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汽车整车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智驾再升级,新周期的阿尔法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7-10 13:05
报告核心观点 - 整车格局渐明,把握智驾再升级机遇,2025“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全年有望拉动内需持续增长,汽车板块正开启智能驾驶新趋势,关注强智驾整车、超跌龙头整车和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的投资机会 [3][10] 景气:高基数增速承压,关注库存拐点和价格修复 - 总量需求持续改善,新能源恢复表现强劲,2025 年 1 - 4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 863.8 万辆,同比增长 12.4%,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 404.7 万辆,同比增长 45.2% [6] - 行业补库库存水平合理,2025 年 1 - 4 月行业补库渠道库存增加 39.8 万辆,4 月经销商库存系数 1.41,环比 -9.6% [26][28] - 消费降级成为主旋律,价格下沉明显,8 万以下低端市场销量增长快,2025 年 1 - 4 月同比增长 69.8%,乘用车市场整体均价仍呈下降趋势 [30] -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中央支持力度进一步加码,有望拉动全年内需持续增长,部分地方因资金额度提前用完等原因暂停补贴申请,但政策仍将持续全年 [38][43] - 监管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各主要车企纷纷宣布执行 60 天账期政策,有望改变供应商资金垫付压力大的状况 [44]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码有望拉动汽车销量表现超预期,2025 年内需有望持续稳健增长,中性预期下内需有望达 2385 万辆,同比增长 4.0%,批发销量有望达 3004 万辆,同比增长 9.0% [47] 趋势:“端到端”技术飞跃,智驾再升级量变迎来质变 - 汽车板块正开启智能驾驶新的产业趋势,类比新能源渗透率拐点加速逻辑,未来 L2 及以上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在 10% - 5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 [7][86] - 智驾平权开启新周期,“端到端”技术持续探索智能驾驶上限,视觉方案等持续降低高阶智驾成本,有望持续促进终端需求,2025 年将迎来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大年 [64] - 算法、算力、数据构成智能驾驶产业迭代的关键要素,成为头部智驾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车端算力正在逐步增配 [66][80] - 随着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的重视程度和支付意愿的不断提升,以及 NOA 功能逐渐下探至 10 万元以下车型,预计至 2030 年国内乘用车 L2 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将超过 90%,NOA 标配搭载量将超过 2300 万辆 [86] 格局:龙头格局逐渐清晰,关注新一轮份额扩张 8 - 25 万中间市场:成本为先,自主市占率有望回升 - 该市场比亚迪占据绝对优势,2025 年 1 - 4 月总销量为 413.0 万辆,同比下滑 1.7%,新能源车销量为 174.4 万辆,同比增长达 26.4%,新能源渗透率为 42.2%,同比提升 9.4pct [92] - 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稳步提升,2025 年 4 月已达到 65.4%,前五品牌分别为比亚迪、大众、丰田、吉利和长安 [97] - 制造业成本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混动技术升级和垂直一体化是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头部车企混动车型馈电油耗不断下降,迈入 2 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通过垂直一体化降低成本 [99][103][108] 25 万以上高端市场:BBA 和特斯拉份额仍较大,自主品牌提升空间显著 - 受消费降级影响,2025 年 1 - 4 月整体市场空间略有收缩,总销量为 159.8 万辆,同比下滑 3.0%,新能源销量为 83.4 万辆,同比增长 10.1%,新能源渗透率为 52.2%,同比提升 6.2pct [114] - 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 年 1 - 4 月已达到 42.8%,前五车企分别为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理想 [116] - 新消费趋势注重情绪价值,悦己是重要的需求,高端市场品牌打造需积累技术、产品、用户、效率四大核心优势 [119][121] 新车周期是短期份额变化的主要因素 - 新车周期是整车投资的核心要素,2025 年自主品牌进入新一轮电动技术升级以及智能驾驶技术下沉,各车企有丰富的新车规划 [126][128] 新成长: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加速出海 乘用车出海: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加速出海 - 2021 年来中国乘用车出口迅速增长,2025 年 1 - 4 月受出口俄罗斯下滑影响等使得出口增速有所降低,出口 160.7 万辆,同比增长 4.5% [130] - 中国新能源车已走向成熟,2025 年 1 - 4 月销量 431.9 万辆,占全世界销量的 46.7%,新能源渗透率达到 42.9%,超过海外的 25.7% [134] - 2025 年 1 - 4 月插混带动新能源占比提升,出口中新能源占比达到 46%,西亚出口占比最高,东欧占比下滑显著,墨西哥成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新能源占比达 41.8% [137][142] - 主流车企加快完善海外布局,奇瑞汽车出口规模领先,比亚迪增速最快 [149] 欧洲市场:欧洲电动化加速期已至,国内企业迎来海外新机遇 - 欧洲轻型车 