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宏发股份(600885):业绩符合预期,全球份额保持领先
华安证券· 2025-08-01 13: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4.53元,总股本1.46亿股,流通股本1.46亿股 [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83.47亿元(同比+15.43%),归母净利润9.64亿元(同比+14.19%),扣非净利润9.27亿元(同比+17.85%),毛利率34.24%(同比-0.54pct) [2] - 2025Q2单季营收43.64亿元(同比+15.51%),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13.25%),扣非净利润5.46亿元(同比+20.52%),毛利率34.67%(环比+0.90pct) [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63.71/188.92/217.70亿元,归母净利润19.61/22.81/24.87亿元,对应PE 18.3/15.7/14.4倍 [5] 产品线发展 - 继电器产品2025H1营收76.14亿元(同比+17.26%),"7"类继电器全球市占率第一,受益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 [3] - 高压直流系列产品优势显著,新能源汽车高压控制盒项目同比高速增长 [3] - "5+"新门类产品中:薄膜电容器发货量同比+31%,电流传感器同比+36%,陶瓷方体直流快速熔断器HPE509获UL认证 [4] 财务预测 - 2025E毛利率36.3%(同比+0.1pct),ROE 16.5%(同比-0.7pct),每股收益1.34元 [7][9]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27.57亿元,资本支出11.10亿元,现金净增加额28.46亿元 [9] - 2025E资产负债率37.5%(同比-1.8pct),流动比率3.00,速动比率2.27 [9]
午评:沪指窄幅震荡跌0.19% 医药、光伏概念股逆势走强
新华财经· 2025-08-01 12:2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8月1日早盘冲高回落,沪指报3566.55点跌幅0.19%,深证成指报10992.87点跌幅0.15%,创业板指报2324.50点跌幅0.16%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994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479亿 [1] - 医药股延续强势,奇正藏药、福元医药等多股涨停,光伏概念股集体反弹,捷佳伟创涨停,快递物流股走高,申通快递、韵达股份涨停 [1] - 体育概念股走低,共创草坪跌停 [1] 行业板块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中药、物流、医药商业、BC电池、创新药、POE胶膜 [2]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影视院线、游戏、通信服务、中船系、短剧游戏、可燃冰 [2]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视频生成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影视、电商、广告场景,中国公司如快手的可灵产品ARR全球领先 [3] - 光大证券指出美国二季度进口环比折年率降至-30.3%,净出口对GDP拖累收敛,但消费与投资疲弱,个人消费环比增速1.4%为2024年次低值,私人投资环比折年率-15.6% [3] - 华泰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向好,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快速提升,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维持同比20%以上增长,国内储能需求向好,欧美大储装机保持高增长 [4] 政策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人工智能应用处于关键窗口期,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并优化创新生态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要求各地于2025年9月30日前报送监察结果 [6] 企业动态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发文呼吁抵制无序竞争,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 [7][8]
碳酸锂:上市以来行情回顾
五矿期货· 2025-08-01 10:39
报告核心观点 - 广期所碳酸锂合约自2023年7月21日上市运行超两年,合约指数整体单边下行,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上市以来跌幅71.3%,最大跌幅约76%,期间经历4次较大反弹,其中3次幅度在30%附近,报告回顾6段单边行情,总结行情驱动因素和产业主要矛盾 [3] 各阶段行情总结 过剩预期主导&超跌反弹 - 2023年1 - 4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退出,锂电产业链下游主动去库,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至17万/吨,4月下旬下游备货价格回升,7月初再次下跌 [4] - 2023年7 - 12月,碳酸锂上市初期受锂资源供过于求预期主导,全球样本矿山放量约102万吨碳酸锂当量,较2022年增长32%,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增长27%,供给增长更迅猛,市场认为2024年供给过剩扩大,锂价下跌 [4] - 2023年11月中旬下游旺季结束,碳酸锂合约加速下移,12月初进入成本支撑区间,主力合约超跌反弹后区间波动 [5] 