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天弘基金:把握从“非美机会”到“中国机会”
和讯网· 2025-07-11 12:29
中国资产重估的核心动能 - 人民币资产重估的核心动能源于国内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百万亿级居民财富的再配置潜能,而非汇率变动 [1] - 中国资产重估的核心动力来自国内基本面韧性,而非外部货币环境单一驱动 [2] - 国内居民存款超150万亿的庞大蓄水池叠加房地产资金沉淀的再配置潜力,为中国资产重估提供了内生动能 [2] 美元贬值背景下的资产配置逻辑 - 美元贬值是当下相对确定的资产配置线索,欧盟、日本、中国等经济体提前进行结构性改革释放了活力 [2] - 美国长期依赖低利率与科技景气,掩盖制造业空心化与美债滚雪球风险,2022年后财政支出利息压力骤增 [2] -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资产重估"的逻辑链条正逐步形成 [2] 改革与资产重组 - 改革发力点转向"资产重组,提高效率",有待盘活的土地、房屋、民营制造业产能及金融资本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性 [3] - 国常会首次将"好房子"纳入城市更新范畴,与人口置换需求共振 [3] - 并购重组案例数量翻倍,尤其在TMT和制造行业,正通过效率提升重塑资产收益率 [3] 资产配置框架 - 从"非美"到中国机会的资产配置框架包括黄金和白银、铜铝等供给受限实物资产、高信用非美主权债、优质成长股、稳定高分红资产 [4] - 黄金作为美元贬值的对冲工具,国内黄金股补涨空间明确 [4] - 美股未来走势高度依赖AI应用落地支撑,或将进入震荡调整区间 [4] - A股长期看好红利,股息率相比国债利率优势明显 [4] - 港股呈现"结构牛"特征,资金涌入高股息红利、医药及小盘成长股 [4] 制造业龙头"出海"机遇 - 优质出海企业在需求端、供给端、竞争端构建多维竞争力 [5] - 电力设备、机械、汽车领域龙头已基本实现与地产周期脱钩,一季度利润增速占据显著优势 [5] - 出海企业深耕"一带一路"本土化场景,进行合理的全球供应链布局,掌控核心高毛利环节 [5] TIRD平台的市场捕捉能力 - TIRD平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重塑投资体系,构建覆盖宏观数据、资产配置、仓位管理等多维度模型 [6] - 仓位模型使用盈利预测改进后的ERP指标,去年成功捕捉"924加仓窗口" [6] - 红利与创业板轮动模型今年5月首次发出创业板加仓信号,揭示成长股流动性环境边际改善 [6] - 多维周期机遇模型4月精准预判美股超跌反弹机会,4-5月提示构建"红利+微盘"杠铃组合 [7] - A股行业模型数据显示电池行业景气拐点初现,估值处于低位 [7] - 贵金属虽处景气高位但持仓仍有空间,软件板块尚需AI应用端盈利突破催化 [7]
控股股东换购ETF的“隐秘角落”,是支持ETF发展还是隐蔽退出?
新浪财经· 2025-07-11 12:09
上市公司股东ETF换购概况 - 合盛硅业控股股东合盛集团计划在2025年7月26日至10月25日期间,以集合申购方式换购不超过1182.21万股(占总股本1%)公司股份为ETF份额,按50元/股估算市值约5.91亿元 [1][3][5] - 换购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的股份,合盛集团当前持股5.47亿股(占比46.24%)[4][5] - 换购标的主要为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等核心指数的ETF,合盛硅业为相关指数成分股 [6] 行业换购动态与动机 - 2024年上海电气、杭钢股份、韦尔股份等公司5%以上股东均公告ETF换购计划,但控股股东参与案例较少 [1][7] - 杭钢股份股东诚通金控换购中证500ETF,旨在响应政策优化国资结构,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单一股票风险 [7] - 隆基绿能股东HHLR计划换购0.5%股份(3789万股)为ETF份额,后续又公告减持同等数量股份,被业内认为存在借道减持意图 [8] ETF换购的机制与影响 - 股东通过股票换购ETF可实现资产多元配置,降低个股风险,同时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1][7] - 集合申购模式下,基金公司需调仓至指数结构后再交付ETF份额,换购期间损益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9][10] - 监管部门要求换购规模不得超过成分股在指数中的权重,防止超额换购导致跟踪误差 [10] 市场关注点 - ETF换购可能成为大股东减持的隐蔽渠道,通过二级市场卖出ETF份额实现缓和退出 [1][9] - 2019年曾因超额换购导致多只ETF净值大幅偏离指数,监管已强化权重比例限制 [10]
A股午评 | 沪指半日涨逾1% 大金融板块带头冲锋 稀土永磁概念股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1:45
