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额收益
icon
搜索文档
八成胜率,当被动投资装上主动引擎,指增ETF正在焕发第二春
市值风云· 2025-06-24 18:17
指数增强ETF市场概况 - 传统ETF与主动基金的割据局面正被打破,指数增强ETF作为融合两者优势的创新产品逐渐崭露头角,其通过微调指数成分股和权重实现跑赢指数的目标 [2] - 国内首只指数增强ETF于2021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5月底A股市场已有35只指增ETF,总规模达67.2亿元 [2] - 美国市场主动管理ETF规模达8579亿美元,占ETF总规模的8.1%,预示国内指增ETF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 指数增强ETF超额收益表现 - 指数增强ETF通过量化模型争取超额收益(Alpha),实现"Beta+Alpha"双重收益目标,市面上规模大于1亿的指增ETF主要跟踪中证、科创、沪深及创业板指数 [3] - 在19只指数增强ETF中,16只跑出超额收益,其中500增强ETF(561550.SH)、中证500增强ETF易方达(563030.SH)、1000ETF增强(159680.SZ)和创业板增强ETF富国(159676.SZ)今年以来超额收益均超5% [4] - 中证500增强ETF易方达表现亮眼,今年以来回报4.6%,超额收益达6.1%,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8.6%,平均涨幅8.3%,赤峰黄金涨幅达73% [6][7] 宽基与小盘指增ETF特点 - 宽基指数增强ETF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个股组合优化和风险管理,在成分股范围内超配高成长行业(如电子、计算机),低配基本面疲软行业(如非银金融、煤炭) [8] - 小微盘指数增强ETF展现爆发力,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SZ)年内涨幅超20%,规模暴增328.7%,2025年6月连续4日资金净流入约1000万元 [9] 指数增强ETF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方面,2024年4月发布的"国九条"明确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国资委印发文件推动央国企提升投资价值,直接利好沪深300等指数中的核心国企成分股 [10] - 技术方面,基金公司正从传统多因子向AI驱动的智能投资跃迁,如泰康基金应用深度学习框架优化因子合成,招商量化团队加入人工智能学习模型 [10][11] 科创类指增ETF特点与风险 - 科创综指增强ETF(588670.SH)成分股数量达568只,覆盖半导体(36.1%)、医疗器械(7.1%)、化学制药(6.4%)等行业,相比科创50(半导体占比超50%)更均衡 [17][19] - 科创综指自基日以来累计涨幅17.2%,Beta达1.18,在2020-2021年科技上升行情中涨幅67.8%,但需注意产业周期波动及个股风险,如寒武纪两年涨幅超10倍但财务状况不乐观 [15][16][21] 指增ETF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宽基指增ETF(如沪深300或中证A500增强ETF)作为组合核心(60%-70%仓位),行业或风格指增ETF(如科创50增强ETF、中证2000增强ETF)作为卫星部分 [14] - 宽基增强ETF适合追求稳定超额收益的稳健投资者,科创板增强ETF适合长期看好科技创新赛道者,小微盘增强ETF适合风险承受力强的趋势投资者 [15]
创金合信基金董梁:指数增强基金获更多关注 看好恒生科技、红利、科创板综合指数的布局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6-23 15:26
指数增强基金市场动态 - 今年以来新成立指数增强基金数量达76只 超过去年全年 [1] - 蚂蚁基金等头部平台宣布发力布局指数增强基金 [1] - 指数化投资逐步成为主流 指数增强产品因业绩表现和风险控制获得更多认可 [1] 公募基金布局指数增强原因 - 基金投资人不再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 转向认可指数增强产品 [1] - 中证A500指数 自由现金流指数 科创板综指等新指数具有吸引力 [1] - 监管层对指数化投资持鼓励态度 [1] 头部平台布局要求 - 要求管理团队具备丰富经验和可验证投资能力 [2] - 产品需具备持续稳定超额收益 月度胜率达标 策略迭代方向清晰 [2] 指数增强基金表现分析 - 中证1000 中证2000等小盘指数增强基金表现优于沪深300等大盘指数 [2] - 超额收益主要来自选股模型对成分股的配置调整及短期市场风格把握 [2] - 策略拥挤 超额收益摊薄 市场风格频繁切换构成挑战 [2] 当前看好的布局机会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显著低于纳斯达克 存在重估机会 [3] - 红利指数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约14% 适合作为权益压舱石 [3] - 科创板综指覆盖面广 代表性强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3]
