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迭代
搜索文档
广交会收官 绿岛风“硬核”通风方案引全球客商热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1 14:35
本报讯 (记者刘晓一)10月19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室 内通风领域的中国"智"造代表,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岛风")凭借专业通风 解决方案,成为展会人气焦点,吸引了全球客商的关注。 展会期间,绿岛风展台人流如织。来自全球的新老客户汇聚于此,既有成熟市场的长期伙伴,也有欧 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区域的潜在客户。他们围绕产品性能、技术细节与市场合作,与绿岛风团队进行 密集的沟通。 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绿岛风专业技术团队现场坐镇,提供一对一深度咨询。针对特定区域通风难 题、节能指标特殊要求及整体系统规划建议,工程师均能快速响应,给出可行的初步解决方案。这 种"技术直达"的沟通方式,不仅解决了客户燃眉之急,更彰显了绿岛风以专业服务赋能全球合作伙伴的 能力。 绿岛风的展台热度,源于其深厚的企业实力。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迄今已拥有500项专 利,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6%,还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顶尖高校开展产学 研合作,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依托10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基地与CNAS国家级实验室,绿岛风可执行超 100项严苛测试标准 ...
纯碱行业需以创新协作拓增长
中国化工报· 2025-10-17 11:17
"纯碱行业现在缺的不是产能是效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是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路 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永志建议,纯碱企业应与平板玻璃(包括光伏玻 璃)、日用玻璃、洗涤剂等下游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供需协同发展。 内蒙古阿拉善天然碱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开发改变了纯碱行业格局和产业结构。内蒙古博源集团副总 裁、总工程师丁喜梅介绍说,该集团已分期建设了780万吨/年纯碱和80万吨/年小苏打生产线。 目前合成碱工艺仍占中国纯碱总产能的70%以上,随着天然碱资源的不断发现和装置建成投产,国内合 成碱工艺是否会同历史上的美国一样,因为天然碱的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退出市场?河南金山化工集团的 副总经理董文林对此表示,作为国内合成碱龙头企业,该集团首创的大型化、智能化六联制碱新工艺, 降低了合成碱的能耗与成本,使合成碱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合成碱与天然碱将可长期共存。 会上,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会长丁超然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引导作用,规范企业竞争行为,杜绝低 价无序竞争,推动纯碱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协会秘书长窦进良指出,技术 工艺向新向绿发展是推动行业可 ...
割草机器人出海大势已成!1-7月出口额达到132亿元,中国企业卖超152万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4 17:04
行业增长势头 - 2024年中国割草机出口额达145亿元,2018-2024年复合增速为17.4%,远高于全球近10年约2%的复合增长 [1] - 2025年1-7月中国割草机出口额达132亿元,同比增长56.6%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割草机器人销量同比暴涨327%,达234万台 [1] 技术突破与产品演进 - 2021年九号公司率先应用RTK卫星差分定位技术,推出无需埋线、实现厘米级定位的割草机器人 [4] - 2024年左右,科沃斯、库犸等公司推出"RTK+视觉"、"激光雷达+AI"融合方案,科沃斯GOAT G1单日割草面积达3000㎡,比早期产品提升5倍 [6] - 