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而美法案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与利率债回顾与下半年展望:大而美法案通过外部环境仍复杂降准降息可期利率难改下行趋势
中诚信国际· 2025-07-11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但问题仍存,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利率债发行规模增加、收益率中枢下行;下半年货币政策或延续宽松,有1 - 2次降准降息机会,利率债发行或超14万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主要波动区间为1.4% - 1.7%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监测 - 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落地,基调适度宽松,包括框架调整淡化MLF政策利率属性、降准降息与结构性工具发力、公开市场操作放松、关注资产价格优化工具及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6][7][9] - 二季度降准降息且央行态度缓和,资金利率中枢逐季下行,DR007与R007利差持续低位 [13] 利率债市场运行特点 - 各类型利率债发行同比增加,上半年规模达16.88万亿,地方债同比增57.2%,特别国债发行超万亿 [16] - 利率债收益率先上后下,中枢逐季下行,以10年期国债为例,6月底收益率较去年底下行2.83BP,二季度中枢较一季度下行4.5BP [21] - 二季度10Y - 1Y利差环比走阔但处低位,地方债利差收窄,6月底10年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较3月底收窄9.27BP [28] 下半年货币政策展望 - 内外需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压力,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9 - 10月或降准降息1 - 2次 [32] - 注重提升价格水平、提振内需,加强与财政配合,或重启国债买卖,强化再贷款等结构工具使用 [33][34] 下半年利率债展望 - 下半年利率债发行或超14万亿,三季度压力大,四季度可能增发政府债券,国债、地方债、政金债均有发行计划 [36][37] - 收益率中枢下行,10年期国债核心运行区间1.4% - 1.7%,机构行为或放大波动,可关注10Y - 7Y利差压缩机会 [39][40][41]
全面升级?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征收35%重税!准备征收普遍关税
金十数据· 2025-07-11 09:35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计划对大多数贸易伙伴征收15%或20%的全面关税 目前税率为10% [1] - 对巴西进口商品和铜进口征收50%关税 铜关税下月生效 [2] - 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并保留随加拿大关税调整而提高的权利 [2] - 欧盟和加拿大将在"今天或明天"收到新关税税率的通知函 [2] 贸易伙伴关系 - 欧盟27国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 去年美国从欧盟进口商品价值超6000亿美元 [4] - 加拿大是美国重要贸易伙伴 去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商品价值超4000亿美元 [4] - 欧盟正与美国进行日常谈判以避免面临更高关税 [4] 行业影响与反应 - 欧盟已准备超1000亿美元报复性关税 针对共和党州生产的大豆和波本威士忌等商品 [5] - 孩之宝CEO警告关税可能导致玩具价格上涨 但该观点被总统驳斥 [5] - 美国通胀率自疫情以来有所缓解 但仍高于2.3% [5] 俄乌冲突相关 - 美国、北约和乌克兰达成新协议 北约将全额支付美国提供的武器费用 [7] - 美国重启对乌克兰武器运输 此前曾被国防部叫停 [7] - 参议院可能通过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法案 总统有权选择是否执行 [8] 国内政策法案 - "大而美法案"延长2017年减税政策 实施新临时性减税 增加军费和边境安全支出 [9] - 法案大幅削减医疗补助、联邦营养援助计划和清洁能源资金 [9] - 民主党批评该法案 并计划在中期选举中利用该议题 [10][11]
“美国党”是否会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10
美国治理模式的独特性 - 美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 而是由移民组成的"试验田" 试图以传统国家模式治理将削弱其原动力和创造力 [1] - 开放包容的移民政策是美国成为全球强国的关键因素 特朗普和马斯克均受益于移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贡献 [8] - 若采取封闭式治理 美国将丧失全球领导力并沦为平庸国家 [1][11] "大而美"法案引发的政治博弈 -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增加3.3万亿美元债务 与马斯克主张的"增收节支"理念直接冲突 [3] - 马斯克因法案违背承诺成立"美国党" 目标为报复特朗普并争取2026年2-3个参议院席位和8-10个众议院席位 [3][13] - 新兴政党在美两党制下生存困难 "美国党"缺乏明确纲领 可能仅是短期政治噱头 [13] 经济治理理念的分歧 -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曾削减对外援助 但最终因战略利益需求被迫恢复 反映理想化治理与现实脱节 [6][8] - 特朗普试图控制美联储独立性遭鲍威尔抵制 历史上美国两次建立央行失败 独立央行是美元霸权的基石 [10][12] - 总统直接干预央行将破坏美元全球信任 导致金融体系崩溃 [12] 核心冲突的本质 -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矛盾源于对"美国强大"路径的分歧:前者通过债务扩张 后者坚持财政紧缩 [3] - 二人均忽视美国特殊性 试图用传统国家治理模式替代现有体系 但该体系恰是维持超级大国地位的关键 [8][11]
