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

搜索文档
青岛啤酒 6.65 亿元跨界黄酒:主业承压下的多元化突围与协同效应考验
新浪证券· 2025-05-09 17:22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战略分析 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6 65亿元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 正式进入黄酒行业[1] - 交易完成后即墨黄酒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双方将在产品结构 渠道网络及淡旺季销售上寻求协同[1] 啤酒主业压力 - 2024年公司营收321 38亿元 同比下降5 3% 终结连续三年增长[2] - 净利润43 45亿元 同比仅增1 81% 增速较2023年的17 59%大幅放缓[2] - 啤酒销量754万吨 同比下滑5 9% 连续两年负增长[2] - 中高端产品销量315 4万吨 同比下降2 66% 首次出现下滑[2] 黄酒赛道潜力 - 即墨黄酒2024年营收1 66亿元(+13 5%) 净利润3047万元(+38%) 增速显著高于啤酒主业[3] - 黄酒与啤酒消费场景互补 啤酒旺季在夏季 黄酒在秋冬更具优势[3] - 黄酒行业规模约210亿元 不足啤酒市场的12% 毛利率37%-52%低于白酒及高端啤酒[3] - 收购市盈率约20倍 处于消费行业合理区间[3] 协同效应与挑战 - 公司拥有1 16万家经销商 覆盖超90%县级市场 可为即墨黄酒提供渠道支持[4] - 已形成"啤酒+饮料"初步矩阵 此次收购有望构建全品类发酵酒组合[4] - 黄酒与啤酒消费场景存在差异 需针对性市场教育[4] - 即墨黄酒作为区域品牌 需与公司高端化战略协同 避免资源冲突[4] 行业转型趋势 - 啤酒行业CR5达90% 华润啤酒收购金种子酒 汾酒集团布局露酒等案例频发[5] - 公司试图构建"啤酒+黄酒+饮料+烈酒"全品类矩阵[5] - 即墨黄酒净利润仅占公司0 7% 短期影响有限 但长期战略意义显著[5]
贝因美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营收净利双升,多元化战略成效显现
全景网· 2025-05-09 09:1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73亿元,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6.9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28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93.87% [1] - 奶粉业务收入25.08亿元,占总营收90.43%,同比增长7.33%,米粉业务收入0.87亿元,同比增长111.09%,其他业务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5.46% [1] 行业与竞争优势 - 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在新国标政策推动下加速洗牌,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2] - 公司拥有6家现代化婴幼儿奶粉生产工厂,配备数十条国际先进生产线,并引入MES、WMS等智能化管理体系 [2] - 公司在黑龙江拥有自建牧场,与全球主要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确保供应链稳定 [2] - 2024年公司通过新国标注册的婴配粉配方达45个,特医食品配方4个,拥有33项软件著作权 [2] 产品与战略布局 - 提出"母婴生态、全家营养、美好生活"三大业务方向,通过"OBM+ODM+OEM+品牌授权"四大模式拓展业务 [3] - 加速布局儿童粉、成人粉、辅食及母婴用品市场,米粉业务同比增长111.09% [3] - 将"贝因美"品牌延伸至洗护用品、玩教具等亲子消费领域 [3] - 综合毛利率为42.95%,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主要因促销力度加大、品类结构变化及成本优化部分抵消 [3] 渠道与市场策略 - 线上布局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线下在800余个高铁站点投放广告,深化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渗透 [4] - 婴配粉消费从一二线城市向低线市场下沉,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4] - 紧跟政策导向,重点布局特医食品、成人营养品等赛道,探索亲子家庭营养食品创新方向 [4] 未来规划 - 强化研发创新,持续加码特医食品、功能性营养品的研发投入 [5] - 优化供应链,通过规模化采购和智能制造降本增效 [5] - 深化渠道改革,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下沉市场覆盖率 [5] - 利用"大国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信任 [5]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火锅巨头海底捞跨界烘焙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5-09 00:11
公司多元化战略 - 公司旗下全新烘焙品牌"拾耍·SCHWASUA"在杭州西湖银泰百货开设全国首店,正式进军烘焙赛道 [2] - 烘焙品牌主打性价比策略,单品价格区间为10-30元 [3] - 此次跨界是"红石榴计划"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该计划旨在孵化餐饮新品牌推动多元化发展 [3] - 截至2025年4月已孵化运营13个子品牌,覆盖烤肉、炸鸡、中式快餐、麻辣烫等多个品类 [3] 火锅主业经营现状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3.1%),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4.6%),增速明显放缓 [4] - 客单价从2023年97.3元降至2024年95.7元 [4] - 自营餐厅翻台率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仍低于2019年前水平 [4] 火锅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6175亿元(同比+5.6%),行业饱和度提高 [5] - 2024年全国火锅相关企业存量约40万家,同年11月火锅门店数量超52万家 [5] - 新品牌涌入导致消费者选择多样化,核心业务面临增长瓶颈 [5] 烘焙行业市场特征 - 烘焙食品具有消费高频、毛利较高的特点,市场潜力巨大 [6] - 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5614.2亿元(同比+9.2%),预计2029年达8595.6亿元 [6] - 行业呈现三方面竞争态势:老牌企业衰退、新势力品牌崛起、新茶饮品牌跨界加剧竞争 [6] - 公司优势在于成熟服务体系可延伸至烘焙领域,供应链优势利于成本控制 [6]
果然财经|青啤6.65亿收购即墨老酒,头部品牌的双向奔赴?