2025年MOVA与禾赛科技研发16线束3D激光雷达方案,建图效率达3.5分钟完成1000㎡,精度为厘米级,其产品半年销量突破10万台 [6]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销量从2024年40万台增至2025年上半年152万台,市场份额从35%升至65% [7] 市场潜力与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接近100亿美元,割草机器人成为新增长引擎 [9] - 美国有1亿个私人花园,欧洲超8000万个,英国90%以上家庭有院子,当地法律对草坪高度有严格规定,人工修剪成本高,87%家庭选择自己动手 [9] - 2024年全球割草机总销量约2000万台,割草机器人仅120万台,占比6.1%,无边界款占比2.1% [13] - IDC预测2025年割草机器人销量占比将升至24.5%,无边界款占比15.9% [13] - 国信证券测算远期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年销量或达600万台,占比超30%,相当于当前5倍 [13] - 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未来5-10年行业复合增长率保持12%-20%,渗透率从2022年0.1%提升至17% [13]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 - 在亚马逊美国站、德国站,2025年前8个月九号、MOVA、科沃斯、库犸、未岚等中国品牌占据销量前列 [11] - 同等覆盖1500㎡草坪,富世华RTK机型售价4299美元,九号同类产品约2499欧元,科沃斯推出1000欧元以下RTK+视觉机型 [11] - MOVA推出1000欧元以下3D激光雷达产品 [11] - 泉峰控股、格力博等传统电动工具龙头可快速嫁接电机、电池技术 [11] - 腾亚精工、大叶股份凭借成熟制造体系压低成本,推出低中高三类配置,2025年上半年大叶股份割草机收入同比暴涨115%至22.5亿元 [11]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先行者如九号、科沃斯、石头科技、MOVA凭借差异化技术迭代抢占中高端市场 [13][14] - 供应链老手如泉峰控股、格力博依靠规模优势拉低价格,抢占大众市场 [16] - 产品功能从割草向更大范围农林领域拓展,如MOVA的NexLawn品牌推出搭载可伸缩机械臂的Master X机器人,可进行搬移、除草、浇水、修剪树枝等操作 [17] - 无边界技术成熟后,应用场景可从家庭后院延伸至公园、高尔夫球场、果园、林园等专业领域 [19]
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博弈:驱动电机行业升维竞争与价值发现
36氪· 2025-10-14 14:14
行业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正从政策与市场驱动的“规模扩张”阶段,转向技术与成本双轮驱动的“价值创造”新阶段 [4][6] - 行业当前面临“降本”与“性能提升”的双重核心压力,企业需同步推动技术前沿和成本边界才能胜出 [8][9] - 竞争焦点已从产能和份额转向技术壁垒、成本优势和全球化能力,估值体系正从“量”的逻辑转向“质”的逻辑 [7][10] 行业发展阶段与驱动力演变 - 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20年前的政策补贴驱动、2020-2023年的市场渗透驱动、2024年至今的技术/成本双轮驱动 [5][6] - 2024年驱动电机市场规模达501.7亿元,但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永磁同步电机市场占有率达96% [6]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前10大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42%升至2024年的72% [7] 当前技术制高点与性能突破 - 扁线电机通过提升槽满率(从圆线约40%提升至75%以上)实现功率密度大幅提升,达到6-7 kW/kg,较传统电机提升70%-100% [15][16] - 油冷技术通过直接接触热源冷却,可将电机持续高功率输出时间延长50%以上,有效解决热衰减问题 [18] - 多合一深度集成电驱系统成为趋势,从三合一向更高集成度发展,可使系统重量降低25%-30%,效率提升7%-10% [19][20] 下一代前瞻性技术 - 轴向磁通电机相比主流径向磁通电机,轴向尺寸可缩短50%以上,重量降低30%,扭矩输出提高100%,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3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55.6亿美元 [22] - 800V高压平台搭配碳化硅功率器件,可使电机+逆变器综合损耗降低10-15Wh/100km,城市循环下系统效率从89%提升至93% [25] - 零稀土永磁技术是重要发展方向,麦格纳规划2030年实现零稀土永磁电机量产,以应对供应链安全挑战 [28]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 - 永磁同步电机成本高度集中,钕铁硼永磁体占成本30%-45%,其价格受稀土镨钕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39][40] - 规模化与自动化制造是降本关键,博格华纳武汉工厂每天生产600余台电机,江苏大中电机通过自动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35%,运营成本降低31.55% [42] - 系统级创新如“多合一”集成设计有望降低动力总成成本约30%,平台化供应模式通过跨客户设计降低单台成本 [44] 产业竞争格局与生态位 - 市场形成整车厂自供体系与第三方专业供应商两大阵营,车企自供体系市场份额已逼近50%,弗迪动力2025年上半年以173.7万套装机量稳居市场首位,份额27.7% [49] - 第三方供应商通过技术平台化和客户多元化竞争,汇川联合动力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69.8万套,市场份额11.1%,其电驱系统产品毛利率从2021年12.00%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16.52% [51]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前10家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18年42%升至2024年72%,技术门槛提高和成本压力是主要驱动因素 [53] 投资评估框架与策略 - 投资评估需关注技术颠覆性、团队全栈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三个维度,技术成熟度与市场应用匹配度是首要因素 [59] - 材料创新是性能突破核心,如非晶合金材料使铁损下降50%以上,零稀土技术具有战略意义 [61] - 团队需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比亚迪通过材料本土化率95%的策略使驱动成本比竞争对手低40% [63]
车市“金九银十”打响冲刺战,头部企业全力冲击全年销量目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3 14:36
行业整体态势 - 中国车市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及四季度全年销量冲刺关键窗口期 [1] - 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新能源渗透率保持高位运行 [1] - 车企在技术迭代、产能优化、市场响应速度上的突破是重塑竞争格局的核心变量 [1] 头部车企表现 - 比亚迪前三季度销量目标完成率为71%,凭借新能源汽车技术积累和多元化产品布局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3] - 上汽集团前三季度销量目标完成率为71%,依托庞大体系和市场覆盖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领域双线发力 [3] - 吉利汽车前三季度销量目标完成率为72%,略高于比亚迪和上汽,得益于新能源转型积极举措和智能网联领域进展 [3] 四季度竞争策略 - 头部车企为冲击全年目标将加码市场推广,采用降价让渡、赠品权益、延长质保等多元化促销手段 [3] - 车企将加快新产品投放节奏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3] - 技术迭代是四季度核心竞争赛道,新能源领域需突破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瓶颈,智能网联领域聚焦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功能落地 [4] - 市场响应速度至关重要,需追踪消费需求变化并针对不同区域和群体推出定制化产品与服务 [4] 对行业的影响 - “金九银十”市场表现是检验企业全年经营质效和战略落地成色的关键节点 [1] - 四季度竞争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向 [5] - 目标完成率较低的车企需在四季度加快新能源转型、加大技术创新和提升市场效率以实现销量突破 [4]
2025智能手机消费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13 13:51
