,优质点位稀缺,公司通过加盟吸引本地资源持有者抢占核心位置[31][32][35] - 强托管模式:加盟商无权干预运营,门店由公司统一管理(人员/供应链/考核等),确保与直营店体验一致[38][40][41] 财务与战略目标 - 公司2024年营收428亿元(42.75 billion),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6.23 billion),加盟费非主要收入来源[7][9] - 开放加盟旨在利用杠杆效应拓展低线市场,而非追求规模扩张或快速回本[7][41][42] - 高管明确加盟核心诉求为资源撬动,同时维护品牌口碑,投资者看重长期稳健回报[41][43]
从「十元店」到全球七千多家门店,名创优品为何越来越「难赚钱」?|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6-12 19:02
创始人创业历程与名创优品起源 - 创始人叶国富2004年创立哎呀呀饰品连锁 采用10元店模式 巅峰时期全国门店超3000家[1] - 哎呀呀因电商冲击导致加盟商脱离供应链体系 2012年逐渐淡出市场[1] - 哎呀呀为名创优品积累了供应链资源和加盟商基础[1] 名创优品商业模式与初期扩张 - 2013年广州首店将10元店模式扩展至全品类家居 主打性价比与高频新品策略[2] - 强化供应链管理 包括联合开发产品 买断版权 按订单规模定价 承诺不压货款[2] - 2015年门店突破1000家 同年进入东南亚市场 截至2024年3月全球门店达7488家(海外3200家)[2] 加盟模式与国内市场瓶颈 - 中国内地4275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99% 前50大加盟商占总数50%[5] - 加盟模式收取特许商标使用金 货品保证金 装修预付金 加盟商分得营业额38%[5] - 过度依赖新店扩张导致恶性循环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渗透率近50% 优质点位饱和[5] - 下沉市场面临消费习惯与能力不匹配问题[5] 海外扩张策略与挑战 - 东南亚采用加盟模式 其他地区初期代理后转直营 直营店同比新增267家达548家[6] - 直营模式提升品牌管理但增加资金压力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稀释整体利润率[6] - 高端化策略推高成本 如巴黎香榭丽舍旗舰店 本土化难度大导致商品适销性问题[6] - 总部与海外子公司存在战略博弈 直营店需承担品牌建设任务影响销售决策[7] IP战略与产品策略 - 2022年起重点发展IP周边产品 溢价率25%-200% 如小马宝莉联名款价格达普通品2.3倍[8] - 主要依赖外部IP授权 一季度授权支出超1亿元 但缺乏独家性(如三丽鸥 IP多平台销售)[8] 业务调整措施 - 推行"关小店开大店"策略 国内100家超级大店单店销售额达普通店3倍[11] - TopToy出海印尼和泰国 利用潮玩高毛利率和供应链优势拓展海外市场[11] - 拆分闪电仓即时零售业务 与美团合作 差异化选品避免与线下加盟商竞争[13]
蜜雪冰城被曝香港一门店大肠菌群超标70%,公司暂未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6-11 16:54
蜜雪冰城食品安全事件 - 香港门店冰冻甜点样本检测显示大肠菌群含量为每克170个,总含菌量为每克75000个,超出香港法例上限(大肠菌群≤100个/克,总含菌量≤50000个/克)[2][3] - 涉事商户已按香港食安中心要求停售并弃置相关食品,接受卫生教育并进行彻底清洁消毒[2] - 根据香港《冰冻甜点规例》,违法者最高可处罚款1万港元及监禁3个月[3] - 公司尚未对此次事件作出公开回应[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2025年3月登陆港股,股价较发行价累计上涨80%[4] - 2024年财报显示:门店总数达46479家,年收入248.29亿元(+22.3%),其中商品设备销售242亿元(+21.7%),加盟服务收入6.201亿元(+52.8%)[4] - 2024年净利润44.54亿元,同比增长39.8%[4] 行业模式与风险 - 公司采用加盟商物料销售为主的商业模式,该模式已非常成熟[5] - 加盟模式普遍存在于行业,但存在原料采购、人力租金等成本压力,可能导致篡改效期标签、使用隔夜原料等违规行为[5] - 2024年3月湖北门店被曝使用隔夜水果切片,2022年4月广西门店因使用过期咖啡粉被罚款2000元[4]
周六福五度“叩关”终成功,自营比例仅2%的“贴牌之王”如何逆袭?
