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以旧换新

搜索文档
“以旧换新”补贴如何发得更快更准
新华日报· 2025-05-21 11:0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截至5月18日江苏省已有1200万人申报或享受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资金使用规模超133亿元 [1] - 旧房装修及厨卫局部改造领域补贴品类扩大 自2月活动启动以来已惠及9907户家庭 发放补贴约2亿元 [1] - 江苏省13个设区市全部通过小程序等信息化方式受理申报 [1] 汽车置换更新补贴问题 - 汽车置换更新审核实行两审一复核机制 县区商务部门初审 市级商务部门复审 省商务厅最后梳理比对 [1] - 申请不通过时市级部门需一对一通知消费者修改 但存在工作不到位导致消费者未收到通知的情况 [1] - 江苏省已调整汽车报废和置换补贴政策 补贴发放等待周期大幅缩短 [2] 家电与汽车补贴差异 - 家电补贴可在支付时享受立减 汽车报废和置换补贴以往采用审核兑付模式 流程繁琐耗时较长 [2] - 新政策下省商务厅审核确定补贴金额 省财政厅安排资金拨付 由省商务厅直接拨付至申请人 [2] 装修补贴问题 - 消费者因装修公司不在补贴单位名录内导致无法申领补贴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实行限额管理 各地采取资格调控机制 并非所有商家参与 [3] - 同一套房不能同时享受商务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补贴 需在补贴品类上进行明确切分 [3] 政策优化方向 - 相关部门将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 以消费者问题为导向优化流程 [4] - 推动补贴更快发放 避免因数据匹配问题导致延迟 [3] - 提升政策普及度 增进消费者对政策的理解 [3]
已有超过一点二亿人次享受到了补贴优惠—— 以旧换新释放“乘数效应”(消费视窗·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51
政策成效与数据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 [1] - 政策拉动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电、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9%、21.7%、19.3%和18.1% [4] - 一季度全国报废汽车回收195.5万辆增长58.6%,其中2月、3月分别增长188.2%、70.6% [7] - 供销总社下属拆解企业规范拆解废旧家电482.5万台增长58% [7] 品类扩展与消费增长 - 首次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购买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按销售价格15%给予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2] - 2025年初至5月5日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4167万件,"五一"假期重点监测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5% [2] -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品类由"8+N"类扩展为"12+N"类,适当扩大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旧车范围 [2] - 一季度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5.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6.4%,渗透率达47.2% [4] 区域实施案例 - 辽宁省收到汽车以旧换新申请9.8万台,申请补贴资金13.9亿元,带动汽车销售额超135亿元 [3] - 江苏省家电累计销售767.4万件实现销售额182.9亿元,累计使用补贴资金33.9亿元 [3] - 山西省将40个细分品类纳入家装厨卫"焕新"补贴范围,重点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 [3] 流程优化与服务升级 - 湖北武汉市民通过"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10分钟内完成旧车估值、新车选购、补贴申领等全流程 [5] - 辽宁省家电、手机补贴资格领取核销渠道由2个拓展到10个,汽车补贴信息填报从17项缩减为4项 [6] - 江苏省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的销售企业10015家、门店34120个、电商平台21家,企业参与量较去年增长217.5%,门店参与量较去年增长396.5% [6] - 河北省将电动车换购流程从2-3天压缩至1小时办结,形成"一站式"办理机制 [6] 资金支持与政策加码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相较去年翻一番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地方追加下达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以旧换新 [8] - 四川成都将换新补贴与充电桩建设、电池回收挂钩,河北石家庄建立"家装补贴信用监管平台" [8] 行业协同与资源循环 - 邮储银行宁波分行推出信用卡优惠活动,在指定门店消费可享受不同额度优惠 [7]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公司与转转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围绕手机高质量回收等领域开展合作 [9] - 一台手机总质量的30%至40%为各类金属材料,科学处理废旧手机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
晚报 | 5月2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5-20 22:57
脑机接口 - 国内首个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在北京天坛医院揭牌成立,由多家顶尖科研单位共建,将围绕脑机接口开展科研攻关与临床试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从"科研驱动"向"临床牵引"迈进 [1] - 病房已承担"北脑一号"脑机接口设备临床试验,并依托北京市脑机接口重点实验室形成"医—工—研—产—政"协同创新体系 [1] - 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制易用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探索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 [1] - 麦肯锡预测未来10-20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将产生最多2000亿美元经济价值 [1] IPv6 -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2025年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要点》,明确到2025年末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IPv6技术、产业、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 [2] - 目标包括:IPv6活跃用户数达8.5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11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27%,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70% [2] - IPv6将结合AI、5G、云计算等技术提升网络感知能力、算路效率和安全性,支撑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场景 [3] - 预计2025年全球IPv6设备连接数超750亿,中国IPv6+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元 [3] 转基因 - 北京市通州区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将于2025年5月22日发布番茄育种固相基因芯片"京番芯1.0",是我国首个自主化固相基因芯片技术平台,突破国外垄断 [3] - 国家将基因芯片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推动产业化 [4] - 育种固相基因芯片市场处于高速成长期,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4] 宏观与行业 - 全球货运、集装箱吞吐量前十港口中中国分别占八席和六席,自动化码头数量居世界首位 [5] - 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7.7% [6] - 我国发布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解决超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大电网难题 [7] - 1—4月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5737亿元,集中在能源、农林水利、高技术等领域 [7] 板块与个股 - IP经济/谷子经济相关个股:002811、002103、002345、603607 [11] - 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冲刺万亿,相关个股:001222、301332、001206、003030、600770、002510 [11] - 资产重组相关个股:600793、600463、000722、301316、301112、600807、002654、300511 [12] - 医药领域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合作协议,相关个股:600521、002581、300723、002727 [12] - 大消费领域发改委将强化"两新"政策储备,相关个股:600137、002570、605300、603215 [13] - 国产芯片领域小米3nm旗舰芯片开始量产,相关个股:002277、002654、600198、000670、603163、002813、002510 [13] - 汽车零部件领域AEBS将强制安装,相关个股:002590、603926、603725、600698 [13] - 军工领域"空中无人机航母"将于6月发布,相关个股:600550、000677、002297、600148 [14] - 机器人领域中国联通联合华为推出家庭机器人,相关个股:002105、603901、002522 [14] - 电力体制改革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相关个股:600644、603693 [14] - 稀土磁材领域商务部加强战略矿产出口,相关个股:603150、600259 [14] - 核聚变领域中国聚变能源重大项目招标,相关个股:002735、600468 [15]
刚刚,国家发改委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金融时报· 2025-05-20 17:47
