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187亿美元收购澳洲Santos 股价暴涨15%
金融界· 2025-06-16 13:56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牵头的国际财团向澳大利亚油气巨头Santos抛出187亿美元收购橄榄枝。这一重 磅交易消息传出后,Santos股价应声上涨,市场对此次跨国并购案高度关注。该收购要约体现了中东能 源巨头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战略布局野心。 战略意图与行业背景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此次收购行动符合其在首席执行官苏尔坦·贾比尔领导下的国际化扩张战略。该 公司近年来积极寻求海外收购机会,旨在扩大国际业务版图并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Santos作为澳大利 亚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之一,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东帝汶拥有多个优质液化天然气项目。 中东能源巨头对天然气资产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将天然气视为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桥梁燃料。这种 战略考量在亚洲市场尤为突出,该地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去年已同意 以约5亿美元价格收购MidOcean Energy公司少数股权,该公司在多个液化天然气项目中持有权益。 Santos此前曾与同行Woodside Energy就潜在合并事宜进行谈判,但相关讨论在去年宣告破裂。公司股价 的长期低迷状态导致近年来多次收购尝试未能成功,同时引发了要求其分拆业务的市场呼声。除 ...
英国最强逆袭巨头:从杂货铺起家,穿越2次大战,单挑洛克菲勒
搜狐财经· 2025-06-16 12:31
公司发展历程 - 1833年伦敦犹太商人马库斯·塞缪尔创立贝壳工艺品小店"壳牌",后转型为跨国贸易巨头,涉及日本大米出口、煤炭垄断及国际债券发行[2][3] - 1890年小马库斯·塞缪尔发现巴库油田运输瓶颈,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签9年供油协议,成为俄国煤油唯一经销商[4][5][6] - 1892年壳牌突破标准石油垄断,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散装煤油,包装成本降低12%,1896年煤油利润达23万英镑(海鲜贸易11倍)[7][8][10][11] - 1898年壳牌在东南亚钻获首口自喷井,转向燃料油市场并推动英国海军"煤改油"[12][13] - 1907年与荷兰皇家石油合并成立皇家荷兰壳牌集团,荷兰方占60%股权并掌握管理权[17][18] 战略转型与危机应对 - 一战期间壳牌石油供应量增长300%,抢占墨西哥、委内瑞拉油田,保障盟军供应[20] - 大萧条时期关停30%低效炼油厂,与美孚分割市场,重点研发航空燃油技术[21] - 二战期间提供盟军80%高辛烷值航空燃油,全球份额逆势增至25%[21] - 1973年石油危机前预警油价暴涨,提前开发北海油田、布局天然气,油价从3美元飙至37美元时稳健运营[22][25] - 1986年油价崩盘后壳牌从行业第六跃居第二,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通过新兴市场布局实现年销售额1070亿美元[25][26] 核心竞争力 - 技术革新:1882年研发全球首艘散装煤油运输船"穆雷克斯号",装卸效率12小时[8] - 成本管控:镀锡铁皮包装比对手薄0.3mm,成本降12%;期货对冲策略实现1977-2006年股价回报率2500%[10][28] - 情景规划:全员参与极端情景模拟,开发"无怨无悔"决策(如高现金流、供应源分散)[23][24] - 逆向操作:行业高峰抛售储备回笼现金,低谷期收购资源,1986年成最大买家[25]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19世纪末打破标准石油90%市场份额垄断,1892年承运全球70%海运石油[5][15] - 1920年代唯一能与美孚抗衡的非美资巨头,1970年代逆袭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21][22] - 2008年油价147美元/桶时通过新兴市场布局对冲风险,2022年俄乌冲突中展现周期穿越能力[27][29] 能源转型布局 - 最早押注天然气的传统巨头,1970年代即布局替代能源[22] - 21世纪提前进入中国、印度市场,拓展新能源业务[26] - 从煤油到石油再到新能源的每次转型均领先同行[29]
林洋能源斩获毛里求斯储能项目 海外市场再下一城在手订单超10亿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3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合体中标毛里求斯电网侧储能项目,合同金额2498.8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9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2.66% [1][2] - 项目内容包括设计、制造、安装两个20MW/60MWh电池储能系统,合计40MW/120MWh [2] - 毛里求斯中央电力局负责全国约42%电力供应,项目助力该国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60%目标 [2] - 