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数智化全产业链搭建 伊利牵头发起首个乳业 AI 生态圈
中金在线· 2025-07-28 13:34
全球智链生态圈启动 - 伊利集团联合新华网、特赞、亚马逊、阿里云、腾讯、联想、SSG、复旦大学共8家机构共同发起"全球智链生态圈" [2] - 该生态圈为全球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与产业全链路融合的产业协作组织 [1] - 旨在推动AI技术在生产、供应链、消费体验环节深度融合 推广先进AI应用模式与经验 [2] 生态圈战略规划 - 聚焦AI技术在乳业生产、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等应用研发 [2] - 开展AI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 培养乳业AI专业人才 [2] - 参与制定乳业AI应用相关标准与规范 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2] 企业战略合作 - 联想与伊利在数智化转型、智能制造、供应链优化等多维度有深入协同实践 [4] - 伊利连续三年发起"数智伊利"生态创享计划 通过生态创新大赛构建合作平台 [7] 全链数智化布局 - 伊利完成上中下游全链数智化布局 涵盖养殖、原奶调配、供应链环节 [9] - 养殖环节为每头奶牛配备数字身份证 通过智能项圈24小时监测体温、步数等数据 [9] - 原奶调配采用智能算法优化物流路径 24小时送达率大幅提升 [9] - 供应链环节通过大数据和AI算法实现订单预测到物流调度全程智能化 [9] 智能制造能力 - 伊利智造体验中心、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均已投入使用 [10] - 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日处理鲜奶能力达6500吨 [10] - 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实现"全智能无人牛舍"运营 [10] 技术研发成果 - 打造YILI-AI大模型洞察用户需求痛点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10]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多名院士及百名行业专家 [10] 行业影响 - 中国奶业用二十年走完发达国家百年路程 进入领跑时代 [12] - 生态圈建设有望降低运营成本、推动绿色发展、增强供应链韧性 [12] - 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注入持久动能 提供可复制的数智样本 [12]
爱尔眼科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及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56
ESG奖项与战略 - 公司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奖"并入选ESG投资价值榜,表彰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卓越实践[1] - 公司以"使所有人享有眼健康的权利"为使命,深度践行"1+8+N"战略,从环境、社会、治理与经济三大维度推动可持续发展[1] 医疗质量与数智化治理 - 公司建立集团化医疗高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三级质量安全监督机制,2024年对183家医院药耗管理和144家医院设备管理开展专项检查[4] - 医疗质量管控成效显著,白内障、玻切手术的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处方合格率、医嘱合格率均超国家三级医院标准[4] - 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医疗云平台,自主研发AHIS、AVIS、ARSS等业务信息系统及智慧医院平台,优化患者全流程体验[6] - 2024年门诊量超1694万人次、手术量超129万例,患者满意度达99.0%[6] 社会责任与普惠医疗 - 首创"交叉补贴"可持续公益模式,用高端医疗服务效益反哺经济困难群体医疗救助,蝉联三届"中华慈善奖"[7] - 建立"县乡村"三级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专家巡诊、基层医生培训,提升欠发达地区眼健康服务能力[7] - 通过分级连锁网络和"数字眼科"战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自主研发的"眼健康档案管理系统"2024年累计调用超23万次[9] 人才培养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与中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截至2024年末累计培养全日制研究生483名(博士132名、硕士351名)[10] - 将ESG因素嵌入供应商管理全生命周期,关注环保表现并通过《商业伙伴行为准则》推动上下游践行绿色理念[10] 企业愿景与成果 - 公司ESG实践紧扣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将"光明普惠"从愿景转化为患者可感可及的现实[9][11] - 通过智慧医疗突破地域与贫富阻隔,实现社会价值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11]
中国石油 当“数智石油”的领跑者
中国能源网· 2025-07-28 10:50
