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块
搜索文档
大量资金 借道ETF入市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23:01
资金流入规模与节奏 - 两个交易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超过560亿元,显示资金借道ETF快速入市 [1] - 10月10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达314.88亿元,为年内单日次高,仅次于4月中央汇金增持时期 [2] - 10月13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为246.14亿元,持续有超200亿元资金进场 [2] 资金具体流向 - 宽基ETF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净申购21.44亿元,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净申购13.34亿元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宽基ETF净申购额均超过10亿元 [2] - 行业主题ETF方面,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净申购22.71亿元,华宝中证银行ETF净申购16.22亿元 [2]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净申购15.25亿元,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等多只行业ETF净申购额均在10亿元以上 [2] - 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达120.4亿元,华夏恒生科技ETF等净申购额均超8亿元 [3] 市场交易活跃度 - 易方达创业板ETF10月14日成交额72.42亿元,较前一日67.31亿元继续放量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54.46亿元,华夏恒生科技ETF成交额98.56亿元,均较前一日显著增长 [3] 新发基金募集情况 - 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有效认购申请金额超20亿元上限,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57.06% [3] - 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基金募集规模上限20亿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95.94% [3] - 富国医药精选混合基金募集规模上限10亿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37.69% [3] 基金仓位操作 - 创金合信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成立于9月24日,截至10月10日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已达98.8% [4][5] - 富国上证科创板100ETF成立于9月29日,截至10月10日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38.23% [5]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永赢基金拟出资1000万元认购其永赢价值回报混合基金A类份额 [6] - 国泰基金及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200万元认购国泰启明回报混合基金 [6] 机构后市观点 - 外资公募联博基金认为A股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短期波动后可加大对权益市场的关注 [8] - 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时期,红利风格性价比突出,科技板块中期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8] - 长城基金观点认为短期调整提供布局时点,需关注前期涨幅过高科技股的融资盘压力 [8] - 长远看,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宽流动性等背景下,股市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8]
收评:沪指午后企稳回升,银行板块拉升,稀土概念再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5:31
市场整体表现 - 13日两市股指大幅低开,午后逐渐止跌,沪指接近翻红,收盘跌0.19%报3889.5点 [1] - 深证成指收盘跌0.93%报13231.47点,创业板指收盘跌1.11%报3078.76点 [1] - 科创50指数表现强势,收盘涨1.4%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745亿元,场内超3600股飘绿 [1] 行业板块表现 - 汽车、传媒、石油、酿酒、医药、券商等板块走低 [1] - 有色、半导体、银行等板块出现拉升 [1] - 稀土概念再度爆发,光刻机、可控核聚变、黄金概念等表现活跃 [1] 投资策略观点 - 面对近期科技板块和中美关系的扰动,短期建议中性应对,警惕流动性风险 [1] - 若市场出现大幅低开,则有可能机会大于风险,建议注意把握黄金坑机会 [1] - 短期建议提升有色、银行、钢铁、农林牧渔等方向的关注度 [1] - 长期仍然坚持科技和黄金主线,电池、芯片、机器人、创新药等景气新赛道方向持续推荐 [1]
不必自己吓自己!明天A股的应对思路就在这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2 12:34
市场整体态势评估 - 美股闪崩及中概股下跌引发对周一A股走势的担忧,但此次事件被视为“预期内的黑天鹅”,与4月初的意外程度不同 [2][17] - A股第四季度开局两个交易日(10月9日、10日)主要股指出现明显分化,市场并非普涨格局 [2][9] - 全市场表现的全A平均股价在截至10月10日的162个交易日内上涨33.99%,当前处境介于不同指数走势之间 [5][7] 主要指数技术分析 - 上证指数在209个交易日内(2024/11/28-2025/10/10)下跌0.94%,5日涨幅为1.13%,今年迄今涨幅为16.27%,已突破箱体上沿并回踩均线,面临方向选择 [2][3] - 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在九月持续上攻后,于周四冲高回落,周五破位下跌并击穿多根均线,技术形态相对难看 [2][6] - 上证50、沪深300及中证500等指数此前呈现“慢牛”走势,周五虽有较大回调但趋势仍得以维持 [2][5] - 红利资产因避险资金抱团,在周五逆势大涨 [7] 市场交易数据 - 10月10日市场成交额为1.13万亿元,上涨家数2,774家,下跌家数2,536家,涨停家数72家,跌停家数15家 [3][10] - 10月9日上涨家数为3,115家,下跌家数为2,186家,市场活跃度较高 [10]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期 -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当前A股指数中枢高于4月初,但市场对中美摩擦的适应性和学习效应增强,股指期货调整幅度和VIX指数上行幅度更低,行情演绎模式类似4月初但幅度可能更低 [15][16] - 中金公司分析师指出本次事件意外程度、范围、对未来预期以及市场所处位置均与4月初不同,短期情绪波动难免,但市场将观望11月前的谈判进展 [17][20] - 中国银河证券看好后续市场,理由包括特朗普TACO概率大但中国产业链韧性强、逆周期政策空间较大、以及平准基金的稳市作用 [21] - 机构普遍认为科技板块没有持续深度调整的基础,市场最终突破仍需科技引领 [16][26] 板块表现与资金动向 - 近5个交易日板块总体特征为有色金属强者恒强,科技线分化走弱,其他方向涨跌互现 [10] - 银行板块自7月11日高点后已震荡调整60个交易日,时间窗口充分,被视为稳指数的潜在力量,其表现可能延伸至整个红利方向 [24] - 在4月份的极端波动中,农业和消费板块是对冲板块,军工类表现相对抗跌 [24] - 前沿科技如AI穿戴、国产芯片、机器人被视为弹性首选,即便调整也提供抄底机会,后续“十五五”规划窗口期有更明确政策支持 [25][26][27]
