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智库要览丨解码中国企业“出海”新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04
中国企业出海新阶段 - 中国企业出海已从"贸易出海"、"产品出海"发展到"品牌出海"新阶段,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电、机械等多个制造业领域凭借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获得全球认可 [1][14] - 2025年前4个月中国外贸数据显示强劲韧性,出口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占比60.1%,高技术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7.4%,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45%,光伏组件出口增长28% [10][28] -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内9市进出口2.85万亿元增长5.4%,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进出口6.5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长5.3%,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2.05万亿元增长8.8% [10][28] 新能源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 - 欧盟为实现"2050碳中和"目标出台多项政策,计划投入5840亿欧元升级电网,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提升至45%,创造千亿级光伏、储能市场机遇 [3][25] - 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面临准入门槛高、成本高昂等挑战,需通过"横向"加强产业链关联企业合作和"纵向"深耕制造、服务与消费两个维度推进 [2][24] - 企业需提升运营交付能力、组织架构与团队管理、成本管控等以实现产能本地化,并通过多区域产能布局降低政策风险 [3][25] RCEP带来的出海机遇 - RCEP作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生效以来,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降低贸易壁垒、便利市场进入、优化配置产业链资源等机遇 [5][26] - 预计未来5-10年RCEP将持续让合作伙伴分享中国开放机遇,中国企业可利用RCEP优化国际化战略,但需应对政策连续性、供应链完备性等挑战 [5][36] - 中国可推动搭建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东盟经济合作,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国际化路径 [6][26] 制造业出海转型 - 中国制造业出海已从产品/营销出海转向品牌/研发出海,岗位需求从销售类转向生产运营、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 [15][31] - 企业出海面临海外设立成本、员工迁居成本、文化差异等挑战,需通过精准定位、文化融合、数字化技术构建智能人力资源系统应对 [15][16][31][32] - 汽车领域海外专利申请占比达30%,有效专利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47%,但需优化海外专利布局策略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17][18][32][34] 新质生产力与全球化布局 - 中国通过生产要素升级等形成新质生产力优势,为全球投资者释放结构性增长机遇,跨国企业应建立"创新共生+价值共享"战略 [7][26][27] - 企业应构建本土化创新生态,建立"中国研发+全球适配"框架,依托中欧班列构建"枢纽仓+海外仓"体系,应用5G技术建设数字孪生工厂 [8][27] - 民营企业成为出海主力,进出口额占比56.9%,拉动整体增长3.7个百分点,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对"一带一路"国家日均出口超2000集装箱 [10][36] 地方政府推动企业出海 - 山东开展"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行动推动超1万家企业开拓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浙江将组织1000个以上团组联动万家企业拓市场 [10][29] - 江苏鼓励企业在海外建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渠道 [11][29] - 广东商务部门制定详细出海计划,组织电子信息、家电等行业企业赴东南亚、中东等地参展 [11][29]
蜜雪集团(02097):茶饮下沉与出海标杆,未来成长空间几何?
