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超8000亿旅游花费背后,这届游客把钱花在哪儿
新京报· 2025-10-10 13:47
假期总体旅游数据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十一”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旅游总花费8090.06亿元 [1] - “双节”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同比增长6.3%,创历史新高 [1] - 主要热门城市中,成都、重庆、上海、北京分列前四,接待游客量均超过2500万人次 [1] 热门城市旅游表现 - 天津接待游客2219.6万人次,旅游收入215.8亿元,人均消费972.0元 [4] - 南京接待游客2009.7万人次,旅游收入279.4亿元,人均消费1390.3元 [4] - 广州接待游客1738.0万人次,旅游收入156.5亿元,人均消费900.5元 [4] - 长沙接待游客1079.5万人次,旅游收入85.5亿元,人均消费791.9元 [4] - 深圳接待游客920.3万人次,旅游收入89.4亿元,人均消费971.5元 [4] 新兴及小众目的地表现 - 大同接待游客698.5万人次,旅游收入24.8亿元,人均消费355.1元 [4] - 大理接待游客521.6万人次,旅游收入66.1亿元,人均消费1267.6元 [4] - 景德镇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60% [2] - 九寨沟县登顶全国县域酒店预订量榜首 [2] - “00后”热选景点包括深圳华发冰雪热雪奇迹、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黔南荔波小七孔景区等 [9] 旅游消费新趋势 - “00后”和“95后”成为新的节日旅行主力,旅行方式呈现年轻化特点 [1] - 年轻人开启省心省力的跟团游、包车游等“躺平”玩法 [2] - 追星游、赛事游兴起,例如安徽马鞍山“葫芦果音乐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60%,四川泸州“银河左岸音乐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10% [11] - 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周边酒店预订同比增长116% [11] 入境旅游市场 - 北京国庆中秋假期共接待入境游客11.9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入境游客花费12.3亿元,同比增长54.1%,人均消费达1.03万元 [2] - “双节”假期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机票量同比增长33% [2] - 山西大同外国游客预订量增长超过7倍,丽江增长超过5倍 [2] - 新兴入境游市场中,荷兰机票预订量增逾9倍,蒙古机票预订量增逾7倍,尼日利亚机票预订量增逾3倍 [13] - 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增幅最大的城市包括大同(涨735%)、丽江(涨425%)、银川(涨420%) [16]
反向旅游兴起:年轻人不再挤热门 县域“玩得好”成新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2:55
国内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超8090亿元 [1] - 传统5A景区如北京故宫、杭州西湖、三亚亚龙湾保持高客流,景区限流、排队数小时成为常态 [1] 县域及小众旅游目的地增长 - 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3] - 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等县域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提升超100% [3] - 马蜂窝平台“十一去哪人少”等词条相关热度环比大幅上涨200% [3] - 高德地图“扫街榜”显示山西应县木塔、广东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等多地县域景区跻身全国热门榜单 [3] 深度体验与主题旅游趋势 - 马蜂窝数据显示“非遗体验”“古装旅拍”“地质研学”等深度主题游产品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00% [7] - 万岁山武侠城与蜜雪冰城IP联名活动带动景区消费总额增长45%,吸引异地游客同比增长30% [7] - 拙政园夜游项目“拙政问雅”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0%,搜索量同比上涨200% [7] - 江西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5%,其中20-30岁年轻人占比达50%,陶艺等沉浸式体验团购商户数量同比增长35% [6] 年轻消费者行为变化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假期机票、火车票订单中20-30岁人群占比超过50% [6] - 年轻人选择目的地首要标准为“人少景美”,更追求个性探索和沉浸式文化体验 [6] - 浙江丽水松阳县先锋书店假期营收约10万元,比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5] - 小县城旅游性价比高,人均500元可舒适游玩2天 [4]
美团旅行国庆中秋假期订单量同比增三成 宝藏小城迎文旅大流量
新京报· 2025-10-09 21:58