昆仑大模型发布与关键突破 - 中国石油发布能源化工领域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行业大模型昆仑大模型,具备3000亿语言参数、500TB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及100个应用场景 [1] - 该模型覆盖勘探开发、炼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标志公司数智化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1] 数智化战略与组织部署 - 公司将"数智石油"列为第五大战略举措,深入推进以昆仑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行动 [7] - 组建昆仑数智公司、数智研究院等专业部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 [7] 智能油气田建设成效 - 智能生产与应急指挥平台集成25个生产系统,实现全业务链生产运行大集成,提升决策和应急处置效率 [3] - 应用场景覆盖50万口井、4万座场站,全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20% [5] 炼化企业数智化应用 - 广东石化成为首个云原生智能工厂,运营成本降低15%、万元产值能耗降低9%、劳动生产率提高20% [6] - 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攻克数据治理难题,解决炼化企业数据"孤岛"问题 [6] 核心工业软件自主突破 - 研发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形成十大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11] - 软件应用于国内百余油气区块及10余个国家,支撑常规/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及CCUS实践 [11] 钻完井工程智能化升级 - 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钻井过程实现全链条智能化 [13][14] - 事故复杂智能报警模块有效报警率超80%,监控效率提升6倍,单人监控井数大幅增加 [14] 生产安全与效率提升 - 塔里木油田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中小站场无人值守、生产异常联动告警及全要素动态管理 [3] - 钻完井成本占比超50%,智能化技术显著降低作业风险与开发难度 [13]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公司形成"智能油气田""智能炼厂""智慧销售"等可复制模板,引领油气行业数智化转型 [15]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工作方式,提升石油工人作业安全性与效率 [14]
报告:AI重塑运营逻辑 中国新电商成经济快速发展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7 14:22
新电商技术应用与创新 - 生成式AI重塑新电商运营逻辑,应用于直播选品、智能客服、精准营销等流程,虚拟主播与算法推荐提升消费者决策效率 [2] - VR、AR技术推动"感知式消费"成为主流,应用于线上试衣、家居展示等场景,使线上体验接近线下 [2] - 无人机配送实现"分钟级履约",区块链技术助力商品溯源透明可查,智能预测将订单响应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 [2] 新电商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GMV增速达19.5%,大幅领先网购整体增长 [2] - 包装绿色化成效显著,快件无需二次包装比例超95%,智能装箱减少耗材20% [2] - 银发群体电商消费年复合增长率达20.9%,适老化设计和智能健康产品需求迅速上升 [2] - "丝路电商"伙伴国扩展至35个,海外仓数量突破2500个,跨境综试区增至178个,覆盖超90%省级行政区 [2] 新电商市场规模与影响 - 2024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对社会零售总额增长贡献达1.7个百分点 [3] - 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近6亿,渗透率从2019年4.9%提升至2024年37.8% [3] - 2025年前五个月网上零售额突破6万亿元,同比增长8.5%,智能家居、健康消费与品质商品成为增长热点 [5] - 新电商平台带动超4000万人就业,涵盖助播、内容创作者、AI训练师等新职业形态 [5] -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农产品网销额达6300亿元,同比增长15.8% [5]
AI技术保护绿水青山 重构环境治理新范式
人民网· 2025-07-25 09:55
行业趋势 - 数智化技术成为驱动环保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推动传统运营向智能化转型 [1] - 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产业的应用成为关键发展方向,受国家战略驱动和"双碳"目标倒逼 [1] - 环保行业存在垃圾分类监管依赖人力、垃圾焚烧参数凭经验调节、固废协同治理数据割裂等痛点 [1] 政策与规划 - 生态环境部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明确以人工智能驱动监测体系智能化转型 [2]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构建固体废物"AI+遥感"融合技术,提升排查效率 [2] - 佛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南海瀚蓝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优化垃圾焚烧烟气排放 [2] 企业动态 - 瀚蓝环境联合瑞泊科技成立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采用"行业超脑+企业超脑"双轮驱动模式 [3] - 研究院通过"场景数据+算力平台+复合算法"一体化体系,为企业精细化运营提供决策支撑 [3] - 瀚蓝环境落地数十个智慧化运营案例,为AI技术深度应用奠定基础 [4] 技术应用 - DeepSeek大模型赋能"环境准入AI智能研判平台",企业10分钟实现"登记即开工" [5] - 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部署DeepSeek 671B大模型,开发"监测智能助手矩阵" [5] - AI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环评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单点突破到产业协同 [5] 行业实践 - 业内形成场景牵引、数据治理先行、"人机协同"执法闭环等可推广做法 [4] - AI与生态环境治理结合进入以场景规模化应用为标志的新阶段 [4] -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趋势 [5]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三厂产学研用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7-24 17:49