市场整体表现与政策影响 - 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2.85亿台,同比增长4% [1][4][8] - “国补”政策刺激中高端机型需求,推动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预期 [1][4][10][11] - “国补”政策将重点推动2k-6k价位段市场增长,其中4k-6k价位段占比从2023年的37%提升至2024年的48% [12][13] - 2025年第一季度,1000-2000元价位段销量占比最高,达25.0% [15] 品牌竞争格局 - 2024年vivo以17.0%的市占率领先,华为、苹果、荣耀、OPPO均占据15.0%-16.0%的市场份额 [9] - 华为Pura X作为首款阔折叠手机,首周激活量近10万,成为热点机型 [20] - 2025年上半年,华为新机型占比达13%,OPPO、vivo、realme分别占比10%、12%、10% [20] 消费需求变化 - 60岁以上用户占比从2023年的9.2%大幅提升至18.7%,简易模式和健康监测功能成为刚需 [2] - Gen-Z消费者高端机(≥8000元)购买率下降11%,二手交易平台验货保障机型成交量同比激增240% [2] - 消费者购机行为趋于理性,分化为时尚拍照党(女性占比81%)、科技先锋(男性占比73%)、游戏玩家、务实派等多元群体 [1][4][29] - 拍照功能(67.6%)、运行内存(60.1%)、存储容量(48.8%)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三大要素 [32] 技术创新与产品趋势 - 折叠屏设备企业采购占比达34%,轻办公场景占比37%,时尚轻薄场景占比29% [2][48] - 全息投影键盘手机(如OPPO Air Typing)市占率达5.3%,主要占领商务细分市场 [2] - 石墨烯电池商用机型续航突破72小时,快充技术进入“10分钟满电”时代 [2] - 脑机接口雏形(如华为NeuroLink)在残疾人群中的渗透率达17% [2] - AI本地化大模型运行能力成为TOP3购机决策因素 [2] 营销渠道与内容策略 - 红书平台近一年商业作品量达8.1万,同比增长84.9%,科技数码(28.0%)和生活记录类(19.0%)达人效果最好 [55][56][58] - 抖音平台近一年商业作品量达2.5万,同比增长34.9%,随拍(28.4%)和科技类(23.2%)达人占据主导 [66][69] - 高互动内容类型包括拍照体验记录类、开箱测评类、性能讲解类和创意剧情类 [61][71][72] - vivo S20主打“音乐节神器”卖点,以东方美学和影像记录类内容为主,头部达人互动量占比44.9% [65] - 荣耀MagicV5以“最薄折叠屏”为卖点,剧情演绎和测评类内容占比53% [79] 细分场景与用户痛点 - 智能手机影像主要应用场景为景色风光摄影(63.5%)、人文摄影(48.6%)和人物摄影(17.2%) [36] - 演唱会、夜拍等场景潜力突出,消费者对影像真实还原与专业级拍摄体验需求强烈 [4][35][41] - 用户主要痛点包括续航虚标(17.3%)、充电限制(25.8%)、影像偏差(14.9%)和内存不足(11.8%) [44] - 屏幕护眼功能需求显著增长,近一年相关声量达3.0万,同比增长205% [49][50]
群智咨询:预计双11显示器同比增销13%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3:47
2025年双十一市场表现与预测 - 在统一的“促销期口径”下,预计2025年双十一中国线上显示器销售额将实现13%的同比增长 [1] - 由于促销周期从10月初便开始拉长,市场实际面临自然时间口径下的同比下滑风险 [1] - 预计今年双十一显示器均价或将出现环比618促销期回落9%的情况 [1][15] 政策影响与市场转型 - 上半年国补政策驱动销量在四月底至五月达到高位,同比增速一度逼近40%,电竞等中高端品类受益显著 [1] - 政策退热后,三季度市场迎来转型阵痛,八月同比增速大幅收窄至11%,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1] - 行业正经历从“政策驱动”向“内生增长”的关键换挡,消费需求被提前透支 [1] - 2025年618大促期间,国补推动市场均价出现16%的显著回升,但双十一期间国补拉力减弱 [15] 区域补贴差异与平台角色 - 下半年国补政策呈现区域不平衡,仅四川、福建等少数省份消费者可直接享受补贴,覆盖人口约2亿,占全国约14% [2] - 上海需摇号领取补贴,而江苏、浙江等经济大省则完全不在覆盖范围内 [2] - 预计国补对双十一总销量拉动不足5%,但可能造成区域销售结构变化 [2] - 各电商平台的自有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补缺失,成为调节区域差异的重要工具 [2] 销售周期与消费者行为变化 - 2025年双十一销售周期大幅延长,从10月9日开始预热至11月11日收官,持续超过一个月 [6] - 11月4日至11日的核心爆发期预计占据30%销量,但前期各波段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6] - 消费者越来越习惯提前规划大件商品购买,延长周期满足了比较参数、查看评测的需求 [6] 电商平台竞争策略 - 京东采用37天超长周期和多优惠叠加策略,巩固高端显示器优势 [9] - 天猫通过直播带货和全球化布局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9] - 抖音电商将内容场景与货架电商结合,创造冲动消费场景 [9] - 平台策略呈现共同趋势:促销方式从复杂满减转向直接降价,活动周期普遍延长,直播成为标配 [9] 市场长期演进与产品趋势 - 回顾2018年,市场更关注基础功能;2020年疫情催生居家需求,线上销量增长62% [12] - 2024年38%的增长预期由显示技术迭代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高刷新率、4K分辨率变为中端标配 [12] - 2025年13%的增速预期标志市场进入更健康的成熟期,消费者更理性权衡性能与价格 [12] - 超高刷电竞、OLED和Mini-LED显示器渗透率在政策引导下提升,但双十一期间高客单价产品渗透率面临回落 [15] 未来增长点与竞争方向 - 市场步入成熟期,关注点从单纯销量增长转向在均价稳定前提下提升销售额 [17] - 超高刷显示器、新技术显示器、专业设计显示器等小众品类成为新增长点 [17] - 显示器应用场景从传统办公、游戏向内容创作、全能使用等领域扩展 [17] - 未来竞争基于技术积累、用户体验和生态建设的综合实力比拼 [17]
