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医疗ETF(159828)涨超2.2%,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3:39
政策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 同比增长87% 反映政策红利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1] - 国家药监局公告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关键领域包括医用机器人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 [1] - 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有望在政策扶持下更快实现商业化落地 通过快速程序推动高端医疗器械急需标准立项 从设计开发到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上市后监管等全方位标准体系将逐步健全 [1]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机遇 -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发展 推动行业规范化 标准化 国际化 研发实力强劲 产品规模化领先 出海战略领先的龙头企业有望获益 [1] - 政策落地有望推动高端影像设备 手术机器人 脑机接口 AI+医疗等领域快速发展 研发储备强 品牌认知度高的细分领域龙头将受益 [1] - 从支付视角看 院内政策支持的创新药械 设备更新方向被看好 [1] 医疗ETF及中证医疗指数 - 医疗ETF跟踪中证医疗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沪深市场选取业务涉及医疗器械 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中证医疗指数聚焦医药卫生行业细分领域 重点覆盖医疗服务和技术相关的优质企业 展现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创新发展活力与市场趋势 [2]
北京力争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3:27
北京市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总体目标 - 力争2030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1] - 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提升全球消费市场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 [1] 居民收入提升措施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和灵活就业群体 [2]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科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 -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农业劳动力增收 [2] -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重点扶持农业领军企业 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2] -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支持林下经济中药材/花卉种植 [2] 服务消费升级 文娱消费 - 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场所 建设新型文化空间 [3] - 发展线上演出/直播拍卖等新业态 繁荣演艺经济吸引国内外院团 [3] - 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创办网络文学赛事 支持优质网络微短剧创作 [3] - 引进国际电竞赛事 丰富"电竞+"消费场景 [3] 旅游消费 - 推进环球影城二期等重大项目 开发中轴线/大运河/长城主题旅游线路 [3] - 培育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50项本土赛事 建设双奥赛事名城 [3] - 发展冰雪经济 扩大"8·8北京体育消费节"影响力 [3] 健康消费 -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4] - 打造"未来美城"产业集聚区 聚焦化妆品/医美领域改革 [4] - 吸引国内外重点企业布局 加强"京妆"品牌培育 [4] 商品消费促进 - 开展"京彩四季"主题消费活动 规范发展"谷子经济"打造二次元聚集地 [5] - 支持国潮品牌出海 鼓励开设首店/旗舰店 举办全球首发节 [5] - 培育3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推动"餐饮+"融合场景 [5] - 支持老字号创新 举办北京国际美食荟提升国际影响力 [5] 商业空间优化 - 推动闲置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 鼓励"前店后仓"模式创新 [7] - 植入"体育+/亲子+/文化+"等业态改造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 [7] - 提升"双枢纽"消费能级 拓展跨境电商即买即提试点 [7] - 建设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项目 [7]
热门赛道,迎重磅利好!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3:07
