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增长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22元自助餐!海底捞开始卖盒饭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14 15:02
海底捞业务多元化探索 - 部分门店推出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 包含3款热菜 3款凉菜 1款水果 2款饮料和2款主食 [1] - 此前已推出"小份菜"等适合一人食产品 价格区间4-25元 [4] - 部分城市门店员工将早餐 盒饭和冒菜餐车推至街头售卖 茶叶蛋1 5元/个 盒饭15元左右 [7] 外卖业务布局 - 与饿了么合作推出"下饭火锅菜"活动 美团外卖平台设有专门店铺 套餐价格30-40元 [11] - 火锅外卖套餐价格区间118-399元 [11] 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2024年总营收427 55亿元 净利润47 08亿元 翻台率4 1次/天 接待顾客4 15亿人次 [13] - 2023年收入414 53亿元(同比+33 6%) 净利润44 95亿元(同比+174 6%) 创30年最佳业绩 [13] - 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11个子品牌 包括焰请烤肉铺子 小嗨火锅等 覆盖不同消费场景 开设74家门店 [13]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2024年达4 83亿元(同比+39 6%) [13] 商标注册动态 - 2025年申请注册"小嗨火锅" "小嗨拌饭"等商标 涉及方便食品 啤酒饮料 广告销售等类别 [14] - 主体公司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 注册资本1 25亿元 [14]
海底捞上线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26
海底捞产品策略调整 - 部分门店推出单价22元的工作日自助午餐 包含3款热菜 3款凉菜 1款水果 2款饮料和2款主食 [1] - 此前已推出"小份菜"等适合一人食产品 价格区间4-25元 [3] - 2023年末部分门店推出20元价位的工作日自助餐 包含水果 主食 饮料和炒菜 [4] - 部分城市门店员工在街头售卖早餐 盒饭和冒菜 茶叶蛋1 5元/个 盒饭约15元/份 [7] 外卖业务拓展 - 2023年12月与饿了么合作推出"下饭火锅菜"活动 套餐价格30-40元 [10] - 美团外卖设有专门火锅外卖店铺 套餐售价118-399元 [10] 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2024年总营收427 55亿元 净利润47 08亿元 翻台率4 1次/天 接待顾客4 15亿人次 [13] - 2023年收入414 53亿元(同比+33 6%) 净利润44 95亿元(同比+174 6%) 创30年最佳业绩 [13] - 2024年启动"红石榴计划" 孵化11个子品牌 覆盖正餐 简餐 快餐场景 新开74家门店 [14]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2024年达4 83亿元(同比+39 6%) [14] - 2025年申请注册"小嗨火锅""小嗨拌饭"等商标 涉及方便食品 啤酒饮料等类别 [14]
瞄准万亿级市场 宁德时代押宝储能业务交付587Ah电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1:47
新型储能市场发展 - 新型储能市场正在迎来"淘金热",宁德时代举办"储能587技术日"并宣布587Ah电芯正式量产交付 [1] - 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电池储能展上发布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 Stack [2] - 储能业务已成为宁德时代"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柱,与换电业务、海外市场共同构成公司三大战略发展方向 [2] 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表现 - 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蝉联榜首 [2] - 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营收约572.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15.83% [2] - 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毛利率为26.84%,首次超过动力电池23.94%的毛利率 [2] 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 - 储能项目实际运行寿命远低于设计值,行业缺乏快速老化和寿命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3] - 储能市场存在"参数通胀"问题,电站运营需考虑长期可靠性和收益 [3]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至少发生167起储能相关安全事故,电芯瑕疵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3] 储能行业整体趋势 - 截至2024年底,锂电储能装机规模超过78GW,同比增长超147%,装机规模首超抽水蓄能 [6] - 预计2030年累计装机将达到220GW至310GW [6] - 预计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行业总产值将超过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3万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加速争夺市场份额 [6] -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6] - 亿纬锂能、瑞浦兰钧等企业通过低价策略和快速扩产抢占市场 [6] 政策与市场改革 - 国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取消"强制配储"作为新建项目前置条件 [6] -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7] - 储能项目需依靠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收益提升经济性 [7] 宁德时代未来挑战 - 公司需在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和全球化布局上持续发力以应对市场竞争 [7]
