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结构
icon
搜索文档
当人口高峰遇见消费高峰:消费格局如何演变?
东吴证券· 2025-05-19 16:35
消费年龄特征 - 2010 -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年龄结构呈倒U型,30 - 40岁为消费高峰,因大宗消费多发生在此阶段,且25 - 45岁为收入高峰[1][7][8][12] - 消费支出倒U型,消费倾向U型,30 - 40岁消费倾向低但收入高,消费支出高;老年人相反[1][15] 各年龄段消费情况 - 2022年20 - 39岁人口占总人口26.7%,占总消费29.1%,是消费最多群体,但未来40 - 59岁或成消费主体[1][20][22] - 2010 - 2018年20 - 39岁人口贡献30.3%消费增长,2018 - 2022年贡献44%左右消费增速降幅,主要因20 - 30岁人口消费下降[1][24][25] 消费结构分类 - 衣着、交通通信、家庭设备和服务消费随年龄增长呈倒U型,20 - 39岁达消费高点[1][36] - 文教娱乐支出呈双峰型,15 - 19岁、40 - 44岁为高峰;居住支出20 - 24岁上升,25 - 29岁达顶点[1][38] - 食品和医疗保健支出在人生后半段较高,食品“两头高、中间低”,医疗保健大致呈U型[1][41] 消费趋势变化 - 过去收入和消费“驼峰”左移,最高收入年龄从1980年代55岁降至2022年25 - 29岁,消费高峰从2010年40 - 50岁移至2022年25 - 29岁[1][48] - 未来最高收入年龄可能右移,消费“驼峰”随之右移,40 - 54岁或成消费支出最高年龄段[1][54][56] 人口与消费关系 - 2025 - 2035年若消费高峰右移与人口高峰重叠,消费总量增速或高于2020 - 2025年,2025 - 2030年40 - 49岁人口比重将从13.8%提至15.9%[1][58] - 人口结构变化使食品、医疗等老年消费占比或上升,部分消费品类在增量人口窗口期表现或更好,消费主体将从40岁以下变为40岁以上[1][70][74] 风险提示 - 数据相对滞后,CFPS调查数据仅更新到2022年,可能不能代表常态消费情况[1][80] - 数据由CFPS调查经计量模型计算得到,细节有误差,样本不能代表整体[1][80] - 报告聚焦人口对消费影响,社会经济等环境变化可能使推导结论产生偏差[1][80]
4月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专家解读来了
环球网· 2025-05-19 16:00
消费回暖与服务升级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显著 其中通信器材和家电升级类商品增速超过19% 家电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超13% [3] - 绿色化和智能化产品成为消费趋势 政策驱动的以旧换新举措成效显著 [3] - 线下消费热度持续增长 休闲娱乐和餐饮等服务消费增速亮眼 入境消费热度创新高 免签和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动国际航班班次增长 [3] 工业增长与高技术产业引领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6% 汽车制造业增长亮眼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激增 [5] - 高技术产业如可穿戴智能设备和飞机制造呈现量价齐升 集成电路出口额增长超20% [5] - 黑色金属冶炼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反映基建施工与设备更新政策拉动作用显著 [5] - 地方政府债券前4个月发行规模同比增长84% 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推动能源、交通和市政等领域基建 [5] 外贸韧性与结构优化 - 4月出口超市场预期 对东盟和印度出口增长明显 对美出口占比下降 关税豁免领域抢出口效应显著 [7]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支撑工业经济质效提升 外贸企业通过拓展内销和优化供应链布局应对冲击 [7] - 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超20% 多项政策为外贸多元化提供支撑 [7] 物价与金融环境稳定 - 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保持稳定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强化 [9] - 4月社会融资规模中政府债净融资成为主要拉动项 降准释放1万亿长期流动性 科创债扩容为科技创新注入动能 [9] - 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对冲外部冲击 [9]
4月份经济数据释放哪些信号?巩固经济平稳运行发力点在哪?解读↓
央视网· 2025-05-19 13:50