“大而美”法案,特朗普就任以来的最大胜利?| 每天听见吴晓波
吴晓波频道· 2025-07-09 16:32
法案核心内容 - 永久性延长特朗普2017年推出的企业及个人减税措施 将企业税率从35%降至21%并新增设备投资和研发税收优惠 [6][7] - 延长个人及遗产税优惠条款 包括提高标准扣除额、降低所得税率 并将免征联邦遗产税的遗产金额翻倍 [8] - 削减1.2万亿美元医疗补助和食品券计划 预计未来十年1180万人失去健康保险 300万贫困人口失去食品援助 [8] 政策影响分析 - 收入分配效应显著 底层20%人群年均税后收入下降2.3% 顶层人群增长2% 被批评为"劫贫济富" [11][12] - 废除拜登绿色能源政策 取消电动汽车税收减免 额外拨款1500亿美元加强军事支出 700亿美元用于边境执法 [13][14] - 债务规模扩大3.4万亿美元至近40万亿美元 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 2035年债务占经济规模比例将达118% [14][15] 政治经济转向 - 标志财政政策从清洁能源投资转向减税+国防开支+移民执法的组合 大幅削减医疗、食品援助和清洁能源资金 [15] - 法案通过过程凸显美国政治极化 最终落地加剧对贫富分化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16]
还卷什么价格?快去挣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01:20
光伏行业政策影响 - 美国大而美法案计划在2027年前逐步取消拜登政府对清洁能源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7] - 此前拜登政府的削减通胀法案为美国本土风光电企业提供补贴 导致东大光伏产品在美市场份额从35%暴跌至7% [8] - 政策变动可能削弱美国本土光伏企业竞争力 为东大光伏产品重新打开市场空间 [9] 美国财政政策调整 - 法案允许白宫在未来十年增加5万亿美元债务额度 预计每年利息支出达1.3万亿美元 [4] - 企业所得税率从35%永久降至21% [5] - 遗产税起征点从700万美元提升至1500万美元 覆盖70%美国富裕家庭 [5] - 削减8000亿美元医疗补贴支出 [6] 光伏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此前通过关税壁垒+本土补贴形成价格优势 本土光伏企业获得发展窗口期 [8] - 政策转向后 东大光伏企业在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方面重获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9] - 行业竞争环境变化促使东大光伏企业调整战略 从价格战转向利润导向 [9] 市场反应 - 光伏板块出现强势上涨行情 反映市场对政策利好的积极预期 [1][9] - 板块轮动加速 选股难度增加 需关注个股差异 [9][12]
5150!美参院一票险过“大而美”法案,特朗普还要驱逐马斯克?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57
法案通过与政治博弈 - "大而美"法案以51比50的微弱优势在参议院通过,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赞成票[8][12][14] - 三名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汤姆·蒂利斯、苏珊·柯林斯)倒戈,与民主党联手抵制法案[14] - 众议院需重新审议修改后的法案,议长迈克·约翰逊力争在7月4日前完成立法程序[14] 法案核心内容与争议 - 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削减4万亿美元税收,包括免除加班费/小费纳税、提高遗产税免税门槛[18] - 削减近万亿美元医疗补助资金,取消拜登"绿色新政"中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补贴[18][27]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法案将导致十年内国债增加3.3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达550亿美元[24]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冲突 - 马斯克强烈反对法案,威胁成立"美国党"对抗特朗普,并通过社交平台抨击支持法案的议员[6][26] - 特朗普反击称考虑调查马斯克公司获得的政府补贴,指责其依赖补贴维持运营[31] - 马斯克核心利益受损源于新能源补贴取消,法案被其视为对特斯拉等业务的直接打击[27] 经济政策与美联储立场 -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息至1%以缓解债务压力并刺激经济,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4.25%-4.5%不变[32][34] -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未调整利率,显示对财政政策的不信任,试图保持独立性[34] 行业影响分析 - 传统能源行业或受益于新能源补贴取消,而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面临政策利空[18][27] - 医疗行业因补助削减可能面临服务收缩,低收入群体就医门槛提高[18][22] - 军工及边境安全领域或成为减税资金的主要流向方向[24]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到底美不美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20:11
