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政策支持与金融指导 - 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1]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1] 产业链与科技创新 - 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 [1] - 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优化重点产业链全球布局 [1] - 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 [2]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2] 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2] - 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完善中国开源体系,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2]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2] 企业培育与行业治理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 [3] - 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建立优惠政策免审即享机制 [3]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3] - 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3]
国债期货日报:情绪反转-20250728
南华期货· 2025-07-28 20: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交易盘暂时观望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市场日内围绕反内卷情绪的反转交易,整体是情绪主导。A股作为风险资产体现出较强韧性,板块呈现轮动现象。债市价格虽大幅修复,但未完全走出逆风,资金利率未回到此前偏低平台,行情受情绪影响被动,后续风险资产反弹或有新利好可能导致二次回落,本周需关注FOMC、中美会谈以及政治局会议 [3] 盘面点评 - 国债期货高开后盘中回落,随后再度拉升,尾盘全线大幅收涨,前期受情绪影响较大的长端获得更多修复。公开市场继续净投放,日内到期逆回购1707亿,新做4958亿,净投放3251亿元。资金价格继续改善,开盘后资金利率震荡回落,最终DR001加权下到1.45%附近,GC001尾盘收在1.35%附近 [1] 日内消息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7月28日在京召开,将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2] 行情研判 - 国内市场日内围绕反内卷情绪反转交易,A股有韧性且板块轮动,债市虽价格修复但未完全走出逆风,后续或二次回落,本周关注FOMC、中美会谈、政治局会议 [3] 数据一览 合约数据 |合约|2025 - 07 - 25|2025 - 07 - 24|今日涨跌|上周同期| | ---- | ---- | ---- | ---- | ---- | |TS2509|102.326|102.31|0.016|102.434| |TF2509|105.585|105.61|-0.025|106.005| |T2509|108.195|108.26|-0.065|108.81| |TL2509|118.12|118.52|-0.4|120.53| |TS合约持仓(手)|115719|117298|-1579|24520| |TF合约持仓(手)|207372|208172|-800|206287| |T合约持仓(手)|241210|240166|1044|234383| |TL合约持仓(手)|160216|159375|841|150008| |TS基差(CTD)|0.0161|-0.0001|0.0162|0.0032| |TF基差(CTD)|0.0678|-0.0167|0.0845|0.0085| |T基差(CTD)|0.0971|-0.0102|0.1073|0.0645| |TL基差(CTD)|0.4972|-0.0711|0.5683|0.0645| |TS主力成交(手)|51371|55229|-3858|22678| |TF主力成交(手)|76382|88969|-12587|44183| |T主力成交(手)|95427|90744|4683|51738| |TL主力成交(手)|157794|152329|5465|72268| [3] 资金利率数据 |指标|2025 - 07 - 25|2025 - 07 - 24|今日涨跌|上周同期| | ---- | ---- | ---- | ---- | ---- | |DR001|1.5174|1.6515|-0.1341|0.0608| |DR007|1.6523|1.5759|0.0764|0.1456| |DR014|1.6686|1.6131|0.0555|0.1047| |DR001成交(亿元)|24018.5631|26869.2756|-2850.7125|25773.309| |DR007成交(亿元)|1426.5304|958.1389|468.3915|1023.9883| |DR014成交(亿元)|58.7261|198.2157|-139.4896|48.5207| [3]
工信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
快讯· 2025-07-28 18:26
智通财经7月28日电,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7月28日在京召开。其中提到,落实扩 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引领 作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 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 融一体化"专项。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惠企纾 困政策落地落细。继续保持烟草行业稳健发展。 工信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 ...
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
快讯· 2025-07-28 18:15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和9.5% [3]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3]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3] 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扩大内需与工业稳增长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 [5]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等技术应用 [5] - 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扩大"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实施 [5]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5] - 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优化重点产业链全球布局 [5]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启动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产业政策 [5]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5] - 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工业智能体 [5] 数字化转型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完善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5] -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5] 绿色发展与能效提升 - 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推广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5] - 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5] 信息通信业发展 - 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加大万兆光网试点力度 [5] - 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全面推广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 [5] 企业培育与服务 - 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5] - 推动优惠政策免审即享机制,建好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 [5] 行业治理与改革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5] - 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5] 防汛与应急保障 - 扎实做好通信畅通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
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9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 [1] - 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呈现"向稳、向新、向优"特点,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 [1]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 [2]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普及率超79%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万兆光网试点部署顺利开展 [2]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85万个 [2] - 行政村通5G比例超90%,实现"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 [2] 信息通信业未来规划 - 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3]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 [3] - 加速5G-A产品研发,推进6G技术布局和产业生态培育 [3] - 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 [3] 中小企业发展 - 累计培育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上半年服务中小企业超360万家,达成融资意向510亿元,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86亿元 [4]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支持 [4] - 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5] 产融合作未来方向 -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5]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5] - 推进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
工信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产业基金加大对两化融合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支持力度
快讯· 2025-07-11 19:03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包含五方面17项内容 [1] -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产业基金投向两化融合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1] - 推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深化实践 引导金融资源向两化融合领域倾斜 [1] 资金引导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引导社会资本向两化融合发展领域硬科技项目加大投入 [1]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如何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7-04 12:50