经济韧性与结构性突破 - 4月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展现显著韧性 核心指标呈现积极变化 韧性与结构性突破并存 [4] - 关税战持续升级背景下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支撑工业经济质效提升 [14] 内需与消费升级 - 消费稳步回升 食品价格回升 出行服务及高端消费价格上涨 反映内需恢复与结构升级趋势 [7] - 线下消费热度增长 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消费增速亮眼 入境消费创新高 免签与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动国际航班班次增长 [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明显 通信器材家电升级类商品增速超19% 家电网络零售额同比增13% 绿色化智能化产品成消费趋势 [9] 工业与高技术产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超6% 汽车制造业增长亮眼 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 [11] - 高技术产业量价齐升 可穿戴设备、智能设备、飞机制造等价格上涨 集成电路出口额增20%以上 [11] 外贸结构优化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支撑工业质效 外贸企业通过拓展内销、优化供应链应对冲击 [14] - "新三样"出口增长显著 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破千架 显示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14] - 4月出口超预期 对东盟印度出口增长明显 对美出口占比下降 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20%以上 [16] 物价与金融环境 - CPI环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保持稳定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强化 [18] - 社会融资规模中政府债净融资成主要拉动项 降准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 科创债扩容为科技创新注入动能 [21] - 金融监管部门推"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对冲关税外部冲击 [21] 政策与未来方向 - 政策协同发力精准有效 聚焦信心提振、瓶颈突破、风险化解 [24] - 需通过扩大内需、深化开放、强化创新 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动力 [25] - 以政策工具箱灵活性对冲不确定性 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抵御外部冲击 [25]
一季度江苏消费结构向高端化加速迈进
搜狐财经· 2025-05-17 08:19
原题:智能家电增幅70%!一季度江苏消费结构向高端化加速迈进 受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影响,居民购车换车意愿提升,一季度全省限上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 29.2%,较1—2月加快8.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 从消费模式来看,"两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跨店满减"等优惠活动,叠加"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 加持,全省电商企业销售火爆。一季度,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3192.5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650.4亿元,占社零的比重为21.4%,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同比增长8.0%,较上年 全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江苏推动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展望上半年,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预计全省消费市 场有望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有关负 责人分析。(李晞)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5月16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消费决策部 署,推动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 尤为值得 ...
食饮24年与25年一季度业绩综述:业绩分化加大,经营战略重要性凸显
联储证券· 2025-05-16 18: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食饮行业业绩分化加大,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与业务战略重要性凸显 [3] - 2024 年食品饮料板块业绩稳健增长,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放缓,需求下滑压力仍存 [3][10] - 以饮料、零食子行业为代表的结构性增长有亮点,部分产品/渠道同比增速超 30% [3] - 消费刺激政策值得期待,食饮消费结构升级仍具潜力,需求恢复与结构调整后有望“年胜一年” [4][41] 各部分总结 食饮整体 - 2024 年食饮行业营收 10877.93 亿元,同比增长 3.91%(放缓 4.06pp),扣非归母净利润 2104.49 亿元,同比增长 6.07%(放缓 10.35pp),25Q1 