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搬家
搜索文档
“存款搬家”到哪一步了?
搜狐财经· 2025-10-13 11:04
银行理财行业趋势 - 传统“存款搬家”模式从银行间转账转变为通过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资金转移 [2] - 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显著提升 成为市场焦点 [2] - 今年第三季度混合类产品规模从6470.76亿元增至6548.11亿元 增长77亿元 [2] - 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规模处于5年低点 但通过基金间接投资权益市场规模达5年新高 [2] - 预测从今年下半年至2026年全年 理财资金增配权益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 [2] 权益类理财产品动态 - 今年以来共发行13只权益类理财产品 发行数量远超去年的2只 [3] - 华夏理财发行7只指数类产品居首 覆盖高股息 AI云计算 军工电子等热门主题 [3] - 今年前三季度25家理财公司参与A股调研 累计调研超2000次 [3] - 调研热点集中于半导体或通信 医药或医疗设备 机械制造 新能源等板块 [3] - 固收+产品成为“存款搬家”的新热门路径 [3] 存款市场展望 - 高息定期存款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迎来集中到期 [4] - 这将导致居民和企业存款“活期化”或转向非银存款 [4] - 大规模存款“搬家”高潮尚未到来 [4] 资本市场事件 - 本周A股39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34.32亿股 解禁总市值820.33亿元 [5] - 本周每日均有新股申购 深市主板新股马可波罗和科创板新股西安奕材发行数量较多 [5]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互换通”每日净限额提高至450亿元 [5] 黄金市场前景 - 政治紧张局势 美元疲软和投资需求推动金价创新高 [9] - 95%受访央行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增持黄金 [9] - 高盛预测2026年央行月均购金量将达到70吨 [9] - 中信证券预测明年一季度金价有望超过4500美元/盎司 [9] - 现货白银年内涨幅超70% 价格突破50美元 [9] 行业政策与会议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 [8] - 甲骨文将举办全球AI大会并推出Oracle AI Database服务 [8] - 世界银行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将讨论股市泡沫及潜在崩盘风险 [8]
汪毅:无惧市场波动,慢牛仍在进行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5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15日至19日A股市场呈现震荡分化态势,主要指数涨跌互现,成长风格占优,创业板等科技成长板块表现较强,而大金融、资源类等权重板块承压调整 [2] - 市场分歧加剧导致周内和日内波动加大,部分资金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落地后选择获利了结,另一部分资金则继续布局成长主线 [2] - 市场资金面保持活跃,各类资金积极入市,“存款搬家”进程持续,科技主线的强势逻辑未变,慢牛行情仍在进行 [2][9] 美联储降息影响 - 9月市场提前反映美联储降息预期,人工智能、半导体、固态电池等成长板块加速上涨 [3] - 美联储于9月17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为2025年首次降息,但部分资金因前期涨幅过大而选择利好兑现 [3][10] - 此次降息被解读为“风险管理式降息”,点阵图隐含2025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10月、12月各25基点),2026年降息幅度预期收窄 [3][10] - 美联储上调2025年至2027年GDP增长预期至1.6%、1.8%和1.9%,并下调2026年和2027年失业率预期至4.4%和4.3% [11][12] 国内经济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经济数据稳中偏弱,结构分化,整体经济动能不足,生产、消费、投资、出口均面临压力 [4][17]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速,而传统消费品行业增速较低 [18]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1-8月累计增长4.6%,服务消费边际回暖,但“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的商品零售增速明显放缓 [19]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5%,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5.1%,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3.2%,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回落至5.4% [20] - 8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4%,较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3%,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 [21] 市场趋势与资金动向 - “资产荒”驱动居民资金寻找更高收益产品,“居民存款搬家”是慢牛行情的重要驱动因素,居民风险偏好明显上升 [5][25] - 7月A股成交金额前100、前30占比稳定,8月占比明显上升显示交投情绪和主线集中,9月占比震荡但未明显下降,市场进入阶段性盘整 [5][26] - 股市“赚钱效应”形成合力,保险资金、被动资金等中长线资金入市,散户、私募资金活跃度提升,A股指数存在上行空间 [25] 重点投资方向 - 成长科技板块热点不断,如AI算力、固态电池、机器人、生物科技,行情可能从AI硬件扩散至其他细分领域,存储芯片自给率提升带来产业链机遇 [7][32] - 港股涨幅此前落后于A股,受港元流动性掣肘,伴随美联储降息周期和资金布局,港股流动性有望持续反弹,科技与周期板块共同领涨 [7][34] - 港股消费板块受十一长假和四季度政策预期提振,可能在市场震荡整理阶段有所表现 [7][34]
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10-10 19:05