2025Q1 同比下降 0.93%,新能源短期冲高,销量 79 万辆,同比上升 22.72%,渗透率为 19.44%,同比上升 3.75pct [153] - 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差异较大,主流市场各国新能源渗透率基本在 20% - 45%之间,2025Q1 市场分化,除法国外新能源渗透率向上,潜力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全部向上,成熟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全部向上,挪威销量上升明显,其他市场俄罗斯、波兰市场规模较大且新能源渗透率有所上升 [157][158][162] - 碳排放政策延缓和企业燃油新车税收补贴取消分别从供需层面影响欧洲新能源发展,短期内欧洲新能源化速度有所下降,但 2025 - 2028 年有望迎来一波加速发展期 [163] - 国内车企以不同形式布局欧洲,出口海外前景可期,上汽、吉利主要以收购形式布局较早,比亚迪和零跑主要以自有车型出口欧洲 [177] 投资建议 - 看好在新一轮智驾升级产业大周期下强智驾整车的阿尔法机会 [10][181] - 看好短期受合资降价影响份额超跌的龙头整车 [10][181] - 看好全球增量市场,整体出口增速放缓下结构性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重点推荐小米集团、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 [10][181]
正海磁材: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有望成钕铁硼需求增长新驱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2:14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密切跟进人形机器人下游重点应用新场景,技术可高度匹配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需求 [1] - 与国际知名客户合作近20年,并与国内产业链新兴龙头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具备成熟研发、制造、供货能力 [1] - 2024年荣获"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材料类企业",并完成小批量供货 [1]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人形机器人电机的理想材料,可实现体小量轻、快速反应 [1] 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 - 产品实现对国际汽车品牌TOP10、自主品牌TOP5及造车新势力TOP5全覆盖 [2] - 2024年完成58个汽车选定项目,出货量同比增长25%,共搭载561万台套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机 [2] - 核心技术晶粒优化技术(TOPS)产品覆盖率达97%,扩散技术(THRED)产品覆盖率超80% [2] - 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 [2] 产能与基地运营 - 烟台基地产能18000吨,南通基地产能12000吨,原规划2026年前在南通新增6000吨产能但将视经济环境调整进度 [2] - 南通基地2024年产量同比增长超150%,与烟台基地形成战略互补 [3] - 2025年两基地协同发力,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3] 稀土政策应对 - 公司较早取得中重稀土出口许可证,生产经营正常,出口申报稳步推进且新许可证陆续获批 [3] - 动态跟进政策变化,确保出口业务合规推进以保障经营稳健 [3] 行业需求展望 - 智能驾驶驱动新能源汽车磁材需求高速增长,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或成远期需求新驱动力 [1][2]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将拉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智能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需求 [2]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新国标发布!国内智能驾驶相关企业超7000家
企查查· 2025-07-10 11:31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新国标发布 - 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 该标准规定了测试场景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 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 复杂度 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 并定义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1] - 中信证券表示L4级别自动驾驶在多个场景中呈现积极变化 光大证券指出高阶智驾下沉趋势下智驾SoC成黄金赛道 开源证券认为智驾逐步开启商业化落地 智驾配置正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1] 国内智能驾驶相关企业现状 - 国内现存7154家智能驾驶相关企业 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占比达42.75% 1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企业占比28.23% 显示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 [1][2] - 从成立年限看 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最高达44.26% 5-10年的企业占比35.80% 表明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1][3] - 从行业分布看 41.88%的企业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3.22%属于制造业 19.55%属于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4]