国信证券· 2025-05-27 1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依托供应链的飞轮效益,蜜雪冰城 2021 年至今实现穿越经济周期的增长,2025 年登陆资本市场后,其后续增长、下沉市场、品牌出海以及供应链赋能下新品牌发展前景受关注 [14] - 蜜雪集团成长逻辑为门店规模*单店创收,供应链降本可放大盈利能力,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55.4/66.5/78.3 亿元,同增 24.8%/20.1%/17.7%,给予 2025 年 PE 目标 38 - 40x,对应未来 1 年合理 RMB 市值区间为 2104 - 2215 亿,较现价有 14.3 - 20.3%的涨幅空间 [3][4] 各部分总结 蜜雪集团:平价茶饮龙头,下沉与出海标杆 - 公司 1997 年成立,2024 年底全球门店超 4.6 万家成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2025 年 3 月在港交所上市 [15] - 蜜雪冰城 TOP5 常青款出杯量占比超 4 成,定位 2 - 8 元高性价比;幸运咖核心产品 5 - 10 元,2024 年底门店突破 4500 家 [21][22] - 创始兄弟持股 82.54%,产业资本阵容强大,高管通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高管职权架构清晰、经验丰富 [23][24][29] - 公司围绕加盟模式创收,商品销售是核心,2024 年商品销售、设备销售、加盟及相关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94.5%、3.0%、2.5%,毛利贡献分别为 91.9%、1.9%、6.2% [31] - 加盟初始费用门槛低,2021 - 2024 年门店复合增速 32.5%,出海扩张成效显著,国内乡镇下沉市场是主战场 [33][34][35] - 2024 年营收 248.3 亿元/+22.3%,净利润 44.54 亿元/+39.8%,毛利率提升因供应链赋能,IPO 资金用于扩充产能、IP 打造及数字化建设 [39][42] 现制茶饮:赛道百舸争流,蜜雪执牛耳 - 现制茶饮行业从植脂末茶粉到真茶鲜奶鲜果,从消费升级到回归真实价值,2023 年以来回归高性价比需求 [45] - 2023 年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 5175 亿元,2018 - 2023 年 CAGR 22.5%,预计 2023 - 2028 年 CAGR 17.6%;2025 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约 3109 亿元,2018 - 2023 年 CAGR 24.7%,预计 2023 - 2028 年 CAGR 19.7% [51][56] - 2023 年前五大现制茶饮品牌 GMV 占比约 5 成,蜜雪冰城领先,横向对比平价赛道优势突出 [62][63] - 东南亚是茶饮出海首选,2025 年市场规模约 686 亿人民币,2023 - 2028 年 CAGR 21.4%,蜜雪冰城出海拔头筹,2024 年海外门店扩张降速,全球化需因地制宜 [68][74][77] 成长展望:供应链为根基,三驾马车驱动 - 蜜雪集团成长公式为单店创收*门店规模*供应链赋能 [3] - 单店创收=单店 GMV*成本抽成(约 40%),2024 年单店 GMV 同比走低,预计未来 3 年单店 GMV 稳中有增,高复购大单品构筑基本盘,消费复苏和渠道扩容助力增长 [91][93][100] - 预计 2025 - 2027 年门店分别净增 7700/8855/8930 家,由蜜雪下沉、出海及幸运咖扩张驱动 [3] - 供应链规模提效,预计 2025 - 2027 年毛利率稳中有增分别为 32.5%/32.6%/32.7% [3] 中期思考:门店突破 4.6 万后,我们还可以期待什么? - 5 年期维度测算,蜜雪集团门店规模有望达 10 万家,蜜雪国内(6.5 万)、海外(1.5 万)、幸运咖(1.5 - 2 万)贡献成长 [4] - 中性偏乐观假设下,2030 年蜜雪集团收入/归母净利润有望达 645/119 亿元 [4] - 公司致力孵化“雪王”IP 出圈,IP 商业化成长值得期待 [4] 盈利预测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302|24,829|30,834|36,729|43,097| |(+/-%)|49.6%|22.3%|24.2%|19.1%|1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37|4437|5535|6649|7828| |(+/-%)|57.1%|41.4%|24.8%|20.1%|17.7%| |每股收益(元)|8.26|11.69|14.58|17.51|20.62| |EBIT Margin|15.2%|19.3%|21.3%|21.6%|21.8%| |净资产收益率(ROE)|29.9%|29.7%|27.0%|24.5%|22.4%| |市盈率(PE)|59.5|42.1|33.7|28.1|23.9| |EV/EBITDA|59.7|38.9|28.6|23.9|20.4| |市净率(PB)|17.78|12.49|9.12|6.88|5.34|[5]