罕见大资金抄底!单日222亿元涌入ETF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14:23
资金流向 - 9月26日权益类ETF单日净申购额达222亿元,创过去五个多月新高,仅次于4月16日的292亿元 [1][3] - 中证A500相关ETF合计净申购额超55亿元,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和富国中证A500ETF净申购额均超12亿元,易方达、南方、广发、华夏等旗下产品净申购额均在5亿元以上 [4] - 行业主题ETF强势吸金,华夏机器人ETF净申购额8.69亿元,国泰半导体设备ETF、华夏游戏ETF、易方达人工智能主题ETF、华夏科创半导体ETF等净申购额均超6亿元 [5] 板块与产品表现 - 宽基ETF获资金涌入,易方达创业板ETF净申购额14.14亿元,华安创业板50ETF净申购额7.45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申购额7亿元 [5] - 部分ETF在9月26日扭转前期净流出态势,例如易方达创业板ETF在9月1日至25日净赎回47亿元,但26日净申购14.14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前期净赎回近90亿元,26日净申购7亿元 [5] - 半导体、港股、创业板、人工智能等方向成为资金重点流入领域 [1] 基金发行与仓位 - 9月新基金发行规模达1548.81亿元,较8月大幅增长500多亿元,创年内月度新高 [7] - 主动权益类基金频现比例配售,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认购确认比例56.67%,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基金确认比例32.95%,博道惠泓价值成长混合基金确认比例70.78% [7]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约92.51%,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约91.14% [7] 市场展望与投资机会 - 四季度消费板块预计保持活跃,受益于双节促销及以旧换新等政策,旅游、餐饮、文娱等服务消费有望增长 [8] - A股与港股盈利呈现企稳复苏态势,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可能吸引全球长线资金配置 [8] - 重点关注顺周期、中游制造板块及AI科技板块,需注意科技板块内部局部拥挤度过高问题 [8]
浙商早知道-20250929
浙商证券· 2025-09-29 07:30
核心观点总结 - 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龙头福莱新材因电子皮肤技术及量产能力领先,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3049/3557/4069百万元,归母净利润115/158/212百万元 [5] - 债券市场建议持有短期限中高等级信用债及存单过节,因利率下行需央行降息等驱动因素共振,且十月债市增量利空或边际缓解但不确定性仍存 [6][7] - 工业利润增速转正主要受低基数影响,"反内卷"政策作用强度有待观察,或仅支撑温和修复 [8][9] - 中国NDC更新目标设定偏谨慎但实际实施可能超预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及重点行业路径变化将影响细分领域 [9][10] - 策略上建议均衡配置科技与顺周期板块,聚焦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有色金属及大金融滞涨方向如券商、房地产 [11][12] 机械行业(福莱新材) - 公司为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龙头,电子皮肤技术领先且具备量产能力,核心驱动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5] - 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20.0%/16.7%/14.4%,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7.4%/37.1%/34.6%,对应PE 95.4/69.6/51.7倍 [5] - 灵巧手技术路线收敛为潜在催化剂 [5] 固收领域 - 建议持有2年以下短期限中高等级信用债及存单过节,因利率反弹力度渐弱且下行需更多驱动因素 [6] - 节后利率下行空间依赖央行降息及买债节奏,Q4双降预期较低但预期落空风险小,央行货币政策基调为"落实落细" [6] - 债市多空主线交织复杂,经济数据改善压力大、权益慢牛开启、宽财政预期及央行呵护资金面为主要影响因素 [6] 宏观领域 - 2025年1-8月工业利润增速转正主因去年低基数,"反内卷"政策作用强度待观察,或仅支撑温和修复而非强力恢复 [8][9] - 观点与市场差异在于市场认为反内卷促使利润恢复力度大,而报告强调基数影响占主导 [9] ESG领域 - 中国NDC更新有助于提振全球气候治理信心,目标设定偏谨慎但实际实施可能超计划目标 [9][10] -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进展及重点行业路径变化为关键驱动因素,将影响细分行业 [10] - 与市场差异在于市场认为NDC目标为最终预期且政策力度有限,而报告认为目标有调整空间且实施可能超预期 [10] 策略领域 - 建议大盘成长与顺周期、科技板块均衡配置,10月聚焦科技、顺周期、大金融三大方向 [11][12] - 驱动因素包括全球流动性预期趋宽、科技板块业绩去伪存真、"反内卷"政策推进及地缘局势升温 [11][12] - 胜率思维下看好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和有色金属;赔率思维下关注券商及房地产等滞涨方向 [12]