观察者网· 2025-06-09 13:39
上市进展 - 周六福珠宝通过港交所聆讯,披露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3] - 这是公司近6年来第五次冲击IPO,前四次均未成功(2019年A股因保荐机构问题中止,2020年A股因经营存疑被否,2022年A股主动撤回,2024年首次港交所申请失效)[3][4][6] - 公司由李伟柱和李伟蓬兄弟于2004年创立,主营珠宝首饰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连锁销售和品牌运营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02亿元、51.50亿元、57.18亿元,同比增速11.45%、66.03%、11.04%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6.6亿元、7.06亿元,同比增速35.22%、14.68%、7.07% [4]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38.7%→2023年26.2%→2024年25.9% [10] - 2024年突击分红6.45亿元(3月3.48亿元+5月2.97亿元),接近全年净利润7.06亿元 [12][13] 业务模式 - 加盟模式收入占比超50%(2022年52.9%、2023年55.4%、2024年50.5%),但服务费收入占比从25.7%降至14.8% [5][8] - 自营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11.7%降至2024年8% [8] - 线上销售快速增长: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46.1%,2024年占比达40% [10]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4129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超97% [8] 品牌争议 - 品牌名称与周大福、六福珠宝高度相似,引发多次商标侵权诉讼 [11] - 涉及825条司法案件,其中67.52%为商标权纠纷 [11] - 2015年被六福珠宝起诉构成不正当竞争,2021年被周大福和六福集团联合起诉赔偿500万元 [11] 资金状况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1.77亿元,定期存款3.7亿元(招股书误写为3700亿元) [16][17] - 存在对赌协议压力:若未按时IPO需回购投资者股份 [16] - 2023-2024年已耗资1.64亿元回购股东股权 [16] 募资用途 - 计划用于扩大销售网络(占比40%)、加强品牌建设(25%)、提升产品供应与设计能力(25%)、运营资金(10%) [12]
新股速递| 黄金珠宝的“渠道玩家”:周六福准备好赴港上市了吗?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09 11:59
公司简介 - 周六福控股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是中国知名的黄金珠宝零售企业,专注于黄金、铂金、K金、钻石及彩宝等首饰的研发设计、品牌运营与零售渠道管理 [1] - 2024年在中国珠宝品牌中排名第五(按门店数目计),在所有黄金珠宝公司中排名第六(按商品交易总额计),市场占有率为6.2% [1] - 按来自黄金珠宝产品的收入计,排名第十,市场占率为1.0% [1]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02亿元、51.50亿元、57.18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66.0%,2024年增速放缓至11.0% [2][3]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8.7%下降至2024年的25.9%,累计下降12.8个百分点 [2][4] - 净利润从2022年的5.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06亿元,但净利率从18.5%下降至12.4% [2][6] 收入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6.0%,2024年增长率显著放缓至11.0%,显示出增长动能减弱的趋势 [3] - 2024年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4.69%,高金价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 加盟收入占比从55.4%降低至50.5% [3] 毛利率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7%、26.2%、25.9%,主要集中在2023年大幅下滑 [4] - 黄金销售占比提高(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为84.35%),黄金产品毛利率较低(2024年约为6%),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 [4] - 加盟店数量减少,2024年净减少254家门店,导致高毛利的服务费收入增长放缓 [5] -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从2022年的34.6%提高至2024年的40%,电商价格战加剧导致线上渠道毛利率从22.9%降至15.7% [5] 净利润 - 2022-2024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6] - 低毛利的黄金产品和线上业务占营收比上升,毛利结构被稀释 [6] - 费用刚性结构拉高成本基底,管理费用持续上升(2024年增长10%至2.76亿元) [6] 