文章核心观点 - 大规模存款搬家现象已经开始,居民和企业存款正从银行体系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标志着资金正转场进入资本市场 [9][10] - 本轮存款搬家呈现出更为理性的特征,资金主要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债基及黄金白银等避险产品,而非直接大量进入股市,整体风险偏好不高 [11][12][14][15] - 存款搬家的速度与资本市场的指数上涨速度及赚钱效应直接挂钩,指数快速上涨将加速资金入场,慢牛行情则有利于等待更多人入场分享红利 [21][22][29] - 当前存款搬家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存款增量尚未见顶,意味着后续仍有大量资金可能入场 [16][18] - 本轮牛市被视为资产价格修复和重新定价的过程,其本质是引导全市场资金共同参与,以实现更广泛的分红 [26][27][28] 存款数据变化 - 8月份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份居民存款存量约为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 在银行存款流出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显著增长,8月份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5][6] - 7月份非银机构存款增加额高达2.14万亿元 [7]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达5.8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特征 - 资金并未盲目涌向高风险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债基产品,其中许多产品通过少量配置权益资产增强吸引力 [12][13]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超过30万亿元,表明大量存款流向了有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 [14] - 黄金、白银等避险产品也是本轮存款搬家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15] - 存款直接进入股市的数量并未如预期般高,显示居民整体风险偏好仍较为保守 [14][16] 市场情绪与入市节奏 - 8月份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环比增加约35.1%,同比增长165%,开户数量明显增加,入场速度加快 [19] - 开户速度加快的关键原因是8月上证指数攀升速度最快、赚钱效应最强 [20] - 大众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与指数涨幅直接相关,指数快速上涨会引发害怕踏空的情绪,加速散户入场;指数缓慢波动则导致投资者将信将疑,害怕高位被套 [23][24][25] - 慢牛行情本质上是等待更多人入场分享红利,避免因行情过快导致财富分配不均 [29]
百姓理财观变了!从“唯存款”到“新三金”
中国证券报· 2025-10-03 17:23
居民理财观念转变 - 居民财富观念从“唯存款”转向多元资产配置[1] - 年轻一代理财观念与传统有较大区别,攒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和黄金基金等“新三金”成为新潮流[4] - 普通人通过理财获得不错收益,吸引更多存款资金尝试进入理财市场[1]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长7.53%[2] -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2]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理财产品相较存款具有明显收益优势,存款资金向理财市场迁移趋势有望延续[3] - 企业端理财需求激增是银行理财规模上涨的主要驱动力[3]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2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为今年以来第五次创新高[2] - 自2024年9月底以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12月底规模达32.83万亿元[2] - 2025年7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大关,8月规模较7月增长约1.2万亿元[2] - 权益类ETF规模不断提升,产品创新持续吸引长期资金入市[4] 私募基金行业状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37,922只,存续基金规模20.73万亿元,今年以来持续增长[2] - 私募基金行业走向专业化发展[1] 资本市场与资金流动 - 2024年“9.24”行情启动后,A股在政策支持、科技成长板块崛起与流动性改善下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4] - 2025年8月非银机构新增存款1.18万亿元,同比多增0.55万亿元,7月新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显示居民入市趋势仍在[3] - 市场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正向循环,助推中国资产配置吸引力持续提升[4]
一文聊聊存款搬家
雪球· 2025-10-02 15:57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Egoistwow 来源:雪球 01 居民存款到期情况 2022 - 2023 年大家存了很多 高利息的定期存款 , 这些存款会在 2025 - 2026 年集中到期 。 假设 21 年至 24 年期间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新增定期存款的期限分布 , 与同 期大额存单认购期限分布相符 , 并且在全年分布较为平滑 , 以此来推算 , 居民和企业定 期存款从 25 年二季度开始进入到期高峰 , 21 年至 24 年合计增加的 66.54 万亿元 定期存款 , 在 25 年和 26 年分别有 22.28 万亿元和 9.4 万亿定期存款到期 , 单就 2025 年而言 , 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有 5.24 万亿和 1.66 万亿定存到期 。 02 存款 " 搬家 " 进行时 : 从银行到非银 , 股市承接尚早 M2-M1增速差快速收窄 : 死钱加速向活钱转换 结合下表和上面的数据 , 反映出经济在回暖 。 从上图可以看出 : 活钱 ( M1 ) 在变多 , M2-M1差收窄 , 反映经济活力在 ...