2024年境外营收11.26亿元,同比增长34.22%,占总营收16.7%,2021-2024年境外收入复合增速23.21%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外在手订单达10亿元人民币 [5] 全球化业务布局 - 采用"5+2"开发模式聚焦欧洲、中东、亚太、非洲市场,依托波兰、印尼、沙特三大海外基地实现本地化运营 [3] - 2024年底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4.5GWh,储备项目超10GWh [3] - 2025年与瑞典Suntrade集团签署300MWh储能系统采购协议,与意大利SVAM达成560MWh项目合作框架 [3] - 通过子公司ELGAMA在中东欧市场深度布局,该子公司为拥有32年历史的欧盟表计企业 [6]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11-2024年营收从16.96亿元增至67.42亿元(增幅297.52%),净利润从1.88亿元增至7.53亿元(增幅300.53%) [7]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89%至67.42亿元,净利润下降27%至7.53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7.69%,净利润下降43.26% [7]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9.05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2.69亿元创五年新高 [7] - 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78件(含发明专利37件),累计授权专利323件(含发明专利136件) [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56.23亿元,资产负债率36.22% [8] 业务板块与技术实力 - 形成智能配用电、新能源发电与储能三大业务板块,智能电表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15年布局储能及微电网业务,现具备40MW/120MWh电池储能系统规模化交付能力 [2][6] - 此次毛里求斯项目标志着海外储能业务从"试点合作"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 [2]
电动汽车高歌猛进,但氢能源并未退出舞台
36氪· 2025-06-16 07:57
全球汽车市场电动化与氢能发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 市场渗透率稳步攀升 [1] - 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产业布局加速进行 [1][3] 氢燃料汽车的核心优势 - 补能速度仅需3-5分钟(乘用车)至十几分钟(重卡) 显著优于纯电动技术 [5][6] - 氢燃料重卡有效载荷更高 电池系统重量远轻于同等续航的纯电重卡 [6] - 氢燃料汽车在零下30℃环境中续航衰减仅15% 纯电动车普遍超40% [8] 应用场景分化 - 纯电动技术适用于中短途城配场景 氢能主攻长途干线物流 [6][8] - 2025年上半年现代 丰田 一汽解放等企业发布续航超1000公里的氢燃料重卡商业化计划 [8] 氢能战略价值 - 中国已建成560座加氢站(截至2024年底) 全球数量最多 [3] - 绿氢制取成本预计2030年降至2美元/公斤(约13元人民币) 接近平价拐点 [11] - 氢能可联动可再生能源消纳 缓解电网系统性风险 [10][13] 技术路线互补性 - 纯电动与氢能并非零和博弈 分别覆盖不同需求场景 [3][14] - 未来零碳交通需构建纯电+氢能的"双引擎"系统 [14]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仍是全球投资重点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0
全球能源投资总体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将增至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 [1] - 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和电气化等领域投资约2.2万亿美元,传统能源领域投资约1.1万亿美元 [1]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快速增长,过去5年约70%新增投资来自化石能源净进口国 [2] 主要国家能源投资动态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清洁能源支出份额从10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一 [1] - 美国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排放燃料投资过去10年近乎翻番,但可能进入平台期 [1] - 印度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有望提前实现2030年达到50%的目标 [1] - 巴西形成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与清洁能源投资并举的独特格局 [1] 区域能源投资差异 - 非洲能源投资预计较2015年萎缩三分之一,清洁能源投资占比仅为2% [2] - 发展中经济体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和援助水平远低于需求和预期目标 [2] 细分领域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电力领域投资将达1.5万亿美元,低碳发电领域吸引大量投资 [3] - 太阳能领域投资预计达4500亿美元,配备储能电池的光伏板成为新兴经济体重要驱动力 [3] - 电力系统储能电池投资预计达660亿美元,核电投资突破700亿美元 [3] - 石油上游产业投资预计同比下降6%,可能创2016年以来最大降幅 [3] - 全球油气上游产业投资预期降至5700亿美元以下,40%用于延缓油田产量衰减 [3] 低碳排放燃料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低碳排放燃料投资预计不足300亿美元,但或创历史新高 [4]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资规模预计2027年较当前增长10倍以上 [4] - 氢能项目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已被取消或延期 [4] 电网与基础设施挑战 - 全球电网年投资额约4000亿美元,不足以匹配电力消费需求和发电投资增长 [4] - 电网投资面临审批流程长、供应链紧张和电力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等问题 [4]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要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至2023年3倍的目标,年投资规模需要翻番 [5] - 配套电网、储能等领域投资需同步增加 [5] - 呼吁为发展中经济体低碳项目募集至少1.3万亿美元资金 [5]
贺博生:6.15黄金原油下周一开盘行情走势预测及最新独家多空操作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6-15 09:21
对于近期行情涨涨跌跌,反反复复,多空转换频繁,很多投资朋友们都措手不及,或不知从何下手,一买进就跌,出场就涨,来来回回连续损单,其实这是 很多新手朋友们都会出现的情况,在这里告诉大家,做交易首先不要频繁去操作,其次要对行情需要有一个精准的把控,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当然这些对 一些新手朋友来说都是空谈,毕竟才入市并没有严格的交易计划,大多数都是追涨杀跌从而导致严重亏损,如果此时此刻看到文章的你也是这样的情况,那 么可以咨询本人沟通交流一下,可以帮你指出做单中所有的问题,这样可以让你在交易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原油技术面分析:原油从日线图级别看,中期走势围绕均线系统徘徊,中期客观趋势震荡为主。油价逐步上行至区间上沿附近。从动能看,MACD指标快慢 线上穿零轴向上,多头动能开始转暖。K线连续收小阳线。若后期油价突破区间阻力,则中期走势有望进一步上行测试70一线。原油短线(1H)走势震荡上行 再创新高触及70高位。均线系统多头排列,短线客观趋势方向向上不变。早盘K线收大实体阳线,呈主趋势向上。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张口向上,多头动 能占优势,预计日内原油走势继续突破上行。综合来看,原油下周操作思路上贺博生建议以回踩低多 ...
机构最新研究显示 今夏全球太阳能发电量或超核电
太阳能发电发展 - 全球太阳能发电量今年夏季(6至8月)预计达78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约30% 首次季节性超越核电等其他清洁能源电力 [1] - 第一季度全球关键地区太阳能发电能力增长带动发电量同比增长34% [2] - 自2014年以来全球太阳能装机规模激增10倍以上 发电量规模增长2倍以上 截至2024年底总装机容量达1866吉瓦 成为仅次于煤炭和天然气的全球第三大电源 [2] - 2024年中国新增太阳能装机规模占全球53% 其清洁能源电力增长满足当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1% [3] 核电发展现状 - 2018年全球核电发电量达2700亿千瓦时 占所有发电量10% 欧美发达经济体核电满足近18%电力需求 [4] - 核电站平均建设成本超预算102.5% 即每个项目多支出15.6亿美元 平均延误率达35个月 [4] - 法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从2019年45%下降至2024年39% 其清洁能源电力占比已达95% [5] - 全球核电站普遍"老龄化" 发达经济体现有核电站平均年限32年 多数反应堆已运行30年接近设计寿命 [7] 能源转型趋势 - 2024至203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太阳能将贡献80%份额 预计本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可再生能源来源 [7] - 核电与太阳能发电形成互补协同关系 核电提供稳定基荷电力 太阳能凭借经济性和快速部署能力成为清洁能源主力军 [8] - 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发展将增强核电与太阳能协同潜力 [8]
【高端访谈】绿色经济为中巴合作拓展新空间——专访巴西皮奥伊州州长拉斐尔·丰特莱斯
新华财经· 2025-06-14 16:57
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发展 - 巴西皮奥伊州清洁能源比重达99.75%,主要议程是吸引依赖绿色能源的产业落地并出口氢能及其衍生产品 [1] - 州政府开展12次国际招商活动,今年计划再开展2次,国际投资方对巴西兴趣增长,尤其来自中国、欧洲、美国和中东的代表 [1] - 新能源发电弃风弃光和限电问题已提交巴西联邦政府,4月成立专题工作组尝试解决,方案包括加快拍卖机制、增强电网连接能力、推动公营金融机构介入融资 [1][2] 碳市场与绿色金融 - 巴西联邦国会已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立法,监管框架正在完善,预计COP30前投入运行为氢能等项目提供低碳认证 [2] - 皮奥伊州将与瑞士摩科瑞能源集团签署协议,开发塞拉杜与卡廷加生物群区的碳信用,通过控制森林砍伐和火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 州政府引导绿色资本进入氢能、绿色钢铁、数据中心等高附加值制造业,已在帕尔纳伊巴特别经济区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 [2] 教育与技术普及 - 皮奥伊州从九年级开始将人工智能列为必修课程,覆盖12万名学生,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伦理问题 [3] - 州政府为公务员开设人工智能培训课程以推动技术普及 [3]
