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能转换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点评报告:新旧动能转换
华鑫证券· 2025-05-20 13:31
新旧动能转换 分析师:罗云峰 S1050524060001 luoyf2@cfsc.com.cn 分析师:杨斐然 S1050524070001 yangfr@cfsc.com.cn 事件 4 月经济数据显示产需保持韧性,地产拖累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要点 2025 年 05 月 20 日 ▌生产端:新旧动能转换,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支 撑生产端韧性 2025 年 4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仍维持较高增速,增长 6.1%,前值 7.7%。其中制造业和采矿业为主要拉动项,4 月 增速分别为 6.6%,和 5.7%。 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 10%)、装备制造业(增速 9.8%)生产维持高位,尤其是 3D 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 及系统、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服务器、机器 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 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生物基化学纤维、碳纤维及 其复合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品。 4 月出口交货值增速 0.9%,较前值 7.7%大幅回落。与海关出 口数据比明显偏弱,主要或由于转口贸易对海关数据的拉动 可能体现在出口交货值。 服务业方面,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
全面引爆!2025年,疯狂增员的十大行业
前瞻网· 2025-05-20 11:57
就业新风口 - 新能源和半导体是增员主力军,占据十大增员行业中的一半 [1][2] - 电动乘用车行业员工数量增长37.7%,成为全年吸纳就业冠军,比亚迪一年扩招26万人,员工总数突破96万人 [2][3] - 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分别以27.9%和12.3%的员工增长位居第二和第四,主要受国产替代和周期性复苏驱动 [10][11][12] 新能源行业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锂业增员13%,随着供需关系改善行业有望回升 [6] - 核电行业增员8.5%位居第八,中国核电建设井喷式爆发,政策明确加快沿海核电建设 [7][9]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50万辆,同比增长近30%,渗透率超55% [5] 传统行业反弹 - 塑料行业以11.6%的增幅位居第五,主要受新型材料如改性塑料和生物可降解塑料驱动 [14] - 家电零部件和消费电子分别以11.2%和10.7%的员工增长位居第六和第七,受国补政策刺激 [16] - 跨境电商以7.9%的员工增幅跻身十大增员行业,2023年进出口规模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0% [17] 国资国企增长曲线 - 核电行业异军突起,华龙一号技术带动5300余家供应商形成完整产业链 [19] - 国资国企可通过存量业务诊断、产业细分赛道选择和制定发展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21][22][23] - 2025年国资国企需将存量资产盘活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实现双赢 [25]
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谈到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整治内卷式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5-20 11:04
政策动向 -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大部分政策举措计划6月底前落地 [1] - 国家发改委坚持常态化加强政策预研和储备 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 [1] - 国家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2]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个 总投资5737亿元 主要集中在能源 农林水利 高技术等领域 [2] - 4月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 总投资3771亿元 [2] 行业监管 - 当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 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内卷式竞争问题 需整治突破市场竞争边界的行为 [1] - 新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 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需规范市场秩序 [1]
多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4月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应变克难 稳健前行
新华社· 2025-05-20 03:23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 1% [1][4] - 货物进出口总额38391亿元同比增长5 6%,其中出口22645亿元增长9 3%,进口15745亿元增长0 8% [1][5]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八成 [1][2] 工业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1][2]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60 7%,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29 5%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 9%,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61 8% [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74 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长29 3%,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 5% [2] - 前4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 8%,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 4%和8 2% [3] 消费与内需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7%,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 1%,增速均比一季度加快0 1个百分点 [4] -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支撑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呈现回升势头 [4] - 促消费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推动楼市回暖将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5] 外贸与投资 - 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141389亿元同比增长2 4%,其中出口83938亿元增长7 5% [5] - 投资潜力巨大,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6] - 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发展及社会民生领域存在大量投资需求 [6] 政策与创新动能 - 央行降准0 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 [6]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拓宽融资渠道,政策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回升 [6] - 创新动能持续成长,科技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支撑工业表现 [2][6]
银河总量之声 经济的韧性
2025-05-19 23:20
涉及行业和公司 涉及房地产、消费、投资、就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等行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 **4月经济数据表现**:顶住外部关税影响压力,展现一定韧性,4月当月GDP增速约5.6%,较一季度的5.4%略有上行,但需求端分化,供给侧增速下降[2] - **房地产市场表现**:4月表现逊于预期,基本面疲软,需求指数首次回落,投资增速下降,新房和二手房价格走弱,市场警戒度降低,预计更多增量政策聚焦该领域以应对内外部压力[1][3] - **消费亮点**:4月消费同比增长5.1%,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家电类、办公用品和家具增速达百分之二三十,全年预计平稳增长,能否进一步提升需关注政策支持[1][5] - **投资变化**:整体同比增速4%,低于经济增速,制造业投资放缓但仍处高位,基建投资累计增速持平为5.8%,预计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升空间大,基建投资将稳定并小幅上升[1][6] - **未来经济走势展望**:逆周期调控聚焦房地产,落实存量政策,地方政府专项债推动基建投资,关注消费政策支持和城市更新行动[7] - **就业情况**:4月有所缓解,调查失业率下降,因关税谈判缓和及工业制造带动用工需求,大规模增量政策预期或延后[1][10] - **资本市场利好因素**:A股热点轮动,金融、能源股突出,大盘股优于小盘股,公募基金改革及保险资金入市有长期正向催化作用[4][11] - **并购重组概念表现**:近期走势不错,七部门支持科技创新措施将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今年下半年科创板、北交所创业板或有结构性调整[4][13][14] - **判断未来流动性趋势**:核心安全资产受中长期资金青睐,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领域是中长期投资重要方向[15][16] - **A股市场未来走势及行业布局**:呈震荡向上趋势,大盘股占优,价值股二季度略占优,行业布局关注安全边际高资产和自主可控与科技创新领域[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住建部明天上午新闻发布会可能明确新政策工具应对经济供需问题,本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虽下降但仍不低,部分行业保持10%以上增速[9]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迎风挺立——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4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5-19 17:27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直面关税逆风,4月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外需保持高增,内需积极接棒。 4月人民币计价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3%,增速仍高于投资和消费。出口高增源自转口贸易和非美贸易伙伴需求韧性,中美双 边贸易收缩的拖累低于预期。投资和消费以高质量增长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关税变局的不确定性。 二是新旧动 能转换加速。 4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相关的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 人、新能源汽车等产量均同比增长四至六成。与此同时,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回落,4月房 地产投资加速收缩。 三是供需格局尚未实质性转变,物价低位运行压力持续存在。 4月供给增速仍好于内需, 叠加能源价格拖累加剧,CPI、PPI通胀分别为-0.1%、-2.7%。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供给端,4月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预期 5.2%),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长6%。需求端,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4%(预期4.2%),其中,基 建和制造业累计增速分别为10.9%(预期10%)和8.8%(预期9% ...
广州,仍在阵痛期
36氪· 2025-05-19 10:31
广州经济现状分析 - 2025年一季度广州GDP为7532.51亿元,实际增速3%,低于全国(5.4%)和广东省(4.1%)水平,在全国前10大城市中增速倒数第一 [2][3][5][6] - 在27座"万亿之城"中,广州GDP增速排名倒数第二;在8座"两万亿之城"中增速垫底,名义增量比杭州少200多亿元 [8][9] - 2021-2024年广州GDP增速波动明显,从8.14%(2021)骤降至1.02%(2022),2024年仅2.1%,持续落后于全国及深圳 [12][13][14] 产业结构与问题 - 第三产业占广州GDP比重超70%,2024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1.4%,但增速从2021年8%降至2024年2.6%,成为主要拖累 [19][21][22] - 房地产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2%,相关产业链占GDP 12-15%,其萎靡直接导致经济减速 [24] - 汽车产业作为第二产业支柱,2024年产量253.98万辆(同比-20.12%),城市排名从第1降至第3,广汽集团一季度净利润亏损7.32亿元 [27] 新兴产业发展 - 小鹏汽车一季度交付94008辆(同比+331%),广州工厂二期投产后年产能将达30万辆,成为转型引擎 [35] - 低空经济领域拥有4200多家企业,亿航智能、极飞科技等头部企业带动航空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 [37][38][39] - 直播电商2024年零售额5171亿元全国第一,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004.6亿元(同比+51.54%),进口规模连续9年居首 [39][41] 城市竞争格局演变 - 2000年广州GDP2383亿元,与北京差距不足100亿元,领先深圳700亿元;2016年被深圳超越,2022年再被重庆超越 [14][16][17] - 2024年广州与深圳GDP差距扩大至5000多亿元,与重庆差距超1000亿元,苏州(增速6%)等追兵加速逼近 [17][18]