华福证券-2025年中国种植牙行业概览:人口老龄化下的口腔医疗新黄金十年——医疗与消费周观点-250925
新浪财经· 2025-09-25 23:28
行业近期表现 - 医药指数本周关注的6个子行业均出现调整,整体表现承压 [1] 种植牙行业概览 - 中国种植牙行业呈现需求与规模双增态势,种植牙数量从2019年的312.0万颗增至2024年的686.4万颗,预计2030年将达到2814.9万颗 [2] - 市场规模将以20.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30年达到308.6亿元 [2] - 行业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口腔健康意识提升以及集采政策驱动,2023年口腔诊疗人次达2.4亿 [2]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由进口品牌主导 [2] - 国产品牌如威高洁丽康在集采政策中崭露头角,但与进口品牌相比市场份额差距较大 [2]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的钛材供应充足 [2] - 产业链中游的氧化锆材料前景良好 [2] - 产业链下游的口腔医疗机构呈现差异化增长 [2] 投资价值驱动因素 - 在技术迭代与政策规范背景下,具备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以及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更具投资价值 [2]
国金证券:顶层支持+市场化淘汰+技术迭代有望推动光伏产业链供给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9:40
光伏行业供给侧调整核心观点 - 光伏产业链价格和盈利底部明确 "反内卷"推进后参与主体持续扩大且产品价格修复效果显著 行业有望通过顶层支持+市场化淘汰+技术迭代实现供给侧改善 [1] - 预计后续关于产能和产品质量的政策组合拳将陆续落地 驱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 [1] - 多晶硅能耗新标要求严格 有助于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多晶硅产能整合动态推进 若实施可控制行业产出并解决供给过剩 [4] 供给侧改革历史经验 - 2016-2017年行政力量主导淘汰落后产能 国企推动兼并重组 依托行政化力量短期出清大量落后产能 行业集中度提升 [1] - 日本水泥行业1984-1990年政策引导产能快速收缩 23家企业整合成5大集团 1994年后进入市场化兼并重组阶段 头部企业削减产能改善供需 [2] 光伏行业政策实施路径 - 多晶硅能耗和组件产品质量将成为产能出清政策抓手 严格能耗及质量要求推动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3] - 行政指导下的产能重组是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有效方式 建议关注多晶硅收储进度 [3] - 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覆盖全成本 测算覆盖全成本后组件含税价约0.81元/W 终端市场具备较好承接力 [4] 市场化与技术驱动因素 - 产业链盈利承压且债务压力凸显 Q2主链企业有息负债阶段性见顶 二三线企业资金及偿债压力将逐步凸显 [4] - 技术迭代是打破电池组件环节同质化内卷的必由之路 颠覆式创新在产能全面过剩阶段尤为重要 [4] 投资方向建议 - 推荐低成本硅料、光伏玻璃、高效电池/组件及财务稳健的各环节龙头企业 [1] - 推荐主业经营扎实且有能力向电子半导体、机器人、AI算力方向延伸的辅材、设备和逆变器企业 [1]
天风证券给予亿联网络“买入”评级,Q2业绩短期承压,市场竞争力依旧稳固
搜狐财经· 2025-09-22 20:11
公司业绩与竞争力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市场竞争力依然稳固 [1] - 云办公终端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1] - 海外产能加速释放并积极布局供应链全球化 [1] 业务表现 - 桌面通信终端业务短期承压 [1] - 云办公终端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