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梦百合(603313):北美业务逆势增长 国内加速扩张 线上业务高速发展下销售费用有所抬升
新浪财经· 2025-08-26 20:35
财务表现 - 1H2025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9.4%,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17.8% [1] - 2Q2025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5583万元,同比增长70.4% [1] - 1H2025毛利率39.2%,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内外销毛利率分别为44.9%和38.7% [5] 收入结构 - 1H2025内销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1.7%,外销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8.1% [2] - 北美地区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7.6%,欧洲地区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6.1% [2] - 海外线上业务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68.3%,代工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下降9.7% [2] 渠道表现 - 自主品牌直营/经销/线上/酒店渠道收入分别增长6.0%/5.8%/16.0%/-18.0% [2] - 2Q2025直营门店净减少12家至157家,经销门店净增加24家至838家 [3] - 直营门店单店收入63.3万元同比增长15.4%,经销门店单店收入20.7万元同比增长7.2% [3] 区域运营 - 北美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南卡和AZ工厂合计盈利3253万元 [4] - 欧洲业务因客户库存调整致2Q收入同比下降4.5%,但本土化运营持续深化 [4] - 美国可能加征家具关税,有利于公司本土产能优势释放 [8] 成本与费用 - 主要原材料软泡聚醚2Q均价7367元/吨同比下降1767元,MDI和TDI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20元和3251元 [7] - 1H2025销售费用率25.2%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主要因电商运营费用增加 [8] - 财务费用率1.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8] 行业环境 - 1-7月全国家具零售总额1159亿元同比增长22.6% [8]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支撑家居内需市场 [8] - 降息预期和关税政策有望推动公司业绩释放 [8]
天坛生物(600161):收入维持稳定增长,重八放量在即
招商证券· 2025-08-26 16: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估值未提供 当前股价20.63元[4][6] 核心观点 - 收入端保持稳定增长但利润端阶段性承压 2025H1实现收入31.10亿元(同比增长9.47%) 归母净利润6.33亿元(同比下降12.88%)[1] - 白蛋白周期性供需错配带来价格压力 公司通过调整销售策略维持收入增长 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短期净利润[6] - 采浆量稳定增长 在营85家浆站采集血浆1,361吨(同比增长0.7%) 占国内行业约20%份额[6] - 三大新生产基地陆续投产 总设计产能将突破5,000吨 规模效应有望对冲价格压力[6] - 研发管线进展顺利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已具备量产条件 多款新产品处于临床和审批阶段[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91/17.64/19.58亿元 对应PE 26/23/21倍[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1.10亿元(同比增长9.47%) 其中Q2单季17.93亿元(同比增长10.7%)[1] - 分产品看:人血白蛋白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20.79%) 毛利率41.02%(同比下降11.61个百分点)[6] - 静丙收入14.27亿元(同比增长6.56%) 毛利率49.82%(同比下降7.67个百分点)[6] - 其他血液制品3.28亿元(同比下降13.16%) 毛利率43.29%(同比下降14.78个百分点)[6] - 2024年信用政策调整导致应收票据及账款增加 经营现金流短期承压[6] 产能扩张 - 成都蓉生永安厂区2025年正式投产 设计产能1,200吨[6] - 上海血制云南项目2025年5月完成竣工验收[6] - 兰州血制兰州项目2025年6月提交附条件药品生产许可证申请[6] - 三大基地投产后总设计产能突破5,000吨 但下半年折旧摊销可能短期稀释利润率[6] 研发进展 - 第四代层析工艺10%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规格:2.5g/瓶)补充申请获批[6] - 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已提交上市申请[6] - 人凝血因子IX 第四代10%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规格:5g/瓶)进入III期临床试验[6] -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c融合蛋白完成I期临床试验 人纤维蛋白原临床试验获批[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72.38/79.62/87.58亿元 同比增长20%/10%/10%[3][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91/17.64/19.58亿元 同比增长3%/11%/11%[3][10] - 预计毛利率维持在50.5%-51.0%区间 净利率维持在22.0%-22.4%[10] - ROE预计稳定在13.4%-13.5%水平[10] - 每股收益预计0.80/0.89/0.99元[3][10]