不出手的耐心!姜诚最近交流细剖超额收益的来源……
聪明投资者· 2025-06-23 14:34
基金经理姜诚的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 - 超额收益来源主要依靠耐心和不同视角,强调长期跨周期视角的重要性[1][8] - 2025年管理产品任职回报均为正,代表产品中泰星元年化回报超16%[4] - 前十大重仓股稳定分布在银行、化工、建筑、地产四大行业,中国建筑、太阳纸业、华鲁恒升为前三大持仓[2] 价值投资核心理念 - 核心标准是用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注重内部收益率而非短期分红[5][36] - 投资决策基于价格与价值的隐含收益率对比,而非行业或公司表面价值[26] - 好收益是"陪伴出来"的,需通过持续跟踪和应对坏局面来构建安全边际[37][40] 行业观点与持仓分析 **银行业** - 当前银行股PB从0.5倍升至0.7倍,内部收益率下降但仍可接受[14][21] - 长期息差缩减未结束,但价格已反映不利因素,持仓逻辑基于长期称重视角[20][21] **地产业** - 风险出清时间或至2025年,需关注存量楼盘去化情况[17][18] - 应从耐用消费品提供者视角选择标的,而非地块或摇号模式[19] **化工与建筑** - 化工行业整体亏损但优质企业仍能实现40亿利润,依靠降本增效维持优势[25] - 建筑行业2023年Q4至2024年Q1现金流明显改善,符合预期[24] 新兴领域与市场观察 - AI发展趋势不可逆但短期影响可能被高估[29] - 电商快递行业规模经济壁垒弱,竞争格局未达化工等行业集中度[28] - 过去低估航运、金属等周期性行业机会,因采用周而复始思维而错过[22][42] 投资方法论反思 - 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出手的耐心",需克服自以为认知优势的心态[31][33] - "这次不一样"是投资中最昂贵的认知陷阱,近年市场变化推动认知框架升级[13] - 宏观乐观但微观谨慎,指数层面10倍PE、1倍PB具备长期价值[11][15]
基金经理请回答 | 对话姜诚:价值投资的超额收益,究竟源自什么?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9 18:13
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 - 基金经理认为理想型和现实型并非对立,而是事物的两面,实现理想需要解决现实问题 [4][5] - 价值投资的目标是让理想更接近现实,通过耐心、能力和手段逐步实现 [5][6] - 超额收益来源包括超前信息、更深入分析和不同视角,其中不同视角最为重要 [11][12] 投资策略与方法 - 投资策略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与个人禀赋和目标匹配 [17][18] - 成功的投资策略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策略自洽和与运用者严丝合缝匹配 [19] - 买入决策是价格和认知的交集,不买股票不需要太多理由,但买入需要充分理由 [27][28][29] 行业与公司分析 - 银行股投资逻辑基于长期称重视角而非短期趋势,考虑息差缩窄等不利因素后价格仍可接受 [31][32] - 银行股持仓比例根据内部收益率调整,收益率越高持仓越重 [33] - 新消费和创新药行业未买入的原因是研究深度与当前价格不匹配 [26][27][28] 基金评价与客户体验 - 评价基金好坏的标准不仅是净值增长,还包括客户端的体验和获得感 [7] - 基金过去表现不能指引未来表现,因为基金组合价值在不断动态调整 [21][22][23] - 基金经理应坚持最优策略,但能提供更好客户体验的产品应获得更高评价 [24][25]
做显而易见的事,赚不到超额收益!霍华德·马克斯最新谈:投资的反人性智慧
聪明投资者· 2025-06-16 14:54