实际控制人违规代持股份超7年 凯龙高科信披不准确遭警示
中国经营报· 2025-06-09 11:51
公司治理问题 - 实际控制人臧志成在IPO前替孙巧妹代持150.9334万股股份,价值2659.45万元(按发行价17.62元/股计算),且未在招股书及定期报告中披露,隐瞒时间长达7年 [2][3][4] - 深交所对凯龙高科采取书面警示监管措施,并对臧志成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2][4] - 江苏证监局对臧志成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公司承诺加强合规整改 [5][6] 信息披露违规历史 - 公司高管丁乾坤曾在业绩预告前10日内违规交易股票,被江苏证监局警示并记入诚信档案 [6] - 公司首次预披露招股书(2017年12月21日)前2天签订代持协议(2017年12月19日),但臧志成在招股书中承诺不存在代持行为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44.52%),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3053.67%),扣非净利润-2.80亿元(同比-5257.39%) [7] - 业绩下滑主因:商用车产销量下降、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导致竞争加剧,产品销量及价格双降 [7]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4亿元,因产能利用率下降 [8] - 2025年Q1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2.38%),归母净利润亏损585.97万元(同比+81.83%),扣非净利润亏损1477.22万元(同比+46.89%) [9] 业务结构 - 大气污染治理业务收入占比99.93%(2024年5.78亿元,同比-44.47%),其中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收入5.68亿元(占比98.17%,同比-44.94%) [8] 战略转型 - 布局热管理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产品包括智能热管理机组、高压液流加热模块等,并建设专用生产线及实验室 [9] - 瞄准储能及AI算力需求,计划拓展储能与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 [9]
粤宏远A重组告吹 三名自然人或精准“潜伏”坐收其利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07
转型重组终止 - 粤宏远A筹划5个月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博创智能约60%股份的交易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而终止,尤其是在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上存在分歧 [1][2] - 公司此前公告称,此次交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旨在从传统房地产业务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第二增长曲线 [2] - 交易相关方于1月2日签订了《股份转让之意向协议》,公司已支付1.3亿元诚意金,并通过标的公司30%股份质押及银行见索即付履约保函提供担保,资金收回具有可控保障 [4] 股价波动与股东变动 - 重组方案公布后,粤宏远A股价走出六连板,收盘价从1月2日的3.12元涨至1月10日的5.53元,涨幅达77.24% [3] - 2024年年报显示,温珍良、江雪贞、周国辉为第四季度新进股东,但在2025年一季报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已不见上述三人身影,期间公司股价涨幅超过50% [4][5] 业务现状与未来规划 - 2024年粤宏远A营业总收入为4.90亿元,同比上涨38.98%,归母净利润为-4769.84万元,亏损主要因房地产业务营业收入不高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6] - 公司2024年废旧铅蓄电池回收收入为4.29亿元,占营收比重为87.54%,但毛利率仅为3.19%,而房地产业务(出租和售楼)的毛利率分别为57.25%和42.04% [6] - 公司表示再生铅业务暂时无法完全替代房地产业务,寻求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是未来工作重点,将加大力度寻找目标,同时盘活和优化基础业务 [6][7]
从外卖到酒旅,京东要造就下一个携程?
搜狐财经· 2025-06-07 20:35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战略布局 核心观点 - 京东通过高薪挖角OTA平台人才、提供补贴及差异化服务(如无捆绑机票)快速切入酒旅市场,计划暑期全面进攻[1][2][4][6][19] - 公司战略意图可能为"明攻外卖、暗抢酒旅",利用美团酒旅核心人物郭庆的行业经验,从高毛利OTA赛道寻求第二增长曲线[8][10][11][12] - 酒旅行业毛利率显著高于外卖(携程80 32% vs 美团37 45%),携程2024年OTA业务交易额超1 2万亿元,市场份额达56%(GMV口径)[9][12] 人才与资源投入 - 以3倍薪资从携程、飞猪等挖人,技术产品经理岗月薪达25-50K(19薪),任职要求明确需5年以上酒旅经验[2] - 引入美团酒旅核心人物郭庆,其曾推动美团酒店间夜量2019年占比达49 8%超越携程系总和[8][9][10] 业务差异化策略 - 机票预订主打"无捆绑"服务,对比携程默认附加保险等付费项目,京东付款界面仅保留保险选项[4][6] - 酒店端提供新客礼包(最高140元补贴),北京798全季酒店同房型价格较携程低8元[4][6] - 社交平台营销强化"无捆绑"标签,小红书官方账号明确将此作为核心卖点[6] 战略背景与行业对比 - 外卖业务亏损扩大(新业务经营亏损从6 7亿增至13 3亿),补贴模式难持续,商家需承担最高80%成本[14][15] - OTA行业盈利能力突出:携程2025Q1住宿/交通收入分别同比增23%和8%,美团酒旅业务经营利润率达38 5%[9][12] - 携程控价能力强劲,通过"调价助手"动态匹配全网最低价,京东或需升级竞争维度至道德层面(如指责"二选一")[17][18] 未来扩张计划 - 计划暑期旅游旺季发起全面进攻,复用图书/家电价格战经验,结合外卖业务积累的流量优势[17][19] - 近年连续试水打车服务(聚合模式)、内容电商(直播带货),体现多赛道探索野心[20]