资产负债表 - 2024年净资产同比增加13.6%至30.98亿元,流动比率2.57,公司整体呈现低杠杆 [7] 公司优势 - 全国性品牌与广泛渠道网络,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过4100家门店,加盟门店占比超96%,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7] - 品牌知名度与婚庆文化定位,为"中国婚庆珠宝领先品牌之一",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中具备良好口碑 [8] -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自建了集"设计、加工、物流"为一体的运营体系,2024年通过自建平台销售产品约56.2亿元,占比达76.9% [8] 投资风险 - 产品结构单一、毛利率承压,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为84.35%,缺乏高附加值镶嵌类产品 [8]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大,2023-2024年国际金价上涨约30%,对公司成本端带来较强冲击 [8] - 加盟模式管理难度高,经营不确定性大,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超4,100家,导致对终端的管理控制力弱 [9] - 品牌溢价能力不足,高端市场渗透弱,主要面向婚庆与大众黄金消费市场 [9] - 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提升压力大,2022年市场份额仅1.2%,位列行业第六,与周大福(8%)存在明显差距 [9]
上市“魔咒”中的周六福:四千门店仅91家自营,加盟“镀金”
凤凰网财经· 2025-06-07 20:53
周六福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4年6月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此前两度冲击A股未果[2] - 2024年2月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用于销售网络扩张、品牌建设及产品开发[3]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珠宝钟表板块第15家上市公司,当前该板块市值最高者为老铺黄金(1559.3亿港元)[18][19]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35.8%:2022年31.02亿元→2024年57.18亿元[2][14] - 净利润持续增长:2022年5.75亿元→2024年7.06亿元[2] - 毛利率承压:从2022年38.7%降至2024年25.9%,主因高毛利服务费收入占比下降[15] 业务模式与渠道结构 - 加盟模式主导: - 2024年4129家门店中97%为加盟店,自营店仅91家[10][14] - 加盟收入占比50.5%(含产品销售35.7%+服务费14.8%)[6][14] - 线上渠道崛起:收入占比从2022年34.6%提升至2024年40%[6][15] - 产品结构变化:黄金珠宝收入占比从2022年53.4%升至2024年76.5%,钻石镶嵌产品占比大幅收缩[6] 市场竞争地位 - 按商品交易总额计在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6.2%[3] - 门店数量中国第五,但单店效益低于全自营模式同行(如老铺黄金36家店均位于高端商场)[6][19] 历史上市障碍与风险 - A股IPO两度折戟:2019年及2022年申请均未通过,监管重点关注加盟模式合规性及单店效益差异[16] - 加盟商管理风险: - 加盟协议期限仅1年,存在第三方产品违规销售等隐患[17]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4100条投诉涉及产品质量及服务问题[17] 行业对比与战略考量 - 与老铺黄金形成模式反差:后者采用全自营模式且99.9%收入来自足金产品[19] - 港股上市战略价值:可获取国际资本、提升品牌知名度,但需直面周大福等成熟品牌竞争[17][19]
周六福终过港交所聆讯,但已错过巅峰增长期
新浪财经· 2025-06-06 12:42
周六福珠宝创办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主营黄金珠宝、钻石镶嵌珠宝及其他产品销售。根据周六福珠宝最新招股书,该公司收入主要由自营销售、 加盟商服务费以及线上销售三个部分构成。 智通财经记者 | 黄姗 智通财经编辑 | 楼婍沁 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六福珠宝")在香港联交所披露上市聆讯后的更新版招股说明书。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周六福珠宝在线下销售网络门店总数有4129家,其中国内门店数为4125家,海外有四家加盟店。按照中国门店 数目计,2024年周六福珠宝在中国珠宝品牌中排名第五,较2023年排名下滑一位。 另外,更新后的招股书也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周六福珠宝的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录得38.7%、26.2%和25.9%。 针对第六次冲刺港股上市的进度及更新招股书的细节,截至发稿周六福珠宝尚未向智通财经做出回应。 其中,加盟商收入贡献最大。从2022年至2024年,周六福珠宝加盟费模式收入分别占比52.9%、55.4%和50.5%。而这部分收入又分为两块,分别是产品销售 和服务费,服务费又包括加盟服务费、产品入网费和其他服务费。 必须提到的是,服务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