投资本质与核心原则 - 投资的核心在于两件事:是否买入能持续增长的公司,以及是否将钱借给有能力偿还的人[3] - 超额收益不可能来自显而易见的机会,必须做与大众不同的事[1][93] - 市场应被视为病人而非导师,在其情绪波动时需保持对立[53] 市场估值与操作策略 - 标普500当前预期市盈率22倍,高于历史均值16倍,但未达2000年32倍的疯狂水平[7][8][9] - 市场分为贵、便宜、合理三种状态,合理估值时通常不操作[11][12] - 过度操作有害,真正收益来自留在市场的时间而非择时[13]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 - 优秀投资人共性在于情绪稳定,能抵抗FOMO(错失恐惧症)和恐慌[33][67] - 牛市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买入最便宜,第三阶段买入最危险[60][62] - 大多数人高点兴奋买入、低点恐慌卖出,形成双重错误[25] 长期投资理念 - 拉长持有周期、降低干预频率是提高成功率关键[42] - 短期事件、频繁交易、市场波动等五件事并不重要[45][47][50] - 富达传说显示已故账户持有人表现最佳,说明少动为妙[36] 风险认知与管理 - 高风险资产提供高预期回报但不保证实际回报[83][84] - 承担风险需基于充分理解而非鲁莽[79][80] - 无风险利率最低,高收益债年违约率约4%[74][76] 逆向投资思维 - 第二层思维要求比大众想得更深更对[98] - 最佳买入时机往往出现在经济低迷、坏消息充斥时[27][28] - 施洛斯父子的分散尝试法有助于发现被侵蚀的护城河[88] 投资能力培养 - 选人标准注重认知弹性和逆向思维能力[95][96] - 谨慎与冒险需平衡,伟大成就需要承担风险[106][107] - 赚钱从来不易,需在判断、情绪控制等方面超越常人[110][113]
公募竞逐指数增强赛道 年内新成立产品数量同比增长438%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19
指数增强基金市场概况 - 2024年6月16日东兴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正式发行 年内新成立指增基金达70只 同比增长438% 募集金额超358亿元 [1] - 2023年指增基金成立数量最多达57只 2024年尚未过半但新成立数量已达42只 超过2022年全年45只的水平 [2] - 当前市场共有366只指增基金 93家公募机构参与布局 头部和中小型机构均在发力 [5] 指增基金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与监管机制推动 投资者需求结构性转变 对透明化+超额收益的需求上升 [3] - 指增基金定位介于被动指数基金和传统主动基金之间 特色在于追求较高跑赢指数的胜率 [3] - 宽基指增产品占比超60% 中证A500指增基金增长迅速 年内新成立70只中有38只属于此类 [3] 宽基指增产品的优势 - 宽基指数成分股流动性高 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 中证A500覆盖35个二级行业 量化模型可通过行业轮动捕捉机会 [4] - 宽基指数多行业覆盖与市值分层为量化策略提供超额收益挖掘空间 [4] 指增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构建 - 量化策略体系化运作是获取稳健超额收益的理想路径 需从收益端策略打磨和风险控制两方面着手 [5] - 超额收益获取方式包括选股优化和权重配置调整 需选出比基准指数更优的组合 [5] - 东兴基金未来将重点发力标准指增产品 从新一代宽基指数中精选有投资价值的标的 [6]
投资大家谈 | 姜诚: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
点拾投资· 2025-06-13 12:58
价值投资适用性 - 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完全适用 只要有透明的价格和可评估价值的资产 价值投资就适用 不存在A股例外论 [1] - 价值投资的适用性不局限于股市 对好资产和好价格的标准可以存在不同见解 [1] 超额收益与市场焦虑 - 投资者整体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总收益等于市场收益减去交易成本 超额收益的获取取决于个体投资能力而非投资类型 [2] - 指数基金发展是超额收益衰减的结果而非原因 主动投资者之间的竞争才是超额收益差异的核心 [2] - A股市场仍存在超额收益机会 投资策略多样性和能力差异是关键因素 [3] 持有人信任与主动管理 - 持有人信任重建比战胜市场更困难 净值波动导致持有人频繁交易 实际收益与基金净值收益率存在差距 [3] - 基金公司尝试通过低谷期加强沟通、高光期减少发声的方式延长持有人信任周期 [4] - 波动控制与收益平衡研究表明 A股市场短期波动率与长期收益率无显著相关性 降低波动未必牺牲收益 [5] 投资实践与理想平衡 - 基金经理常陷入两类逻辑错误:高估企业质量或价格合理性 以及过度依赖业绩驱动规模增长 [6] - 理想投资态度应是用现实主义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目标 既坚持价值投资 又帮助更多人通过价值投资获利 [7]
中泰资管天团 | 姜诚: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2 19:31