政策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强调要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1] - 刘国中指出我国医药创新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医药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显著提升,要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医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3] 产学研融合与技术突破 - 刘国中强调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攻关,在药物、疫苗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2] - 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生命健康数据库建设,提升医药研发效率和医疗水平 [2] - 国家药监局研究部署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 [3]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医疗器械领域支持要点 [4] - 高端医疗器械典型产品包括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 [4] - 《举措》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具体措施,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4] 政策保障与国际合作 - 刘国中强调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创新药融资、审评审批、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等政策,支持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发挥更大作用 [2] -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医药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2] - 国家药监局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相关要求,明确工作时限,确保《举措》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5]
加仓100%!全球巨头出手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3:06
外资回流中国新兴市场 - 晨星数据显示多只全球新兴市场或海外中国策略基金加仓中国公司 外资回流迹象明显 [1] - 景顺旗舰基金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规模141亿美元/1012亿元人民币)5月对恒瑞医药H股加仓幅度达100% 持仓金额增至1.86亿港元 [2][3] - 该基金前五大重仓股为台积电、腾讯控股、华住集团、Kotak Mahindra Bank和美团 同期减持腾讯5.31%与美团24.77% 但增持宁德时代22.16%和阿里巴巴14.79% [3] 医药行业成为外资配置重点 - 恒瑞医药获外资集中加仓:摩根资产管理旗下JPM China A-Share Opps(规模28亿美元)5月增持18.49% 安联投资Allianz China A Shares(规模23亿美元)增持8.47% [6][8] - 景顺基金经理Justin Leverenz指出中国医药行业创新地位跃升:生物技术对外授权交易占比从2019-2020年的4%提升至2023-2024年的12% 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确立全球领先地位 [4] - 中国医药企业已从跟随者转变为药物研发先锋 直接进入复杂治疗模式前沿 但全球临床开发和商业化仍是待突破环节 [4] 外资机构持仓结构调整 - 摩根中国A股基金前十大重仓含贵州茅台(占比5.71%)、宁德时代(5.28%)、招商银行(4.95%) 5月对中信证券增持1.91% [6] - 安联中国A股基金前三大持仓为招商银行(5.15%)、贵州茅台(4.95%)和中信证券(4.71%) 5月减持中国平安18%但增持紫金矿业 [8][9] - 富达国际中国焦点基金加仓阿里巴巴12.46%和携程6.32% 首域盈信基金则大幅增持海尔智家31.88%和蒙牛8.28% [10][11] 长期资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 淡马锡组合资产净值达3400亿美元(同比+11.6%) 中国为其第三大市场 占基础风险敞口的18% 仅次于新加坡(27%)和美国(24%) [13] - 淡马锡认为美国政策风险见顶 关税不会回到特朗普时期水平 其投资组合连续两年增长得益于中国、印度和美国的直接投资 [13] - 淡马锡董事长林文兴明确表示继续看好中国长远发展前景 [13]
京东健康,究竟是刘强东手里一张什么牌?
搜狐财经· 2025-07-11 12:11
京东健康的核心表现 - 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581.6亿,年度盈利41.57亿,同比增幅94% [1] - 市值约千亿港元,相当于京东集团三分之一规模 [5] - 医药B2C市场份额领先,阿里健康同期营收仅305.98亿(2025财年) [5] - 2024年一季度在医保线上支付带动下增速达25.5% [8]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618期间京东买药会场UV达去年同期3倍 [14] - 推出"京东买药秒送"服务,2023年升级后抢占北京医保线上支付试点 [9][11] - 用户对买药服务更关注履约速度和货品质量而非价格 [15] - 当前医药O2O市场美团市占率70%,形成三强混战格局 [11][17] 技术赋能与大健康生态 - 推出"京医千询"大模型,开发AI营养师等C端应用 [18][20] - AI医生产品矩阵覆盖全科/营养/药剂/心理/宠物等场景,部分服务好评率超97% [22] - 医疗大模型聚焦C端导流,规避临床场景的隐私和幻觉问题 [21] - 智能化硬件销售优势显著,血氧仪等产品曾出现卖断货现象 [24][26] 健康消费新趋势 - 减肥调理用药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 [26] - 布局GLP-1类药物赛道,中国在研药品占全球115/280款 [28] - 拓展健康食品/可穿戴设备/银发健康等全场景品类 [23][24] - 营销保健和医疗器械板块成为618重点展示领域 [23] 市场竞争态势 - 医保线上支付推动行业扩容,2023年B2C医药电商规模663亿(+15.3%),O2O规模430亿(+30%) [12] - 与美团展开药店资源争夺,平台通过流量分配影响商家选择 [14] - 外卖领域采取佣金战但难持续,转而巩固医药即时零售主阵地 [14][15]
天价“童颜针”引争议:医美只为有钱人服务,还是“青春面前人人平等”?