阶段性供需错配 - 2024年春节前后,锂价低位使盐厂开工率下滑,2 - 3月开工率分别为35%和与1月近持平,而锂电材料企业临近生产旺季,排产开工率大幅增加,供需短时错配,下游现货需求迫切,锂盐持货商捂货挺价,2月21日矿山环保扰动信息使锂价10天内反弹约28.4% [6] 持续累库压制价格 - 2024年3 - 4月锂价反弹后在11 - 12万元间波动,锂盐厂利润修复生产积极性提高,3 - 5月产量环比增速分别为31.8%、23.6%和18.2%,五一节后下游进入淡季,碳酸锂库存突破前期高点,合约进入下跌周期,5月10日 - 9月6日指数区间跌幅约36% [10] 需求超预期&提前备库 - 2024年10月22日 - 11月13日,碳酸锂指数上涨约20%,电车需求上,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使9、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2.3%和49.6%,储能侧企业可能抢先出口,生产旺季延长,11月排产环比近持平,出现预期差,库存去库高于市场测算 [13] - 部分下游企业提前备货,头部企业询价频繁,市场认为锂价见底,部分锂资源企业下调产销目标提振情绪 [14] 成本崩塌&商品悲观情绪共振 - 2025年3月中旬开始,锂盐加工利润压力传导至矿端,锂精矿价格支撑崩塌,至6月中旬澳大利亚锂精矿报价三个月内下行近30%,成本支撑失效 [18] - 宏观预期走弱,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国内强制配储政策调整,碳酸锂需求预期走弱,国内过剩品种共振下跌,3月20日 - 6月23日指数区间跌幅约21.6% [18] 超跌品种情绪提振 - 2025年6月23日碳酸锂指数触底反弹,至7月25日涨幅34.5%,供求关系未反转,商品市场博弈强修复预期,多头资金主导盘面,6月焦煤等品种反弹提振商品情绪,矿端事件扰动情绪,7月14 - 25日指数上涨约24%,后因风险度提升锂价回调 [19]
汽车早餐 | 兵器装备集团原副总经理刘卫东被双开;英伟达公司被约谈;印度对美关税措施失望称将维护利益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1 09:13
国内新闻 -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要求其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产新能源厢式货车、卡车及公交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0% 机构估计中国以外地区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同比增长一倍达约45万辆 [3] - 2025年1-6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升99 2%至328 2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量为51 7万个同比增长30 6% 私人充电设施增量为276 5万个同比上升120 8% 截至2025年6月底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10 0万个同比增长55 6% [4] - 北京市加强对多子女无车家庭在小客车指标配置时的倾斜支持 [5] 国际新闻 - 印度对美国宣布从8月1日起对其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表示失望 称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6] - 劳斯莱斯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0%至17亿英镑 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至31亿至32亿英镑 [7] - 宝马汽车第二季度销售额339 3亿欧元同比下降8 2% 息税前利润26 6亿欧元同比下降31% 交付量621477辆同比增长0 4% 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5 4%低于上年同期的8 4% [8] - 雷诺汽车任命采购总监Francois Provost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将于7月31日接替临时首席执行官Duncan Minto [9][10] 企业新闻 - 日产中国与东风集团拟在广州市新设合营企业 专注于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汽车装饰品的出口业务 [11]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及皮卡海外累计销售470086辆 [13] - 零跑B01第10000台整车量产下线 该车型为零跑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 售价8 98万至11 98万元 [14] - 阿维塔与华为联合团队已近千人入驻重庆总部 首款联合共创产品计划明年下半年推出 2030年前计划推出17款新品 [15] - 岚图汽车完成对武汉云峰工厂的收购 交易金额7 23亿元 该工厂年产能15万辆可扩展至30万辆 全新岚图知音将全系配备800V与5C超充计划8月底上市 [16]
QuestAuto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半年报:月度活跃量逼近3400万辆
36氪· 2025-08-01 07:41