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 2.52%、2.98% [10] - 24 年零食、软饮料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 56.06%、12.61%,调味品、白酒实现全年营收个位数增长,其他子板块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方面,肉制品、软饮料、零食、啤酒、调味品和白酒实现正增 [15][16] - 2024 年食饮半数子行业盈利能力提升,部分子行业因上游包材和原料成本回落利润改善,部分因产品或渠道结构调整利润承压 [18] 白酒 - 2024 年白酒行业营收利润同比增长均超 7%,A股 上市公司中营收利润双增者过半 [21] - 高端白酒产品结构下沉,毛利率略降,费用投放增加,自营、直销渠道增多,茅五泸 24 年均保持业绩增长 [21] - 中高端白酒竞争加剧,销售费用率普遍提升,次高端增长承压,400 元以下价格带产品增长占优,区域龙头相对占优 [22][24] - 大众白酒受消费降级影响,白酒业务实现个位数增长,经营侧重于向外拓展 [24] 软饮料 - 24 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的 A 股上市公司仅东鹏饮料和承德露露,东鹏饮料全渠道精耕、多品类布局、规模效应提升,增长领先 [26] - 其他软饮料公司营收下滑因茶饮市场竞争、消费需求变化、销售渠道单一 [26] - 建议关注积极迎接健康化、功能化趋势,加快渠道端转型布局的公司 [27] 休闲食品 - 2024 年零食行业增速优先,烘焙食品其次,熟食相对落后,出圈和调整企业兼而有之,部分企业靠渠道扩张和产品策略实现增长 [29] - 线下门店商超客流量下滑,烘焙食品和熟食营收压力大,部分零食企业面临产品迭代压力,部分渠道调整企业利润承压 [30] - 25 年零食量贩领域渠道扩张或放缓,建议关注平台/渠道型公司和生产型公司相关情况 [30] 调味品 - 24 年调味品行业增长优于 25Q1,24 年受益于成本下降和复合调味品市场扩容,60%上市公司业绩不错,一季度动销偏弱,库存有望去化 [32] - 海天味业进行渠道改革和品类多元化,安琪酵母收缩制糖业务,专精酵母领域,拓展国外市场 [32] 啤酒 - 啤酒消费升级放缓,腰部企业增长,行业龙头并购动作频频,产品创新有望加速 [34] - 25Q1 各酒企业绩“开门红”,行业进入补库存周期,传统啤酒产品增长有压力,精酿啤酒等多元化需求有潜力 [35] - 建议关注有新品研发、联名合作且市场培育有成效的公司 [35] 乳制品 - 乳制品行业传统液奶和冷饮产品需求遇冷,原奶价格低位改善毛利率,乳企业绩盈亏不一 [37] - 营收利润双增企业有贝因美、一鸣食品和海融科技,龙头企业减负前行,区域乳企新业务/渠道/产品推动进程不一 [37][38] - 行业增长 25Q1 整体优于 24 年,固态产品销售增速优于液态,龙头经营有韧性,渠道下沉或加大区域乳企竞争压力 [39] 投资建议 - 白酒战略性投资地位减弱,有望估值修复,关注需求培育,高端白酒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区域龙头或有亮眼表现 [4][41] - 调味品关注餐饮恢复和连锁化带来的龙头市场集中度提升机会,关注功能性、复合性产品研发销售 [4][41] - 乳品有望迎来品类升级带来的国产替代和需求扩容机会,常温奶需求下滑或给部分区域乳企造成压力 [4][41] - 软饮料全渠道和多元化布局胜率大,传统饮料企业转型后有望逆境反转 [4][41] - 啤酒关注国产替代环境下的新品突围和结构性升级进程 [4][41] - 休闲食品关注平台型企业规模扩张后的利润增长,生产型企业新增渠道营收增速和新品迭代进展 [4][41]
盐津铺子(002847):零食销售高增,消费结构下沉
中原证券· 2025-05-07 20: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盐津铺子“增持”评级,预测公司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为2.89元、3.70元和4.37元,参照5月6日收盘价87.3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0.23倍、23.61倍和19.99倍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53.04亿元,同比增28.89%,归母扣非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19.27%;2025年一季度营收15.37亿元,同比增25.69%,归母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13.41% [7] - 主业收入保持较高增长但增幅收窄,2024年增幅较上年收窄13.33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较2024年一季度回落11.31个百分点 [7] - 直营KA渠道销售占比下降,2024年降至3.55%,经销比例升至74.59%、电商比例升至21.86% [7] - 辣卤类、蛋类和果干坚果类零食收入占比扩大,2024年分别扩大0.97、3.18、2.65个百分点 [7] - 2024年零食销量总计20.85万吨,较上年增加29.86%,推算出厂平均价同比下降0.74%,较2020年下降15.87%,产品结构下沉 [7] - 