销量不足万辆,氢燃料电池企业集体自救
虎嗅· 2025-08-26 13:28
市场规模与销量表现 - 2024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仅7075辆 市场规模不足万辆级别 远低于纯电动汽车数百万辆年销量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212辆 较2025年5万辆规划目标存在显著差距 [3] - 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4% 2025年上半年销量1965辆 同比2024年上半年2512辆下降21.8% [4][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有96家燃料电池系统厂商提供配套 合并母公司后为62家 较2023年增加8家 [7] - 行业集中度较高 TOP10厂商份额73.2% 但超80%厂商配套数量不足100台 [7] - 头部企业如亿华通 重塑能源 国鸿氢能均面临增收不增利或营收利润双下滑局面 [8] 企业财务状况 - 亿华通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54.21% 归母净利润暴跌87.68% 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亿华通营收1052.63万元 净亏损9300.8万元 亏损额达收入的近9倍 [11] - 重塑能源2025年上半年收入1.07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9.9% 毛利为-0.135亿元 由正转负 [13] - 重塑能源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9510万元现金净流入 在行业中较为罕见 [14] 市场特征与瓶颈 - 应用场景集中于商用车领域 如城市公交 市政环卫 物流重卡 高度依赖地方政府示范项目和补贴 [19] - 市场呈现地域分散 订单分散和应用场景分散特征 未能形成规模化效应 [19][20][2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加氢站仅约500座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3] - 氢能全生命周期效率低于纯电动路线 加氢站建设成本高昂 单站投资额800-1500万元 [25][26] 政策环境变化 - 2025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收官之年 补贴政策逐步退坡 [15][31] - 政策从购置补贴转变为对示范城市群的积分奖励 考核指标包括车辆推广数量 加氢站建设等多维度 [31] - 补贴兑现与城市群综合表现挂钩 回款周期和确定性大大降低 [32] 企业战略转型 - 头部企业向氢能产业链上游延伸 亿华通收购旭阳氢能100%股权 形成制-储-运-加-研-用全链条 [36] - 重塑能源提出"电-氢-电"模式 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氢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37][38] - 企业积极布局电解槽市场 进军海外欧洲 日本 韩国等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地区 [38][39] - 拓展非车用应用场景 包括固定式发电 工程机械 轨道交通和船舶等领域 [40][41][42]
零跑汽车(09863):中报业绩优异,规模效应持续释放,未来可期
国投证券· 2025-08-26 11: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7] - 6个月目标价84.5港元(对应人民币77.4元) [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74.0%至242.5亿元,归母净利润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 [1] - 新车周期推动销量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持续释放带动盈利能力改善,Q2再度实现季度盈利 [2][3] - 全球化布局加速,海外销售车型持续丰富叠加产能本地化,未来增长可期 [4] 财务表现 - 2025Q2营业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165.5%,环比增长42.0% [2] - 2025Q2毛利率13.6%,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3] - 2025Q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单车净利0.1万元,同比均转正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6.7亿元、1037.9亿元、1297.4亿元,对应PS分别为1.4倍、0.9倍、0.7倍 [4] 运营数据 - 2025Q2整体销量13.4万台,同比增长151.7%,环比增长53.2% [2] - 2025Q2单车ASP达10.6万元,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7.3% [2] - 2025H1出口2.0万台,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 [4] - 费用率持续优化,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2.9%/7.7%,同比下降3.3/2.6/5.4个百分点 [3] 增长驱动 - 新车上市贡献显著增量,包括零跑B10、2026款零跑C16、2026款零跑C10等 [2] - 战略合作与碳积分交易带来收入增加 [2] - 马来西亚工厂完成首台零跑C10-OTS车辆装配下线,欧洲本土化产能投产在即 [4] - 首批B10已于2025年7月发往欧洲,计划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市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86亿元,2026年44.59亿元,2027年65.44亿元 [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66元,2026年3.33元,2027年4.89元 [5]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8.4%提升至2027年的15.4% [10]