假期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超长假期带动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 [2] - 文旅消费前10目的地城市为南京、成都、西安、北京、重庆、武汉、长沙、洛阳、上海、广州 [2] - “拼假”出游热潮有望持续至10月12日,为深度旅游提供更多可能 [5] 长线及远途旅行趋势 - 假期远途旅行热度攀升,酒店预订增幅前10目的地多为长线游典型目的地,如新疆阿勒泰地区酒店预订同比增长约45% [2] - 新疆阿勒泰地区假期文旅订单量同比增长35%,内蒙古赤峰、云南保山、四川泸州等目的地假期文旅订单量均增长超50% [2] - 小团游订单量大幅增长,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为热门长线小团游目的地 [3] 新兴旅游模式与年轻消费群体 - “味蕾游”、“赛事游”、“躺平窝囊游”、“小团游”等满足年轻人情绪价值需求的新玩法创新文旅体验 [2] - 机票、火车票订单中20-30岁人群占比超过50%,年轻人成为旅游出行消费新主力 [3] - “00后”热选黑马景区如深圳华发冰雪热雪奇迹、苏州海合安阳澄半岛乐园等,体现反向旅游避开人潮趋势 [3] 周边游及县域旅游市场 - 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4] - 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等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 [4] - 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5%,其中20-30岁年轻人占比达50%,五星级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加近30% [4] 深度体验与本地特色消费 - “深度体验”的游客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50%以上,沈阳洗浴、扬州三把刀等城市特色体验成为必打卡项目 [5] - “沈阳洗浴带住宿”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19% [5] - 假期中“必吃榜”热门城市前10为上海、北京、广州等,宝藏美食小城前10为南昌、泉州、珠海等 [4] - 9月以来“本地人推荐”、“本地特色”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升438% [4]
国庆旅游“流量”奔向县域 “反向旅游”潮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
新华财经· 2025-10-09 21:37
新华财经北京10月9日电(记者丁雅雯、李唐宁)2025年国庆假期,"反向旅游"再度火爆。越来越多的 游客选择避开传统热门旅游城市,转而探索那些独具特色的小城县城,为全国县域旅游经济注入了强劲 活力。 美团旅行的数据显示,长达八天的超级黄金周,带动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其 中,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广东普 宁、内蒙古额尔古纳、云南腾冲、江苏宜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广西大新、安徽泾县等目的地旅游 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更多小城市迎来文旅流量。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因"鸡排哥"屡登热搜的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 比上涨15%,其中20-30岁年轻人占比达50%,五星级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加近30%。 "在自驾游、自由行以及高铁游等碎片化出游趋势的带动下,低线及县域旅游目的地的热度继续快速增 长。其中,绵阳、自贡、毕节、遵义、黔西南、宁德、柳州、信阳、唐山、丽水等目的地热度同比增长 更为显著。"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说。 业内专家指出,"反向旅游"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新势力。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
反向旅游兴起:年轻人不再挤热门,县域“玩得好”成新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27
"特意避开了热门城市,选择了一个人少的地方自驾游。我们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逛南水湖、走大峡 谷、访云门寺,人少景美,体验感特别好!"回顾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下文简称:"双节"),广东 游客徐女士的言语中满是惊喜。 今年"双节",国内旅游市场再度展现出蓬勃活力。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 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超8090亿元。 "双节"期间,传统5A景区仍保持较高客流,北京故宫、杭州西湖、三亚亚龙湾等经典景区延续多年"人 挤人"的盛况,景区限流、排队数小时成为常态。 在传统热门景区依旧"人从众"的同时,一股新的旅游潮流正悄然成型:越来越多像徐女士这样的消费 者,主动从大城市的热门景点转向县域小众目的地,"反向旅游"成为这个假期一抹亮丽的色彩。 县域旅游订单激增 传统热门景区虽依旧保持高客流量,但"体验感下降"的问题愈发凸显。 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假期首日,杭州市接待游客178.82万人次,与去年持平。其中,西湖景 区接待游客44.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收费公园客流量9.32万人次,同比减少8.45%。 断桥景点拥挤,游客摩肩接踵。部分游客表示"看的不是湖景,是后脑勺 ...