2024年毛利率较上年下滑2.85个百分点至30.69%,2025年一季度较2024年进一步下滑2.22个百分点至28.47% [10]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和研发四大费率分别为12.5%、4.13%、0.24%和1.5%,分别较2023年下降0.03、0.31、0.16和0.44个百分点,股东回报率升高1.94个百分点至36.89%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6日收盘价87.30元,一年内最高/最低92.61/35.78元,沪深300指数3,808.54,市净率12.36倍,流通市值213.65亿元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7.0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25元,毛利率28.47%,净资产收益率_摊薄9.25%,资产负债率46.81%,总股本/流通股27,281.99/24,472.90万股,B股/H股0.00/0.00万股 [2]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15|5,304|6,577|7,892|9,155| |增长比率(%)|42.22|28.89|24.00|20.00|16.00| |净利润(百万元)|506|640|788|1,009|1,192| |增长比率(%)|67.76|26.53|23.12|28.02|18.14| |每股收益(元)|1.85|2.35|2.89|3.70|4.37| |市盈率(倍)|47.09|37.22|30.23|23.61|19.99|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2023 - 2027年各指标情况,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11]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大力提振消费|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6 18:31
我国消费结构转型与潜力释放 - 我国正迈向高收入阶段,消费进入结构转型关键过渡期,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46.1%(2024年),预计"十五五"期间超过50% [1][3] - 城市化率67%(2024年)较相同发展阶段高收入国家低9个百分点,集聚效应将带动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需求增长 [4] - 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户均2.62人/户),推动养老照护、托幼、家政服务需求,2023年家政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年均增速20%) [9] 消费群体分化与新兴趋势 - 收入分层显著:50%中低收入群体以日常消费为主,30%中高收入群体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 [6] - 代际差异突出:年轻群体推动"谷子经济"爆发(如《哪吒2》周边销售额超4亿元),银发消费规模达7.8万亿元(占总消费18.3%) [7] - 性价比消费成长期趋势:超半数消费者优先关注性价比,类似日本90年代百元店、折扣店业态兴起 [8] 消费升级与供给短板 - 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占比42.6%(2024年),较OECD国家低10个百分点,汽车消费年均增速6.3%(2021-2024年),奢侈品消费年增速超20%(2019-2021年) [10][11] - 服务业供给不足:教育、医疗等领域存在专业化水平低、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 [14] - 商品质量投诉增长:2023年消费者投诉132.8万件(+15.3%),老年消费市场62.9%遭遇虚假宣传 [15] 政策与监管瓶颈 - 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受制于监管不协调,对比全球60多个城市设立"夜间经济"专管部门 [16] - 部分领域过度监管:演唱会上座率限制、商场活动安保要求过高等制约消费活力 [16]
最难时刻已过去,伊利要努力实现净利率目标|直击业绩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5-04 16:13
行业现状与公司定位 - 乳制品行业最艰难时刻已过去,结构化升级机会显现 [1] - 2024年行业面临上游原奶增产与下游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企业普遍承压 [2] - 公司2023年营收1157.8亿元(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滑),但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3] 管理层经营策略 - 采取"低库存、稳价盘"策略,通过优化渠道和进货节奏改善经销商盈利与库存健康度 [4] - 强调业务均衡发展,各板块需达到行业"数一数二"水平以增强持续竞争力 [5][6] - 快速应对行业变化与高效资源配置是公司在不确定环境中的核心能力 [5] 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液态奶、冷饮业务市场份额第一,奶粉整体销量市场第一,奶粉及奶制品板块规模达296.75亿元(历史新高) [8] - 婴幼儿奶粉细分市场"坐二冲一",金领冠品牌营收双位数增长,奶酪to B业务与海外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8] - 新品收入占比超15%,功能性乳制品与深加工项目(如与同仁堂合作的7款产品)被视为未来增长点 [10][11] 增长目标与近期业绩 - 2024年经营目标:营业总收入1190亿元,利润总额126亿元,力争实现9%净利率 [14] - 2024年Q1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下半年将制定新五年战略 [14] - 看好to B业务潜力(如茶饮、烘焙原料定制),行业规模约三四百亿元 [10] 行业趋势与机遇 - 线上渠道增长、一线城市消费力增强及乳制品结构升级带来长期机会 [10] - 功能性乳制品(针对儿童、健身人士、老年人)市场待开发,老龄化将催生新需求 [10]