产业政策 - "大而美法案"通过税收减免和政府支出调节 旨在增加居民收入并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其中前5条亮点均针对居民税收减免 第一条强调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减税 [5] - 法案在医疗领域引发争议 规定从2026年12月起 无子女无残疾的成年人需每月工作至少80小时才能获得医疗补助资格 民意调查显示47%支持 46%反对 [6][7][8] - 法案最受争议的部分是打压新能源产业并扶持传统能源 这导致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破裂 并遭到民主党及专家学者的猛烈批评 [1][9] 能源政策 -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被批评为过度依赖化石燃料 忽视可再生能源潜力 尤其在人工智能竞赛需要大量电力的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 [12] - 国际媒体如《纽约时报》和《经济学人》批评该政策将导致能源成本上升 清洁能源岗位减少 并可能削弱美国汽车工业竞争力 同时有利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11][12] 关税政策 - 特朗普计划在2025年7月9日公布针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的关税政策 具体内容尚未明确但已引发全球关注 [4] 国际影响 - 中国被视为该法案的潜在受益者 国际舆论认为特朗普的能源政策是战略失误 将增强中国在清洁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优势 [11][12]
特朗普祭出关税大招,除了中国以外,170多国都要给美国一个交代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46
特朗普关税政策最新进展 - 特朗普计划最早于7月4日向170多个贸易伙伴发送信函,直接告知各国与美国贸易需支付的关税税率,预计每天发送10封 [1] - 已达成协议的国家仅英国(接受10%关税)和越南(接受20%关税),其他谈判进展缓慢 [1] - 拟议关税税率区间为20%-30%,对日本可能加征30%-35%关税,因日本在汽车和大米问题上态度强硬 [3] 主要贸易伙伴反应 - 欧盟采取双轨策略:派遣代表团谈判争取原则性协议,同时准备对中国式反制措施保护欧洲经济 [3] - 印度延长代表团访美时间但谈判失败,面临500%关税威胁 [3] - 韩国因大选后政局影响,仅寻求延长谈判期限而非达成协议 [3] - 中国成为唯一例外,因中美关税暂停期至8月初且双方贸易依存度高 [7] 政策驱动因素 - "大而美法案"7月3日以218-214票通过众议院,为特朗普提供财政支持,法案包含减税、增加开支及提高债务上限内容 [3] - 法案通过后特朗普态度更趋强硬,计划直接实施关税而非延长暂停期,利用关税收入填补财政缺口 [4][5][7] 行业影响分析 - 对美国企业:短期增加财政收入,但长期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导致通胀,损害消费者利益 [10] - 对贸易伙伴国:出口成本上升削弱产品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可能引发连锁反制 [10] - 半导体行业出现缓和迹象,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及C919发动机的出口禁令 [8] 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中国通过果断反制展示谈判实力,促使美方调整策略,近期贸易战呈现降温趋势 [8] - 多国可能加强合作应对美国关税压力,中国倡导的平等互利谈判模式成为潜在解决方案 [10]
机构:“大而美”法案对美国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有限
快讯· 2025-07-07 16:59
法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美国政府提出的财政计划被称作"一项宏大而美丽的法案",但机构认为其在宏观经济层面几乎没有提振作用 [1] - 该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使联邦赤字扩大约4万亿美元,若减税措施永久化,赤字规模可能更高 [1] - 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将在2034年前后攀升至119% [1] 财政压力与收入来源 - 关税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但效果有限 [1] - 最大的支出削减将集中在医疗保障和食品补助领域 [1] 对消费和经济增速的影响 - 大多数减税措施不太可能显著提振消费 [1] - 机构维持对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2025年增长1 3%,2026年增长1 4% [1]
美媒: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美国人“吃不饱饭”,“大而美”法案可能加剧饥饿问题
环球网· 2025-07-07 16:26
美国食品短缺问题 - 晨间咨询公司调查显示,2024年5月有15.6%的美国成年人面临食品短缺问题,几乎是2021年水平的两倍 [3] - 美国联邦政府数据显示,2023年食品短缺数据已高于新冠疫情前水平 [3] - 费城地区食品银行的需求较三年前增长120%,2022年政府支持措施收紧后需求开始上升 [3]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变化 - 特朗普政府"大而美"法案要求各州为SNAP负担更多资金并收紧援助要求 [3] - 预计数百万家庭将失去援助,更多家庭获得的援助将减少 [3] - 2025年3月有超过4200万美国人接受SNAP补助,该计划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关键支持 [4] 政策争议 - 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人认为削减福利可促使更多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减少政府依赖和福利滥用 [3] - 当前美国人越来越难以负担食品开支,预计未来几年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3] - "大而美"法案对SNAP的削减可能对美国人的打击最为严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