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搜索文档
掘金AI制药,要躺赚了?
36氪· 2025-04-30 08:24
政策红利下的冷思考与热期待。最好,人人都当掘金者。 AI制药的黄金期真来了。 4月24日,国家相关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下称,《方 案》),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点燃了资本市场对AI制药的期待。港股AI医疗概念股应声上涨,A股中的 部分AI医疗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细心的投资者或许还会记得,不久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FDA)在耗费十年时间、十亿美 元的投入,但成功率却只有十分之一之后,宣布将终止临床前药物开发中的动物实验,通过采用更高效、 更贴近人体的方法取而代之。 数据显示,仅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至少有38家AI制药公司获得了总计超过17.5亿美元的融资。包括英矽 智能获1.1亿美元E轮融资,本轮融资后,英矽智能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但喧嚣背后却有个尴尬的现实仍悬而未决:全球尚无一款完全由AI技术研发的新药成功上市。那么,AI 制药究竟会不会形成泡沫还是值得期许的未来? 01 目前,AI制药面临着数据割裂与标准化缺失等问题。医药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从研发到生产、流通,数 据分散在药企、医院、CRO(合同研发组织)等不同主体。部分药企因质量 ...
Option Care(OPCH)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01:5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3.7%,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4.3% [5][16]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54 - 56亿美元,调整后EBITDA 4.55 - 4.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61 - 1.7美元,运营现金流超3.2亿美元 [17] - 第一季度毛利润2.63亿美元,较去年第一季度增长超10%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急性疗法业务增长达中两位数,慢性疗法业务增长达高两位数,罕见病、孤儿病和限量分销疗法表现出色 [5] - 第一季度Maven Health进行了近5万次护理访问,较上年有显著增长 [9] - 全国运营超750个输液椅,第一季度输液中心利用率增加,超三分之一的护理访问在中心进行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深化与健康计划的合作,提供高性价比护理服务,支持其护理地点倡议,降低总体护理成本 [7] - 持续投资人员、流程、技术和设施,如在弗吉尼亚开设新的先进复合药房和三家输液诊所,与Palantir合作推出AI嵌入式智能系统 [8] - 收购Intramed Plus,扩大输液诊所覆盖范围,增加输液椅数量,引入先进从业者模式 [9][10] - 回购1亿美元股票,利用资产负债表优势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密切关注华盛顿政策动态,评估关税对运营的潜在影响,虽不直接生产或进口可能受关税影响的产品,但采购的药品和医疗用品可能受波及,目前不确定性高 [11][12] - 基于第一季度表现上调全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下限,但因市场不确定性维持上限不变 [12] - 认为第一季度是良好开端,预计2025年将继续增长 [18] 其他重要信息 - 预计Stellara全年对毛利润的负面影响为6000 - 7000万美元,第一季度约500万美元,后续季度预计每季度约2000万美元 [15][35][36] - 公司采购的药品约一半来自制造商,一半通过批发商,采购合同部分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固定,报销与参考价格相关,长期来看采购和报销价格会趋于一致 [31][69] - 公司在医疗用品上的支出约1亿美元,来自中国的占比不到10%,有替代供应商可缓解影响 [9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指导更新未考虑关税影响的原因及是否有其他担忧 - 公司历史上年初较为谨慎,第一季度受假期和福利计划重置影响数据有波动,难以据此推断全年情况 [21][22] - 第一季度急性业务增长强劲,Stellara经济重置影响较小,因库存采购成本有利,中期仍预计收益高两位数增长 [22][23] 问题: MAPD政策变化对慢性业务利用率的影响 - 急性和慢性业务均有强劲增长,预计政策变化在下半年对患者自付费用核销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公司积极与患者合作利用援助计划收款 [25][26] 问题: 制药商因关税提价对业务的影响及IVIG是否受影响 - 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药品报销,参考价格与采购和报销相关,药品价格上涨可能推动报销价格上升,但并非完美对冲,长期来看利润空间相对稳定 [30][31][32] - IVIG主要原料为人血浆,美国要求使用国内血浆,推测关税影响较小,但具体需咨询分馏商 [33] 问题: Stellara影响的季节性、对全年指导的影响及生物类似药情况 - 预计全年6000 - 7000万美元的负面影响不变,第一季度受库存影响较小,后续季度预计每季度约2000万美元 [35][36] - 公司维持对Stellara患者的支持,患者数量保持稳定,生物类似药使用预计随时间增加,符合预期 [37][38][39] 问题: 与支付方的对话变化及进步支付方在输液福利和计划设计方面的举措 - 市场动态变化使公司在帮助患者从医院过渡到家庭护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支付方网络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44][45] - 进步支付方关注总体护理成本,开展护理地点倡议,帮助成员选择低成本护理方式,公司与他们合作识别患者并提供服务 [46][47] 问题: 急性业务支持对慢性业务获取额外业务的潜在影响 - 公司认为在急性业务上的支持能创造商誉,市场准入团队积极沟通,展示公司在多种疗法上的服务能力,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50][51] - 急性转诊虽有挑战,但能为支付方降低床位天数和医疗损失率,创造显著价值 [52] 问题: Intramed的最佳实践领域 - Intramed在先进从业者模式执行方面表现出色,提供更广泛的产品,其下一代核心药房系统技术实施也值得学习 [53] 问题: AI在急性业务中减少坏账的机会 - 公司利用AI和RPA提高患者注册效率,确保及时向支付方提交清晰的索赔,从而减少合同坏账和坏账损失 [55] 问题: 吸收Quorum业务成本的情况 - 公司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成本吸收情况会改善 [57] 问题: 急性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及份额转移机会大小 - 急性业务患者每月更新,此次增长得益于更好的应对策略和资源投入,预计第四季度增长会有所回落,但团队将继续争取转诊并深化合作 [61][62][63] 问题: 参考定价合同结构的更新频率及产品组合中生物类似药、品牌药情况 - 支付方合同核心是参考价格,采购合同部分价格固定,多数合同按年更新,长期来看采购和报销价格会趋于一致 [68][69] - Stellara表现符合预期,生物类似药使用预计增加,产品组合无重大变化,无单一产品收入占比超5%,HITRULO产品是机会 [70][71] 问题: 关税导致价格波动与参考价格调整滞后的影响及诊所扩张类型 - 公司采购合同部分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会利用资产负债表缓解影响,多元化产品组合可降低风险,目前未看到严重的报销和采购价格脱节情况 [77][78][79] - 新开设的三家诊所可提供多种护理方式,重点是增加输液椅数量,为患者提供更多服务选择 [81] 问题: Stelara第一季度影响是否符合预期及后续影响 - 公司预计第一季度影响较小,符合预期,全年6000 - 7000万美元的负面影响不变,后续季度影响会增加 [85][86][88] 问题: 医疗用品受关税影响的规模及应对措施 - 公司在医疗用品上的支出约1亿美元,来自中国的占比不到10%,有替代供应商可缓解影响,公司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91][92] 问题: 收购和资本部署的考虑 - 公司第一季度部署超2亿美元资本,资产负债表健康,有4亿美元额外授权,将继续通过并购和股票回购创造价值,关注小型、互补、低风险交易 [96] 问题: 急性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华盛顿政策关注重点和对收购市场的影响 - 急性疗法整体预计低个位数增长,第一季度因市场竞争动态和公司资源投入实现中两位数增长,预计强劲增长持续到第四季度 [101][102] - 公司关注华盛顿的关税、医疗补助削减和站点中立性等政策,认为自身服务模式有优势,收购市场卖家数量无明显变化,将寻找创造股东价值的交易 [103][105][106]
前沿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收入保持增长态势 核心业务优势不断强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1:4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 同比增长13.3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832.82万元 同比增长14.93%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支出同比减少9465.55万元 [1] 核心业务发展 - 核心产品艾可宁®连续两年销售收入破亿元 [2] - 艾可宁®拟拓展维持治疗及免疫重建2项适应症 已获Ⅱ期临床试验批件 [2] - 公司持续下沉渠道 优化药品配送流程 提升基层市场可及性 [3] - 针对高病载人群等三类重点群体开展医患教育 推动长期用药人数增长 [3] 研发与技术布局 - 基于长效多肽药物技术优势 布局小核酸药物开发 [4] - 小核酸药物FB7013(治疗IgA肾病)进入IND enabling阶段 [4] - 已围绕小核酸产品递交9件专利申请 [4] - 布局高端仿制药FB4001 FB3002等产品 [5] 多元化经营 - 取得缬更昔洛韦中国区域商业化权益 [5] - 缬康韦®已在29个省份实现挂网销售 [5] - 布局HIV病毒载量及耐药检测业务 [5] 行业背景 - 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在经济周期波动与技术变革中加速演进 [1] - 人口老龄化推动慢病市场扩容 [5]
奥浦迈(688293):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培养基业绩增速亮眼,放量逻辑持续验证
东吴证券· 2025-04-29 2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2.97亿元,同比增22.26%,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降61.04%;2025Q1营收8368万元,同比增4.98%,归母净利润1467万元,同比降25.08% [7] - 2024Q1培养基业务增速亮眼,CDMO业务受投融资影响承压;2025Q1境外增速高于境内,预判全年境外将实现较高增长;毛利率下滑因产品结构变化,净利率受所得税税率上升影响 [7] - 培养基放量逻辑持续验证,逐渐步入收获期;CDMO业务需伴随行业需求回暖;新产品系列有望实现较高增速 [7]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预测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6亿元和1.4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43.12|297.24|390.60|518.08|655.77| |同比(%)|(17.41)|22.26|31.41|32.64|26.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4.04|21.05|66.50|108.58|140.94| |同比(%)|(48.72)|(61.04)|215.86|63.29|29.80|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48|0.19|0.59|0.96|1.24| |P/E(现价&最新摊薄)|86.68|222.49|70.44|43.14|33.23|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2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4.50/48.67元,市净率2.26倍,流通A股市值32.51亿元,总市值47.69亿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8.61元,资产负债率8.52%,总股本1.14亿股,流通A股7741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549|1532|1481|1394|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737|678|618|556| |资产总计(百万元)|2286|2210|2098|1950| |流动负债(百万元)|119|127|155|19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72|72|72|72| |负债合计(百万元)|191|198|227|26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2097|2015|1877|169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3)|(6)|(10)|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2095|2012|1871|1689|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286|2210|2098|1950|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97|391|518|656|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40|166|198|242|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2|2|3| |销售费用(百万元)|25|31|40|50| |管理费用(百万元)|81|102