IEA国际能源署:能效政策工具包2024
搜狐财经· 2025-06-14 16:10
国际能源署能效政策工具包2024核心观点 - 报告旨在通过综合性政策工具组合推动全球能效提升速度倍增,助力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1][7] - 能效提升可改善生活质量、增强能源安全、创造就业并支撑经济韧性增长[1][6] - 政策框架聚焦监管法规、信息、激励三类关键政策协同实施,覆盖建筑、家电、工业、车辆等终端部门[1][12] - 提出12项"倍增政策工具"作为实施抓手,包括建筑节能法规、家电能效标识等[28][29] 政策框架设计原则 - 十项战略原则指导政策制定:包括发挥公共机构引领作用、动员社会参与、利用数字化创新等[10][11] - 政策组合需结合国情优先选择高影响力领域,工业占比大国可重点突破工业能效[15][17] - 监管法规类政策需定期更新标准,信息类政策需基于行为学理论设计,激励类政策需降低技术应用成本[12][13] 建筑部门政策 - 新建建筑需强制零碳排放转型,既有建筑设定翻新率目标并配套能源性能证书制度[1][16] - 高效热泵替代化石燃料锅炉可节能75%,智能技术可优化建筑用能行为[16][27] - 关键工具:建筑节能法规、能源性能证书、节能改造补助[16][29] 家电部门政策 - 最低能效标准需对标国际最佳实践,2030年目标使市场平均家电耗能减少25%[18] - 能效标识应展示全生命周期成本信息,配合返利优惠可推动能效水平翻倍产品普及[18] - 关键工具:家电最低能效标准、能效标识、贷款和返利优惠[18][29] 工业部门政策 - 加强能源管理措施可在1-2年内实现15%节能效果,电机标准是技术升级关键[20] - 能效网络促进知识共享,能效责任制结合碳交易机制可加速工业脱碳[20] - 关键工具:电机最低能效标准、工业能效网络、能效责任制[20][29] 车辆部门政策 - 燃油经济性标准配合电动车补贴,2030年目标使电动车销量占比达60%[22] - 能效标识需覆盖新车和二手车,驾驶行为优化可显著降低燃油消耗[22] - 关键工具:燃油经济性标准、车辆能效标识、电动乘用车补贴[22][29] 跨领域政策 - 数字化工具可提升城市能效系统管理,清洁烹饪政策需结合电气化与健康改善[23][24] - 能效融资需简化审批流程,公共资金通过担保基金吸引社会资本,2050年能效投资占比需从20%提升至50%[25] - 热泵政策需统一能效标识并配备智能控制,大规模应用可创造就业[27]
政策东风频吹 核电产业链企业抓机遇布局忙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1
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民营企业参与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今年将在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2] - 政策降低民营企业参与核电项目门槛,消除市场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涌入核电领域 [2] 上市公司动态 - 南方风机中标田湾、徐大堡、太平岭核电项目3、4号机组,正在供货或准备供货 [3] - 北京钢研高纳取得核电领域准入资质,与多个重要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计划进一步拓展核电市场份额 [3] - 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拟置入核电资产,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在运核电机组权益装机规模达745万千瓦,在建机组4台,其中5、6号机组已获核准 [3] - 尚纬股份持续服务于太平岭、三澳、昌江等核电站项目,2025年计划加大核电市场开拓力度,巩固核级电缆行业领先优势 [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2040年核电装机需达2亿千瓦时,发电量占比约10% [5] - 核电是替代化石能源作为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全球核电装机预计大幅增加,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处于世界前列 [6] - 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稳定的能源,发展前景广阔,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提升安全性与经济性 [6] 行业挑战 - 核电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资金筹集与使用需谨慎规划 [6] - 核电安全是行业发展生命线,需强化监管与技术保障 [6] - 公众对核电认知度亟待提升,需通过科普宣传消除误解 [6] 行业整体趋势 - 核电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展现强大发展活力与创新动力 [7] - 技术进步和政策优化将推动核电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