上市公司“存款搬家”?多元化理财方式逐渐受青睐
证券时报· 2025-09-29 19:55
文章核心观点 - 居民与企业存款正从传统银行存款向多元化理财市场转移,形成“存款搬家”现象 [1][2] - 这一趋势折射出中国财富管理在新的低利率环境下进行资产再配置,资金从低效的存款模式转向市场化、多元化的理财渠道 [2][9] 存款搬家现象与数据 - 中国人民银行8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居民存款110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000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负增长 [2] - 同期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呈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2] 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变化 - 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1095家上市公司合计持有理财产品12395个,认购金额7790.1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04% [4] - 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2024年认购金额分别为12954.88亿元、12166.58亿元 [4] - 上市公司理财规模下降原因包括对资金空转的严控导致银行结构性存款额度受限,以及上市公司更积极实践市值管理,现金消耗增多 [5] 上市公司理财结构变化 - 结构性存款和定期存款规模下滑明显: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金额为4749.27亿元,同比减少近千亿元,降幅16.78%;认购定期存款金额255.87亿元,同比减少超150亿元,降幅37.29% [4] - 非现金类理财占比提升: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认购证券公司理财产品规模为520.17亿元,同比增长7.74%;认购投资公司理财、逆回购、基金等产品合计规模420.36亿元,同比增长7.21% [7] - 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等其他理财方式占比提升明显,理财结构更趋多元化 [7] 理财结构多元化的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处于低位,难以满足企业资金保值增值需求,理财产品收益普遍高于同期限存款 [10] -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提升,部分上市公司为追求更高收益,增加对权益类理财产品的配置 [10] - 低效率的存款模式受利率下行影响难以覆盖资金时间成本与隐性通胀压力,而市场化理财能匹配不同风险偏好并满足流动性需求 [9] 直接证券投资趋势 - 随着A股市场回暖,证券投资成为上市公司理财重要方向,今年以来已有7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拟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12] - 例如,利欧股份公告同意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3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12] - 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及收益水平,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12]
假期人闲钱不闲!十一专项理财产品普遍流动性较好 开启夜市专场
新京报· 2025-09-29 16:39
"今日买入,明日起息""节前出手早,玩 '赚'假期不打烊""节前巧布局,假期更无忧"……距离"十一"长 假仅剩两天,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了"节前理财攻略",吸引投资者在节前将资金 购入理财产品,以确保在8天的长假期间财富"不打烊"。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理财公司发布的攻略中,主要包括了现金管理类产品和日开产品,部分 T+1的产品需要于9月29日收盘前购入,可在9月30日确认并在8天小长假中赢得收益。另有部分日开产 品最晚可于9月30日购入,亦可在假期享受收益。 有业内人士指出,节假日是银行理财传统的营销时节,今年又恰逢银行存款"搬家"热兴起,越来越多的 银行存款转移至银行理财、基金股票等领域。因此,今年银行理财公司更需加大力度来吸引更多资金和 投资者,以抢占市场。 十一专项理财产品普遍风险低、流动性较好 临近十一长假,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徽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 发布了十一假期前的理财"攻略"。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平安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在今日开设了夜市 专场,在24:00之前购买指定的理财产品,均可在国庆假期计息。 如招 ...
“9·24”反弹先锋回归!深市最大的证券ETF(159841)飙涨5%,连续25日“吸金”
搜狐财经· 2025-09-29 15:19
证券ETF(159841)及其联接基金(A:008590,C:008591)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最新规模为94.37亿 元,一键打包优质上市券商,其中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 弹性,是9·24行情爆发以来的"牛市旗手"的代表,2024年9月24日-10月8日,累计涨幅超50%。 在两融余额攀升至2.4万亿的历史高位、A股成交额维持日均1.6万亿元成交,叠加流动性宽松的情况 下,7、8月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同比少增,非银存款连续两月同比多增,或与存款搬家进入股市有关。 随着8月A股新开户数持续高增,证券板块依旧受益于股市活跃。 消息面上,央行三季度例会指出,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 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今日A股的证券板块大爆发,国盛金控涨停创历史新高,华泰证券涨停,广发证券涨超9%,带动证券 ETF(159841)涨5.33%。 作为"9·24"反弹先锋的证券板块,近期表现持续低迷,证券ETF(159841)自高点回撤逾10%,而资金 坚定博弈底部反弹机遇,"越跌越买"态势不减,已连续25个交易日净流入,净流入额高达3 ...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9