政策与产业规范 - 上海即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运营牌照,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开展不同阶段试点,加速行业正规化发展 [1]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填补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评估和测试验证的空白 [1] - 保险公司推出"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判定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责任认定与赔付机制完善 [2] 市场数据与竞争格局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活跃量达3372.31万辆,其中纯电动2262.98万辆、插电混动839.02万辆、增程式270.31万辆 [2] - 比亚迪以971.43万辆活跃量领跑,上汽通用五菱242.62万辆、特斯拉中国236.06万辆分列二三位 [2][12] - 厂商TOP10中6家跻身百万活跃量俱乐部,新势力零跑、小鹏、小米增速显著 [12][10] - 车系活跃量TOP10中比亚迪占6席,Model Y(154.22万辆)、五菱宏光MINIEV(151.24万辆)领先 [14][48] 产品与技术趋势 - 纯电平均续航提升至460KM,增程式车型环比增速突出 [2] - L2级辅助驾驶配置装车量占比达70%,智能化配置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国产车从性价比转向技术定义权争夺,如小米YU7越级配置、领克900聚焦家庭安全 [6] 保值率表现 - 增程式车型保值率优于插混和纯电,但3年车龄保值率均低于50% [19] - 国产品牌崛起:坦克品牌3年保值率70%位列TOP3,理想汽车紧随特斯拉(57.1%) [21] - 1年车龄纯电保值率小米SU7超90%,3年车龄保时捷Taycan近60%领先 [23] 营销与用户运营 - 新能源车企广告向高信任度渠道迁移,私域流量快速增长,比亚迪活跃用户突破1200万 [30][33] - 小米YU7发布带动APP日活创新高,汽车资讯类APP流量显著提升 [32] 细分市场竞争 - 中大型纯电SUV市场因小米YU7上市竞争加剧 [35] - 大型SUV市场"大六座厮杀",问界M8、腾势N9 DM等新车型表现突出 [37] 充能设施 - 充电桩市场集中度高,特来电等头部品牌主导,午间时段使用率进一步提升 [41][44] 价值榜单数据 - 纯电车系活跃量TOP3:Model Y(154.22万辆)、五菱宏光MINIEV(151.24万辆)、海鸥(82.38万辆) [48][50] - 插混车系活跃量TOP3:宋PLUS DM(90.52万辆)、秦PLUS DM(89.65万辆)、元Pro DM(62.12万辆) [51] - 增程式车系活跃量TOP3:理想L7(31.10万辆)、问界M7(30.21万辆)、理想L6(28.84万辆) [53]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
搜狐财经· 2025-08-01 05:58
湖北省经济概况 - 湖北省2024年前三季度GDP达41655.01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3815.77亿元,第二产业16141.95亿元,第三产业21697.29亿元,工业和服务业占主导地位 [7] - 工业支柱产业包括汽车、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其中汽车和钢铁产业产值均达数千亿元 [7] - 民营经济发展滞后,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09227元,私营单位仅60583元,差距显著 [8] 产业结构与挑战 - 汽车产业历史悠久但面临新能源转型压力,东风汽车和武钢集团为代表性企业 [7][8] - 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受山地地形限制,农业占比低,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增长引擎 [4][6] - 第三产业占比最高(52.1%),但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不足 [7] 区域发展不平衡 - 武汉作为新一线城市工资水平领先(最低工资2210元),但三线城市如襄阳、宜昌工资水平接近五线城市 [10] - "一主两副"战略下武汉快速发展,襄阳、宜昌为副中心,其他城市增长滞后 [12] -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民营经济活力不足,创业氛围薄弱 [8] 发展潜力与方向 - 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长江水道、京广铁路),具备交通枢纽优势 [1][4] - 需推动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落户,加强中小企业信贷和税收支持 [15] - 山区资源整合和乡镇经济提升为潜在增长点 [15]
高频高速树脂的前景分析
DT新材料· 2025-08-01 00:05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PCB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带动上游材料需求大幅增长 [1] - AI发展驱动PCB产品电性能要求提高,行业向高频高速化发展,覆铜板需要更低介电常数(Dk)和介质损耗因子(Df) [1] - 高频覆铜板主要应用于基站、卫星通讯天线射频部分及汽车辅助驾驶毫米波雷达,高速覆铜板应用于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场景 [1] 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 - 高频板注重材料介电常数(Dk),聚四氟乙烯(PTFE)为首选材料,应用于功率放大器、5G基站、汽车自动驾驶天线等 [3] - 高速板注重介电损耗(Df),常用材料等级根据Df大小划分,应用于电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 [4] - 高频是高速的基础,PCB介质层影响信号传输速度、衰减和发热 [4] 高频高速树脂类型 - 改性环氧(MEP)类:Dk满足高频CCL要求,但Df难以满足高速CCL要求 [5] - 聚四氟乙烯(PTFE)类:介电性能优异,是超高频率(≥30GHz)毫米波段电路基材最佳选择之一 [5] - 碳氢树脂(PCH)类:由C和H元素组成,需添加陶瓷粉末与玻纤布增强改性 [5] - 液晶聚合物(LCP)类:日美企业主导原材料供应,适用于高频场景 [6] - 聚苯醚(PPO)类:综合性能优异,主要供应商为沙特SABIC和日本旭化成 [6] - 