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政策
搜索文档
芦哲:每周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研判
搜狐财经· 2025-10-15 12:03
国内宏观观点 - 新一轮加关税对国内经济影响预计有限 一方面特朗普宣称的100%关税未必能落地 可能更多是贸易谈判筹码 另一方面今年前9个月在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6.9%的情况下 中国出口仍实现同比6.1%的高增长 [1] - 三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承压 稳投资稳消费压力加大 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箭在弦上 8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降至0.5% 社零当月同比增速降至3.4% 考虑到高基数效应 四季度消费压力可能加大 [1] - 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力度预计较为温和 思路是托底而非强刺激 不会用风险扩散换取经济增速 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在4.7%-4.9% 前三季度累计为5.1%左右 四季度只要高于4.5%即可实现全年5.0%左右的目标 政策方向有三大抓手 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 货币宽松 [2] 海外宏观观点 - 四季度美国经济延续韧性 美联储大概率仍有2次降息 但降息预期易受经济数据与关税反复扰动 当前美债利率已定价到明年底累计4.7次降息 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预期10年美债利率维持当前水平震荡 [3] - 市场对关税分歧在于冲突是否会进一步激化以及何时TACO 乐观派认为中美官方表态偏鸽 股市将快速触底反弹 悲观派认为虽语气缓和但无实质让步 后续仍可能存在回调 策略上在美联储换帅前特朗普TACO仍是大概率事件 建议逢低买入 [3] 权益市场观点 - 周末关税冲击导致市场大幅调整 但市场普遍认为周一的调整是短期情绪底 资金倾向于流入国际关系波动中受益的稀土 自主研发软硬件 军工板块和防御型的银行板块 [4] - 上周四行情可能是短期高点 受中美关系不确定性 三季报业绩和市场估值三方面影响 市场存在调整内在需求 10月至11月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区间 市场风格可能由AI硬件和海外映射转向防御型及有业绩支持的行业如创新药 非银 可选消费等 [4] - 10~11月震荡期结束后 市场蓄力后可能迎来进一步向上 风格可能从防御型再度转向成长 [4] 债券市场观点 - 外部风险带来交易性做多机会 但下行空间有限 10月底APEC峰会前中美关系反复超出市场预期 风险偏好受压制带来利率阶段性下行机会 将10年期利率重新推回1.70%-1.75%区间 利率主要取决于国内基本面表现和货币政策操作 [5] - 10月份博弈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 三季度经济增长压力边际增大 且中美贸易摩擦再起 稳增长增量举措或渐行渐近 货币政策宽松窗口可能打开 降准降息操作概率抬升 [6] - 度过三季度政府债融资高峰后 四季度利率债供给压力下降 但四季度财政提前发债风险仍存 供给压力和资金面挑战未消除 10月份利率处于短期修复和中期隐忧之间的过渡期 10年期利率下破1.70%的概率偏低 [6]
加量操作呵护流动性,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搜狐财经· 2025-10-15 10:15
央行流动性操作 - 2025年10月1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10月9日央行开展11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10月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4000亿元,规模较上月高1000亿元,为连续第5个月注入中期流动性 [1] 操作背景与目的 - 操作目的在于应对10月政府债券较大规模发行、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拉动配套贷款投放、以及股市强势运行导致的居民存款搬家现象带来的资金面收紧效应 [2] - 央行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 [2] - 此举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和引导信贷投放的同时,也释放了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并有助于在外部波动加大背景下稳定市场信心 [4] 未来政策工具展望 - 10月还有7000亿元MLF到期,央行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 [4] - 未来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4] - 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元的高水平有所回落 [4]
机构:钢铁行业需求有望逐步触底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08:37
全球钢铁需求预测 - 2025年全球钢铁需求量预计与2024年持平,达到约17.5亿吨 [1] - 2026年全球钢铁需求将温和反弹1.3%,达到17.72亿吨 [1] 行业基本面趋势 - 钢铁行业需求有望逐步触底,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 [1] - 行业亏损时间较长,供给的市场化出清已开始出现 [1] - 若供给政策落地,行业供给收缩速度将更快,上行进展更快 [1] 供需格局分析 - 钢铁需求总量有望在房地产筑底企稳、基建投资稳中有增、制造业持续发展、钢铁出口高位等支撑下保持平稳甚至边际略增 [2] - 平控政策预期下钢铁供给总量趋紧且产业集中度持续趋强 [2] - 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平稳 [2] 结构性投资机遇 - 受益于能源周期、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的高壁垒高附加值的高端钢材有望充分受益 [2] - 拥有较高毛利率水平的优特钢企业和成本管控力度强、具备规模效应的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2] - 部分公司已经处于价值低估区域,现阶段仍具结构性投资机遇 [2]
黄益平、杜浩锋、徐诗语、伍晓鹰、余昌华:结构性视角下的“稳增长”政策框架
