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刺激

搜索文档
野村首席观点 | 美国“对等关税”对全球主要经济体有何影响?
野村集团· 2025-04-09 19:25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近日,野村全球宏观研究团队就此对全球主要经 济体的影响发布了研究报告,以下为报告主要观点摘要。 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场研究部联席主 管 David Seif 野村发达市场首席经济学家 George Buckley 野村欧洲首席经济学家 苏博文 4月8日上午,在股市开盘前,中国商务部就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发表了谈话,回应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 征50%关税。发言中称"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我们认为,这一发言 清晰地说明,如果特朗普继续实施新提出的50%关税,中国不仅会坚定地坚持34%的关税,而且还可能采取 相应的反制措施。 美国政府4月2日加征54%的关税,毫无疑问将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部门,拖累经济增长。中国对所有美国产 品加征34%关税,也将抑制其从美国的进口。因此,我们将2025年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增长预期分别从0.0%和 2.0%,下调至-2.0%和1.0%。出口增长的下降将影响GDP的增长,但我们预测中国会有更大规模的财政刺 激,来弥补这一损失。因此,我们坚持对中国今年GDP增长为4.5%的预期。 陆挺 野村中 ...
野村首席观点 | 美国“对等关税”对全球主要经济体有何影响?
野村集团· 2025-04-09 19:25
David Seif 野村发达市场首席经济学家 Sonal Varma 野村亚洲及印度(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森田京平 野村日本首席经济学家 苏博文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近日,野村全球宏观研究团队就此对全球主要经 济体的影响发布了研究报告,以下为报告主要观点摘要。 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场研究部联席主 管 我们将欧元区GDP增长预期下调了20个基点,并将通胀预期上调了10个基点。我们的预测是基于欧盟可能会 采取局部的报复,来应对美国的关税上调。我们现在预测欧洲央行将在今年4月、6月两次降息。 我们继续看好英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对于英国的通胀和央行预测保持不变,美国政府宣布的对英国征收10% 关税,在我们基准情景中已经考虑到。我们预测英国经济将在2025年增长0.7%,2026年增长1.2%。我们预测 截止到2026年初,英国央行将四次降息,每次货币政策报告会议上会降息一次。 中国:出口将受到冲击,预测更大规模财政刺激 4月8日上午,在股市开盘前,中国商务部就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发表了谈话,回应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 征50%关税。发言中称"中 ...
德国“不惜一切”!华尔街连呼“没想到”:超预期,大超预期,范式转变!
华尔街见闻· 2025-03-06 19:11
德国政坛近日风云突变,即将上任的新政府出人意料地宣布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 根据披露的信息 ,德国将设立高达5000亿欧元的基建特别基金(SPV)、对国防开支的"不设限"支持,以及允许地方政府增加借贷。整个方案规模可能超过1 万亿欧元。 德银分析师感叹, 投资者正在见证德国战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政政策转向,财政刺激计划力度之大,足以与35年前的两德统一相提并论。 这不禁让人想起 当年的"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的口号,只不过这一次,主角换成了德国。如果计划得以实施,分析师对德国经济前景的所有预测都要推倒重 来。 "一级"加码,国防开支不设定上限 本次财政刺激计划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对国防投入的"松绑"。 根据大摩分析师的推演, 未来十年德国新增的国防和基建开支可能超过1万亿欧元,远超国外市场预期的2000-4000亿欧元。这无疑将对欧洲的军工产业产生 巨大推动。 | | | Spending target (%-GDP) | | | --- | --- | --- | --- | | | | 3% 3.5% | | | Speed of | 5 years | 825bn | 985 ...