三嗪树脂(BT)类:耐热性、介电特性优异,主要应用于IC封装 [6] 电子树脂技术迭代需求 - 高频高速化:低Dk/Df树脂需求爆发,6G研发要求Dk<2.0,LCP可能成为优选 [9] - 轻薄化:高Dk树脂助力微型化元件制造,如智能手机集成天线和小型可穿戴设备 [9] - 无铅无卤化:环保法规倒逼阻燃剂切换,欧盟限制卤素含量<900ppm,配方需全面更新 [10]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 - 论坛聚焦宽频化、高耐温、高导热、高屏蔽效能、低介电损耗的多功能材料研发 [12] - 核心议题包括电磁屏蔽复材研究进展、吸波导热复材设计、低介电低介损材料等 [17][19][20] - 涉及材料包括PCB基材(环氧树脂、PTFE等)、天线材料(LCP、PEI等)、碳基屏蔽材料(石墨烯、MXene等) [23] -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年增28%-35%,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将拉动上游树脂需求 [7]
预期亏损扩大,日产复苏计划“刻不容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37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一季度净销售额2.7万亿日元,同比下降9.7% [1] - 净亏损1157.6亿日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85.6亿日元 [1] - 营业亏损791亿日元,去年同期营业利润9.95亿日元 [1] - 预计2025财年上半年营业亏损或达1800亿日元,净销售额5.5万亿日元 [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全球零售销量70.7万辆,同比下降10.1% [3]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7.5%,归因于价格战和非豪华合资品牌市场萎缩 [3] - 美国市场净销售额1.08万亿日元,占比40%,但同比下降10.23% [6] - 亚洲市场净销售额1356亿日元,同比下滑近30%,占比全球5% [7] - 预计2025财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9%至325万辆,中国市场预计下滑18.2% [8] 区域市场分析 - 美国市场因错失混动需求风口及关税影响(约3000亿日元)面临挑战 [7] - 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初显成效,纯电车型N7上市一个半月交付超1万辆 [8] - 日产计划将中国制造车型出口至海外市场 [7] 复兴计划与战略调整 - 发布"Re:Nissan"计划,目标2026财年累计节省5000亿日元成本 [9] - 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中国以外产能从350万辆削减至250万辆 [9] - 第一季度已实现超300亿日元降本 [9] - 墨西哥、阿根廷、印度、泰国、美国、英国工厂调整产能 [9][10] - 日本追浜工厂2027财年停产,新湘南工厂2026财年停产 [10] 合作与转型 - 与东风汽车成立新合资公司,专注汽车出口(日产持股60%) [10] - 富士康计划使用日产日本工厂部分产能生产电动车 [10] - 计划2027年前在中国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覆盖多元动力组合 [8] - 未来3年投入1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扩建技术中心容纳4000名员工 [8]
宁德时代(300750):2025 年中报点评:H1净利同比增超三成,Q2净利同环比双增
东莞证券· 2025-07-31 2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14.37元、17.35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需求驱动储能市场快速增长,锂电池需求增长确定性高,公司是全球锂电龙头,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8] 主要数据 - 收盘价277.09元,总市值12633.39亿元,总股本45.59亿股,流通股本44.08亿股,ROE(TTM)19.79%,12月最高价301.50元,12月最低价166.80元 [2] 业绩情况 - 2025H1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扣非后净利润271.97亿元,同比增长35.62% [5] - Q2实现营收941.82亿元,同比增长8.26%,环比增长11.19%;归母净利润165.23亿元,同比增长33.73%,环比增长18.33%;扣非后净利润153.68亿元,同比增长42.21%,环比增长29.92% [5] - Q2锂电池出货量近150GWh,环比增长约25%,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约80%,电池单GWh盈利环比保持相对稳定 [5] - 2025H1经营现金流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截至2025Q2末货币资金达3505.78亿元,同比增长37.48%,拟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含税) [5]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2025H1毛利率25.02%,同比下降1.51pct;净利率18.09%,同比上升3.17pct;ROE10.34%,同比下降1.31pct [5] - Q2毛利率25.58%,同比下降1.06pct,环比上升1.17pct;净利率18.59%,同比上升2.86pct,环比上升1.04pct;ROE5.94%,同比下降0.18pct,环比上升0.45pct [5] - 2025H1财务费用同比减少46.39亿元,财务费用率 - 3.25%,同比下降 - 2.54pct,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研发费用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研发费用率5.64%,同比上升0.49pct [5] 产品与市场地位 - 上半年在乘用车、商用车、储能领域持续推出创新产品,2025年以来加快构建换电生态,预计2027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5] - 2025年1 - 5月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pct;2025年1 - 6月公司储能电池产量保持全球第一 [5] 产能与资本开支 - 上半年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89.86%,存货周转天数89天,Q2环比保持稳定 [5] - 2025H1资本开支202.13亿元,同比增长46.15%,在建产能235GWh,国内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5] 上市与募资 - 2025年5月公司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募资410亿港元,搭建了海外资本运作平台,有助于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6] 盈利预测 | 科目(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362012.55 | 434958.89 | 507191.85 | 586840.77 | | 营业总成本 | 303303.90 | 358969.20 | 415793.24 | 477232.68 | | 营业成本 | 273518.96 | 324973.67 | 376287.20 | 432300.09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2057.47 | 2522.76 | 2941.71 | 3403.68 | | 销售费用 | 3562.80 | 3914.63 | 4564.73 | 5281.57 | | 管理费用 | 9689.84 | 10873.97 | 12679.80 | 14671.02 | | 研发费用 | 18607 | 21748 | 24345 | 26408 | | 财务费用 | -4131.92 | -5063.77 | -5025.41 | -4831.51 | | 其他经营收益 | 6215.67 | 6651.82 | 7756.64 | 9772.10 | | 其他收益 | 9967.63 | 10964.39 | 12060.83 | 13266.92 |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664.22 | 0.00 | 0.00 | 0.00 | | 投资净收益 | 3987.82 | 4386.61 | 4825.27 | 5307.79 | | 营业利润 | 64924.33 | 82641.51 | 99155.26 | 119380.18 | | 利润总额 | 64054.57 | 82641.51 | 99155.26 | 119380.18 | | 净利润 | 54879.32 | 70245.29 | 84281.97 | 101473.16 | |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50744.68 | 65512.88 | 79095.34 | 95086.34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11.13 | 14.37 | 17.35 | 20.86 | | PE(倍) | 24.90 | 19.28 | 15.97 | 13.29 | [7]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 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1 19:01
公司成立与概况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 [1] - 公司以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为基础组建,总部设在重庆 [1] - 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达3087亿元,从业人数约11万人 [1] - 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金融物流、摩托车等领域 [1] 战略目标与业绩 - 公司战略目标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3]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3] - 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3] - 全年目标为销量300万辆、新能源销量100万辆,营业收入3550亿元 [3] 核心发展计划 - 将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 [3] - 重点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汽车品牌 [3] 品牌发展规划 - 阿维塔定位"新豪华智能电动",上半年销量同比翻倍,计划2030年推出17款新品 [5] - 深蓝汽车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首款搭载3纳米座舱芯片的新品深蓝L06即将亮相,2030年目标海外销量占比35% [5] - 长安启源上半年销量16万辆,旗下Q07连续两月登顶20万元以内新能源中型SUV销冠 [5] 区域经济与长期目标 - 公司将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部署,助力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 [6]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冲刺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