搜狐财经· 2025-10-14 20:35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经济周期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增长压力源于新旧行业动能转换不畅,单纯依靠总量宏观政策效果有限,需构建融合结构性视角的“稳增长”政策组合 [3][4][6] - 政策组合的核心逻辑是:行业政策聚焦于稳定传统产业(如房地产)和培育新兴产业,宏观政策(货币、财政、宏观审慎、预期管理)则需在总量调控中引入结构性考量以提升精准性 [6][7] - 该政策框架旨在以短期的经济稳定为长期的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2] 经济增长压力的结构性来源 - 宏观经济波动主要由少数重要行业驱动,行业更迭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对经济逆势扩张贡献突出 [4] - 2021年后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新旧行业增长动能未能实现平稳转换,是经济增长表现温和的重要结构性背景 [4] - 单纯依靠刺激总需求的总量政策难以应对由行业结构快速变化导致的经济波动,甚至可能造成新的扭曲 [3] 房地产行业的角色与政策应对 - 房地产业的企稳对宏观经济形成持续向上势头十分关键,但目标在于防范其进一步拖累经济,而非恢复昔日繁荣 [5] - 未来建筑和房地产行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5] - 需采取针对性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例如为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提供合理信贷支持以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 [8] 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壮大 - 中国已出现一批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但其总体规模仍有待提升 [5] - 培育新兴产业需秉持跨周期视野,营造鼓励自由探索和创新的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7] - 应特别注重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规范政策引导方式、重视金融支持创新、保持开放环境 [7]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应用 - 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可将结构性货币政策作为重要补充,以缓解关键领域信用梗阻,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8] - 货币政策需平衡对传统行业(如房地产)的合理信贷支持与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新动能板块的信贷引导 [8][9] -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应具有阶段性和精准性,需定期评估效果与潜在副作用,适时向市场中性原则回归 [9]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导向 - 财政政策应有意识地“稳定旧的重要行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促进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9] - 对传统产业(如房地产)的财政支持应聚焦存量资产优化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而非再度推高房价或刺激无效投资 [9] - 对新兴产业,政府角色应从直接提供要素转向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并优化财政投入方向至医疗、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 [9] 宏观审慎政策的行业差异化 - 必须精准识别各行业独特的风险集聚点及在金融体系的传导机制,实施差异化的逆周期调节 [10] - 对传统行业(如房地产),上行周期需抑制风险累积,下行周期需防范“硬着陆”风险 [10] - 对新兴产业(如金融科技、数字经济),需应对估值泡沫、平台垄断、数据滥用等新型隐患,并创新应对策略 [10] 预期管理的行业特性考量 - 政策沟通需考虑行业差异:成熟行业企业预期更理性稳定,新兴行业更易受市场情绪影响 [11] - 对处于风险暴露阶段的行业(如房地产),需及时通报风险化解进展以管理市场情绪 [11] -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清晰阐释中长期目标、政策框架及路线图,以稳定预期、引导长期资本投入 [11]
每周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研判-20251014
东吴证券· 2025-10-14 17:12
国内宏观经济与政策 - 新一轮美国100%关税对国内经济影响预计有限,今年前9个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6.9%但整体出口仍实现同比6.1%高增长[3] - 8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降至0.5%,社零当月同比增速降至3.4%,四季度消费因高基数压力可能加大[3] - 三季度经济增速预计在4.7%-4.9%,前三季度累计约5.1%,四季度增速需高于4.5%方可实现全年5.0%左右目标[3] - 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力度预计温和,三大抓手为靠前使用化债额度、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及货币宽松[3] 海外经济与市场 - 四季度美国经济预计延续韧性,美联储大概率仍有2次降息,但美债利率已定价明年底累计4.7次降息,下行空间有限[3] - 市场对关税分歧在于冲突是否激化及TACO时机,趋势上建议逢低买入,资金倾向流入稀土、自主研发、军工及银行等板块[3] 权益市场展望 - 10月至11月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区间,风格由AI硬件转向防御型及业绩支撑行业如创新药、非银、可选消费[3] - 震荡期结束后市场可能蓄力向上,风格从防御型再度转向成长[3] 债券市场展望 - 外部风险带来交易性做多机会,10年期利率或重回1.70%-1.75%区间,但下破1.70%概率偏低[4] - 四季度利率债供给压力下降,但财政“提前发债”风险仍存,货币政策宽松窗口可能打开,“降准降息”概率抬升[4]
港股开盘 | 恒指高开0.31% 科网股多数上涨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09:30
中国银河策略认为,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估值回调。但在国 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以及中长期资金稳股市举措影响下,投资者情绪有望逐渐稳定。当前港股估值整 体处于历史中高水平,预计未来港股市场或宽幅震荡。 恒生指数高开0.31%,恒生科技指数涨0.56%。科网股多数上涨,中芯国际涨超2%,京东集团、阿里巴 巴涨超1%。 关于港股后市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团队发布研报称,外资在港股多数细分行业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及大部 分消费板块;而南向在少数行业有较强话语权,如运营商、煤炭石化、军工、半导体等,近两年南向在 半导体/泛消费/泛红利行业定价权显著提升。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陈雯芳。 ...