国庆中秋,各地文旅消费花样“上新”
国际金融报· 2025-10-09 20:26
全国假日旅游市场总体趋势 -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长假带动长线游与周边游同步增长,深度体验成为新趋势 [1] - 旅游市场呈现走得更远、玩法更多、品质更高的特征,长线跨省、跨境旅行趋势明显 [8] - 假期旅游出现“分段式”错峰出行新特点,部分游客选择在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发或在节中、节后开启旅程以优化体验 [9] 上海市假日消费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2548.50万人次,同比增长19.74%,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3.70%,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2] - 节日期间上海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79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7.5% [2] - 上海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南京东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园商圈销售额分别增长23.2%、22.7%和29.4% [4] - 上海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入境人员主要购买运动服饰、电子产品和国际品牌 [4] 长三角地区文旅市场数据 - 江苏省国庆中秋假期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同比增长24.48%,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增长23.73% [7] - 江苏省假期前七天异地文旅消费208.69亿元,同比增长25.89%,占全国总额的9.74%,保持全国第一 [7] - 浙江省杭州市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226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接待外地游客1498万人次,同比增长8.9% [7] - 安徽省接待游客量与旅游花费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5.4%和5.2%,均创历史新高,游客满意度达95.7% [8] 新兴旅游模式与消费特征 - “奔县游”和反向旅游兴起,带动非一线城市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90% [8][9] - 同时预订2个及以上城市的用户占比同比增长超过20%,国内非一线城市用户预订跟团游产品花费同比增长超过33% [9] - 游客更注重对目的地的深度体验,智慧旅游趋势明显,国内旅游市场多点开花 [10] 具体活动与项目带动效应 - 上海通过“夜赏三秀”等活动激活夜间经济,南京西路商圈YONEX主题场景装置吸引日均客流约7万人次 [4][6] - 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带动常州中华恐龙园假期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跻身国内热门主题乐园前5 [9] - 苏州锦夜·青靛甪直景区增加日夜场互动项目,假期夜游接待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3% [9]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徐州、南通3个主场城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49.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 [7]
“双节”旅游双向扩容:赛事热、小城火、入境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1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双节"叠加释放消费潜力,国内游与出境游订单均创新高,小众城市与县域旅游热度显著提升,更多小城迎来文旅大流量。 多家旅游出行平台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因"鸡排哥"屡登热搜的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另外以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 网球大师赛、武汉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体育赛事,也给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带来文体旅消费热度。 入境游方面,受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政策利好的影响,入境旅游实现超预期增长,中国多个城市在这个假期成为全球游客 的打卡胜地。 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 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一线和强二线依旧最热门 和往年类似,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凭借便捷的交通配以及"吃喝玩乐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依旧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内酒店预订量最高的热门Top10均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北京、重庆、成都、上海、杭州、南京、长沙、西 安、武汉、广州。 探访本地特色美食、体验当 ...