绿色低碳发展 - 公司明确绿色低碳为三大核心攻关方向之一,实施17项科研攻关项目,涵盖新能源评价等领域[1] - 建成16座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1076万度,节约费用441万元[3] - 开展第三处理厂零化石能源消耗示范工程前期工作,预计年发电量1.2亿度,节约天然气3748万立方米,新能源利用率超90%[3]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 - 公司聚焦智能AI识别技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视为转型升级利器[1] - 实施气井全生命周期精细管理,排水采气措施有效率95.7%,连续6年增产气量超5亿立方米[1] - 推进业务数据化、数据标准化,实现气井智能管控、集气站无人值守、处理厂少人巡检[2] 生产工艺优化 - 构建"三项主体技术、四项配套措施、五类复产方案、六类挖潜策略"的全方位增产技术系列[1] - 提出"多轮次快速复产+维护措施辅助"的积液井复产技术路线[1] - 深化管道和站场"三全"管理,Ⅰ、Ⅱ类管道持续保持零失效,集输管道检测修复完成率100%[2] 新能源与基础设施创新 - 建成苏48无泄漏示范区,开展DN100采气管道电磁涡流内检测[2] - 将非金属管道纳入管理对象,开展采出水光纤泄露监测复合软管试验等技术应用[2] - 开展电网安全评价研究,包括光伏并网仿真模拟和系统稳定性分析[3]
“健康生活链”展示丰硕成果
北京晚报· 2025-07-23 18:42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设置六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包括先进制造链 清洁能源链 智能汽车链 数字科技链 健康生活链 绿色农业链 [1] - 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1] - 健康生活链展馆汇聚医药健康领域头部企业 分享产品矩阵 服务升级理念和学术交流成果 共促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以岭药业展示 - 公司从夯实产业链 激活创新链 延伸健康链 学术链接世界等方面展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 [3] -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国建成60余个道地中药材种养殖基地 实现优质药材基地打造和农民增收 [4] - 展出通心络胶囊 参松养心胶囊 芪苈强心胶囊 八子补肾胶囊等专利新药 基于络病理论体系开发 [4] - 开发十余种独家专利亚健康调理产品 储备百余种产品概念 延伸至大健康领域 [4] - 产品覆盖50余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将继续以链为桥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5] 广药集团展示 - 通过数智化生态闭环构建 科研创新 智慧物流与全终端覆盖 国际化布局四大核心展区呈现供应链创新实践 [6] - 展出王老吉凉茶 白云山复方丹参片 中一消渴丸 明兴清开灵 奇星华佗再造丸 陈李济壮腰健肾丸 星群夏桑菊 汉方灵芝孢子油等产品 [6] - 在全国布局近90个规范化种植基地 其中4个通过新版GAP认证 [6] - 建成国内首个中药网络化智能生产线 引入机器人 AI视觉检测等技术 产能提升148% 效率提升289% [6] - 未来将深化产业链协同 加速数智化渗透与经典名方+创新技术升级 拓展国际合作 [6] 赛诺菲展示 - 今年恰逢在华实现本土化制造30周年 展示高质量生产制造能力和响应中国市场需求的承诺 [7] - 通过沙盘模型展示流感疫苗从法国毒株到深圳工厂本土生产 包装 运输 接种的全流程追溯之旅 [7] - 展出9款涵盖免疫 呼吸 心血管代谢 移植 肿瘤 罕见病等关键疾病领域的突破性产品 [8] - 在北京 上海 苏州 成都建立四大研发中心 覆盖全国研发网络 [8] - 深度参与90%以上的全球同步开发项目 包括12款潜在产品 [8] GE医疗展示 - 展出覆盖CT 磁共振 核医学 先进可视化诊疗等领域的十余款最新国产高端医械智造成果 [9] - 联合核心供应商展示CT轴承及探测器 磁共振超导线 超声电路板等国产核心零部件 [9] - 与京东方联合研发多款高端医疗显示技术模组 本次展示3款监护产品显示模组创新成果 [9] - 与贝莱胜共同发起中国医疗设备绿色供应链创新生态圈联盟 首批成员包括洛阳轴承 西部超导 科罗诺司 中国外运等单位 [9] - 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展示负责任运营 拓展医疗可及性 推动绿色转型等方面成果 [9] 稳健医疗展示 - 董事长李建全进行绿色实践主题演讲 表示要为地球减轻环境污染负担 [10] - 通过新品首发站发表《医疗科技守护健康与美》主题分享 推出全新医疗美护产品系列 覆盖清洁—修复—增效—防晒全流程 [10] - 展台通过沉浸式场景展示供应链绿色实践与创新实力 [10] - 未来将以创新技术与产品矩阵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智慧 [10]