医美行业乱象与利益分配 - 上游品牌厂商锁定行业大部分利润,但未承担"链主"责任,导致安全风险转嫁给消费者[1][8][39] - 医美行业暴利现象显著,华熙生物玻尿酸产品毛利率达84.37%,巨子生物胶原蛋白产品毛利率达82.1%[24][25] - 黑医美机构将无医学背景人员包装成专业医美师,提供非法渠道药品,威胁消费者生命安全[6][7] 定价权争夺与行业矛盾 - 新氧与圣博玛爆发定价权冲突,新氧将艾维岚童颜针价格降至5999元/针,比官方建议价18800元低三分之二[11][12] - 上游厂商通过技术壁垒、分级定价和渠道管控影响下游价格,中下游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23][27][29] - 新氧2024年净亏损5.9亿元,过去4年总亏损6.64亿元,反映行业下游经营压力[31] 行业生态与获客成本 - 医美机构平均获客成本高达3000-5000元/人,但净利率仅1%-10%[33] - 抖音平台医美获客成本200-300元/人,转化率仅10%[32] - 浙江瑞丽医美连续四年亏损,*ST美谷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20%,亏损3.5亿元[30] 监管缺失与行业风险 - 上游厂商对中下游机构缺乏监督,未建立黑名单制度,导致行业乱象丛生[40][42] - 医美行业超适应症使用占比达37%,可能引发并发症,但监管存在空白[53][54] - 黑猫投诉平台医美相关投诉达4526起,涉及术后问题、诱导消费等[57] 政策动向与行业展望 - 医保局发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旨在改善畸形定价方式[60] - 新政策将推动上游专注技术,中下游重视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61][62] - 行业有望实现医药分离,使消费更加透明,理顺利益分配机制[61]
20cm速递丨创业板医药ETF(159377)涨超1.8%,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1:26
医疗器械行业动态 - 成都高新区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协会推动青蓝集创医疗设备获得成都银行千万级授信 专项用于产线拓展及技术研发 [1] - 安必平HPV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 可检测18种高危型HPV并分型 扩充肿瘤筛查领域布局 [1]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 同比增长87% 反映政策红利持续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1] 核药行业发展分析 - 我国核药行业上游核素原料进口依赖度高 但国内技术突破和产能投放将增强主要同位素自主供应能力 [2] - 核药监管严格具备高壁垒 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在中游生产及流通领域具先发优势 核药房布局领先 [2] - RDC药物兴起吸引多家企业入局 国内尚无RDC产品获批 Pluvicto有望今明年上市 [2] - 我国核医学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 《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文件促进规范发展 [2] - 预计未来五年核药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超20% 2030年达260亿元 [2] - 全球核医学市场预计2033年达3144亿美元 治疗用核药将占据主导地位 [2] - 医疗资源配置增加和支付端政策支持有望提升核药普及度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 创业板医药ETF概况 - 国泰创业板医药ETF跟踪创医药指数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2] - 创医药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选取创业板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 [2] - 指数成分股主要为具备创新特性和高成长性的企业 普遍具有较高研发投入和行业发展潜力 [2]
净利预增超100%,2200亿药明康德涨停!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放量涨1.49%!
新浪基金· 2025-07-11 11:22
医疗板块市场表现 - 7月11日早盘医疗板块走强,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场内涨幅达1.49%,成交额超5.6亿元 [1] - CXO概念领涨,药明康德(市值2200亿元)涨停,凯莱英触及涨停板,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跟涨 [1] - 医疗ETF分时数据显示盘中最高价0.340元,较前日上涨0.005元(1.49%),成交量达1.79万手 [2] 药明康德业绩驱动 - 药明康德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营收约207.99亿元(同比+20.64%),归母净利润约85.61亿元(同比+101.92%) [2] - 业绩高增长主要源于创新药研发服务需求提升及运营效率改善 [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同步推进2025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与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 [3] -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2025年流动性预期乐观叠加AI技术突破,创新药为代表的医药科技类资产更具配置价值 [3] - CXO行业受益于创新药投融资环境改善,CRO及科研上游企业订单边际改善显著 [3] 投资工具与标的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覆盖6只CXO龙头股,与AI医疗关联度高 [3] - 药ETF(562050)覆盖化学药、生物药、中药三大领域,不含医疗服务和CXO板块 [3] 技术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部分医疗成分股呈现强势上涨趋势 [6]
【保险学术前沿】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5年(上)保险精选文章目录与摘要
13个精算师· 2025-07-11 10:57
●在美国,白人和黑人在领取失业保险福利方面存在显著不平等:失业后黑人领取失业保险的可能 性比白人低 30%,领取的福利金额也比白人少 46%。 声明:本系列文章基于原期刊目录和摘要内容整理而得,仅限于读者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 删除。 期刊介绍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公共经济学杂志)是一本专注于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该 期刊自1972年成立以来,涉及的主题包括税收政策、公共支出、社会保障、公共选择理论、环境经 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它探讨了公共政策的 效率和分配问题,以及需求者、供应者和其他卫生保健机构的行为模型。该刊每年发行12期,平均 每期发表10篇左右,2024年影响因子为3.5。 本期看点: 失业保险: ●将医疗补助(Medicaid)服务外包给私人健康保险公司后所产生的动态财政成本,在过渡在初期 财政成本略微降低,但随后几年中 Medicaid 的支出持续上升。 ●医疗补助(Medicaid)管理式医疗(MMC)强制政策实施后在医疗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还 通过增加接受Medicaid患者的医生数量,扩 ...