齐鲁晚报· 2025-05-08 16:57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的战略布局 - 公司拟以6.65亿元人民币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 创下近五年国内黄酒行业最高并购金额纪录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中国啤酒龙头正式进入黄酒赛道 是公司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2] - 收购旨在丰富产品线 拓宽市场渠道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选择 [2] 啤酒行业现状与公司业绩 - 2018-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产量从3812.2万千升下降至3590万千升 2024年同比再降0.6%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21.38亿元 同比下降5.3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1% [1] - 公司此前已推出精酿啤酒和无酒精啤酒等新品 但在非啤酒品类拓展上较为谨慎 [2] 业务协同效应分析 - 公司啤酒业务季节性明显 第二三季度营收占比合计65% 冬季不足15% 全年产能利用率仅72% [4] - 即墨老酒销售旺季在秋冬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占比达38% 形成天然淡旺季互补 [4] - 黄酒35%营收来自礼品渠道 与啤酒即饮场景形成协同 覆盖餐饮宴请、养生滋补等新场景 [4] 黄酒行业现状与即墨老酒表现 - 2023年全国黄酒销售收入210亿元 仅占酒类市场总量2% 消费79%集中在江浙沪地区 [5] - 即墨老酒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 同比增长13.5% 净利润3047万元 同比增长38% [5] - 即墨老酒在北方市场营收占比不足15% 北方市场渗透率低于5% 认知度仅23% [5][7] 渠道整合与市场拓展潜力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120万家终端网点 将助力即墨老酒突破区域限制 [7] - 即墨老酒目前主要市场集中在山东省内 省外分布较少 [7] - 借助公司品牌影响力和供应链优势 有望降低物流和原材料成本 提升运营效率 [7]
Q1净利跌超6成,传音控股非洲市场增收乏力
凤凰网财经· 2025-05-07 21:02
核心观点 - 传音控股2025年一季度陷入营利双降困境,归母净利润同比跌超6成 [1] - 非洲大本营市场增速放缓,印度和东南亚等新市场拓展面临挑战 [1] - 多元化战略成效不彰,非手机业务难以扛起营收大旗 [1] Q1营利双降,出货量跌出前五 - 2025年Q1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87%;扣非净利润3.43亿元,同比下降74.64% [2] - 毛利率为19.27%,同比下滑2.88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1亿元,同比下滑583.95% [2] - 2025年Q1出货量未被列入全球前五,而2024年Q1出货量2850万台(占全球9.5%),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 [3] 非洲大本营被蚕食,新兴市场拓展存挑战 - 2024年非洲市场营收227.19亿元,同比增长2.97%,增速较2023年6.74%放缓 [6] - 非洲市场毛利率28.59%,同比下滑1.46个百分点 [6] - 2024年Q4非洲市场出货量10.0百万台,市场份额49%,同比增长仅1%,而小米增长22%,Realme增长70% [5][6] - 亚洲及其他地区2024年营收447.37亿元,同比增长13.96%,但毛利率17.66%,同比减少2.52个百分点 [7] - 印度市场占有率仅为5.7%,排名第八 [7] 多元化战略效果不佳,非手机业务难扛大旗 - 实施"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家电+数码配件"商业生态模式,但效果不彰 [8] - 非洲互联网生态尚未成熟,广告、电商、游戏等变现路径面临挑战 [8] - 家电及数码配件业务2024年收入42.5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不足一成 [9] 2024年业绩颓势显现 - 2024年营收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55.49亿元,同比微增0.22% [4] - 2024年毛利率21.28%,同比下滑3.17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48亿元,同比下滑76.05% [4]