市场表现 - A股早盘震荡走强,沪指涨1.05%,深成指涨0.94%,创业板指涨1.19% [1] - 大金融板块领涨,券商、期货、互联网金融等表现强势,中银证券2连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创新高 [2] - 稀土永磁、有色金属、中报预增、CRO、白酒、钢铁、地产等板块盘中表现活跃,游戏、电力、光伏、消费电子、零售等板块跌幅居前 [2] 驱动因素 - 银行等大金融板块强势源于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息率吸引力及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2] - 上海市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发展趋势召开会议,中信建投称稳定币合规化提速,资产代币化进入"权益时代" [2] - 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宣布提价,稀土价格中枢抬升推动磁材企业业绩与估值双击 [2][4] 热门板块分析 稀土板块 - 北方稀土2连板,包钢股份、卧龙新能、京运通等多股涨停,隔夜美股稀土概念股MP Materials涨逾50% [4] - 国泰海通证券建议优选资源端和磁材端龙头企业 [4] 稳定币概念 - 古鳌科技、绿地控股、市北高新等多股涨停,因上海市国资委会议聚焦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发展趋势 [5] - 中信建投指出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加速成型,市场焦点转向资产代币化(RWA)带来的流动性释放和结算效率提升 [5] CRO概念 - 药明康德、凯莱英涨停,博腾股份、美迪西等跟涨,药明康德中报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2% [6] - 银河证券认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创新药械在政策支持下有望迎来持续性修复 [6] 机构观点 - 东莞证券谨慎看多,因国内经济向好但海外宏观环境复杂 [8] - 国信证券认为市场中枢可看高一线,收益扩张依赖"大盘成长"风格崛起,光伏左侧博弈困境反转 [9] - 平安基金维持中长期多头思维,看好军工、新能源等业绩板块及科技与资源品主导行情 [10]
盘中重获净流入!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延续强势,7月14日首次分红登记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26
7月11日,两市持续走强。截至11时12分,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涨0.59%,资金热度不减,据Wind Level2实时行情显示,盘中重获净流入。 日前,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公告迎来今年首次分红,每份将分红0.003元,本次月度分红收益率为 0.30%,7月14日登记。同日,旗下另一只产品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也宣布年内第三次分红,每份 派发0.004元,月度分红收益率达0.35%。 数据显示,红利资产近期持续获资金关注。分析指出,随着近年来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权益资产目前 具有很好的投资性价比,具体体现为当前A股资产股权风险溢价ERP处于历史高位,红利资产的长线配 置价值凸显。中证红利与港股红利资产组合可以实现AH跨资产类别的配置,长期持有中可以更好的降 低组合的波动性。另外,作为"红利类"资产,ETF较低费率+稳定高频的分红设计,在长期持有中会进 一步提升持有体验。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 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 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 ...
比特币盘中升破116000美元大关
第一财经· 2025-07-11 11:26
2025.07. 11 本文字数:102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胡弋杰 根据多个主流交易平台报价数据,比特币于周四盘中最高触及116,488.83美元,创历史新高,年初 至今涨幅超过20%。 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年内降息是合适的,释放出更为鸽派的信号。鲍威尔 表示,这一立场增强了市场风险偏好,间接利多包括比特币在内的高波动资产。此外,美元指数近期 持续走弱,作为以美元计价的加密资产,比特币也因此受益。 周四,美国股市亦同步收高,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双双创下收盘新高。 市场将此轮涨势归因于美国政策支持与机构买盘的共同推动。 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 令,宣布设立"国家战略加密货币储备",成为美国首次在官方层面引入数字资产战略。此外,特朗普 还任命多位加密货币支持者进入关键岗位,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以及美国科技顾问委员会主席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 自2024年1月美国批准首批现货比特币ETF以来,相关产品已吸引超过5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仅在 2025年7月的前两周,ETF净流入就超过12亿 ...