|133|167| |研发费用(百万元)|34|45|59|75| |财务费用(百万元)|(17)|(17)|(15)|(13)|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3|8|10|12|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14|17|24|29|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5|0|0|0| |减值损失(百万元)|(16)|(6)|(3)|(3)|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37|81|132|171|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0|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36|81|132|171| |减:所得税(百万元)|16|16|26|34| |净利润(百万元)|20|65|106|137|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2)|(3)|(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1|66|109|141|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19|0.59|0.96|1.24| |EBIT(百万元)|12|65|117|158| |EBITDA(百万元)|67|124|177|220| |毛利率(%)|53.03|57.54|61.81|63.08| |归母净利率(%)|7.08|17.02|20.96|21.49| |收入增长率(%)|22.26|31.41|32.64|26.5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1.04)|215.86|63.29|29.80|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9|72|106|136|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71)|17|24|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00)|(152)|(247)|(321)|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399)|(61)|(118)|(156)|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56|59|61|62| |资本开支(百万元)|(121)|0|0|0|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5)|(43)|(41)|(38)| |每股净资产(元)|18.27|17.74|16.53|14.96|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14|114|114|114| |ROIC(%)|0.29|2.44|4.65|6.86| |ROE - 摊薄(%)|1.00|3.30|5.78|8.30| |资产负债率(%)|8.35|8.96|10.81|13.40|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22.49|70.44|43.14|33.23| |P/B(现价)|2.26|2.32|2.49|2.76| [8]
宣泰医药 2024 年营收超5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4-29 20:5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70.61%,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09.09%,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40.06%,均创历史新高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7元(含税),分红总额1661.31万元,全年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合计6396.43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超过50% [1]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现有产品销售放量、参与国内集采、推进国际化布局以及研发驱动 [1] 业务发展 - 2024年产品销售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99.64%,权益分成收入4682.20万元,同比增长122.30% [2] - 泊沙康唑肠溶片、熊去氧胆酸胶囊和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在中国市场销量大幅增长,美沙拉秦肠溶片在美国市场份额提升 [2] - 多个新产品在中国市场首次商业化,包括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奥拉帕利片等 [2] - CRO/CMO业务收入8491.26万元,同比增长22.66%,新增国内外创新药客户7个,助力7个新化合物提交IND申报或进入临床试验 [3] 国际化布局 - 产品已覆盖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色列、海湾国家和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地区 [2] - 与来自美国、海湾国家、东南亚、中南美洲等国家或地区的合作方签订多个产品的合作开发及商业化协议 [2] - 泊沙康唑肠溶片已获越南市场特殊进口许可 [6]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8492.47万元,同比增长14.75%,新申请国内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5] - 截至2024年底,已取得86项国内知识产权授权,在研产品19项 [5] - 2024年实现5项产品国内外批准,3项产品申报注册,包括美沙拉秦肠溶缓释片(1.2g)、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等 [6] - 首个复杂注射剂项目预计2025年进入试车阶段,未来将加强注射剂领域研发 [6] 行业趋势 - 2023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4260亿美元,预计2030年突破6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2% [4] - 高技术壁垒仿制药(如复杂制剂、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预计从2023年35%提升至2030年45% [4] - 中国仿制药产业正从规模竞争向质量竞争、从价格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4]
2024扣非归母净利同增近15倍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福安药业在“集采时代”韧性尽显