筹划重要收购,这家上市公司股票停牌……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9-25 08:1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 - 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13项具体措施以促进服务出口 [2]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并创新数字消费场景 [2] - 财政部与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广东、海南、福建防汛防台风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广东省台风灾害后基础设施应急恢复 [3] 行业前景与预测 - 乘联分会秘书长预计“十五五”期间汽车年销量将达4000万辆 “十四五”年均增速为3% [3] - 汽车出口预计年均增长9% 内需预计实现年均近2%的微幅增长 [3] - 德邦证券认为市场处于政策空窗期 产业趋势影响更大 科技板块仍是核心关注点 [7] - 长江证券建议短期关注营收增速与毛利率连续提升的行业如玻纤、水泥、造纸、精细化工、油服和医疗服务 [7]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锂电池、军工和港股互联网 战略性布局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 [7] 公司资本运作与股权变动 - 华天科技筹划购买华羿微电股票并停牌 [5] - 中国巨石拟回购3000万至4000万股公司股份 [5] - 新点软件拟以3000万至5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上纬新材面临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持股平台智元恒岳要约收购37%股份 [5] - 宏力达间接持有摩尔线程约0.3%股份 [5] - 赫美集团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5] - 麦趣尔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股份 [5] - 国光电气股东及董秘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85%公司股份 [5] - 华东重机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50%公司股份 [5] - 华西证券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625万股占总股本1% [5] - 藏格矿业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0.60%公司股份 [5] - 新晨科技多位股东及董事计划合计减持2.03%公司股份 [5] - 长川科技股东近期已减持公司总股本1.78% [5] - 国芯科技四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5%公司股份 [5] - 北摩高科股东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2%股份 [6]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四连板华软科技现有光引发剂产品为小批量生产销售 2024年收入占比约不到2% [6]
滚动更新|吴清:上市公司发“红包”更“大方”,5年增长超8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5:55
外汇储备管理 - 外汇储备规模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 -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了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1]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 - 近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合计派发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超过80% [2] - 近5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总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2]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3]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3] - 股票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4] - 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速分别为27.2%、21.7%、10.1% [4] - 当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4] -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5] 金融业整体成就 -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6] - 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6]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6]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6] - 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吴清最新发声!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新浪证券· 2025-09-22 15:49
法规制度建设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并配套60余项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1]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 [1] 市场体系建设 - A股总市值于2024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多层次股权市场结构完善 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并设立北交所 [1]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 推出公募REITs科创债等创新品种 [1] 投融资功能 - 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总额达57.5万亿元 [2] -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2] -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25% 高于金融地产板块总和 [2] -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18家增至24家 [2] 投资者回报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总额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80% [2] - 分红回购金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2] 市场稳定性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协同政策资金预期三重对冲机制 防范市场大幅波动 [2] 监管执法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较"十三五"增长58% [3] - 罚没金额达414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30% [3]