【绿城服务(2869.HK)】核心利润同比增长25%,盈利改善趋势明确——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何缅南/韦勇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6 07: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3亿元 同比增长6.1% [3] - 毛利18亿元 同比增长8.9% 毛利率19.5%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3] - 核心经营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25.3% [3] - 归母净利润6.1亿元 同比增长22.6% [3] 业务板块分析 - 物业管理收入66.3亿元 同比增长10.2% 占总收入比重71.4% [4] - 园区服务收入13.6亿元 同比下降6.0% [4] - 咨询服务收入13.0亿元 同比增长0.6% [4] - 居家生活服务收入1.2亿元 同比下降53.8% 主要因浙江绿城房屋服务系统有限公司不再并表 [4] 运营拓展情况 - 新拓项目年饱和营收15.2亿元 非住宅占比52.5% [4] - 新拓展项目平均物管单价3.7元/月/平方米 [4] - 在管面积5.4亿平方米 长三角地区在管面积占比58.8% 收入占比69.7% [4] 盈利能力改善 - 物业管理毛利率15.3%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5] - 园区服务毛利率26.6% 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5] - 咨询服务毛利率33.1%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5] - 管理费用率6.4% 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5] 股东回报措施 - 2025年上半年回购1717万股 占已发行股份0.5% [6] - 公司历年分红比例较高 [6]
福耀玻璃(600660):规模效应叠加量价齐升,业绩表现超预期,首次中期分红
长江证券· 2025-08-25 23: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31.5%,业绩表现超预期 [2][4] - 高附加值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全球市占率增长,叠加规模效应和原材料成本下降,盈利水平优异 [2][7] - 公司首次进行中期分红,2025年中报计划分配现金股利23.5亿元,股息支付率48.9%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8、113.4、131.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1X、14.9X、12.8X [7]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达38.5%,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1个百分点 [7] - Q2期间费用率(不含财务)为14.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 [7] - Q2财务费用-5.2亿元,费用率-4.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主要受汇率收益和利息收入增长影响 [7] - Q2归母净利率24.1%,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6个百分点 [7] 业务分析 - 2025Q2全球汽车产销高景气:中国乘用车产量701.0万辆,同比+11.7%;美国轻型车销量418.1万辆,同比+3.0%;欧洲乘用车注册量378.0万辆,同比+8.5% [7] - 高附加值产品(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等)收入占比同比提升4.81个百分点 [7] - 公司汽玻盈利能力远超竞争对手,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7] - 铝饰件业务与汽车玻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带来全新增量 [7] 行业前景 - 受益全景天幕、HUD等渗透率提升,汽车玻璃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未来十年全球市场快速扩容 [7] - 公司作为最专注的全球汽车玻璃龙头,护城河不断拓宽,有望享受龙头估值溢价 [7]
甬矽电子(688362.SH):上半年净利润3031.91万元 同比增长150.45%
格隆汇APP· 2025-08-25 19:3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1028.74万元 同比增长23.37% [1] - 归母净利润3031.91万元 同比增长150.45% [1] - 整体毛利率达15.61%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16.87% 环比增长2.68个百分点 [1] 客户结构 - 13家客户销售额超5000万元 其中4家客户销售额超1亿元 [1] - 海外大客户取得突破 前五大客户中两家中国台湾地区行业龙头设计公司订单持续增长 [1] 运营效率 - 管理费用率由8.00%下降至6.61% [1] - 财务费用率由6.07%下降至5.15% [1] - 规模效应显现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1]
便利店+商超=烘焙新势力?全球商超烘焙市场给中国的启示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2 16:34