最高50%!特朗普宣布对八国关税税率;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马斯克旗下X平台CEO宣布辞职;科兴生物董事会大洗牌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6:0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央行进行57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3]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4]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7]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 强调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8] -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账期问题反映窗口 规范60天支付期限[9] - 文旅部联合多部门开展为期一年的强迫购物专项整治[10]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道指涨0.49% 纳指涨0.94% 标普500涨0.61%[4] - 大型科技股普涨 英伟达市值盘中突破4万亿美元[4]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11% 阿里巴巴跌超3%[4] - 比特币首次触及112000美元 年内涨幅约19%[4]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上涨 德国DAX指数涨1.42%[6] - 国际油价微跌 WTI原油跌0.06%至68.29美元/桶[5] 行业动态 - 2025中国汽车论坛将于7月10至12日举行[4] - 硅片厂商普遍调高报价8%-11.7% 因上游硅料涨价传导[12] - 国家卫健委紧急叫停两项手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治疗[9] - 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累计产油突破10亿桶[24] - 光伏行业硅片价格上调 下游接受度有待观察[12] 公司新闻 - 阿里巴巴完成发行120.23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16] - 比亚迪宣布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技术[18] - 理想汽车官宣7月29日发布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20] - 蔚来建成第10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22] - 科兴生物董事会大洗牌 尹卫东阵营占据多数席位[25] - 茶颜悦色宣布以线上电商形式出海 首站北美[30] 国际新闻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八个国家加征关税 最高达50%[13] - 美国务卿宣布对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实施制裁[13] - 哈马斯同意释放10名被扣押人员 寻求达成全面协议[13] - 韩国法院签发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逮捕令[14] -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博格丹诺夫被免职[14]
晚报 | 7月10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09 22:29
无人驾驶 - 比亚迪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对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用户无需走保险流程[1] -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超过100万[1] - 2025年国内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350亿增量市场,芯片、控制器等产业链环节受益[1] -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渗透率加速提升,域控制器软硬件产业链进入加速发展通道[1] 短剧 - 当前短剧市场年规模达300亿至350亿元,预计明年突破500亿元[2] -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市场规模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2] - 短剧行业商业模式从付费订阅转向广告,传统影视制作公司涌入,AI降本增效空间大,出海持续高景气[2] 3D打印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发出新型3D打印技术,可无缝融合柔软与坚硬两种性能区域,为假肢、柔性医疗器械等提供新可能[3] - 202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突破630亿元,较过去十年增长30倍,预计2029年超1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3000亿元[3] 计量检测 -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4] - 中国制造业计量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4] 宏观、行业新闻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金风科技、长城汽车等8家企业发言[5] - 智元机器人未来12个月内暂无改变上市公司主业的明确计划[6] - 硅片厂商普遍调高报价,下游接受度有待观察[8]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8] 板块动态 - 智元机器人收购A股上市公司[10] - 央行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11] - 光伏反内卷效果初现,头部多晶硅厂开始上调报价[11] - 全国多地高温来袭,电力负荷创新高[11] -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2] - 英伟达GB300开始出货[12] - 阿里、美团掀起外卖大战[12] - 住建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3] - 短剧行业出海表现亮眼,互动影游《完蛋2》将上市[13] - 国内最大DRAM存储企业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13] - 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14]