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发展成果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4% 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其中外贸出口连续实现"32连冠" [1] -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3%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低空与空天产业集群增加值分别增长12.7% 15.9% 26.4% [3] 《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核心内容 - 传承2020-2025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精神 新增科技创新 人才培育 大湾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亮点 [1] - 提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 包括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 科技型企业信贷 知识产权证券化 科技成果交易等场景优化 [2] - 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加强产学研协同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 [4] 银行业发展机遇与创新方向 - 银行可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ABS 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产品 加强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业务 [3] - 对接普惠型科技金融平台如"个体通""小微通" 探索银保合作模式 服务私募创投资金 [3] - 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贷款 支持高端人才创业与科研项目 提供高校企业联合培养项目贷款 [4] - 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 跨境托管 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提升企业资金效率 [5] - 吸引海外优质企业落户大湾区 支持跨境并购与境外投资业务 [6] 大湾区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 政策将加速大湾区资本市场一体化 促进资金自由流动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4] - 银行需强化境内外联动优势 推动政策宣传与跨境金融咨询服务 [6]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 深圳改革创新再大步向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0:5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核心 - 中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 - 政策聚焦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实施等具体内容 [1] - 深圳将推进"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作为产业发展重要经验 [4] 人才机制改革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实施"预算+负面清单"管理和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 [2] - 加强产学研协同,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2]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 [3] 生产要素优化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和知识产权证券化 [4]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交通、地理、卫星遥感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 [4] - 进一步对标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促进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流动 [4] 产业基础优势 - 深交所创业板新增577家上市公司,90%为高新技术企业,首发募资近5500亿元 [6] - 深圳人才总量超700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经营主体448.7万户 [6]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6]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同比+16.4%),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占全国16.5%) [6]
专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深圳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金融方面的最大挑战是跨境金融监管体系的差异与协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20:5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金融创新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提出推进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 [1] - 深圳将承担"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构建"信贷—证券化—交易—股债协同"的科技金融服务闭环 [2] - 允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强化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3] 科技金融服务闭环创新 - 信贷环节:探索科技企业差异化信贷监管制度,允许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依据,利用大数据构建信用评价模型 [2] - 证券化环节:试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特殊规则,简化审批流程,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2] - 交易环节:建立科技金融产品交易平台,提高信贷资产和证券化产品流动性 [2] - 股债协同:出台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2] 深港资本市场合作 - 深港交易所将在规则对接、监管协调等方面创新探索,带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3] - 推动两地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流程,联合研发科技企业特色金融产品 [3] - 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在上市审核、信息披露等方面形成一致标准 [3] 保险资金与创投基金结合 - 建立细化风险评估体系,科学量化创投项目风险等级 [4] - 完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提供便捷股权转让平台,降低退出成本 [4] - 建立风险隔离结构如特殊目的载体(SPV),降低风险传导可能性 [4] - 推动保险监管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协调,统一投资比例、信息披露等关键指标 [4] 绿色金融改革 - 设立绿色科技专项发展基金,提供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 [4] -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估和监管体系 [4] - 建立信息披露平台提高透明度,强化市场约束 [4] 深港澳金融规则衔接 - 共同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联合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5] - 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推动区块链、AI在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应用 [5] - 深化跨境理财通业务,扩大参与机构和产品范围,推动债券通"南向通"试点 [5] - 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定期交流监管政策和风险数据 [5] 跨境金融监管挑战 - 面临多法域、多币种、多市场的监管差异,增加合规成本与协调难度 [6] - 需建立国家层面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制定统一监管框架 [6] - 深圳需细化实施方案,完善金融营商环境,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金融科技研发 [6]
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相关上市公司迎政策东风
证券日报网· 2025-06-13 15:31
政策文件要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旨在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1] - 《意见》明确"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1] - 《意见》提出"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包括健全交易规则和标准规范,支持深圳探索数据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等机制 [1] - 《意见》提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支持综合保税区外的重点企业开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符合环保要求的"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试点 [1] 东方嘉盛发展机遇 - 东方嘉盛业务布局与《意见》中提出的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等高度契合 [2] - 公司依托深圳前海自贸片区和盐田保税区等核心枢纽,通过全球中心仓模式实现对境外货、保税货、境内货的一体化仓储管理,这一创新模式已从深圳前海复制到盐田、廊坊等地 [2] - 在数字化领域,公司自主研发AI智能数字报关系统平台、智能通关机器人等数字化关务管理工具 [2] - 公司紧抓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机遇,推进仓储、运输、落地配等环节的全球化供应链网络布局,2024年度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业务高速增长 [2] - 公司持续围绕国际物流业务打造多式联运运输网络,4月18日参与打造的铁空联运专列"粤新快线"已经开行 [2] 深科达发展机遇 - 深科达深耕制造领域多年,主要从事消费类电子新型显示制程设备、半导体封测设备以及工业机器人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领域,深科达展现出强劲的合作优势,相关智能眼镜制程设备、超声波指纹模组贴合设备、测试分选机等产品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已与国内外知名消费类电子厂商达成广泛且深入的合作,构建起强大的产业生态链 [3] -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深科达凭借其在技术、资源和产业合作方面的深厚积累,有望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