吴清: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新浪证券· 2025-09-22 15:22
资本市场制度重构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推出60余项配套规则 全方位重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1] - 制度重构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 科技板块市值表现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25% [1]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24家 增幅达33% [1]
股指结构牛,债市持续震荡
长江期货· 2025-09-22 13: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A股或延续震荡上行,但需警惕短期波动,后市风格或更趋均衡,建议配置偏防御,重点关注科技板块高低切换、高股息及周期板块机会 [6] - “看股做债”主导短期交易,债市震荡偏空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策略建议 - 上周A股分化行情明显,代表大盘蓝筹的上证指数和上证50指数下跌,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走弱是主因;成长风格板块韧性较强,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上涨,新能源、半导体等成长赛道获资金青睐 [6] - 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弱支撑人民币汇率,对A股形成利好;国内居民“存款搬家”初现端倪,叠加机构资金持续流入,为市场提供支撑 [6] - 上周市场延续分化格局,双创板块偏强运行,上证50延续弱势,其余宽基指数多震荡;量能层面,7月29日见地量反弹后,上周四放量下跌超万亿元,与6月末上涨放量形成背离,周五量能显著收缩 [6] - 合理控制仓位,关注政策及板块轮动节奏 [6] 国债策略建议 - 上周债券市场整体震荡运行,资金面受税期扰动,流动性未明显转松;市场传闻央行或重启买债操作,美联储如期开启降息周期并宣布降息25bp,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利率整体窄幅波动 [9] - 央行虽呵护流动性,但隔夜及7天回购利率仍维持较高水平;二季度货政报告删去“择机降息降准”并强调“防资金空转”,叠加美联储温和降息25bp落地,市场对央行“双降”及资金价格进一步下行的预期降温 [9] - 国内股市虽一度突破近十年高点,但近期成交缩量,上证预计围绕3200 - 3400点震荡,慢牛预期升温或强化股市“吸金效应”,显著压制债市看多情绪 [9] - T合约K线震荡上行,收于阳线,MACD黄白线缠绕,绿色阴影增量边际递减,BOLL线三条轨道线依然保持向下张口形态 [9] - 债市震荡偏空,建议及时降低仓位 [9] 重点数据跟踪 PMI - 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弱于市场一致预期和历年同期季节性变化 [13] - 供需两侧双双转弱,外需回落趋势更明显,企业生产放缓,备产意愿下降 [13] - 反内卷带动上游有色、钢铁景气改善,外需回落压制下游出口链景气 [13] 通胀 -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2% [16] - 7月物价有积极变化,CPI、PPI环比数据均有改善,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但CPI同比、PPI同比整体仍较低迷 [16] 工业增加值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5.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至5.8% [19]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主要受出口链拖累,汽车、电子、纺服、电气机械等出口型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显著回落 [19] 固定资产投资 - 6月估算固投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 - 5.2%,制造业/狭义基建/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下滑至 - 0.3% / - 5.1% / - 17.0% [22] - 固投同比增速转负成因复杂,包括短期极端天气和统计方法错位影响、中期出口预期下滑和“反内卷”政策影响、长期地产投资收敛 [22] - 6月建筑安装工程同比增速续降至 - 6.0% [22] 社零 - 6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至3.7%,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回落至2.8% [25] - 餐饮同比增速持续低位震荡,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仅小幅回升至1.1%,1 - 6月餐饮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下滑速度快于服务业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 [25] - 国补资金下达较慢,国补品类销售转弱,汽车、家电社零同比增速均回落,两者对整体社零贡献率回落至29% [25] - 地产链消费随成交转弱下滑,6月家具、建材等后地产周期消费品同比增速受地产偏冷景气影响走弱 [25] 社融 - 6月社融新增1.2万亿,人民币贷款新增 - 232亿;6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0%,M2同比增长8.8% [28] - 6月数据冰火两重天,信贷新增为负、创有数据以来新低,但在财政支撑下,社融、M1、M2增速均有改善 [28] - 基数效应、政府债仍将对社融产生一定支撑,但Q4政府债将面临同比少增,社融增速或将触顶回落 [28] - 未来政策或相机抉择,货币工具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窗口,财政工具Q3主线是加速存量政府债发行,未来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及是否有新增政府债额度 [28] 进出口 - 6月我国出口3217.8亿美元,进口2235.4亿美元,贸易顺差为982.4亿美元 [31] - 6月进、出口表现均显著强于市场预期,缘于美国政府威胁加征关税背景下的“抢”特性,半导体相关企业加快备货,国内企业加快对医药材及药品商品的进口 [31] 周内关注重点 - 关注美国第二季度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折年率终值、季调终值等多项经济数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