华培动力中标新能源车企1亿元传感器项目 创新驱动发展研发费用五年累计约2.8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06 01:04
公司中标与订单情况 - 公司收到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传感器产品项目中标通知书,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生命周期5年,总金额约1亿元 [1] - 2024年1月赢得戴姆勒"酒杯项目"全部订单,带来近1亿元销售额,成为公司历史上单品年销售额最大项目 [2] - 2024年12月与博格华纳两大重要项目续约 [2] 业务发展与客户拓展 - 动力总成事业部2024年成功开发Scania、三菱重工、利纳马、克诺尔、石川岛播磨等客户新项目并投产 [2] - 传感器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为博世开发的天然气发动机压力温度传感器项目实现量产,竞标获得博世排气温度传感器项目预计2025年二季度小批交付 [3] - 全资子公司盛美芯2024年完成多款车规级MEMS产品设计流片,投产第一条封装测试产线 [3] 研发与技术突破 - 传感器事业部2024年成立第三代PTC水加热器开发专项小组,突破国际专利壁垒,完成20余项自主专利布局,产品通过EV测试 [3]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约2.8亿元,2024年达7490.9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4亿元(同比-1.6%),净利润6561万元(同比-43.47%),扣非净利润5055.83万元(同比+7.9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7亿元(同比+2905.72%) [1] - 2025年Q1营收2.76亿元(同比-19.2%),净利润1442万元(同比-62%),扣非净利润1058万元(同比-69.3%) [2]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中标新能源车企项目体现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优势,有助于提升车规级传感器产品在乘用车市场份额 [1] - 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营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放气阀组件、涡轮壳等),产品出口北美、欧洲 [1]
6月社服行业投资策略:板块整体平稳,把握强平台与强品牌的结构性机会
国信证券· 2025-06-04 20:01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A股社服跑输基准3.6pct,港美股部分出行链龙头财报发布后行情创新高,行业与公司内在逻辑变化反映在OTA平台与酒店品牌的业绩与股价分化上,建议配置同程旅行、携程集团 - S等公司 [3] 板块行情回顾 - 5月A股社服板块跑输基准3.62pct,港美股茶饮龙头、出行链强α龙头领涨,目前社服板块更多表现为个股的结构性机会,A股部分权重股仍待跟踪顺周期拐点 [9] - 年初至今整体出行链个股表现分化,酒店与OTA板块中同程旅行、亚朵、华住集团 - S领涨,反映了上游扩张背景下平台产业链主地位突出,酒店周期下行期更考验龙头基本功,品牌势能走强阶段龙头更能抵御行业负贝塔 [9] 国内外出行链龙头对比 - 2025年出行链龙头进入常态化增长态势,酒店方面欧美增速>国内,平台方面国内增速>欧美,核心原因在于国内酒店行业供需不同周期阶段及出行在线化渗透率水平差异 [12][13] - 酒店方面,2024年起国内酒店进入“弱预期”与“弱现实”区间,2025年一季报亚朵增速领先,其他酒店龙头表现分化;欧美酒店龙头整体偏稳健增长,收入与利润增速大多为个位数,利润端大多略超预期 [12] - 平台方面,国内平台受益于在线化渗透率提升及国际增量市场,收入增速双位数增长快于海外平台,但2025年起因新业务投资力度变化,Q1利润端表现分化;海外传统OTA平台强调利润率改善,非标住宿龙头爱彼迎进入新业务投资阶段;国内外OTA龙头大多收入端符合或略超预期,利润端好于预期 [13] 财报背后的趋势 国内酒店行业供过于求,RevPAR待拐点显现 - 酒店供给扩容,休闲旅游量增价平,商旅需求偏顺周期,国内酒店RevPAR一季度继续震荡 [14] - 酒店供给因政策引导、租金下行、稳定现金流吸引多元投资人,预计全年酒店供给维持在5 - 10%扩张区间 [14] - 酒店需求中休闲需求韧性增长,商旅需求偏顺周期,商旅顺周期拐点仍待跟踪 [20] 龙头逆势扩张,核心比拼基本功 - 酒店行业周期下行考验龙头产品、运营、会员能力,公司基本功差异带来业绩分化 [26] - 扩张与运营相互促进,集团组织需与时俱进调整,2025Q1华住境内>首旅标准店>锦江境内,当前更考验产品实质投资回报率和品牌方实际运营能力 [28] - 华住门店扩张速度与RevPAR表现领先,会员渠道引流入住率稳定,对成本费用管控积极 [28] - 首旅酒店存量标准店调整度过经济型净关店期,标准店增速自24Q4起超过锦江,进入新发展周期,业绩上利润端增速好于收入表现 [28] 第二增长曲线背后的双向赋能模式与破圈思维 - 亚朵以“经营人群”思路发展业务,始于住宿不止于住宿,零售业务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29] - 公司酒店业务高质量扩张保持高双位数增长,加盟业务占主导受逆风环境影响小,加盟商认可度高 [31] - 零售业务Q1收入+66.5%,占总收入比重36%,毛利率稳中有升,爆款打造能力强,修正全年营收指引,住宿与零售业务双向赋能 [31] 流量为王,平台价值突出,投资阶段不同带来盈利趋势差异 - OTA平台是重要休闲流量入口,上游酒店扩张使单店对其依赖增强,提升了OTA在产业链的话语权 [32] - OTA一季报收入整体符合彭博预期,利润超预期,收入端受益于在线化渗透率提升,稳定格局下龙头对利润率把控力强 [32] - 携程去年出境游业务恢复性增长叠加国内降本增效弥补Trip.com扩张扰动,今年虽有负向扰动但一季度表现好于预期 [38] - 同程去年下半年优化营销与补贴效率,出境游投放理性克制,进入稳健的利润率上行通道 [38] 轻资产+好格局下海外龙头股东回报率大多在5%左右 - OTA与酒店赛道海外诞生大市值公司,行业稳定增长、竞争格局良好使股东回报持续性增强,国内玩家也逐步增加股东回报力度 [39]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报告给出了中国中免、海南机场、锦江酒店等多家公司的收盘价、投资评级、EPS、PE等盈利预测及估值信息 [41]