"两重"建设项目推进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 [2] - 推动建设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小型灌排渠道超过1000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超过2700万处 [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 [3] 吸引和利用外资 - 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将在新版鼓励目录中得到充分体现 [4] - 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措施,从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金融支持、提升再投资便利度等方面支持外资企业开展再投资 [4] - 累计服务8批66个重大外资项目,完成投资额97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全面或部分投产 [5] 整治"内卷式"竞争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7] - 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 [8] - 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 [8] 消费品以旧换新 - 截至5月5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9]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 [9] - 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 [10]
国家发改委:内卷式竞争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证券时报· 2025-05-20 12:44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发改委将从法律宣传、配套政策落地、解决民企关切问题三方面推动实施[1] - 配套政策包括7个方面53项举措,如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意见、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等,已陆续出台并将建立细化台账逐项推动[1] - 解决民企问题措施包括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强化失信惩戒、加快民企账款清欠、规范涉企执法和收费监管[1]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 - 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将在6月底前落地,同时加强政策预研储备确保工具箱充足[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并高标准组织实施[3] 外商投资与产业升级 -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充分体现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并正修改完善[4] - 针对内卷式竞争问题,采取创新引领、破除地方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市场监管等措施,重点整治炼油、钢铁、新能源等行业[5][6][7] 城市更新与基建投资 - 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扩围[8] - 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支持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同时利用专项债、PPP、REITs等工具[9] 营商环境优化 - 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完善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强化合同履约跟踪[10][11] - 加快构建信用修复机制,实现"信用中国"线上全流程办理,及时移出失信名单[11] 低空经济发展 - 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遵循"先载货后载人"等原则,严打无证飞行等"黑飞行为"[12] - 推动深化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完善规则规制和监管责任体系[13] 设备更新与消费刺激 - 抓紧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补贴流程提升消费者体验[14] - 强化"两新"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增量政策[15]
国家发改委:截至5月5日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
财经网· 2025-05-20 11:34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政策成效 - 核心观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新消费、新投资)政策加快落地,成为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 [1][2][3] 消费领域表现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 [1]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9.7%,5项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1] - 截至5月5日,五大类产品(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1] 投资领域表现 - 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4.5% [1]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9%,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4%,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2% [1] - 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1%,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2.7% [1] 产业转型升级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2] - 充电桩产量增长43.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9%,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35.9%,平板电脑产量增长11.7% [2]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增长33.9%,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1.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2] 民生改善效果 - 截至5月5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 [2] - 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 [2] - 超过1.2亿人次以优惠价格购买产品 [2] 后续工作重点 - 加快资金下达,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 [3]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3] -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3] - 跟踪评估工作进展,研究"两新"领域增量政策 [3]
国家发改委:将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快讯· 2025-05-20 11:17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国家发改委将联合财政部加快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工作[1] - 2024年消费品换新资金清算工作将尽快完成[1] - 后续资金额度将尽快下达[1] 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1] - 抓紧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1] - 降低各类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融资成本[1] 补贴流程优化 - 推动简化补贴申领流程[1] - 明确审核兑付时限[1] - 落实资金运作制度以提升消费者体验[1] - 缓解经营主体垫资压力[1]
发改委: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快讯· 2025-05-20 11:07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工作重点 - 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 [1]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各类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成本 [1] - 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提升消费者体验,缓解经营主体垫资压力 [1] - 强化政策储备,及时跟踪评估各项工作进展,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1]
商业银行发力消费品以旧换新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6
田利辉分析,银行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过程中,存在资金成本压力、风险管理复杂和服务能力不 足三大难点。特别是中小银行受制于资金成本,难以匹配大行低息贷款竞争力。而且,旧商品估值缺乏 统一标准,消费者信用差异大,套取补贴等风险增加。同时,下沉市场场景分散,数字化覆盖不足,智 能风控能力有待提升。 "我本来没想换车,觉得分期得多掏钱,而一次性付全款又有点压力。"今年36岁的消费者梁悦说,前一 阵和刚换了新车的朋友聊天时才了解到,现在不仅有政府补贴,有的银行还会给以旧换新的优惠券,算 下来能省不少钱。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商务部数据显示,自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截至4月 24日24时,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具体来看,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746.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换新3661万件,家装厨卫 换新3712.3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420万辆。 随着相关政策密集落地推进,各商业银行纷纷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链条、各环节,以精准有效的金融 服务持续激活消费市场活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消费品以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