出资小25亿,“中国老钱”又做LP了
投中网· 2025-05-18 11:19
中石化氢能基金成立 - 中石化资本联合山东国资成立50亿元氢能基金,中石化资本出资占比48.98% [4] - 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石化私募基金,该基金由中石化资本全资控股 [4] - 基金成立前一日中石化集团宣布对中石化资本增资19.9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等领域 [4] 基金出资方背景 - 烟台国泰诚丰资产作为LP,其母公司国丰集团是烟台市国资委控股平台,已参与24只基金投资 [8] - 山东省新动能绿色先行投资中心背后是200亿元注册资本的山东省新动能基金,截至2024年末已参股设立150只基金,累计投资2223亿元 [8] -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已投资15家独角兽、214家瞪羚企业和306家专精特新企业 [9] 氢能产业布局 - 基金将围绕氢能产业链制、储、输、加、用等环节进行投资,打造产业生态链闭环 [10] - 山东省规划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2030年达5000亿元 [15] - 烟台市计划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100亿元,2030年超300亿元 [16] 中石化战略转型 - 中石化2020年提出"一基两翼三新"战略,2022年确立"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 [14] - 2024年中石化营收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50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1493亿元 [19] - 中石化资本已进行46起直投,总投资超84亿元,培育7家上市企业和多家独角兽 [19] 区域合作基础 - 中石化与山东国资2021年合作设立50亿元碳中和母基金 [17] - 山东省聚集270余家氢能相关企业,拥有全国最完整氢能产业链 [15] - 中石化已直接投资奥扬科技、彩客新材料等多家山东企业 [17]
新旧动能转换 普通投资者如何守护"钱袋子"?
中国经营报· 2025-05-17 17:36
本报记者 何莎莎 北京报道 2025年即将步入下半场,全球经济复苏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在"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的主线 下,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调控措施,从结构性降息到资本市场的改革,从房地产政策的优化到养老金 制度试点的推进……一系列动作对市场的积极影响逐步显现,普通投资者最关心的仍是那个朴素的问 题:"钱该往哪儿放?" 《中国经营报》触角"零观财经"栏目近期邀请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与鼎诺投资量化总监林宏 伟,从宏观趋势到微观策略,围绕普通投资者最关心的"钱袋子"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张林看来,宏观理性与微观理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当下个人或企业个体可能倾向于降低杠杆、减 少消费,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就会导致宏观经济呈现出不理性的状态。实际上我们政策层面做了很多 努力,并且一揽子增量政策越来越常见。 张林指出,当前政策思路可概括为"消费稳当下,创新赢未来":通过稳定股市、楼市(二者是居民主要 资产,直接影响财富效应与消费能力)以及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稳定短期消费;通过创设科 创债分担工具等政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未来。 林宏伟则特别肯定了监管对公募基金考核标准的调整,在他看来,这将 ...
山东为何成为跨国公司布局中国的“引力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5-17 12:50
山东省与跨国公司合作概况 - 山东省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将跨国公司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伙伴 合作领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能迈进 [1] - 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基地总投资达7.5亿美元 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 产品供应中国市场 [2][3] - 山东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72.6亿美元 2769家规上工业外资企业以7%的数量贡献全省规上工业企业14.2%的营业收入和22.6%的利润 [7] 跨国公司投资案例 - 阿斯利康连续3年追加在山东投资 吸入气雾剂基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获施工许可 2024年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封顶 体现"山东速度" [2] - 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青岛基金投入运营 将带动呼吸疾病诊疗和罕见病治疗全产业链升级 [3] - 埃地沃兹真空泵青岛公司十年业绩增长超30倍 累计投资11亿元 年产能达3万多台(套) 连续3年获技术改造奖补每年约600万元 [5][6] - 海克斯康大中华区营收从2000年5000-6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70-80亿元 实现55倍增长 成为其全球最大区域板块 [6] 产业升级与本土化发展 - 跨国公司从"进入"向"融入"转变 通过本土化创新深度参与山东发展 海克斯康计划结合山东需求将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6][7] - 海克斯康将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工业软件领域 特别是CX系统解决方案的拓展升级 助力中国工业信息化关键突破 [7] - 山东省出台《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4] 外商投资趋势 - 中国日本商会调查显示超半数企业2025年将增加或保持对华投资 中国英国商会调查显示76%在华英资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投资 [3] - 山东省在营外资企业1.9万余家 其中23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943个项目 德国汉高乐泰为首家落户跨国公司(1987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