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韧性

搜索文档
美联储理事巴尔:截至第一季度,通胀逐步但不均衡地回落至2%的路径仍在进行中,经济表现具有韧性。
快讯· 2025-05-09 18:01
美联储理事巴尔:截至第一季度,通胀逐步但不均衡地回落至2%的路径仍在进行中,经济表现具有韧 性。 ...
亚开行总裁:美关税政策带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日经中文网· 2025-05-06 11:27
亚开行总裁神田真人 亚开行总裁神田真人5月4日表示,亚洲各国"拥有开放的经济结构,容易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 冲击"…… 亚洲开发银行(ADB)总裁神田真人于5月4日召开记者会,就美国的关税政策表达警惕 称,"这是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表示,亚洲各国"拥有开放的经济结 构,容易受到冲击"。 当天,亚开行年会在意大利米兰开幕。神田总裁强调:"对于亚洲和太平洋各国而言,这也是 一个与地区内伙伴以及新伙伴之间加强合作,提高经济复苏能力、韧性和开放性的机会"。 围绕美国的关税政策,日美两国政府于当地时间5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部长级磋 商,日本经济财政再生相赤泽亮正参加了此次磋商。5月2日,又根据部长级磋商的情况,在 华盛顿举行了事务级别会议。日本外务省和经济产业省的课长级别官员参加了会议。 赤泽亮正将于长假结束后的5月7日出席自民党的综合对策本部会议,对日美磋商的一系列过 程进行说明。 美国的关税政策已成为影响整个亚洲经济的风险因素。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停滞,各国正在 逐渐失去有前景的出口市场。在5月4日开幕的亚开行年会上,通过扩大自由贸易来分散风险 等内容成为主要讨论议题。日本方面由财务相加 ...
“内外联动”彰显中国经济韧性和开放决心(开放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6 08:53
中国经济韧性 -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比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显示经济体系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 [1] - 依托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内市场,可有效消化转内销的外贸商品,对冲美国关税的负面冲击 [1] - 沿海地区通过专项扶持计划(如浙江省"外贸优品转内销")和数字化营销手段(直播电商等),提升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效率 [1] 外贸拓内销的协同机制 -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特别融资工具、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组合拳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2] - 电商平台利用成熟渠道和运营优势,为外贸企业提供快速进入国内市场的通路 [2] - 外贸企业主动对接政府和平台,形成"需求—政策—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 [2] 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 - 深化国内市场改革(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倒逼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 [3] - 政府推出的消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拓展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3] - 外贸企业转内销过程中学习适应国内外市场差异(消费偏好、习惯等),增强国际竞争力 [3] 长期战略与国际合作 - 内销市场培育将反哺外贸竞争力,加速中国出口竞争优势从低价导向向高质量、高技术导向转型 [2][3] - 外贸拓内销战略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实践,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并推动南南合作转型升级 [3] - 中国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包容普惠的世界贸易秩序,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 [3]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话腾讯财经《经济大家说》
野村集团· 2025-04-28 11:50
中国经济增速与挑战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5.4%超预期开局 彰显经济韧性 [2] - 中美关税战持续为经济走势增添不确定性 可能导致出口增速下降 [2] - 房地产行业萎缩叠加贸易冲突 二季度起GDP增速或放缓 [2] 提振经济政策建议 - 需进一步刺激消费并稳住房地产以应对经济放缓 [2] - 耐用品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 促消费政策可转向非耐用品领域 [2] - 推动养老体系改革和保障水平提升是最具效能的促消费工具 [2] - 建议提升农民养老金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 减轻农民工赡养压力并改善收入预期 [2] 房地产行业展望与建议 - 房地产行业仍处调整期 但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及老旧住房更新需求释放将带来发展空间 [2] - 建议剩余城市取消限购限售以全面释放市场活力 [2] - 需加快行业债务出清进程 强化保交房政策执行力度 通过"保交付 稳预期"重构购房者信心 [2] 财政与结构性改革方向 - 财政政策应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提升 [2] - 需推进房地产债务出清和央地财政关系重构等结构性改革 [2] - 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可释放消费潜力 形成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 [2]
策略聚焦|僵持阶段看什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0 14:41
贸易战僵持阶段的核心特征 - 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和基于妥协的贸易协议均难以达成,双方进入经济韧性比拼阶段 [1][2] - 中国政策工具箱更丰富,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克制使用、超额储蓄释放(14.8万亿元居民超额储蓄)及股市楼市稳定措施 [5] - 美国面临通胀反复(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5%)、债务到期压力(4-7月累计6.9万亿美元美债到期)及政策空间受限的制约 [6][8] 中美经济政策对比 - 中国拒绝以加杠杆透支资产负债表对冲贸易战冲击,侧重定向扶持受损企业及劳动力市场(如出口商信贷支持) [3] - 美国联储降息需以CPI稳定为前提,与贸易战或美股表现脱钩,政策独立性受特朗普施压可能加剧市场动荡 [6][8] A股市场稳定措施 - 中央汇金增持带动ETF资金大规模流入(4月7-18日大盘宽基ETF净流入1500亿元),叠加上市公司回购贷款加速(4月单月225.96亿元创纪录) [10] - 国务院会议明确"稳定股市"优先级高于房地产,释放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信号 [10] 港股市场现状与潜力 - 短期受投资者情绪波动影响,但内地资金低配明显(港股ETF规模2500亿元 vs A股ETF 29000亿元) [12] - 中长期增量资金或来自海外华资回流(2020-2024年境外企业利润留存2.08万亿美元)及全球配置需求 [12] 配置策略建议 - **自主科技**:先进制程、国产算力、医疗设备等 [14] - **欧洲资本开支受益**:铜铝、军工、电力设备等 [14] - **纯内需必选消费**:食品、乳制品、血制品 [14] - **稳定红利**:水电、银行、运营商 [14] - **题材类**:多模态AI、固态电池等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领域 [14]
一季度宏观数据解读:经济韧性较强无惧市场风浪
大同证券· 2025-04-16 19:48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服务业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1] - 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5%,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 - 一季度出口保持6.9%的韧性增长,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超50%[1] 政策情况 - 3月新增政府债券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补充银行资本,预计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1] - 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宽松,M2增速稳定维持在7.0%[1] 金融数据 -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9.78万亿元,3月单月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15.18万亿元,同比多增2.37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回暖,政府债券净融资占比提升至27%[1] - 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至58%,预计全年社融增速将保持在8.5%左右[1] 通胀情况 - 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3%,3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高技术产业如可穿戴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4.6%[3] - 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将温和抬升至1.5%-2%,PPI同比或在四季度转正[3] 后市建议 - 中长期关注二季度政策窗口期,重点布局内需主导的消费升级、拉动投资的核心科技板块、高端制造及数字经济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