申银万国期货首席点评:贸易担忧情绪缓解
申银万国期货· 2025-10-13 1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贸易担忧情绪缓解,美股期货、布油期货、加密货币等上涨,黄金创新高,胡塞武装表态或停止袭击红海船只 [1] - 股指大概率维持多头趋势,短期受中美贸易影响波动或加大,四季度风格可能向价值回归 [2][13] - 贵金属因贸易战升温或再度受益,长期作为终极安全资产的叙事主导愈发明显 [3][22] - 原油受贸易战影响短期有向下突破趋势,政策不确定性高但仍有缓和可能 [4][5][16] - 多个品种有各自投资分析,如甲醇短期偏空、橡胶震荡偏强、铜长期受支撑等 [17][18][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当日主要新闻关注 国际新闻 -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 10 月 24 日发布 9 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政府常规服务恢复前不重新安排或发布其他数据 [7] 国内新闻 -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方称是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影响有限且已通报有关方 [8] 行业新闻 - 9 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 89.0,较 8 月下降 0.1 点但高于去年同期,部分指标稳中向好 [9][10] 外盘每日收益情况 - 标普 500 指数、欧洲 STOXX50 指数、富时中国 A50 期货等多数品种有涨跌变化,如标普 500 跌 2.71%、ICE 布油连续跌 4.81%等 [11]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 金融 - 股指大概率维持多头趋势,短期受中美贸易影响波动或加大,四季度风格可能向价值回归 [2][13] - 国债期货价格有望保持强势,四季度降准降息可能落地,建议关注做多机会 [15] 能化 - 原油受贸易战影响短期有向下突破趋势,政策不确定性高但仍有缓和可能 [4][5][16] - 甲醇短期偏空,国内装置开工负荷提升,沿海库存上升 [17] - 橡胶节后走势预计震荡偏强,供应压力或显现,需求支撑有限 [18] - 聚烯烃期货弱势运行,价格跟随成本端波动,市场情绪谨慎 [19][20] - 玻璃纯碱期货延续弱势,关注秋季消费和政策变化对存量消化的影响 [21] 金属 - 贵金属因贸易战升温或再度受益,长期作为终极安全资产的叙事主导愈发明显 [3][22] - 铜长期受印尼矿难影响有支撑,中美贸易对峙影响或小于四月 [23] - 锌短期跟随铜价走势,国内锌价可能弱于国外 [24] - 碳酸锂供应增加,需求有变化,库存减少,价格有支撑 [25][26] 黑色 - 双焦短期盘面波动加剧,受钢材产量、库存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27] - 铁矿石后市震荡偏强看涨,需求有支撑,发运减量,港口库存去化快 [28] - 钢材中期看多,热卷强于螺纹,供需双弱且库存变化不大 [29] 农产品 - 蛋白粕预计区间震荡,美豆期价受 USDA 报告推迟影响继续震荡 [30] - 油脂短期行情承压,中长期价格中枢预计上移 [31][32] - 白糖国内外市场均预计维持震荡走势 [33] - 棉花短期维持震荡偏弱走势,关注新花上市卖套保压力 [34] 航运指数 - 集运欧线淡季交易或结束,近月受贸易战影响旺季预期走弱,远月受复航红海进展预期影响 [35]
贸易担忧情绪缓解:申万期货早间评论-20251013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 2025-10-13 08:33
首席点评:市场情绪与资产表现 - 市场对贸易问题的担忧情绪有所缓解,美股期货开盘走高,标普500指数期货涨1.1%,纳指期货涨1.4% [1] - 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分化,布油期货盘初涨超1%,纽铜涨超2%,现货黄金价格创新高至每盎司4,060美元上方 [1] - 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若以色列遵守加沙停火协议,将停止袭击红海海域相关船只,为航运风险带来缓和可能 [1] 重点品种观点 - 股指方面,市场成交额达2.53万亿元,融资余额增加508.05亿元至24291.95亿元,经过9月高位震荡后,预计将再次进入方向选择阶段,大概率维持多头趋势 [2] - 贵金属方面,黄金在美联储谨慎表态、美元走强等传统利空因素下未受打压,其作为终极安全资产的长期叙事主导愈发明显 [3] - 原油方面,受中美贸易战再次爆发影响,周五外盘油价下跌约4%,贸易战从冲击全球供应链和引发风险资产抛售两方面对油价构成压力 [4] 品种观点汇总 - 偏多品种包括玉米、苹果、炭酸锂、白银、热卷、螺纹、甲醇、国债(T)、国债(TL)、股指(IC)、股指(IF)等 [6] - 偏空品种包括棉花、原油等 [6] 当日主要新闻关注 - 国际新闻方面,美国劳工统计局宣布将于10月24日发布9月CPI数据,此前因政府停摆而推迟 [7] - 国内新闻方面,中国商务部表示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并已通过双边机制向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 [8] - 行业新闻方面,9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0,较8月份下降0.1点,劳动力指数和效益指数分别上升0.1点和0.2点 [9] 外盘收益情况 - 10月10日,标普500指数下跌182.60点至6,552.51点,跌幅2.71%;欧洲STOXX50指数下跌66.30点至4,701.04点,跌幅1.39% [11] - 富时中国A50期货下跌296.00点至14,978.00点,跌幅1.94%;美元指数下跌0.58点至98.82点,跌幅0.59% [11] - ICE布油连续下跌3.14美元至62.09美元/桶,跌幅4.81%;伦敦黄金上涨41.90美元至4,017.85美元/盎司,涨幅1.05% [11]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金融 - 股指方面,短期受中美贸易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可能加剧,但国内流动性环境有望延续宽松,四季度市场风格可能向价值回归并更加均衡 [12] - 国债方面,10月11日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显著下行,预计四季度降准降息可能落地,国债期货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13]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能化 - 原油方面,政策不确定性高,中美贸易摩擦可能更为频繁,过低的油价可能导致OPEC暂缓增产,短期油价有向下突破趋势 [14][15] - 甲醇方面,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开工负荷为78.00%,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在149.55万吨,同比上涨37.58%,短期偏空为主 [16] - 橡胶方面,供应释放顺畅,后期供应压力或逐步显现,产胶区气候影响是关注焦点,沪胶节后走势预计震荡偏强 [17]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金属 - 贵金属方面,贸易对抗加剧及其他大类资产波动加剧,将进一步加强黄金作为终极安全资产的叙事和需求 [20] - 铜方面,精矿供应延续紧张,冶炼利润处于盈亏边缘,印尼矿难可能导致全球铜供求转向缺口,长期支撑铜价 [22] - 碳酸锂方面,周度产量环比增加153吨至20516吨,周度库存环比减少706吨至136825吨,维持去库状态,价格仍有支撑 [24]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黑色 - 双焦方面,当前制约煤价上行的主要因素是钢材的高产量与高库存,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对黑色系的利空压制 [25] - 铁矿石方面,钢厂生产动能较强,铁矿需求有支撑,全球发运近期有所减量,港口库存去化速率较快,维持后市震荡偏强看涨格局 [26] - 钢材方面,钢厂盈利率持平,铁水产量维持高位,钢材供应端压力逐步体现,热卷整体表现强于螺纹 [27]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农产品 - 蛋白粕方面,USDA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旧作大豆库存总量为3.16亿蒲式耳,同比下降8%,国内供应充足抑制盘面,预计连粕区间震荡 [28][29] - 油脂方面,MPOB报告显示9月底马棕库存为236.09万吨,环比增长7.2%,报告数据偏空,但中长期价格中枢预计将继续上移 [30] - 棉花方面,新年度丰产预期及下游需求温吞,纺企采购意愿不强,棉价上行动力不足,预计短期维持震荡偏弱走势 [32]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航运指数 - 集运欧线方面,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协议令复航预期升温,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或导致美线运力外溢及需求下降,对欧线造成向下影响 [33]
特朗普对华威胁关税点评:如何理解中美摩擦升级?
招商证券· 2025-10-11 18:51
中美摩擦升级背景与原因 - 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征收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1] - 中美摩擦升级源于中国对稀土、锂电池等实施出口管制及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美国则通过征收港口费、将中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进行反制[2] - 特朗普政府在其他政策取得进展后,将贸易谈判作为重点,并通过对华施压为与亚洲其他国家谈判增加筹码[2] 后续操作与影响评估 - 100%关税落地概率较低,更可能通过谈判达成临时协议或交换对价[2] - 若100%关税完全落地,静态模型预测将拖累中国出口约11.3个百分点,拉动美国通胀约3.2个百分点[3] - 美国可能将出口管制延伸至更多领域或扩大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清单[2] 市场影响与风险 - 短期关税风险上升可能放大权益类资产波动,美股调整幅度预计为10%-20%,黄金仍具配置价值[2] - 中期若特朗普见好就收,市场无需过度悲观;美元贬值至95中枢可能改善全球风险偏好[2] - 中国可能推出对等反制措施,但最终倾向于合作;为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第四季度稳增长政策或加码[2]
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有望陆续推出,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10-11 18:12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文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 [1] - 政策要求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1] -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1] 上海未来产业培育目标 - 上海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2] - 到2030年目标为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2] 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情况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