国盛金控、哈投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均预增超200%,证券ETF(512880)大涨3%,当前规模超312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0:49
市场表现 - 证券ETF(512880)大涨3%,近10日净流入额超10亿元,当前规模超312亿元位居同类首位 [1] - 沪指突破3500点创年内新高 [1] 公司业绩 - 国盛金控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2.2亿元,同比增长236.85%至394.05% [1] - 哈投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33.1%,扣非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436.5% [1] 市场活跃度 - 6月上交所新开户165万户,同比+53%,环比+6%,1~6月累计新开户1260万户,同比+33% [1] - A股IPO上半年受理177家,同比增148家,增幅达510.3%,其中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比84.75%),6月30日单日受理41家 [2] 政策与监管 - 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国泰君安国际和天风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 [2] - 证券行业并购案例频发,如"国联+民生""浙商+国都""平安+方正",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 [2] 行业趋势 - 并购重组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盈利能力修复 [3] - 政策支持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为证券行业提供长期估值逻辑 [3] 产品动态 - 证券ETF(51288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规模超300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3]
全球加密资产监管实践及潜在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7-11 10:36
内容提要 特朗普上任后即推动美国制定较为宽松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引发广泛关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加密资产监管立场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趋向宽松。文 章从加密资产领域的几个重要概念入手,梳理了主要经济体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方式和实践,并提出了初步应对举措。 加密资产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2008年中本聪正式发布比特币白皮书后,全球加密资产加速发展。2024年,特朗普竞选期间对加密资产态度发生显著 转变,积极支持包括美元稳定币在内的私人数字资产,加密资产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比特币价格全年上涨120%至9.8万美元,其间一度触及10.6万美元 新高,加密资产总市值翻番至3.27万亿美元,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资产日交易量直逼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交易量。 一、加密资产定义及分类 目前全球对加密资产并没有统一定义,"加密货币"、"加密资产"、"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概念混用,但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多用"加密资产"概念。根据金 融稳定理事会(FSB)定义,加密资产指"主要依赖于密码学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或类似技术的私人部门数字资产"。 图1 加密资产的定义和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加密资产包 ...
证券ETF龙头(159993)强势上涨近3%,券商股集体大涨
新浪财经· 2025-07-11 10:36
证券行业表现 - 国证证券龙头指数(399437)强势上涨2 89% [1] - 成分股东方证券(600958)上涨6 61% 中信建投(601066)上涨4 93% 国联民生(601456)上涨4 57% [1] - 证券ETF龙头(159993)上涨2 77% 最新价报1 26元 [1] 虚拟资产市场动态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 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意见 [1] - 中航证券认为此次牌照升级是中资机构首次深度参与香港虚拟资产市场 具有标杆意义 [1] - 牌照升级为公司打开万亿级增量市场空间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国证证券龙头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 71%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东方财富(300059) 中信证券(600030) 华泰证券(601688)等 [2] 指数跟踪与投资工具 - 证券ETF龙头紧密跟踪国证证券龙头指数 反映沪深市场证券主题优质上市公司表现 [1] - 国证证券龙头指数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指数化投资工具 [1]
香港虚拟资产行业运作“解密”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10:20
过去几年,香港的虚拟资产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逐 步走向规范的过程。正如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师丁肇飞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所言,过去几年不仅对虚拟资产 交易平台是重要的发展节点,也是整个行业从探索走向制度化 的重要转折点。 作者: 老盈盈 封图:图虫创意 截至7月10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香港证监会")官网显示,通过综合账户安 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获批机构已达到42家。 7月7日,国金证券(600109.SH)在上证e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旗下的国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正在筹备申请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并与国际及香港地区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机构就该事项进行 了多次接触,后续将积极推进具体申请事宜。 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下称《宣言2.0》),再次重 申了港府坚定建设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中心的愿景。《宣言》发布后,香港资本市场上一 些虚拟资产的概念股股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过去几年,香港的虚拟资产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逐步走向规范的过程。正如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师丁肇飞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所 ...
警惕无形之“险”:无形资产实缴对上市企业的风险浅谈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48
华谊信资本 | 无形资产 | 个人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 | 增值税 | 风险防范 | 企业境外上市 | 评估机构 近期,华谊信在处理企业咨询业务时发现,企业在筹备境外上市进程中存在无形资产实缴入股的情况。随着企业上市过程中股份转让、架构重组等复杂操作 的推进,因无形资产实缴引发了诸多问题。基于丰富的服务经验,华谊信将深入解析无形资产实缴在企业境外上市中的弊端与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专业参 考。 无形资产虚高评估会给多方带来风险,负责高评的评估机构也难辞其咎。根据新《公司法》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若因其出具的评估 结果、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致使公司债权人遭受损失,除非该机构能够证明自身无过错,否则需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 这意味着评估事务所不能随意出具不实报告,需对其工作成果负责,避免因虚高评估而卷入法律纠纷与赔偿责任之中。 一、无形资产实缴中的评估风险 无形资产的评估可能存在虚高现象,导致出资不实,进而引发一系列法律风险。 1.对无形资产出资股东而言: 如果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评估价值,将可能引发虚假出资的法律风险,相关股东需要补缴资本,并可能承担连带责任。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