搜狐财经· 2025-04-29 19: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23.91亿元,同比小幅下滑9.68% [5] - 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0.69% [1][6] - 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67.78% [1][6] - 整体毛利率保持52.96%的高位水平,较2023年基本持平 [6] - 归母净利率从2023年的8.76%增至2024年的11.7% [6] 核心竞争力 - 具备化学制药全产业链,涵盖研发、原料药、制剂生产销售 [2] - 头孢唑肟钠等主要制剂和原料品种收入占比超40% [2] - 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3.67%提升至2024年的6.41% [4] - 拥有"研发-原料药-制剂-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4] - 销售费率从2020年的45.06%连续降至2024年的23.56% [6] 研发与产品布局 - 研发团队由礼邦药物和各公司技术部门组成,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方针 [3][4] - 产品涵盖抗生素类、抗肿瘤类、特色专科药类等八大治疗领域 [4] - 2024年有13个产品在国家集采中选 [3][9] - 多个原料药通过技术审评,制剂产品获得注册证书或通过一致性评价 [9] - 尼麦角林原料药获得韩国药品注册证书,子公司广安凯特通过美国FDA检查 [9] 财务优化 - 历史并购遗留商誉从13.2亿元降低至2.6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32.86%连续降至2024年的26.44% [6] - 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降低203.91%(465.64万元) [6]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集采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达70%,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药企更具优势 [8]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高性价比药品使用频率 [7] -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实施强化药品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 [7] - 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药品审评审批加速,生物等效性评估标准统一降低研发成本 [8] 市场战略 - 制剂类产品逐步增加自主销售模式,减少代理商销售 [6] - 加大对非集采品种的市场开拓力度,降低集采降价影响 [9] - 海外注册取得新进展,拓展国际市场 [9]
重磅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4-29 16:48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解读 - 《实施方案》提出两个阶段目标:2027年取得重要进展,2030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 [1][3] - 聚焦四大行动方向:数智技术赋能、转型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监管提升,包含14项具体任务 [1] - 明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全产业链升级,计划2027年前突破30项数智化关键技术 [3][6] 数智化转型的行业影响 - 推动医药工业制造自动化、智能化,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强化网络安全防范 [2] - 促进产业链协同:柔性化智能工厂普及,区块链溯源覆盖90%流通环节,AI需求预测降低库存成本20% [6] - 提升研发效率:AI制药可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加速国产创新药通过FDA/EMA认证 [3][7] 重点投资机会领域 - AI医疗与CXO板块直接受益,AI药物研发、智能制药设备、医疗大数据平台等五类领域被看好 [8] - 创新药械企业:国内在研创新药数量全球领先,未来5-10年将出现多款"重磅炸弹"药物(销售额超10亿美元) [12][13] - 生命科学上游:科研试剂、仪器设备等自主可控赛道因进口替代加速潜力显著 [10] 医药板块发展趋势 - 创新药进入"三个元年":2025年收入放量、盈利跨越、估值抬升,80%创新药公司将迎来产品放量期 [13][14] - 医疗器械与仿制药板块集采压力缓和,消费医疗有望随政策刺激实现基本面反转 [10] - 行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创新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等子行业具备戴维斯双击潜力 [11] 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人工智能与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研发效率和生产标准化水平 [4][5] - 数智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20%以上,符合绿色发展趋势 [6] - 41个具体应用场景案例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实操参考 [3]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报7459.1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上海莱士等
金融界· 2025-04-29 16:24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表现 -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报7459 13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3 80% 近三个月上涨3 37% 年至今上涨0 20% [1] 指数编制背景 - 沪深300行业指数系列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1] 十大权重股构成 - 恒瑞医药占比24 67% 药明康德占比16 06% 片仔癀占比6 84% 云南白药占比5 71% 科伦药业占比4 69% [1] - 新和成占比3 81% 华东医药占比3 6% 上海莱士占比3 44% 复星医药占比3 37% 长春高新占比3 18%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63 43%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6 57% [2] 行业细分占比 - 化学药占比42 67% 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21 27% 中药占比19 68% 生物药品占比16 38%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情形包括沪深300指数样本变更 行业归属变更或样本退市 [2]
诺华制药(NVS.US)Q1业绩超预期 上调全年增长目标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15:03