杭州跻身十大长线旅游目的地
杭州日报· 2025-10-09 10:37
各大交通枢纽人潮涌动,热门航线一票难求,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预订量暴增……国庆遇上中秋, 串联起8天的假期,也带来了"团圆""出游"两不误的假日新体验。综合携程、去哪儿、飞猪、同程等在 线旅企的数据,10月1日至8日,浙江的旅游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其中杭州的订单增幅为 24%,灵隐飞来峰景区、西湖游船、西湖观光游览车、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线上预 订热度居前五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独特的"中国假期"还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到访,杭州是入境游热 度排名前十的目的地。 作为今年假期出行的新趋势之一,"分段式"错峰出行彻底火了。不少游客通过灵活拼假的方式,为 8天的假期找到了"双倍快乐":有人选择在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发,也有人把行程安排在节中甚至节 后,完美避开人潮。 去哪儿方面表示,超三成用户选择拼假出行,选择10月2日至5日搭乘飞机出行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 长20%,同期的出境游订单也增长约30%。10月9日至11日,境外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 长100%;石家庄、武汉、西安堪称是"反向旅游"的性价比之选,旅游订单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00%、 68%和40%。 从消费群体来看,年 ...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反向旅游”渐热,假期旅游打开新方式
新华网· 2025-10-09 10:17
当手机那头的朋友和自己吐槽去的景区满是"人从众"时,河北姑娘陈斐正躺在沈阳法库南八虎山的绿坡上远眺蓝天。她的身旁除了正在吃草的牛 群,只有寥寥几组登山客。 在卧龙湖静候水鸟翩跹掠过水面,乘坐游船看湖面倒映蓝天白云;"下稻田"亲手捕捉膏满黄足的稻田蟹……这个假期,不少"反向旅游"的外地游 客表示,自己被沈阳康平的"好玩"惊艳到。"我们围绕康平县坐拥'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生态基底的特点,精心打磨了四条文旅精品线路,受到 游客欢迎。"沈阳市康平县委常委、副县长梁强说。 在江西,比起坐落着庐山的九江和有着"瓷都"之称的景德镇,龙南是典型的"小众旅行地"。但这个假期,这里的热度却逐步攀升。数据统计,10 月1日至5日,龙南市18家旅游饭店平均入住率达90.92%。大量游客来到这个被称为"世界围屋之都"的客家古邑,感受客家文化、观赏围屋之美。 古寨、峡谷、森林、方山台地……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貌区。随着"反向旅游"兴起,在社交媒体上,"打卡"威远的贴 文被越来越多网民分享、推荐,人们开始感叹,这座宝藏城市为何"藏得这么深"。 "这个国庆假期我没有去人流如织的大景区,从黑龙江伊春的林海,到辽阳青峰村 ...
双节同庆需求大 远行近游玩法新—— 国庆中秋假期江苏文旅市场观察
新华日报· 2025-10-09 07:41
假期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江苏省国庆中秋8天假期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8%和23.73% [1] - 日均游客接待量和游客花费分别增长8.92%和8.26% [1] - 假期旅游市场合家欢氛围浓厚,家庭客群占比超八成 [2] 旅游主题与特色活动 - 红色旅游热潮显著,各地推出红歌快闪等主题活动,将红色主题与自然景观融合 [2] - 传统中秋文化活动受欢迎,牛首山景区日均客流近4万人次,跻身美团旅行热度TOP10景区榜单 [2] - 各地推出150余项文艺晚会、中秋灯会等主题活动,推进非遗进景区、进商圈 [3] - 夜游经济火爆,携程平台“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南京博物院等夜间场馆热度同比上涨超5倍 [3] 旅游出行模式与目的地选择 - 多目的地“串游”趋势明显,飞猪平台用户足迹覆盖超180个国家和地区 [4] - 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途牛平台数据显示46%的长线游用户选择5至6天行程 [4] - 游客兴趣向小众目的地加速分散,美团平台上“本地人推荐”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升438% [5] - 县域旅游升温,美团数据显示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同比增长51%,江苏东台、宜兴等县域订单量提升超100% [6] 消费群体与新兴趋势 - 年轻消费者成为主力,95后预订人次占比最高,05后预订人次同比大增61% [6] - “反向旅游”和“窝囊游”风靡,00后热选黑马景区,更多游客选择在酒店“躺平”的松弛型旅游 [6] - 深度在地旅游需求增长,游客更注重体验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相关搜索关键词向“美容”“放松”等场景延展 [5] 文旅融合与消费拉动 - “文体商旅”融合成为消费亮点,3场“苏超”比赛带动主场城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249.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 [7] - “演出+旅行”效应显著,假期前7天全省举办1490场演出活动,观演人次58.85万,票房收入4.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17% [7] - 博物馆接待观众724.0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8%,实现文创收入3966.49万元 [8] - 全省异地文旅消费208.69亿元,同比增长25.89%,占全国总额的9.74%,保持全国第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