以五维安全体系构筑基石,中汽中心、清华、华为联合发布智驾技术白皮书
财联社· 2025-07-09 20:48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驾驶技术已进入商业化落地期,行业需以客观公正视角理性看待发展[1] - 智能驾驶经过百年发展,通过硬件、软件、网络、数据融合改变出行体验[2] - 一季度新能源车险签单保费314亿元同比增44%,报案数增速36.3%低于保费增幅,反映技术带来的风险改善[2] - 65%以上用户使用高阶智驾频次超2次/周,智能驾驶成为购车重要因素[2] - 智能驾驶板块近一年涨幅超60%,成为资本市场最热门领域之一[3] 行业标准与概念定义 - 中国首个自动驾驶国标GB/T 40429-2021将驾驶自动化分为L0-L5六级[6] - 辅助驾驶指L0-L2功能总称,自动驾驶指L3及以上功能,无人驾驶特指无驾驶员参与的L4/L5功能[7] - 智能驾驶是行业通俗叫法,覆盖L1-L5全级别,既非单纯辅助驾驶也非自动驾驶[8] 技术安全与创新 - 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实现"边刹边让"优于"单一刹停",华为eAES升级为"刹车+换道避让"模式[9] - 华为ADS系统累计行驶35.41亿公里,泊车辅助使用2.3亿次,避免潜在碰撞超200万次[11] - 行业存在VLA大模型滥用现象,纯视觉方案难以满足需求,多传感器融合才是解决之道[14] - 华为多传感器方案可应对强光、暗光、雨天、雾天及低附着路面等极端场景[14] 商业化与产业生态 - 智能驾驶生态链涵盖技术研发、硬件制造、软件算法、整车集成等协同网络[12] - 多数车企"全栈自研"实为第三方代工,华为选择完全自研路线构建成本优势[12][13] - 鸿蒙智行进入规模效应期,带来更快迭代、更低成本和更优体验[13] 未来发展趋势 - 政策端需完善法规体系并规范市场宣传,产业端要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与核心技术攻关[15] - 消费端需提升认知教育并加强权益保护,整车智能正向"智能体"终极形态演变[15]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6月30日-7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7-09 16:37
行业信息 - 宁德时代印尼电池合资企业破土动工,预计总产能15GWh,可为25万至30万辆汽车提供动力[8] - 宁德时代CTP 2.0高端电池包产线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投产,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8] - 安徽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居全国第一[8] -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在安徽芜湖下线,设计产能1.25GWh[15][16][17] - 亿纬锂能沈阳基地投产,主攻耐严寒新能源电池,合计产能超200GWh[13] - 前5个月深圳市出口电动汽车111.8亿元,同比增长16.7%[14] - 5月汽车进出口250.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出口金额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19] - GGII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369.8GWh,国轩高科同比增长71%[20] 政策信息 - 河南省对购买鸿蒙车机系统及华为途灵平台新能源车补贴3000元/台[22][23] - 济南开启下半年第一轮汽车消费补贴,总额1200万元[23] - 六部委推动充换电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24] - 湖南宣布对鸿蒙智行部分车型补贴3000元/台,资金规模450万元[24][25] - 四川雅安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发布,2025年实现乡镇公用充电桩全覆盖[25][26] - 云南德宏州加快农村充换电设施建设,实现乡镇公共充电桩全覆盖[27] - 中央政府发布《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通用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7月1日起实施[27] - 福建计划2025年底前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超8万个[31] 企业动态 - 理想超充桩突破15000根,目标年底达成4000座超充站布局[34] - 小米汽车6月交付量超25000台,新增37家门店[42] - 比亚迪海鸥第一百万辆下线,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42][50] - 广汽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43] - 极氪宣布在马来西亚品牌直营,计划年底前设10家销售据点和3家服务中心[44] - 宝马自动充电机器人完成概念验证,可实现全流程无人充电[45] - 蔚来所有换电站相当于2吉瓦储能,约800座参与电网调峰调频[53] - 深蓝S07在挪威上市,正式进入欧洲市场[54] 新产品与技术 - 2026款MG Cyberster上市,售价31.98万起[57] - 比亚迪海鸥自在版上市,售价7.88万[59][60] - 2025款昊铂HT上市,售价18.99万起[62][65] - 小鹏G7上市,售价19.58万起,CLTC续航702km[70][72] - 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售价10.98-12.98万元[76][77] - 蔚来ET5/ET5T冠军纪念版上市,售价31.6万起[78][83] - 华为乾崑智驾车位到车位功能已支持全国50万个停车场[11] - 小米汽车公布电池包箱体专利,可避免热失控蔓延[50]
比亚迪放大招!智能泊车,承诺兜底!