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态势持续向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13:1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55718亿元 同比增长5.3% 显示行业保持领先增速 [1] - 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特征 营养化转型成为行业焦点议题 [1] - 健康烹饪模式普及和营养均衡理念推广正改变消费者饮食习惯 [1] - 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等新兴健康餐饮品类涌现 如贵州酸汤和蒸排骨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2] 食品安全与标准化 - 数智化手段应用提升产业链协同 餐饮业连锁化、标准化程度加强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 - 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推动法规标准体系健全 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2] - 行业面临业态复杂、链条冗长等挑战 需强化全链条精细化动态化管理 [2] 企业创新实践 -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通过科学搭配食材/调味/烹饪技巧 改善学生餐营养元素摄入不均衡问题 [1] - 企业从"吃什么"深化至"为什么吃"的研究维度 体现营养健康理念升级 [2]
官宣!全球生物制药巨头诺和诺德牵手互联网慢病管理巨头方舟健客(06086) 以AI重构控糖减重管理价值链 共筑全球数智化新标杆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21:30
战略合作 - 方舟健客与诺和诺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围绕糖尿病和肥胖症管理展开合作,结合AI技术与药事服务资源 [1] - 合作目标包括提升糖尿病和肥胖症认知、推动早筛早诊早治理念在智慧医疗场景落地 [2] - 双方将构建覆盖用药指导、效果追踪等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闭环,塑造控糖减重新生态价值链 [6] 行业背景 - 中国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2023年糖尿病患者达2.33亿人,较2005年上升163% [3] - 肥胖相关疾病年医疗支出超千亿元,国家卫健委2024年启动"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强调数字技术革新 [3] - 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2030年达1000亿元,复合增长率43.2% [4] 技术应用 - 方舟健客升级"H2H智慧医疗平台"为"AI+H2H",覆盖4920万用户和22.3万医生,提供无缝医疗服务体验 [5] - 公司接入AI大模型搭建智能预问诊场景,与腾讯云合作提升医生服务效率,技术应用促净利润增长139%至1719万元 [5][6] - AI在医疗领域应用包括药物研发靶点挖掘、辅助诊断影像识别等,技术成熟度与政策支持驱动行业增长 [4] 公司优势 - 方舟健客在慢病管理领域积累多年,"AI+H2H"平台整合专业能力,提供7×24小时控糖减重服务 [5] - 公司前瞻布局AI技术进入收获期,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增139%,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5]
如何卡位数智化储能?储能调研级白皮书启动
行家说储能· 2025-07-18 16:28
电力市场改革与储能发展 - 国家能源局发布首份国家级《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1] - 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逐步建成,储能项目盈利模式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数智化浪潮和储能技术成为重构能源体系的双重引擎[1] - 白皮书聚焦电力市场改革、数智化技术融合、虚拟电厂与商业创新等议题,探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灵活调度和交易路径[1] 白皮书编制与参编单位 - 行家说储能联合产业头部企业启动《2025电力市场与数智化储能调研报告》编制,弘正储能、中车株洲所、海辰储能、联盛新能源等企业已率先成为参编单位[3] - 编委会将邀请新型储能产业各环节头部企业、标杆企业及隐形冠军共同参与,参编单位将深度参与白皮书编制并扩大行业影响力[3] 白皮书核心目录与内容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储能的影响 - 解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政策,分析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与容量补偿机制,探讨电化学储能在电力交易中的角色与价值[4] 数字化技术赋能电化学储能 - 研究AI、大数据在储能中的应用,数字孪生与预测性运维技术,以及AI与储能技术融合的创新路径[4] 新电力市场下储能商业化模式 - 分析独立储能电站收益模型(现货套利+辅助服务)、光储融合协同模式、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VPP)模式及其他新商业模式[4] 数智化储能技术发展与突破 - 探讨数智化技术赋能安全性、储能电池的数智化应用、箱体变革下储能数智化发展、构网型储能及工商业储能的数智化突破[4] 数智化储能多元化应用 - 分析2025年储能产业备案与并网项目、独立储能电站运营实践、光储/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及工商业储能标杆项目[4] 储能产品价格分析 - 研究EPC&储能系统价格、储能电芯价格及储能PCS价格的市场动态[5] 储能市场趋势与建议 - 预测2025-2030年储能市场规模及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分析企业战略布局方向[5] 储能供应链进展 - 梳理数智化储能产业链图谱,分析储能重点企业发展情况[5] 行业动态与参编邀请 - 往期精选案例包括远景能源1 5GWh储能+1GW风电项目、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同时拿下全球矿业巨头订单等[8] - 白皮书编写工作高效推进,邀请业界同仁贡献智慧、共塑未来、提升影响,共同打造行业权威指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