多元化战略再迈新步伐 青岛啤酒宣布收购即墨黄酒厂100%股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7 20:38
即墨老酒隶属于黄酒,是中国历史名酒之一。即墨黄酒厂始建于1949年,即墨黄酒厂生产的"即墨"牌即 墨老酒以独特的微苦焦香风味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2024年,即墨黄酒 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38.0%。截至2024年 末,即墨黄酒厂总资产为9.08亿元,净资产为2.03亿元。 武汉京魁科技董事长、酒业资深专家肖竹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青岛啤酒对即墨黄酒 厂的收购具有三重战略价值。一是渠道赋能层面,青岛啤酒成熟的全国性销售体系可快速承接即墨老酒 产品矩阵,通过渠道共享机制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二是供应链整合维度,青岛啤酒完备的采购、生 产、物流体系将与即墨黄酒厂形成产业协同。三是人才战略支撑方面,青岛啤酒专业化团队将向即墨黄 酒厂输出管理经验与技术能力。从生产管理到品牌营销,从质量控制到渠道拓展,人才要素的双向流动 将加速即墨老酒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其快速完成全国化市场布局。 青岛啤酒此次收购即墨黄酒厂,正是看中了即墨黄酒厂在黄酒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期望通过 产业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 ...
九鼎投资2024年年报: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巨亏,私募股权投资业务面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01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20.34%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2.68亿元,同比下降1848.42%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22.83亿元,同比下降2371.93% [1]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 无新增实缴及投资,完全退出项目本金2.75亿元,收回金额9.87亿元 [4] - 在管基金收到项目回款14.75亿元,管理费收入仅0.02亿元 [4] - 管理报酬收入1.40亿元,较往年大幅下降 [4] - 历史管理基金累计实缴规模382.28亿元,在管基金剩余实缴规模75.74亿元 [4] - 累计投资项目367家,尚未完全退出项目95家 [4] 房地产业务 - 销售总回款11,279.25万元,确认收入16,624.34万元 [4] - 住宅项目一至四期已售罄并交付,推进五期开发 [5] - 净利润亏损扩大,运营成本高,利润空间有限 [6] 建筑施工业务 - 2024年第四季度签署首批2,000万项目合同 [7] - 归母净利润亏损266万元,业务处于初期阶段 [7] 内部管理 - 推进人才工程、管理工程、行业研究等多方面优化 [8] - 建立完善合规与内控体系,防范利益输送 [8] - 业务运营和成本控制仍存在较大问题 [8] 总结 - 整体业绩表现不佳,净利润巨亏 [9] - 需提升业务盈利能力、优化成本控制和加强内部管理 [9]
争议中的董明珠:与其盯着雷军,不如去学方洪波
搜狐财经· 2025-05-05 19:52
最近一段时间,董明珠每隔几天就要在网上刷屏。 前段时间,她因为"不用海归,里面有间谍"被不少官媒批判。 风波还没停息,5月2日,董明珠又上了热搜,内容是她对企业家伦理的看法: 你说我们有些人一有点钱就小三小四都来了,哎呀,我真想不通,你天天搞小三搞小四,你还有精力把企业搞好才叫怪!我除了"格力"两个 字,其他事与我无关。 "你们笑我老古董?……看看那些暴雷的企业,哪个不是后院先起的火?" 她还特意提到了一个暴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说创始人给网红女友刷礼物就花了上市公司的870万。"这哪是谈恋爱,这是抽股民的血养金丝雀!" 言辞之中,表达了自己对格力的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其实梳理一下近半年来格力的热搜新闻,大多都和董明珠有关。 而且多是一些个人的言论。 参加综艺,直播带货,霸总谈商,企业对谈,媒体输出。 甚至身先士卒,把格力门店改造成"董明珠健康家"。 雷军说,小米汽车是自己赌上一生的信誉来造车。 现在的"董明珠健康家",也是董明珠赌上一辈子声誉的"冠名之作"。 这位71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老人,在互联网上,比小米的雷军都要活跃。 董明珠,为什么还要那么拼? 今天董明珠的焦虑,很大程度上能从格力的财报中找到答 ...