东吴证券· 2025-09-29 07:30
宏观策略与政策展望 - 新一轮稳增长政策预计在10月中下旬推出,基调为托底而非强刺激,旨在实现全年GDP增速5.0%左右的目标,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在4.7%-4.9%,前三季度累计为5.1%左右 [1][10] - 政策方向包括靠前使用化债额度(理论上可提前使用部分明年约2.8万亿元化债资金)、投放约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0月降准降息概率上升以及补充消费补贴资金 [10][11] - 当前经济面临投资回升难度大(前8个月固投累计增速0.5%)、消费增速边际下行(8月社零同比降至3.4%)及地产出口压力 [10] 宏观经济指标与流动性 - 9月经济供需分化边际缓解,ECI供给指数为50.04%(较8月回落0.03个百分点),需求指数为49.91%(较8月回升0.02个百分点),出口是主要动能(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约7.8%) [14] - 央行或重启14天期逆回购并加量投放MLF以稳定跨季流动性,因DR001一度上破1.50%,DR007达1.55% [14][15] - 2025年9月至11月股债收益相关系数预计介于-0.216至-0.229,较8月的-0.238继续上升,为控制组合波动率,可考虑仅配置3%至5%的股票指数 [2][13] 海外市场与政策动态 - 美联储9月如期降息25bps,但鲍威尔鹰派表态打压降息预期,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6.31bps至4.127%,美股震荡后小幅上涨(标普500涨1.22%,纳斯达克涨2.21%) [3][15][17] - 未来美联储政策可能从数据依赖转向受政治压力影响,对应2年美债利率与美元指数下行,但10年美债利率下行因期限溢价走阔而受阻 [3][17] - 美国联邦政府面临10月1日停摆风险,因两党临时支出法案未通过参议院投票 [3][17] 金融市场与资金流向 - 2025年以来存款"搬家"主要表现为定期存款"活期化",2025年至2026年是定存到期高峰(2025年到期约22.28万亿元,2026年约9.4万亿元),若股市赚钱效应提升,或推动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4][5][18][19] - 2025年7月至8月非银存款超季节性增加3.03万亿元,其中居民和企业存款"搬家"贡献1.42万亿元,银行同业业务扩张贡献1.18万亿元 [18] 保险行业 - 8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同比强势增长49.7%(1-8月累计+11.3%),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前旧产品"炒停"带动,但增速预计后续回落;产险8月保费同比+0.9%,非车险增速转负(-3.1%) [7][22][23] - 行业负债成本有望下降,资产端受益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9%左右,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5E PEV 0.57-0.85倍) [7][23] 储能行业 - 国内独立储能兴起,容量电价政策推动经济性跑通(项目IRR达8-12%),预计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149GWh(同比+35%),2026年达194GWh(同比+30%) [8][24][25] - 储能电芯供不应求将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全球2025/2026年储能电池需求预计为521/710GWh(同比+60%/+36%),低价订单价格已上涨1-3分/Wh [24][25] 个股点评:锅圈(02517.HK) - 公司再次公告拟回购不超过1亿港元H股,2025H1核心经营利润率达5.9%(同比+1.2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净增门店1000家,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计为4.2/5.0/5.8亿元(同比+81%/19%/17%) [26] 个股点评:当升科技(300073) - 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富锂锰基材料突破关键技术,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上调至8.0/10.5/13.7亿元(原预期7.0/8.4/1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0%/31%/30% [9][27][28] 固收与转债 - 金25转债(113699.SH)发行规模20.00亿元,债底估值115.5元(YTM 2.46%),转换平价99.78元,预计上市首日价格在122.92~136.69元之间,建议积极申购 [6][20][21]
存款搬家:理想与现实
招商证券· 2025-09-28 22:32
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大规模入市缺乏触发条件,此轮行情更接近风险偏好提升下的“情绪牛”[4] - A股行情再创新高需要盈利面复苏来巩固乐观情绪,以推动进入“慢牛”轨道[4] 储蓄与存款概念辨析 - 储蓄是流量概念(收入减消费),存款是存量概念(金融资产组成部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6][25] - 历史上“水牛行情”中居民存款余额实际增加,下降的只是存款增速(积累速度)[6][25] 资金动向分析 - 7月居民存款余额环比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但活期存款减少占92%,定期存款仅减850亿元[21] - 8月居民存款余额回升约1100亿元,非银存款增1.2万亿元,两者走势背离[22] - 银行保证金存款7月仅增1400亿元,8月增1100亿元,未现大规模入市迹象[21][22] - “两融”资金7月增1329亿元(环比+7.23%),8月增2745亿元(环比+13.93%),余额创历史新高2.3万亿元[14][16] 超额储蓄与存款现状 - 中国超额储蓄规模约等于0,不同于疫情期间美国的超额储蓄现象[3][30] - 超额存款是居民防御心理的体现,不能作为入市潜在动力的测算依据[30] 风险偏好与资产配置 - “储蓄率升高+存款占比降低”反映风险偏好提升(2005-2007年、2020-2021年)[31] - “储蓄率降低+存款占比提升”反映风险偏好回落(2022-2024年)[31] - 二季度居民储蓄意愿占比提升,投资消费意愿占比下降[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