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

搜索文档
ETF午评 | AI硬件股全线爆发,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涨超4%
格隆汇APP· 2025-07-31 11:45
格隆汇7月31日|上证指数午盘跌0.68%,创业板指涨0.43%。英伟达产业链全线走强,工业富联携"易 中天"CPO三巨头齐创历史新高;AI应用端、液冷概念开启补涨,创新药反复活跃,舒泰神、广生堂再 创新高;周期股延续调整,钢铁、煤炭、稀土板块齐挫,地产、保险股表现低迷。 ETF方面,AI硬件股全线爆发,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 ETF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涨4%,国泰基金通信ETF、新华基金云50ETF分别涨3.79%、 3.69%。创新药板块延续涨势,华泰柏瑞基金恒生创新药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分别涨2.93%、 2.55%。 地产股跌幅居前,房地产ETF、房地产ETF分别跌3.66%、3.06%。周期股延续调整,矿业ETF、钢铁 ETF分别跌3.41%、3.36%。 ...
信达策略:周期股异动是牛市主升浪的信号
格隆汇· 2025-07-20 23:19
核心观点 - 周期股异动是牛市进入中期主升浪的信号,近期光伏、钢铁、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表现活跃 [1] - 历史规律显示2013-2015和2019-2021两次牛市中,周期股在初期跑输市场,中后期因估值优势和政策催化显著跑赢 [1][2] - 钢铁行业最具代表性,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中及2020年下半年-2021年分别跑赢指数 [5] - 牛市初期资金集中于少数高景气行业(如TMT、半导体),中后期资金扩散推升周期股估值 [9] - 未来半年周期股有望超额收益,演绎路径取决于经济复苏强度和政策效果 [12] 历史规律分析 - 2014年Q2-2015年Q2周期股在弱经济下受国企改革等主题催化小幅跑赢 [2] - 2020年7月-2021年9月周期股因商品价格上涨和业绩改善大幅跑赢 [2] - 两次牛市周期股表现差异显示估值抬升是主因,而非业绩驱动 [9] 市场阶段判断 - 当前市场特征类似2013-2014中和2019年,低估值+政策积极预示全面牛市 [16] - 政策改善和资金流入主导市场,经济指标仅影响短期波动 [16] - 建议以牛市主升浪思路布局,风格从哑铃策略转向弹性配置 [18] 行业配置建议 - **金融**:从银行转向非银,牛市预期提升非银业绩弹性 [19] - **有色金属**:产能格局优,黄金稀土受益地缘政治 [19] - **传媒**:AI休整尾声,关注应用端估值性价比 [19] - **军工**:独立需求周期+事件催化 [19] - **周期(化工/建材/钢铁)**:稳供给政策预期+潜在需求政策 [19] - 行业组合推荐:非银、传媒、有色金属、化工 [20] 市场表现数据 - 本周创业板50涨3.49%,通信行业涨7.56%领涨申万一级行业 [22] - 固态电池概念涨26.78%,传媒行业跌2.24%表现最弱 [22]
600111,上午,A股“唯一”+“第一”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12:52
周期股上涨 - 有色金属板块领涨 稀土永磁板块大涨 久吾高科"20CM"涨停 奔朗新材等个股大涨 北方稀土涨超8% 包钢股份涨超7% [6] - 能源金属 工业金属等板块涨幅显著 煤炭 钢铁 油气 化工等板块上涨 [6] - 北方稀土(600111)上涨8.83% 盘中一度涨停 成交额117亿元 居A股第一 是上午A股唯一成交额过百亿元的个股 [1] - 万华化学 洛阳钼业 紫金矿业等龙头股上涨 [1] - 上证指数上涨0.34% 深证成指上涨0.3% 创业板指上涨0.26% [3] 稀土行业分析 - 中金公司表示 在供应边际增量有限的背景下 出口及国内需求预期改善将推动国内稀土价格整体回升 [9] - 全球稀土供应格局正在经历重塑 国内稀土和磁材企业 以及海外稀土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迎来重估 [9] - 中信证券表示 近期稀土价格呈现稳定上涨趋势 主要受到供需格局改善和政策支持的推动 [9] - 新能源 新材料等下游产业持续扩张 稀土需求将持续增长 供给端产能释放有限 进一步支撑稀土价格走强 [9] - 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为稀土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建议关注具备资源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 [9] 固态电池板块反弹 - 温州宏丰 东方锆业 盛新锂能涨停 [11] - QuantumScape隔夜美股股价涨近20% 6月25日反弹以来累计涨幅超214% [14] - QuantumScape宣布已提前成功将新型Cobra隔膜工艺整合至基准生产线 生产效率提升25倍 设备占地面积大幅减少 [15] - 利元亨中标国内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 覆盖电极制备 电解质复合 高压化成等关键环节的核心装备 [15]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能量密度达400Wh/kg [16] - 星云股份自主研发生产的固态电池智能化生产线顺利完成向国内某知名客户交付验收 [17] - 欣旺达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 2027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产品 [18] - 开源证券表示 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 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 2026年-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 [18] 其他板块表现 - 白酒 银行 保险等权重板块反弹 [2] - AI应用端上午走势较强 受OpenAI推出ChatGPT智能体影响 [2]
双降未能提振大盘,哪些板块能逆风翻盘? | 智氪
36氪· 2025-05-11 19:07
市场表现 - 本周A股上证指数上涨1.68%至3342点,万得全A指数上涨2.32% [4]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全部上涨,军工、通信、电力设备、银行领涨,房地产、电子、商贸零售、石油化工涨幅居后 [4] - 港股恒生指数上涨3.3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22%,金融、电讯、非必选消费、能源板块领涨 [4] - 美股三大指数均上涨,原油和贵金属上涨,基本金属和农产品多数下跌 [5] 宏观经济与政策 - 4月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7%,工业品价格回落受关税和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影响 [9][11] - 5月7日降准+降息,短期因人民币汇率压力趋缓,长期为应对总需求不足和配合财政政策 [13] - 经济基本面处于筑底阶段,弱复苏状态被确认,导致银行等红利板块上涨,房地产等板块下跌 [13][14] 投资主线 - 红利板块(如银行)因弱复苏持续和政策利好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6] - TMT板块(人工智能、云计算、半导体)受数字经济和政策推动,景气度至少持续到中期,港股TMT企业估值回调充分 [16] - 周期股(石油石化、有色)因供需改善和盈利预期增强,有望实现估值修复 [16] - 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稳健类板块因盈利稳健和低估值,具备抗周期属性和安全边际 [17]
盘点四种不同策略的“固收+”基金
雪球· 2025-03-13 12:5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来债市维持强势,权益类资产整体震荡但局部有行情,部分"固收+"产品在复杂市场环境中表现突出[2] - 选取了四只采用不同策略的"固收+"产品进行分析,包括"固收+可转债"、"固收+周期股"、"固收+红利"和"固收+量化选股"策略[2] - 不同策略的"固收+"产品具有各自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2][15] 华安强化收益债券 - 采用"固收+可转债"策略,基金经理郑伟山过去1年收益11.41%,排名同类前2%[3] - 债券持仓以可转债为主(70%以上),国债和金融债为辅,不持有公司信用债[3][4] - 股票持仓行业分散(10-15个),偏好成长和周期类行业龙头股,坚持"少而精"思路[6] - 基金经理权益投研出身,投资风格积极灵活,偏好弹性较高资产[5][6] 华泰柏瑞鼎利灵活配置混合 - 采用"固收+周期股(主要是黄金股)"策略,近1年收益率6.72%[7] - 债券持仓以金融债为主(30%-65%),公司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为辅,不持有可转债[7] - 股票持仓择时操作明显,黄金股占比28%-40%,个股数量100个以上,分散程度高[8] - 两位基金经理分工明确,固收部分追求稳定票息收益,权益部分专注周期股灵活投资[8] 易方达瑞锦混合 - 采用"固收+红利"策略,近1年收益10.90%[10] - 债券持仓以金融债和公司信用债为主(50%以上),较少投资国债和可转债[10] - 股票持仓根据市净率指标择时,加仓银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资产[11] - 基金经理坚持绝对收益思路,债券以票息收益为主,股票以高股息资产为主[11] 招商安阳债券 - 采用"固收+量化选股"策略,近1年收益9.72%[12] - 债券持仓以金融债和公司信用债为主,2024年下半年国债持仓提升至10%[12][13] - 股票采用"多因子选股+行业轮动模型"量化策略,行业配置灵活调整[13] - 基金经理分工明确,固收部分控制信用风险,权益部分定量定性结合[14] 结语 - "固收+"产品策略丰富多样,不同策略在过往市场中实现了多元化超额收益[15] - 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产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