深度融入当地生态 泡泡玛特IP出海新范式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2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中国中关村的一家门店发展为市值超千亿港元的全球潮玩品牌 [1] - 通过文化符号突破地域壁垒,在曼谷、巴黎卢浮宫等地开设旗舰店和快闪店 [1]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跃升至30%,预计2026年达到55% [7] IP运营策略 - IP是公司核心资产,LABUBU通过长期投入和持续运营成为全球爆火IP,2024年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 [3][5] - 通过品类创新(如搪胶毛绒工艺)放大IP特质,毛绒品类实现超过1200%的增长 [3][5] - 线下活动如POPLAND乐园表演和社媒互动(如专属IP账号)增强粉丝连接 [4] 全球化战略 - 采用"全球共鸣,本地深耕"策略,在泰国推出泰服LABUBU,在卢浮宫推出名画衍生品 [6][7] - 与迪士尼、三丽鸥等顶级IP联名,快速占领新市场消费者心智 [7] - 优先选择潮流文化接受度高的地区(如法国、英国)开店,2024年成为首个进驻巴黎卢浮宫的中国潮玩品牌 [8] 本地化与生态共建 - 签约当地艺术家(如泰国艺术家Molly)开发符合本地文化的IP(如CRYBABY) [6] - 在北美市场通过自动贩售机测试后,从西海岸切入,2023年在新泽西州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9] - 外籍员工超1000人,北美团队实现100%本土化管理,构建覆盖设计、生产、营销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10] 市场表现与影响力 - LABUBU在泰国首日营业额突破千万人民币,刷新海外门店单日销售纪录 [4] - LABUBU被泰国官方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在西班牙引发粉丝自发合唱《LABUBU之歌》 [4] - 公司IP THE MONSTES成为旗下营收第一的IP,LABUBU带动毛绒品类爆发式增长 [5]
从黄浦江到大阪湾,“上海制造佳品汇”园区出海展示产业新风向
搜狐财经· 2025-05-24 18:16
东方美谷组团出海战略 - 上海东方美谷与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联合主导"园区出海"板块,携本土消费品牌组成"出海矩阵"登陆大阪世博会,展示"上海制造"创新实力 [1] - 活动采用政府、平台、企业集团军模式,标志中国品牌出海从"单兵作战"转向"共创共赢"新阶段 [1] - 东方美谷作为上海美丽健康产业核心名片,化妆品企业数量及营收占上海市40%以上,品牌价值超338.78亿元 [10] 上海制造佳品汇平台建设 - "上海制造佳品汇"由上海市经信委等三部门联合主办,2020年以来已发展为展示"上海制造"品牌魅力的核心窗口 [8] - 第六届活动首次设立海外专场,以"沪阪生活新范式"为主题,覆盖时尚八品全品类创新 [8] - "上海时尚出品"IP项目助力建设时尚之都,提供供需对接和招引互动平台 [8] 全周期出海服务体系 - 东方美谷提供政策扶持、资源对接、品牌推广、人才培训、法律指导等全周期定制化支持 [15] - 已在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设立海外体验中心,打通出海"最后一公里" [13] - 护肤品牌西沐臻品通过园区协助完成前期对接,与日本渠道达成合作意向 [13] 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 东方美谷筛选出海企业时重点考察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力、渠道建设等五大核心能力 [16] - 西沐臻品瞄准东南亚市场,已完成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和地区认证准备 [16] - 菌小宝获得美国FDA认证,在北美、欧洲、东南亚开启全球化布局 [18] 产业转型成效 - 活动展示从"制造"到"智造"转型的创新实践,覆盖衣食住行到科技美学的全场景创新 [8] - 东方美谷携自然堂等美妆领军品牌发布多项创新成果,展现产业升级实力 [8] - 通过"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跃迁 [19]
好品山东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品牌出海中心正式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5-24 12:03
品牌出海中心启动 - 全国首个省级农业品牌海外推广平台"好品山东"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品牌出海中心于5月23日正式启动 [2][4] - 该中心由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宇燕、澳门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杨全州等多地政府代表共同揭牌 [2][3][4] - 中心将依托横琴政策及澳门联通葡语国家的桥梁作用,打造集品牌展示、跨境贸易、供应链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出海基地 [5][6] 战略定位与功能 - 作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要实践,中心将成为山东农产品走向全球的战略支点 [8][20][21] - 首批已集结山东16市240余家企业的近700种特色产品 [16][17] - 中心将辐射大湾区超6000万人口消费市场,并通过琴澳窗口构建全球贸易网络 [22] 山东农产品出口表现 - 山东农产品已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9][10] - 2024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1648.2亿元,连续26年领跑全国 [10] - 2024年对港澳出口21.1亿元,2025年1-4月对港澳出口达6.5亿元 [10][11] 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 - 山东与广东合作已超越简单贸易,涉及物流仓储共建、联合研发创新等领域 [28][29] - 横琴"大桥经济"效应加速释放,珠海将整合鲁粤澳三地资源构建南北贯通的农业枢纽 [40][41] - 珠海计划利用鲁商集团700余家门店网络优势,助力广东特色产品辐射北方市场 [44][47] 产业发展规划 - 山东省将充分发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供应优势,打造永不落幕的农业开放平台 [24][25] - 珠海将发挥本地科研与加工能力,开发符合大湾区口味的深加工产品 [42][43] - 两省将通过"四个共享"(市场、生产、物流、研发)探索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9][30]
“泰味”短片破圈,中国车企更会“对话”了
观察者网· 2025-05-23 15:42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 - 公司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于2025年5月16日在泰国罗勇投产[1] - 工厂将辐射全球右舵市场,具备从零件到整车的全流程制造能力[13] - 标志着公司从"贸易出海"迈向"产业出海"新阶段[13] 本土化传播策略 - 发布三支泰国风格短片《泰迅速》《泰懂你》《泰全面》,分别展示本地化生产、柔性定制能力和制造实力[1][13] - 首次启用泰国本地团队完成创意、脚本和拍摄,采用泰国演员及取景地[3][4] - 视频融入炒粉、骑手、理发店、泰拳等泰国元素,形成文化共鸣[3][9] 跨文化传播创新 - 尊重泰国"sabai sabai"文化(慢慢来),保持专业产出质量[5] - 通过泰国本地社交媒体账号及Facebook、Instagram等全球平台同步传播[10] - 制作多语种版本实现"内容一处开花,全网飘香"的传播效果[12] 品牌出海战略升级 - 实施"In Thailand, For Thailand"战略,从单向输出转向全球对话[12] - 通过本土化叙事激发全球用户情感共鸣,强化全球品牌形象[13] - 海纳百川计划从1.0升级至2.0阶段,注重品牌与文化融合[13]
霸王茶姬计划2025年内地新增1000家门店,香港50家,海外110家起 | 36氪独家
36氪· 2025-05-22 21:14
门店扩张计划 - 2025年门店扩张目标为中国内地1000+家、中国香港50家、东南亚100+家、美国10家 [4] - 中国内地门店增速明显下滑至16%,2023、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218%、82% [5] - 全球门店总数达6440家(截至2024年底),其中海外156家且148家位于马来西亚 [6] 海外市场策略 - 马来西亚采用"直营+合资"模式,借助李宗伟推广实现规模化 [6] - 中国香港定位全球化跳板,计划对标星巴克(150+门店),已筹备至少5家新店 [7] - 东南亚扩张谨慎,主因国家间文化差异大,需重做本地化运营 [8] - 北美首店选址洛杉矶核心商圈Westfield Century City,采用"高举高打"大店策略 [6][7] 国际化能力建设 - 挖角麦当劳前国际CMO Eugene Lee担任亚太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8] - 香港团队配置特殊,初期从内地派遣十余人(非仅管理层),资源倾斜显著 [7] - 依赖本土代理人资源,如东南亚vivo/oppo经销商网络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香港核心商圈点位被星巴克垄断,50家目标需调整选址策略 [7] - 同店GMV下滑促使海外扩张成为新增长点 [9] - 茶饮品牌出海早期阶段,供应链/加盟体系/本地化运营为关键壁垒 [9]
出海速递 | 美团小象超市海外版Keemart在沙特启动运营/品牌出海如何做好内容种草的五步法
36氪· 2025-05-22 18:38
品牌出海与内容营销 - 品牌出海需通过五步法建立信任与认同,而非单纯广告投放[2] - 内容种草策略强调精准定位目标市场(选对池塘)与用户群体(养对鱼)[2] 中国对外投资动态 - 2023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7%至100亿欧元,为七年来首次增长[3] - 匈牙利成为电动车投资重点区域,宁德时代在当地布局百亿级电池项目[4] - 2025年1-4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7.5%[9] 企业出海案例 - 美团小象超市海外版Keemart进驻沙特,启动本地化招聘与运营[9] - 百度萝卜快跑已在全球15城部署超1000辆无人车,覆盖迪拜/阿布扎比[9] - 速卖通东北首站落户大连,规划10000平方米产业园激活产业带出海[10] - ONLIFE计划年底拓展日韩及东南亚市场[7] 科技与AI领域 - 特斯拉拟授权FSD技术给其他车企,承认自动驾驶落后Waymo几年[10] - 