财务业绩 - 公司Q1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5%至13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312亿美元 [1] - 经调整后的核心营业利润达558亿美元,同比增长27%,远超市场预期的507亿美元 [1] - 公司将2025年全年净销售额增长预期从中高个位数上调至高个位数 [1] - 核心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从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调整为低双位数 [1] 产品表现 - 心衰治疗药物Entresto和关节炎药物Cosentyx是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1] - 乳腺癌治疗药物Kisqali、多发性硬化症药物Kesimpta以及降胆固醇药物Leqvio市场需求显著增长 [1] - 前列腺癌治疗药物Pluvicto获得新批准 [2] - 预计Kisqali、Kesimpta和Leqvio将推动业绩持续增长至2030年及以后 [2]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包括Entresto在内的三款核心药物将面临仿制药冲击 [2] - 受仿制药竞争影响,公司下半年增速或将放缓 [2] - 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 [2] - 公司将继续推进领先的研发管线 [3] 市场布局与投资 - 公司未来五年将投资23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和扩建10个生产基地 [3] - 确保供应美国市场的所有关键药物都能实现本土生产 [3] - 公司战略聚焦美国、中国、德国和日本等重点市场 [3] - 瑞士制药企业罗氏上周宣布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并创造超过12万个就业岗位 [3]
成都先导(688222):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行稳则致远,AI再创星辰大海
民生证券· 2025-04-29 13: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成都先导实现营业收入 4.27 亿元,同比上升 14.99%;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同比上升 26.13%;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1.07 亿元,同比下滑 0.60%,归母净利润 0.28 亿元,同比上升 102.90% [1] - 25Q1 公司毛利率 48.13%,同比+2.92pcts,环比+5.83pcts;研发费用率 12.01%,同比-0.09pcts,环比-0.17pcts;销售费用率 3.53%,同比-0.60pcts,环比-0.62pcts;管理费用率 16.70%,同比+0.34pcts,环比+6.61pcts [2] - 2024 年 DEL 板块收入 1.99 亿元,同比+8.55%;FBDD/SBDD 板块收入 1.20 亿元,同比+30.99%;OBT 板块收入 0.48 亿元,同比+39.72% [3] - 2024 年公司完成 DEL+AI+自动化的 DMTA 分子优化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在客户某靶点项目中实现两轮 DMTA 循环 [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15/6.14/7.22 亿元,同比增长 20.6%/19.1%/1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5/0.84/1.03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91/71/58 倍 [4] 各目录总结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4.27 亿、5.15 亿、6.14 亿、7.22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14.99%、20.61%、19.15%、17.69%;净利润分别为 0.50 亿、0.65 亿、0.84 亿、1.03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26.13%、27.34%、28.92%、22.66% [6][9] 盈利能力 - 2024 - 2027E 毛利率分别为 51.86%、51.74%、51.64%、51.41%;净利润率分别为 12.03%、12.70%、13.74%、14.32%;总资产收益率 ROA 分别为 2.92%、3.57%、4.44%、5.21%;净资产收益率 ROE 分别为 3.69%、4.55%、5.66%、6.67% [9]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E 流动比率分别为 6.29、5.67、5.49、5.34;速动比率分别为 5.68、5.00、4.80、4.63;现金比率分别为 2.45、2.30、2.18、2.09;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19.02%、20.00%、20.07%、20.40% [9] 经营效率 - 2024 - 2027E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 84.84、95.00、95.00、95.00 天;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 59.24、60.00、60.00、60.00 天;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24、0.29、0.33、0.37 [9]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E 每股收益分别为 0.13、0.16、0.21、0.26 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3.48、3.59、3.72、3.87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0.32、0.22、0.28、0.32 元;每股股利分别为 0.06、0.08、0.10、0.13 元 [9] 估值分析 - 2024 - 2027E PE 分别为 116、91、71、58 倍;PB 分别为 4.3、4.1、4.0、3.8 倍;EV/EBITDA 分别为 40.47、50.00、41.64、36.51;股息收益率分别为 0.40%、0.54%、0.69%、0.85% [9]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E 净利润分别为 0.50 亿、0.65 亿、0.84 亿、1.03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28 亿、0.86 亿、1.13 亿、1.28 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0.05 亿、-0.21 亿、-0.58 亿、-0.65 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0.39 亿、-0.27 亿、-0.44 亿、-0.46 亿元;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0.88 亿、0.38 亿、0.12 亿、0.17 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