中国烘焙市场格局变化 - 独立面包店主导地位被新零售渠道取代 [1] - 烘焙门店净增长几乎为零 新增9.2万家但闭店9.1万家 [1] - 新零售渠道出现多个爆款产品 山姆瑞士卷年销超10亿 盒马草莓盒子蛋糕单季销售2亿 胖东来网红大月饼年销预估2亿 [1] 传统烘焙品牌衰退现状 - 克莉丝汀退市且门店全关 [2] - 熊猫不走门店全关 [2] - 多乐之日退出郑州市场 [2] - 慢城蛋糕仅剩德州4家加盟店 [2] - 勿理堂资金链断裂仅剩不到10家门店 [2] - 圣安娜饼屋关闭广州10家门店 [2] - 皇家美孚退出武汉西安西宁市场 [2] - ABC Cooking Studio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2] - 摩萨哥10+门店全关 [2] - 虎头局母公司破产仅剩武汉2家门店 [2] 日韩商超烘焙模式 - 以短保产品为核心 配送频次达一日两配 [6][7][9] - 日本82.8%消费者在商超购买面包 韩国达76% [11] - 健康化成为必选项 无添加蔗糖吐司和低GI全麦面包霸占销量榜 [12] - 成分透明面包复购率比普通面包高23% [12] - 日本低糖质面包系列12年累计销量突破3.7亿个 [18] - 韩国注重本土化创新 开发芝士打糕曲奇等融合产品 [19][21] 美国商超烘焙特征 - 大包装高性价比强场景绑定模式 [23] - 60%消费者采用每周1次批量采购方式 [26] - 商超贡献美国烘焙市场45%销售额 家庭消费占比超70% [28] - 超市和大卖场渠道占面包销售总额约70% [30] - 沃尔玛12片装全麦吐司售价2.5美元 单片成本不到0.21美元 [28] - 克罗格全麦三明治面包2023年销量突破1.2亿袋 [28] 欧洲商超烘焙格局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73.61亿美元 [31] - 商超渠道贡献60%-70%销售额 [31] - 德国人均面包消费量达80公斤远超欧洲平均水平 [37] - 法国现烤区占比高于预包装 现烤销售额占烘焙板块60%以上 [39] - 德国Lidl自有工厂生产60%食品 黑麦酸面团面包售价较品牌低40% [35] - 法国家乐福现烤法棍区展示老面发酵过程强化手工感 [39] 行业发展路径与策略建议 - 精准匹配本土需求是成功本质 [42] - 建议采用短保供应链实现当日次日配送 [43] - 通过区域规模化生产降低平价刚需品成本 [44] - 推行原料溯源透明化标注提升品质认知 [46] - 结合精细化细分和本土化创新打造差异化 [43]
巴比食品(605338):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单店回正趋势向上,推进并购释放产能
华鑫证券· 2025-08-22 16: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单店回正趋势向上 通过并购释放产能实现增长 [1][6][9] - 成本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规模效应释放改善盈利能力 [5] - 团餐渠道及零售业务快速增长 形成多增长极 [7][9] 财务表现 - 2025H1总营业收入8.35亿元 同比增长9% 归母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18% [4] - 2025Q2总营业收入4.65亿元 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0.94亿元 同比增长31% [4] - 2025Q2毛利率28.23% 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5] - 2025Q2净利率20.45%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5]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1/1.32/1.42元 [9]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7/16倍 [9] 业务运营 - 2025Q2食品类营收4.21亿元 同比增长14% 其中米面类/馅料类/外购食品类营收分别增长10%/20%/10% [6] - 2025Q2特许加盟销售营收3.48亿元 同比增长10% [6] - 截至2025Q2末加盟门店共5685家 较Q1末净增加41家 [6] - 2025Q2团餐营收1.06亿元 同比增长26% 其中经销渠道营收0.17亿元 同比增长114% [7] - 2025H1盒马/小象超市/天猫渠道销售分别增长约187%/90%/20% [7] 战略举措 - 通过门店改造和外卖运营赋能改善单店模型 二季度主品牌单店同比回正 [6] - 7月完成"馒乡人"品牌加盟门店端供应链切换 深化华东市场资源协同 [6] - 深化与永辉 大润发等重点客户合作 [7] - 依托柔性供应链体系快速响应市场趋势 [7] - 通过直播带货 强化客户定制服务 开发优质单品等举措培育多增长极 [7]
途虎-W(09690):收入利润好于预期,市占率持续巩固
华泰证券· 2025-08-22 10: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5.13港元(前值21.60港元),基于2025年25倍目标非IFRS PE,较可比公司平均23.6倍有所溢价 [1][6][14] 财务表现 - 1H25总收入78.8亿元,同比+10.5%,超VA一致预期的78.0亿元;非IFRS净利润4.1亿元,超预期的3.6亿元,非IFRS净利率5.2%(同比+0.2pp)[1] - 1H25整体毛利率25.2%(同比-0.7pp),主因轮胎/保养板块毛利率下滑至22.8%(同比-0.9pp),受客单价降低及外贸需求波动影响 [2] - 经营杠杆释放带动1H25经调整运营费率优化10bp至22.4%,履约费率优化0.5pp至4.1% [4] 业务细分 - 汽车产品和服务收入73.6亿元(同比+10.8%),其中轮胎/保养收入分别32.9亿/29.1亿元(同比+10.4%/11.1%)[2] - 广告及加盟服务收入5.1亿元(同比+6.6%),略低于预期的5.2亿元 [2] 经营数据 - 1H25交易用户数2650万(同比+23.8%),注册用户1.5亿(同比+18.8%),新能源用户占比提升至12.8%(同比+4.2pp)[3] - 用户年复购率提升3.4pp至64.5%,老客占比达65% [3] - 工场店总数7205家(同比净增894家),县域覆盖率70%,盈利门店比例稳定在90%,18个月以上老店同店收入增长2% [3]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年非IFRS净利润预测7.6亿元,下调2026/2027年预测11.1%/7.8%至8.4/10.8亿元,因行业竞争压制价格 [5][12]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25.2%/25.7%/26.3%(前值26.0%/26.5%/26.9%)[12] 行业与战略 - 汽服行业持续供给出清,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通过标准化服务与生态共赢策略巩固市场份额 [1][3] - 启动10亿补贴"万店同行"计划支持加盟商,新加盟店盈利比例提升5.5pp [3]