太会卖了
猫笔刀· 2025-03-05 22:22
宏观经济目标 - 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与市场预期一致,2023年通过第四季度5.4%的增速拉动全年达成目标 [1] - 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目标为2%,但过去两年实际CPI仅为0.2%,消费板块反弹需观察年末数据 [2] - 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新增赤字规模1.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含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3] 资本市场动态 - A股成交额1.49万亿元,市场资金向权重股集中导致指数上涨但个股中位数下跌0.32% [3] - 工程机械板块单日上涨3.8%,但基建投资持续性存疑 [3] - 科技板块(如deepseek)和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2%、4%,恒生科技需突破6085前高以巩固技术形态 [3] 行业轮动特征 - 工程机械、军工、电池等板块呈现短期轮动行情,缺乏持续性 [3] - 军工板块单日领涨后次日熄火,电池板块因海外新闻误读连续两日下跌(-2.3%、-1.2%) [3] 公司交易案例 - 长江和记出售43个港口资产(含巴拿马港口90%股权),回收190亿美元现金,交易金额接近公司市值 [5] - 该交易涉及资产占公司2023年总营收8%、总利润16%,引发港股估值体系合理性讨论 [5][6] - 李嘉诚旗下电能实业、港灯、长实等港股公司因非人民币资产属性具备稀缺性 [6] 国际市场事件 - 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70美元/桶 [8] - 特斯拉2月在德国销量同比下降76%,与当地反马斯克情绪相关 [8] - Coinbase推出USDC合约账户12%年化收益产品,需海外合规身份参与 [8]
今天跳水的原因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03 21:31
A股市场表现 - 今日A股出现两波跳水,第一波在上午11点左右,幅度较小,第二波在下午13点30分,幅度较大,导致上证和沪深300日终转跌 [1]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下午13点30分后股市跳水伴随债市买盘加速(Taken成交斜率大幅上升) [1] - 市场交易三层信息:开盘交易官方制造业PMI数据(财新PMI创三个月新高)、第一次跳水因反制美国消息、第二次跳水因财政刺激低于预期解读 [3] - 1-2月利率债净发行规模达2.6万亿(1月9000亿+2月1.7万亿),为历史同期最高(去年同期1.6万亿) [3][4] 港股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下午14点后转为净卖出,15点A股收盘后重新净买入,恒生指数尾盘拉红 [7] - 尾盘深交所通道资金加速买入,最后三分钟流入约8亿,全天净流入97亿,机构资金集中加仓阿里和腾讯(两者净买入20亿) [8] - 资金涌入港股趋势加强,上周五港股通ETF净流入70亿(春节后新高),大科技方向ETF占60亿 [10] - 外资观望情绪浓厚,但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可能影响外资决策 [10] A股板块轮动与杠杆资金 - 上周五融资净流出178亿(春节后最大单日流出),近一年仅次于春节前单日340亿流出 [15][16] - 今日交易量环比下降2400亿至1.66万亿,显示炒作资金撤退观望 [17] - 科创板连续两日领跌,AI和机器人板块垫底,创业板50、固态电池、有色金属轮动领涨 [18][19]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首两日资金净流入,抗跌性较强(两日小跌1%多) [20][22] 债券市场动态 - 下午债市全面下行,短端到长端均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及资金转松影响 [25] - 3月债市预计进入震荡区间,短端信用债和存单配置性价比高但难获资本利得 [26][28] - 需关注大行一级存单发行收益率变化,保持股债均衡配置思路 [29][30] 其他市场热点 - 美股反弹及加密货币大涨,需观察美债收益率下行对风险资产的提振 [31] - 量化组合建议关注高低切机会,自由现金流指数或成基本面交易阶段的观察指标 [23][31]
兴业证券王涵 | 欲“祸水外引”而不能?——特朗普2.0的执政思路和现实约束——经济专题研究第三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1-22 11:49
特朗普政策主张 - 特朗普主张"加关税、减税收",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对内减税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实现再工业化,与上一任期政策一致 [2][5] - 政策组合为"财政刺激+贸易保护",旨在通过财政刺激需求和就业,同时降低需求和就业外溢效果 [8] 特朗普1.0时期环境 - 2016年美国通胀整体水平偏低,2013-2016年CPI同比均在2%以下,2015年跌至0.1%,核心CPI2013-2015年低于2% [8] - 2016年联邦政府债务率为104.8%,2020年起维持在120%以上 [8] - 2016年美国外交未面临当前地缘压力,地缘问题影响不显著 [8] 当前国际环境变化 - 2023年美国名义GDP较2016年增45.5%,但购买力平价调整后GDP全球占比从16.0%降至14.8% [10] - 美国工业增加值全球占比从17.7%降至16.2%,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19.4%降至17.3% [10] - 商品进出口总额全球占比从11.4%下滑至10.8%,排名从第一位降至第二位 [10] - 新兴市场国家GDP对比G7比例从82.5%升至92.0%,购买力平价调整后GDP从171.9%升至201.1% [10] - 区域贸易协定从290个增至373个,美国参与数量从13个增至14个 [11]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超595亿美元军事援助,向以色列提供超179亿美元支持 [11] - 2023年美国股市市值49.0万亿美元占全球42.6%,固定收益市场市值55.3万亿美元占全球39.3% [11] - 中国名义GDP对美国比例从59.7%升至65.0%,2016-2023年中国实际GDP增45.3%美国增16.9% [11] 美国内部问题 - 2024年3季度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长2.8%低于前值3.0%,10月CPI同比2.6%核心通胀3.3% [15] - 2023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率升至122.3%,预计未来十年财政赤字将增近6.0万亿美元 [15]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特朗普当选可能带来行业结构调整 [15] - 美国经贸政策动摇美元体系,替代性货币体系正在萌芽 [15] - 美联储面临维持美元吸引力与维系美债可持续性的矛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