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公司io,计划推出1亿台AI伴侣设备[11] - 影诺鹰眼系统入驻170家医院,完成25万例辅助诊断并筹备FDA认证[8] - 面壁智能获数亿元融资强化大模型技术壁垒[12] 跨境电商与支付 - 天猫618将全球包邮区扩至12个国家和地区,新增哈萨克斯坦/蒙古[10] - 空中云汇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投后估值达62亿美元[12] 细分赛道融资 - 安克创新新品众筹破亿,布局机器人领域[5] - IMCOCO集团获亿元级Pre-A轮融资进军高端椰子水市场[6] 市场拓展服务 - 阿里云加速建设全球云计算网络支持中企出海[11]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助力品牌全球化[15][16]
霸王茶姬2025年门店扩张目标:中国内地1000家增速放缓,中国香港50家,海外110家起 | 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2 16:37
门店扩张目标 - 2025年门店扩张具体目标为中国内地1000+家、中国香港50家、东南亚地区100+家、美国10家 [4] - 中国内地仍是主要增长力量,但增速下滑至16%,2023、2024年增速分别为218%、82% [5] - 2024年底全球门店数达6440家,其中海外156家,马来西亚占148家 [6] 海外扩张策略 - 采用"直营+合资"模式,在马来西亚通过知名运动员李宗伟推广实现规模化 [6] - 在中国香港及海外沿用"高举高打"风格,选址核心商圈,开设体验感大店 [6] - 首家北美门店位于洛杉矶Westfield Century City,紧邻比佛利山庄等重要区域 [7] 香港市场布局 - 香港国际化程度高,具备供应链优势,是全球化跳板 [7] - 对标星巴克,目前星巴克香港门店超150家 [7] - 已有至少5家待开门店,但核心商圈排他协议严重,星巴克占据优质点位 [7] 东南亚市场挑战 - 东南亚分散性强,不同国家语言、宗教、文化差异大,本地化运营难度高 [8] - 需依赖本土化资源,如vivo、oppo经销商等加盟人选 [8] - 新增100家门店目标相对保守 [6] 国际化团队建设 - 挖走大量职业经理人,并招募具备国际化经历的高管 [8] - 前麦当劳国际CMO Eugene Lee加入,担任亚太地区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8] 全球化野心与挑战 - 2024年美股上市后显露出全球化野心,北美市场被视为重要发力点 [9] - 同店GMV下滑促使目光转向海外 [9] - 供应链、产品、加盟体系及本地化运营能力是海外扎根关键 [9]
东莞外贸“破局”!
广州日报· 2025-05-22 03:23
中美关税调整后的企业动态 - 东莞外贸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对美订单,物流公司出现"爆仓"现象,40英尺标准集装箱海运报价上涨一倍 [1] - 跨境电商企业为亚马逊Prime会员日提前备货,部分企业利用90天窗口期将下半年订单货物提前运往美国 [1] - 东莞市厨管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美国订单占比降至10%,此前关税政策对企业整体影响有限 [6] 外贸企业转型与市场拓展 - 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与京东超市签订5000万元采购订单,启动100万本布书包销计划,首月销量超30万件 [2] - 京东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已有上万家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 [2] - 东莞优品平台推出"外贸优品振兴计划",帮助近300家本地企业链接国内渠道,部分产品从签约到上架仅需5天 [3] 供应链重构与全球化布局 - 东莞铂力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考虑在东南亚选品,未来可能由东南亚企业为其品牌代工 [6] -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尼设厂,产品覆盖东南亚市场如越南和泰国 [6] - 东莞市红发运动用品有限公司采取"双线突围"策略,一方面考察东南亚设厂,另一方面布局国内电商市场 [3] 品牌战略与市场多元化 - 莞商跨境创始人劳文启推动"品牌出海",通过自有品牌进驻亚马逊和当地商超,提升定价话语权 [5] - 广东眷蜀科技有限公司推出自有品牌产品,此前年订单量超10亿元,美国市场占比80% [5] - 优利德科技在中东、东南亚和南亚拥有广泛客户基础,并在越南开设分公司 [7] 政府政策与行业数据 - 2024年东莞进出口总额约1.39万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912.9亿元,占全省比重超12.2% [8] - 2024年第一季度东莞进出口达3563.5亿元,同比增长21.2%,跨境电商交易额256.4亿元,增长18.8% [8] - 东莞计划到2027年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出口占比超30%,并举办外贸企业与电商平台见面会,吸引超100家企业参与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