【最全】2025年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7-11 10:56
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主要企业包括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巨子生物等,多数涉及上游原材料供应 [1] - 山东省医美注射材料产业链企业数量较多,包括华熙生物、福瑞达、阜丰集团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威高股份等器械制造企业,以及华熙生物等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 [7] 产业链环节与企业信息 原材料生产 - 华熙生物:全球透明质酸龙头企业,2023年收购益而康生物进军胶原蛋白领域,推出重组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料,纯度达99.8%,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 [2] - 福瑞达:2024年完成医用级重组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主文档登记,建成山东省首个重组胶原蛋白原料量产基地,2024年营业收入39.83亿元 [2] - 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原料采用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技术,纯度达99.56%,2024年营业收入55.39亿元 [2] - 锦波生物:全球首个实现可注射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14.43亿元 [2] - 创健医疗:新三板挂牌的重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原料销售额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市场第一,2024年营业收入2.88亿元 [2] 器械制造 - 威高股份:旗下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是中国第一家取得预充式注射器注册证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130.87亿元 [6] - 正川股份:主营药用玻璃管制瓶,产品包括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是国内少数具备预灌封注射器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2024年营业收入8.01亿元 [6] - 楚天科技:提供无菌预充针灌装生产线,覆盖从灌装到灯检的全流程,2024年营业收入58.34亿元 [6] 产品研发与制造 - 华熙生物:推出润致、润百颜、海魅等交联透明质酸填充剂,覆盖面部塑形、除皱等需求,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 [6] - 昊海生科:推出海薇、姣兰、海魅等玻尿酸填充剂,2024年推出全球首创有机交联玻尿酸,2024年营业收入26.98亿元 [6] - 爱美客:产品包括嗨体(唯一获批颈纹治疗玻尿酸)、濡白天使(玻尿酸+PLLA微球)、宝尼达(PMMA长效填充剂),2024年营业收入30.34亿元 [6] - 华东医药:产品包括伊妍仕(PCL微球“少女针”)、MaiLi系列玻尿酸,2025年肉毒素产品YY001上市申请获受理,2024年营业收入419.06亿元 [6] 企业业务布局与业绩 - 爱美客和巨子生物医美注射材料产品市场表现出色,2024年爱美客医美注射材料销售额约29.60亿元,巨子生物约55.20亿元 [9] -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销售额14.42亿元,占营业收入26.81%;昊海生科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销售额11.95亿元,占营业收入44.29%;爱美客溶液类注射产品销售额17.44亿元,占营业收入97.69% [11] - 从销量来看,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销量超1144.06万支,昊海生科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销量254.86万支,爱美客溶液类注射产品销量634.63万支,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销量124.28万支 [14] 企业业务规划 - 华熙生物:聚焦透明质酸与再生医学,推进再生医学等新兴业务布局,战略性投入合成生物技术 [15] - 昊海生科:构建“玻尿酸+肉毒毒素”双产品线,与美国Eirion合作开发外用型和注射型肉毒毒素 [15] - 爱美客:以再生材料为核心突破点,构建“玻尿酸+再生填充”高端产品矩阵,全球首款产业化再生填充剂“濡白天使”已上市 [15] - 巨子生物: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推动医美产品注册与行业标准制定,在研4款三类医疗器械预计2025年取得注册证 [15] - 锦波生物:突破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瓶颈,全球首发HiveCOL“蜂巢”胶原组织网凝胶 [15] - 创健医疗:加速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布局医美注射材料全链条,计划未来3-5年获取15张三类器械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