格力,新变化!董明珠,再出大手笔!
搜狐财经· 2025-05-05 00:40
文章核心观点 - 格力电器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发布,2024年营收下滑但净利润正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公司延续高分红做法并推出新渠道战略品牌,还公布了2025年经营计划 [1][3]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16.39亿元,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8%和26.29% [3] - 2024年消费电器板块营收1485.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8.54%,同比下滑4.29% [4] - 2024年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172.46亿元,同比增加0.8% [4] - 2024年智能装备收入4.24亿元,同比减少36.68% [4] - 2024年“其他主营”收入34.85亿元,同比增长122.29% [4] - 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194.48亿元,同比减少33.88% [4] - 2024年营业总成本1548.68亿元,同比下降9.31%,销售费用从上年148.02亿元缩减至97.53亿元,同比减少约34.11% [5] 分红情况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加上2024年中报“10派10元”,2024年度每股分红达3元,股息率高达6.6% [3] 营收下滑原因 - 多元化战略尚未完全显效,空调主业受美的、小米等竞争对手挤压冲击 [4] - 渠道改革处于投入与磨合阶段,短期内难对销售形成有力支撑 [4] 渠道战略 - 财报首次出现“自主掌控”“自主可控”提法,推出全新渠道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 [5] - 通过多种渠道构建覆盖全国的双线融合销售网络,强化渠道零售和市场服务能力 [5] - 建立统一的全国营销和库存管理规划,提升渠道管理透明度和可控度,降低渠道库存,优化物流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5] - 打造线下体验式购物环境,整合多品类家电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5] - 已在陕西省开设5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 [6] 人事变动 - 2025年4月22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选举董明珠为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开启她第五个三年任期 [6] 2025年经营计划 - 聚焦产品驱动全域增长,多维布局助力营销突破 [8] - 深化终端建设,加速全国全品类专卖店焕新升级,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8] - 打造精准的产品矩阵,布局全价格段市场 [8] - 完善品牌生态,开拓市场新领域 [8] - 聚焦智能装备等产业,持续挖掘工业产品市场潜能 [8] - 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海外市场布局 [8]
恒立液压:线性驱动器项目批量生产,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20250504
天风证券· 2025-05-04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立液压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表现稳健,线性驱动器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国际化、多元化稳步推进,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93.9亿元、同比+4.51%,归母净利润25.09亿元、同比+0.4%,销售毛利率42.83%、同比+0.93pct,销售净利率26.76%、同比-1.11pct,期间费用率14.96%、同比+4.77pct [1] - 分产品看,2024年液压油缸、液压泵阀及马达、液压系统、配件及铸件收入分别为47.61、35.83、2.96、6.84亿元,同比分别+1.44%、+9.63%、+1.64%、+1.76%,毛利率分别为42.64%、47.94%、38.07%、14.54%,同比分别+1.41pct、+0.35pct、-0.66pct、-1.41pct [2]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24.22亿元、同比+2.56%,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2.61%,扣非归母净利润6.82亿元、同比+16.42% [2] 电动化战略布局 - 线性驱动器项目建有高标准车间,筹备期完成数十款产品研发,2024Q2开始部分型号试制与方案验证,9月产线设备具备完整加工能力,已与国内客户广泛对接送样,目前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有望成新增长极 [3] 国际化、多元化推进 - 国际化方面,2024年海外营收YOY+7.61%,国际化战略初显成效 [4] - 多元化方面,重型装备用非标准油缸、非挖泵阀等产品快速增长,紧凑液压销量高速增长,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国外市场实现业务突破并批量供货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33.1/39.0亿元(25 - 26年前值为29.4/35.5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6/30/26倍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984.64|9,389.69|10,335.23|11,885.41|13,632.67| |增长率(%)|9.61|4.51|10.07|15.00|14.70| |EBITDA(百万元)|3,559.50|3,800.65|3,485.69|4,053.62|4,668.6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498.73|2,508.71|2,766.84|3,308.87|3,895.72| |增长率(%)|6.66|0.40|10.29|19.59|17.74| |EPS(元/股)|1.86|1.87|2.06|2.47|2.91| |市盈率(P/E)|39.93|39.78|36.06|30.16|25.61| |市净率(P/B)|6.93|6.33|5.60|4.96|4.37| |市销率(P/S)|11.11|10.63|9.65|8.40|7.32| |EV/EBITDA|18.24|16.19|25.62|21.41|18.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