证券时报· 2025-07-09 16:04
比亚迪智能泊车技术突破 - 公司在智能泊车场景取得关键突破 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 [1] - 公司承诺对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2] - L4级智能驾驶可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 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 [5] 天神之眼系统保障措施 - 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 可直接联系售后处理无需走保险流程 [6] - 公司承担因泊车辅助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的事故中本车应承担的维修费用、第三方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损失 [6] - 保障范围不包括和解谅解额外支付金额及因车辆使用人违法违规应承担的赔偿 [6] 天神之眼系统升级计划 - 即将进行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升级 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 [6] - 升级涉及天神之眼A/B/C三大平台多款车型 [6] 天神之眼系统市场数据 - 目前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 [7] - 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硬件由公司全栈自研 是全球首款完全由整车厂自研自产的车载计算平台 [7] - 公司6月销售汽车38.26万辆 上半年累计销售214.6万辆 [7]
上汽和华为
数说新能源· 2025-07-09 15:57
与华为合作进展 - 首款车型规划: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上市,价格区间为15-25万元,定位为中型SUV,动力系统涵盖纯电与增程两种类型 [1] - 未来车型计划:2026年计划推出两款新车,车型类型包括轿车和SUV,动力类型同样涵盖纯电与增程,内部以打造爆品为目标,已做好产能准备,但未披露具体销量目标 [1] - 合作模式与定位:合作定位为"人人至上",目标是让更多消费者拥有高智驾水平的产品,公司负责质量管理与品控,华为负责智驾、智能技术研发,双方共同优化成本,致力于推出高性价比的智能驾驶产品 [1] 主机厂电芯采购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需兼顾性能和成本 [6] 比亚迪出海 - 比亚迪出海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 [6] CATL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市场 [6]
汽车早餐 | 东风汽车公布下半年销量目标;华为公布辅助驾驶专利;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在加州落成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9 11:00
国内乘用车行业动态 - 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3.31升/100公里,同比下降12.4%,涉及117家企业共生产/进口2318.9万辆乘用车 [2] - 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1-6月累计零售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 [4] - 东风汽车集团下半年销量目标为188万辆,全年冲刺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目标100万辆(自主新能源确保90万辆) [11]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系统阐述L0-L5全场景技术路径及产业生态,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华为联合编制 [3] - 华为公布"辅助驾驶方法和装置"专利,通过全景与精细化感知结合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12] - 蔚来子品牌萤火虫与HERE地图合作,整合实时限速数据以满足欧盟ADAS法规要求 [14] 国际车企动态 - 戴姆勒卡车启动20亿欧元股票回购计划,执行期为2025年下半年起两年内 [6] - 日产汽车将2031年到期债券总额从1500亿日元增至2000亿日元 [7] - 铃木汽车凭借印度组装车型成为日本6月最大汽车进口商,超越梅赛德斯-奔驰 [8] 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 - 特斯拉在加州建成全球最大超充站之一"Project Oasis",配备84个充电车位及太阳能储能系统 [9] - 比亚迪泰国工厂交付第9万辆新能源车(腾势D9),并下线首辆泰国产驱逐舰05 [10] - 吉利银河A7混动轿车7月11日开启预售,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及Flyme Auto智能座舱 [13] 产业链合作 - 四维图新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泊车软件开发合同,涉及两款车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