山西汾酒(600809):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步稳行健,笃志进取
东吴证券· 2025-04-30 12: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12.8%、17.3%,24Q4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降 10.2%、11.3%;25Q1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7.7%、6.2%,Q1 销售费率上升致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 [7] - 24FY 腰部、青花均有较快增长,结构推升毛利率表现超预期,税金比率同比回落;25Q1 结构持续抬升,费率略有波动 [7] - 调整 20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35、154 亿元,更新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8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5 - 27 年 PE 为 18/16/14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1,928|36,011|40,058|44,968|51,964| |同比(%)|21.80|12.79|11.24|12.26|15.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438|12,243|13,470|15,355|18,102| |同比(%)|28.93|17.29|10.02|14.00|17.89| |EPS - 最新摊薄(元/股)|8.56|10.04|11.04|12.59|14.84| |P/E(现价&最新摊薄)|23.72|20.23|18.39|16.13|13.68|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202.99 元,一年最低/最高价 147.01/273.68 元,市净率 6.45 倍,流通 A 股市值 247,640.54 百万元,总市值 247,640.54 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31.47 元,资产负债率 30.75%,总股本 1,219.96 百万股,流通 A 股 1,219.96 百万股 [6] 事件 - 公司发布财报,2024 年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12.8%、17.3%,24Q4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降 10.2%、11.3%;25Q1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7.7%、6.2%,Q1 销售费率上升导致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 [7] 24FY 情况 - 分产品:酒类收入同增 13.0%,青花同增约 15%,复兴版同比回落,青 20/25 增速快于青花整体;腰部产品同增近 20%,老白汾增速快于巴拿马;玻汾全年增速降至持平左右 [7] - 分区域:省内省外齐头并进,全年分别同增 11.7%、13.8%;省内玻汾减量,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占比略降 0.4pct 至 37.6%;省外 24Q4 严格控货,全年增速下移 [7] - 财务指标:销售净利率同比 +1.3pct 至 34.0%;毛利率同比 +0.9pct 至 76.2%,24Q4 毛利率同比高增 5.3pct;税金及附加比率同比 -1.8pct 至 16.5%;销售、管理(含研发)费率同比 +15.8%、+23.6%,费率同比 +0.3、0.4pct [7] 25Q1 情况 - 收入端:酒类收入同增 7.7%,青花增速与整体基本一致,青 26 带动高价位青花增长修复,青 20 高单增长;腰部产品双位数增长;玻汾开年同比略增;省内、省外收入同增 8.7%、7.2% [7] - 收现端:收现比回落 9.1pct 至 83.5%,24Q4 + 25Q1 公司收入 +△预收同增 2.7%(略慢于收入增速 3.2%) [7] - 利润端:销售净利率同比 -0.6pct;毛利率同增 +1.3pct;销售费用同比 +33.1%,费率同比 +1.8pct,全年预计销售费率回归至持平附近 [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2024 年度公司分红率提升至 60%,对应 24 股息率达 3.0% - 调整 20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35、154 亿元(前值为 135、156 亿元),同比 +10%、14%,更新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81 亿元,同比 +18%,当前市值对应 2025 - 27 年 PE 为 18/16/14X,维持“买入”评级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 | | |流动资产|44,034|50,769|56,193|62,575| |非流动资产|9,461|10,904|12,309|14,409| |资产总计|53,495|61,673|68,502|76,985| |流动负债|17,963|19,645|19,185|18,761| |非流动负债|328|688|688|688| |负债合计|18,291|20,332|19,873|19,44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4,754|40,877|48,150|57,039| |少数股东权益|451|464|480|498| |所有者权益合计|35,204|41,341|48,630|57,537| |负债和股东权益|53,495|61,673|68,502|76,985| |利润表(百万元)| | | | | |营业总收入|36,011|40,058|44,968|51,96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8,570|9,564|10,610|11,837| |税金及附加|5,933|6,810|7,645|8,834| |销售费用|3,726|4,141|4,575|5,078| |管理费用|1,447|1,589|1,718|1,859| |研发费用|148|177|204|235| |财务费用|(10)|(22)|(7)|(12)| |加:其他收益|11|7|5|5| |投资净收益|324|310|350|220| |公允价值变动|0|0|0|0| |减值损失|7|30|8|10| |资产处置收益|0|0|0|0| |营业利润|16,539|18,147|20,586|24,369| |营业外净收支|(10)|0|(10)|(6)| |利润总额|16,529|18,147|20,576|24,362| |减:所得税|4,276|4,664|5,206|6,242| |净利润|12,253|13,483|15,370|18,120| |减:少数股东损益|10|13|15|1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243|13,470|15,355|18,102|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0.04|11.04|12.59|14.84| |EBIT|16,205|17,755|20,212|24,117| |EBITDA|16,789|18,135|20,689|24,674| |毛利率(%)|76.20|76.13|76.40|77.22| |归母净利率(%)|34.00|33.62|34.15|34.84| |收入增长率(%)|12.79|11.24|12.26|15.5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7.29|10.02|14.00|17.8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172|9,907|10,494|12,086| |投资活动现金流|(3,929)|(3,461)|(1,490)|(2,390)| |筹资活动现金流|(5,734)|(7,356)|(8,101)|(9,233)| |现金净增加额|2,510|(911)|903|463| |折旧和摊销|584|380|477|557| |资本开支|(635)|(1,864)|(1,839)|(2,609)| |营运资本变动|(347)|(3,575)|(4,973)|(6,333)|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 | | | |每股净资产(元)|28.49|33.51|39.47|46.75|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220|1,220|1,220|1,220| |ROIC(%)|37.02|33.98|33.16|33.45| |ROE - 摊薄(%)|35.23|32.95|31.89|31.74| |资产负债率(%)|34.19|32.97|29.01|25.2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23|18.39|16.13|13.68| |P/B(现价)|7.13|6.06|5.14|4.34| [12]
55年,高淳古柏七旬老人记了24本家庭账册
南京日报· 2025-04-30 08:06
家庭账本记录 - 高淳区古柏街道居民杭万达从1970年开始记账,持续55年共记录24本家庭账册,详细记载每日收支[3] - 账本内容涵盖食品(如1980年猪肉0.5元、酱油0.1元)、住房(1974年建房支出397.25元)、家电(1987年首次购买电风扇)等类别[3][4][5] - 早期支出以生存需求为主(食品、住房),后期转向耐用消费品(电视、洗衣机)及教育旅游等[7][8] 住房条件变迁 - 1974年住房支出占比73%(397.25元/540.97元),1992年占比79%(8097.81元/10291.6元),反映住房为家庭核心开支[4] - 住房从茅草房升级至砖瓦房(1984年建房支出652.95元),2015年拆迁后入住电梯房,人均面积达40.84平方米[4] 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 - 民办教师时期年工资从1972年320元增至1994年8167.9元,家庭总收入同年突破五位数(11055.3元)[6] - 1988年首次全年结余超500元(689元),2015年后教育支出显著增加(如2023年发放奖学金5380元)[5][7] - 2017年起旅游成为固定支出,三年内赴苏州、杭州、厦门等地,年均一次旅行[8] 社会发展缩影 - 1985年首次通电(年电费10元),1989年通自来水,反映基础设施改善[5] - 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教育奖励机制带动社区重视家风(如设立20余项家庭奖学金)[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