价值投资在A股的适用性 - 价值投资适用于A股市场 只要有透明的价格和可评估价值的资产 价值投资就适用 不存在A股例外论 [2] - 市场对价值投资的质疑实质是对资产管理行业应用前景的焦虑 包括能否战胜市场以及持有人对主动管理的信任问题 [2] 超额收益的获取逻辑 - 所有投资者整体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总收益等于市场总收益减去交易成本 但个体超额收益取决于投资能力而非策略类型 [2] - 指数基金发展是超额收益衰减的结果而非原因 主动投资者的竞争对象是其他主动投资者而非指数本身 [2] - A股仍存在超额收益机会 策略趋同性和能力差异是关键 策略多样性可提高成功概率 [3] 持有人信任与收益实现 - 基金经理需关注持有人实际收益率与基金净值收益率的差距 频繁申赎导致持有人收益损耗是行业信任危机的核心 [3] - 波动控制对持有人收益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低波动基金持有人盈利概率更高 但A股短期波动率与长期收益率无显著相关性 [6] 基金经理的实践方法 - 通过低谷期加强沟通与陪伴 减少持有人因波动导致的非理性交易 是建立长期信任的首选策略 [5] - 在业绩考核中设置多元指标(长期业绩 基金利润 夏普比率)以平衡收益与波动 [6] - 避免理想主义陷阱 需识别两类常见逻辑错误:前提假设错误(如对企业质量的误判)和逻辑链错误(如业绩与规模的因果关系) [7] 投资理念与团队目标 - 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目标 既要践行价值投资 又要扩大价值投资的受众范围 最终帮助更多人通过价值投资获利 [8] - 投资风格强调长期复利视角 多情景假设构建安全边际 淡化短期择时 持股周期较长 [9]
中泰资管天团 | 姜诚: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2 17:35
价值投资适用性 - 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完全适用 只要资产价格透明且价值可评估 不存在A股例外论 [2] - 市场对价值投资的质疑实质是对主动管理能力的焦虑 包括能否持续战胜市场及重建持有人信任 [2] 超额收益逻辑 - 市场整体超额收益为零 但个体超额收益取决于策略差异性和能力分化 A股仍存在显著超额机会 [3] - 指数基金发展是超额收益衰减的结果而非原因 主动投资者竞争对象是其他主动管理者而非指数 [2] 持有人信任挑战 - 基金净值波动导致持有人实际收益与净值表现偏离 解决此矛盾是行业重建信任的核心 [4] - 公司采取"低谷期加强沟通"策略 通过持续陪伴延长持有人信任周期 [6] 波动管理实践 - 研究表明低波动基金持有人盈利概率更高 且A股短期波动率与长期收益无显著相关性 [7] - 公司在业绩考核中纳入夏普比率等多元指标 兼顾收益与波动控制 [7] 投资方法论反思 - 基金经理常犯两类逻辑错误:前提假设失真(如误判企业质量/价格)或因果链条断裂(如高业绩≠规模增长) [8] - 公司主张以现实主义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目标 即通过价值投资帮助更多人获得可持续收益 [8] 基金经理背景 - 作者姜诚现任中泰证券资管副总经理 清华大学金融学学士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 [9][10] - 投资风格强调长期复利与安全边际构建 淡化择时 持股周期长 [10]
申万宏源“研选”说——用股指ETF和指数增强玩转指数投资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6-12 10:25
指数ETF与指数增强产品对比 - 指数ETF以精准复制指数成分为目标 核心优势包括费率低 持仓透明 交易灵活 适合追求省心省力的投资者 [3] - 指数增强产品在跟踪指数基础上 通过挖掘优势股票标的 力争在Beta收益上叠加Alpha超额收益 本质是"老司机根据实时路况手动超车" [4] 场内基金与场外基金差异 - 交易场所:场内基金需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需证券账户) 场外基金通过基金公司 银行或第三方平台交易(无需证券账户) [7] - 交易方式:场内基金可实时买卖(类似股票) 场外基金按当日收盘净值申购赎回 [7] - 交易成本:场内基金佣金通常≤0.3% 场外基金需支付申购费+赎回费(随持有时间递减) 整体费率高于场内 [7] - 投资门槛:场内基金1手起(如100份)资金要求较高 场外基金10元起门槛较低 [7] 公募指增与私募指增区别 - 透明度:公募指增季报公布全部持仓且实时披露净值 私募仅按季/年披露部分持仓且净值更新延迟 [8] - 策略自由度:公募受严格限制(如单行业偏离度) 私募可灵活运用高频交易 融券对冲 杠杆工具等 [8] - 收益来源:公募以基本面选股为主 私募采用多策略叠加(量化模型 算法交易 套利策略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