海南康坦董事长王伯夫亮相北京2025大会,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04 19:31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与法国电商平台迪斯康特(Cdiscount)开展战略合作洽谈,聚焦区域联动、平台互通、跨境供应链协同,推动南宁电商产业带与海南自贸港跨境业务协同发展 [2] - 此次合作为公司打开西南市场关键通道,并为平台"走出去"战略提供可复制的落地路径 [2] - 公司已完成国内东南沿海与西部核心城市的战略节点布局,正在加快拓展东盟市场的跨境电商业务 [6] 行业观点与创新模式 - 传统电商以流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已走向瓶颈期,新电商需回归"人货场"本质,通过内容驱动、服务赋能、供应链整合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4] -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用户体验"为核心价值观,在平台搭建、商家赋能、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投入 [6] - 公司采用"平台+海外仓+本地物流"的立体化协同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与交易体验 [6] 未来发展规划 - 平台智能化升级:加快AI选品、智能客服、用户画像等技术模块开发与应用 [6] - 全国化供应链协同:整合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四地商品资源,构建快反型供应链网络 [6] - 跨境出海与合资合作:探索与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共建 [6] 行业认可与影响力 - 公司董事长王伯夫在"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分享电商产业创新探索经验,并获聘大会理事会成员 [3][8] - 公司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扶持的新兴电商平台,在模式创新、平台建设、跨境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10] - 公司将进一步与全国优秀企业形成深度互动,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推动民营电商持续创新与出海发展 [10]
丰茂股份拟15亿投建嘉兴汽配基地 深化全球布局境外毛利率达40.17%
长江商报· 2025-06-03 06:37
扩产计划 - 公司拟投资不超过15亿元在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热管理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密封系统及传动系统产品 [1][2] - 项目预计5年内达产,达产后年产值约15亿元,年税收约6000万元 [2] - 投资旨在提升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强化产品服务供应能力,并提升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中的综合竞争力 [1][2] 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5.5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49亿元,净利润从7002万元增至1.62亿元 [1] - 2024年传动系统部件贡献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25.20%,占总营收的71.94% [5]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96亿元,净利润2872万元,核心业务竞争力进一步巩固 [6] 境外业务 - 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至50.72%,较2019年的31.86%显著增长 [3] - 2024年境外毛利率达40.17%,远高于境内销售的20.66% [3] - 2024年12月获得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供应商定点,预计2025—2027年销售总金额约1.6亿元 [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是橡胶传动带行业龙头企业,汽车多楔带产品2018—2020年市场份额连续三年排名第一,2022年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4] - 2024年传动带产品产销量分别为8543.74万件、8424.4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33.84%、40.77% [6] - 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1项 [6]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逐年上涨,2022—2024年分别为2573.9万元、3621.5万元、4718.6万元 [6] - 计划开发适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空气弹簧产品,并引进相关技术人员,商用车空气弹簧产品已实现小批量订单交付 [6] 市场拓展 - 公司积极拓展空气悬架业务板块,未来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6] - 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涵盖汽车、工业机械、家电卫浴等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